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師長長住壽固。如果師長有專用的長住祈請文(注:在藏地,略有地位的上師,一般都會有由其尊長著造之長住祈請文供弟子衆念誦),大家可以在回向時念一遍或多遍;如果師長並無個別之長住祈請文,就念共通的長住祈請文:
至尊上師身壽永穩固 妙善法業普及遍十方
善慧教法炬光照叁域 衆生未盡祈請恒常住
我們視師長爲佛之化身,所以他們的壽命並不由業力所主,而乃視與我們之因緣而生滅。所以大家要多祈請自己師長長住,以積師徒能長期相遇之吉祥緣起,同時當然也要好好依師長之教法去修持和好好照顧自己的師長。大家不要以爲承侍師長是我們爲了求學修持之道所付的代價。承侍師長之事業本身就是修持之道,而師長正是令自己得以積聚功德的資糧田。“資糧田” 就是說透過對其承侍等事業,能種出豐盛之成果!世間田地經過耕耘就能收成;同樣地,事師能生長功德之成果。農夫辛勤對土地作各種調理照顧,收成時得益的是農夫本人,不是土地;我們事師也是爲了自己得到利益,所以千萬不要以爲師長是得益的一方!佛經上說:“對諸佛供養能積功德,但不一定令諸佛生喜。對自己師長供養,則同時積聚功德及令叁世一切諸佛生喜。于衆生供師時,一切諸佛皆歡喜垂視!”。對出家人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父母是在家人的最勝資糧田;師長則是出家人的最勝資糧田。修持兜率法門固然是事師的一種,但也要同時在實際生活中好好承侍恩師,而且還要奉行他的教法。世間上的田要依時才可下種,資糧田卻無時無刻不可以種,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事師和孝順父母及師長呀!
依佛教傳統,我們必須以叁事供師:(一)以物財供養;(二)以承侍供養及(叁)依師開示而行持。此叁者都必須做,但其中以第叁種爲最勝,第二種次之,以財物供養是最次要的。有些人以爲敬師就是修兜率法門等上師相應法門,也有些人以爲多送財物就可以了,其實修上師相應儀軌與供財並非上師相應修持之全部,在作此二事時還要配合承侍、依師開示行持及常念師恩(注:有關師徒關系,于祈竹仁波切開示著作〈悉地本源〉中有詳述)。
此外,大藏寺之傳統是在修誦之最後,加上六臂大黑護法瑪哈噶拉之加持祈請文(見附錄),這也是很好的增補回向,大家不妨考慮也增誦這個祈請文。
現在順便介紹一下護法之概念:
在佛教裏,有很多尊不同的護法;其中分爲世間護法與出世間護法。世間護法是世間的有力衆生,他們有些是自願發心護持佛法及奉持正法的衆生,有些則是受過往各大師降伏而以誓約所縛,命其護持佛法的世間衆生。在承負護法之責任前,它們本爲龍族、魔衆等“非人”衆生。出世間之護法則爲佛陀之悲心化現所出之忿怒形相。上述兩種護法之性質完全不同。
護法的工作是協助奉持正法的行者,爲他們安排修行之順緣及消滅內外的修持障礙。對修行者而言,外在的障礙只是其次,最主要的是降伏內心的障礙,所以我們必須倚重出世間護法之支持。
對世間之護法,我們可以供養及祈請他們協助,但不可以依止他們;對出世間之護法,我們可以去依止,因爲他們是諸佛之化相的一種。世間與出世間護法二者之間的分別,我們必須清楚,二者與修行人的關系並不一樣。
在出世間之衆多護法中,以瑪哈噶拉 (Mahakala)、吉祥天母 (Palden Lhamo) 及法王卡那路巴 (Kalarupa) 等最爲著名。
依宗喀巴大師所教示,行者宜依自己之程度而選擇合宜依止之出世間護法。他們雖全爲佛陀之化現,但因應不同根器之衆生,他們之間仍是有分別的。
正在修持菩提道次第下士道的行者,宜依止法王卡那路巴,因爲他是因果法之法主,能支援行者生起出離心;中士道之行者可依止多聞天王,因爲他特別護持行者之戒行;上士道之行者宜依止瑪哈噶拉,因爲他是大悲觀音之忿相,能助我們生起菩提心及作菩薩行、賜予一切共與不共成就及除去任何外、內、密障。以上分類乃一般教法,大家亦可以一開始就依止瑪哈噶拉,總之各別看自己之緣份、過往因緣及傳承關系而選擇依止合意之護法即可。
瑪哈噶拉是男相護法之首,修持他的法門即等于同時修持一切男相護法的法門。
在觀音大士生起菩提心的一刹那,他在阿彌陀佛面前發心立誓:“若我救度一切衆生之心退轉,我之頭身當裂爲千片!”。在不斷救度衆生以後,大士見仍有無量衆生在生死六道中受苦,故又繼續以悲心救度。在一段時間後,他又再由淨土中看下來,衆生之數目仍然無量,他又再繼續度生之事業。這樣地重複數次、曆經多劫以後,大士再一次觀視,以爲衆生必已度盡了,但見六道中之衆生仍然無量,似乎毫無減少之迹像。大士感到很灰心,顯現出退心之情況,他的頭及身體便馬上應誓而裂成了千片。這時,他的上師阿彌陀佛馬上現前,把他的身首碎片拾起重合爲千手十一面之相,更策勵觀音大士繼續精進不懈。觀音在這以後就想:“在末法期中,有甚麼方法可以令衆生免于短壽、貧乏及昏亂而得成就呢?”,此時,大士心間之“吽”字化生出瑪哈噶拉,頓時大地震動,世上所有魔王皆生出懼畏的心。所以我們知道,瑪哈噶拉正是觀音之悲心的忿相化現。
瑪哈噶拉有六臂、四臂及白身等幾種化相,其傳承有很悠久之曆史。在西藏各派,他的不同化相都備受倚重,在我們格魯派中當然亦不例外。
“瑪哈噶拉”是梵語,意思是“大黑”,但我們多尊稱他爲 “貢布” (Gonpo),即藏語中 “怙主”的意思。
瑪哈噶拉是格魯派所有寺院都供奉的護法,但其六臂相﹙見圖﹚與大藏寺有特別殊勝之因緣,可以說:這尊各派中共通的護法與大藏寺有不共的密切關系。
現在隨便說幾個有關這護法與大藏寺的因緣:在大藏寺創建前,雅弘竹巴祖師看中了兩塊好地作建寺地點,難于抉擇。這時候,有一只巨大烏鴉飛來,銜去了祖師手中之哈達,畢直地飛到其中一幅地上的一棵柏樹,把哈達挂了在樹枝上。西藏人都認爲烏鴉是護法的化相之一,所以祖師就依護法之建議,把樹枝砍去了,然後繞著這棵大柏樹幹而建成大殿,創立了大藏寺。故此,大藏寺之建寺選地可說是由瑪哈噶拉親自決定的!
