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二十一禅修手冊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 5.皈依

   5.皈依

   我們通過參思惡道的危害生起怖畏心,現在我們參思佛法僧叁寶如何具圓滿能力救護我們。

  

   前 行

   我們皈依、發不共的菩提心及修其它的加行。

  

   觀察修

   我們對輪回的怖畏與輪回的危害,包括對惡道的怖畏與惡道的危害,都是起于我們的無明。能令我們斷除無明而悟道的法寶,才是正皈依處。例如,如果我們證悟死和無常,就會減少對此生俗務的貪著。如果我們強烈意識到必死與死期不定,我們就會自然地更重視戒行,而非貪著稍縱即逝的感官享受、財物與權利。我們不會受誘惑去造殺生、偷盜、邪淫等不善業,也就不用承受這些業所生的苦果。此即悟道如何令我們離苦。究竟皈依法寶是證得空性;永斷煩惱並令自他一切有情離苦。

   法是真正的皈依處;佛陀是一切皈依之源,他是無上的精神導師,指引我們獲證佛法的真谛並加持我們修行;僧伽是我們修法的偉大助伴,爲我們提供有利的條件,策勵我們修行,並爲我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因此唯有叁寶才有能力救護我們離苦。

  

   安住修

   通過如此的參思,我們生起堅固的信解:叁寶是唯一真正的皈依處,並且增長對佛、法、僧深厚的信心,我們安住在這上面而不讓絲毫懷疑生起。

   當我們安住修心的時候,比如修信心,不要只想一想信心而安住在這上面,好似信心與我們的心是分開的;而要把我們的心轉化成這種狀態,然後緊緊地抓住這一點,應該感覺我們的心象是與信心的海洋融爲一體。

   安住修淨信叁寶一會兒,接下來,我們觀想釋迦牟尼佛真實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諸佛菩薩衆星捧月般地圍繞周圍。我們堅信聖會就在面前,並安住此皈依境一會兒。懷著對惡道的怖畏、對叁寶深厚的淨信心,我們生起堅固的定解:只有依靠佛寶和僧寶的教化,

  才能在內心成就法寶的根基。帶著這些動機,我們做以下的祈求:

   諸佛菩薩及聖衆 懇慈護我及有情

   永離輪回之怖畏 賜予身心之加持

   懷著對叁寶的深厚淨信心,我們反複誦此皈依文。

  

   回 向

   我們誦回向文,把禅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義利一切有情。

  

   下座後之修持

   下座後,我們應當修持附錄1中詳細開示的“十二條皈依學處”。守住這十二條學處,我們就能夠增長我們的皈依心,並很快有收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