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欢喜——兜率净土上师相应法门导修
结行开示
所有正行主体的修诵作法刚才已经讲毕了,虽并未很详细地去说,但大家若能完全掌握得清楚而能圆满地观想,则已是很不错的了。另者,兜率法门是一个显密不同层次的行者皆可依其个别境界修持的法门,有很多观想细节依不同层度的人而有不同之观法。有关内密法之观想,衲并不宜不审察听者之个别程度而集体教授,所以以上只是依显乘之观法,适当地增补了少许密观而已。在诵咒与结行之融入部份,有很多内密观法是与密法中之“幻身” 等修持有关的,并不宜对未曾受过摩诃无上瑜伽密灌顶的听者公开。
现在开始讲仪轨之结行部份,这其中主要是观想面前之资粮田融入心间及作各种回向祈愿等两个部份。
如何作融入部份之观想
仪轨中之融入部份的偈文为:
至尊根本上师仁波切 请坐我顶月座及莲台
慈悲护持行者不退转 赐予尔证三业诸加持
至尊根本上师仁波切 请坐我心月座及莲台
慈悲护持行者不退转 赐予共与不共诸成就
至尊根本上师仁波切 请坐我心月座及莲台
慈悲护持行者不退转 住于心莲至我得证悟
在诵第一偈时,观大师之二心子融入大师之左右二肩,大师越变越小而降至自己顶上约四吋之虚空中,与行者面对之方向一致。由于先前是观想大师面对自己的,所以现在大师在降至自己顶上时,要观想大师在变小与降下之同时,作一百八十度之旋转,到坐于自己顶上的时候就变成与自己一样地面对前方。在这观想及跟着下来之观想中,应强烈想着大师体性实即自己师长、诸佛、历代传承祖师、文殊、观音及金刚手等大士,同时不要忘记祖师座下的云线一直连接至兜率净土弥勒内院的弥勒心中,此点非常重要!
偈文中虽说“请坐我顶月座及莲台”,大家却不需观想自己顶上另设座位,因为大师本来一直已经坐于莲台及月座上。文中之 “仁波切” (Rinpoche) 是藏语中“宝”的意思,常用作对大师及自己师长之尊称。一般来说,转世的大德也称为 “仁波切” (也译作“仁波切”、“宁波车”等。清朝末年及民国时期有汉译为“活佛”及“佛爷”等,实为错误)。衲只是一位平凡的僧人,但因年幼时被指为先世祈竹仁波切之继承者,故也被人视为“仁波切”一辈,这是令衲颇为汗颜的过度美赞。“赐予尔证三业诸加持”一句是祈请大师赐予其身、语、意之加持予行者的意思。
在念诵融入之第二偈前,须预先观想自己之中脉及心莲。在藏传医学中之人体经络学术上,中脉本是由眉心延伸至头顶再转下延伸至密轮部位的一条大脉。但于此修持观想中,我们要观它的开孔在顶上正中,上方开孔略大呈喇叭(出气之一端)的模样。中脉本身如箭杆之粗度。所谓如喇叭之开口,并非指如喇叭那么大,只是说如其形状,其大小则只比中脉中段如箭杵之粗度略为大一点。中脉上通顶端之开孔,中段贯通身体中间,下面通至心间的八瓣莲花中央。人体中的心脏本是偏左而向下的,但在此修持法门中,我们把它观为在胸间中央位置,朝上而呈一朵莲苞之状。现在这莲苞(即自己的心脏)打开了,成为盛开的八瓣莲花,位于心间中脉之下端。中脉本来是延至身体下部的,但心轮以下之中脉部份与此法门无关,所以只观其延伸至心间八瓣莲花即足够了。
在念至第二偈时,观大师连云线、宝座、莲及月座等一齐变得极小,由自己顶上沿中脉降下至心间八瓣莲上,与自己之心识融而为一。偈文之尾句为祈请大师赐予共通与不共之成就。