在建寺期間,祖師遇上了很多障礙,于是他寫了一封信予宗喀巴大師求示。這時烏鴉又出現了,祖師把信系在烏鴉身上,它就飛到當時正在拉薩的宗喀巴大師處,後來又帶回了回信。祖師依著宗喀巴大師指示之除障法,最後建成了大藏寺。這只烏鴉後來飛入了一塊鳥形的石頭中,大家就把這石頭供于護法殿頂上了。
在寺院建成以後,祖師因找不到造佛像之工匠而苦惱。這時候有叁個黑人來到寺院,自稱是由印度來的。祖師問他們有何專長,他們說自己精于造佛像,故此祖師就延請他們留下來爲寺院造像,其中二人不願意而繼續上路去了,另一人同意留下。到寺院開光的時候,所有大小佛像都造好了,只余一尊六臂瑪哈噶拉像未造完,祖師也照原計劃舉行了竣工典禮。在聚會中,印度人帶上了一個護法面具,表演一場法王舞。在跳舞時,他的身體越變越小,最後只剩下這個面具。衆人馬上去看那尊本來還未完成之護法像,發現護法像已經不知在甚麼時候完成了!大家都認爲印度人其實是六臂瑪哈噶拉化現來幫助寺院的,他本人就融入了護法像中(注:此事亦記載于〈安多政教史〉一書中)。
在這以後,大藏寺有一個其它同派寺院中沒有的習俗。在有人作布施時,施主一般把供品一份一份地分派予每一位僧人,這是西藏寺院的傳統。但在大藏寺,領誦師還會站起來宣讀:“請分派“黑人”的那一份!” ,然後施主把額外的一份布施放予護法殿中。假設施主供施十塊錢予每一位僧人,則也要供予護法一份同量的供養。“黑人”的意思是指那個印度工匠,也即護法之化身。在各寺院中,瑪哈噶拉是被普遍地敬仰的;但在大藏寺,他卻被視爲寺院內活生生的成員之一!這是其它寺院中並沒有的獨特傳統。總之在大藏寺僧人應供時,寺院與施主也會供派同樣的一份予護法。在去年,衲的一些洋弟子往大藏寺朝聖,帶了澳大利亞出産之羊毛襪子,供養僧衆每人一對,所以護法也依傳統被供養了一對襪子,這恐怕是佛教曆史上之第一遭!一般來說,我們是供養食品、香、花等等供品的,所以這對襪子成爲了當地的一個佳話,大概護法也會感到這份供品有點莫名其妙!
在其它寺院中也有瑪哈噶拉像,但大家對大藏寺的這一尊像之尊崇程度很不同。前面說到那位印度人建造了一半,後來印度人不見了,護法像卻突然完成了,于是大家都認爲印度人就是六臂瑪哈噶拉的化現。他把護法像建了一半,在他融入泥像之中時,就自然變化出完成了的護法像,所以大家都視這泥像爲護法自己親手塑造和開光的,把他尊稱爲“大藏怙主”,不同于由凡夫建造及開光的其它護法像。剛才說過本來是有叁個印度人的,其中兩個不願留下,他們結果去了安多等地區之吉谛寺與初奇寺,分別塑造了四臂相瑪哈噶拉及四面相之瑪哈噶拉像,事後也是人不見了,大家認爲這叁位印度人分別是護法之六臂、四臂與四面相的化身。由他們塑成的這叁尊護法被視爲由護法親自手造,特別受人敬仰,被合稱爲“怙主叁兄弟”,成爲了所有西藏寺院中最有名的叁尊瑪哈噶拉護法像。
在大藏寺之五百多年曆史中,凡在寺院有障礙時,都會有老虎、黑熊等猛獸在寺院附近出沒,很多人認爲這是護法示現之迹象。在有僧人破戒的時候,他們會很快還俗離寺,否則護法會對他們作很猛厲之懲罰以維持寺院之清淨。
大藏寺的護法殿製造一種很香的柏香粉,以前每年都有人由遠至五臺山及蒙古等地來求取。這種柏香粉是由僧人祈請護法作加持的,有很多靈應!以前曾經有人偷去了寺院之牲畜,寺僧也…
《《心生歡喜》兜率淨土上師相應法門導修 結行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