在念至第三偈时,观心间莲花之八瓣合起回复莲苞未开之状,大师已变成与行者自己之心识一体,不可再分开而坚住于自己心中莲内。心莲虽然坚固地合起,但须想着莲苞内是广大之空间,并无压迫感,同时充满五色虹光于其内。大师座下之云线必须仍然观清楚,上经中脉而通至兜率弥勒心中。记紧要想着住于心中的大师亦即自己心识。
这个观想要努力保持,常常去训练不忘失此想,至后能于睡眠时仍不忘失心间有大师坚住及云线之观想。在开始修的时候,一旦下座便会忘失,需渐次努力提醒自己,在一想起时又重新生起此观想。慢慢地会在一天中越来越多次记起,再努力坚持下去,最终能于睡眠及甚至在昏迷中,仍有一部份意识在观想大师在心中与云线之观想。那时这观想已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成为不需刻意去观而恒常在行、住、坐、卧时都不会忘失的一念。这当然要假以时日及依靠专注之功夫,但却绝对并非做不到的事情。
在修至成功时,即使行者在睡眠时死去、昏死或意外丧生,由于此云线与大师及自己心识不二之念是终日不失的,心识自然会沿云线而入于兜率净土之中,永不再无奈地重堕生死轮回,所以不需要依靠他人超度。
这个观想若能观得清楚细致,经常的如此修观有一个好的副作用:不易患上心脏病及精神病。这个益处并非修此法门的目的,它只是其中一种额外的好处。
这一部份之观想若修至二十四小时不断,即等于有把握于意外或临终时也能保持。在死亡时,此观想的作用即等同“破瓦迁识法”,可以自己往生净生,不需他人超度往生。
有人可能会生出一个疑问:法师刚才教示要观大师降至空的心莲之中,但又说要二十四小时观大师住于心中,在每天修持时,如果自昨天及以前起之观想并未忘失,则心中早已有大师住于其间,在今天修法时又如何观大师又再降住心间呢?答案十分简单:如果你真的可以保持心间大师之观想长期不失,则修至大师降融时,观心莲重新打开,顶上大师降下融入一直已在心间坚住之大师形相即可。
修内密法的行者,在大师降住心间时是有更多细节可以加观的,例如实际观想心间心识、红明点、白明点及微细风等,各别的形态相应与法座、莲、月及大师之身体等融合为一体,或加观莲苞上方及外围有咒蔓及金刚杵等坚锁心莲等等。这些是秘密教法,未受过摩诃无上瑜伽密的行者不需观想,现在一提只是为了令大家知道此法门可以配合最深妙之“幻身”、“净光”、“三使”及气脉等密法而修,又可以依衲现在教授的显乘程度去修,故此可深可浅,可广可略,能配合不同程度根器的修行人,甚至连最高之即身成佛的成就也可藉此法门而证得!
在一天中,每次饮食时,不论荤素,皆可以在诵念“唵阿吽” (Om Ah Hum) 三字后观想为供养心莲里的大师。这法门若修至圆满,即使被人在食物中下毒也不会受到伤害。在穿衣及佩带饰物时,亦可想作是在供养饰严予心莲中的大师。作这些观想是令行者迅速积集资财的法门,效果等同修各类的财尊法门。
在藏传佛教中,有多种不同的殊胜饮食法门。上述的是供养心中本尊之法,另外也有供养自化本尊之法、供身坛城中诸尊之法、内护摩火供法及观六道众生于心中而供饮食之修心法,这些法门都是很有益的。不论你是吃荤或吃素,你的每一顿饭都由很多众生牺牲生命及很多众生辛劳而成。如果好好地去做饮食法门,就可以尽一点绵力去回报他们。我们不要以为吃素就不杀生!在种菜的过程中,有多少条虫被杀死?在耙地的时候,也有很多小虫会被弄死!所以我们不要以为食素就没欠下甚么生命,或者自以为很神圣清高。在上述法门中,由于我们把饮食供养予大师,所有牺牲生命而成就滋养我们肉身的众生也会得益。不过,最佳之报恩还债的方法是自己要好好修行,为众生而修持成佛,特别是出家人要这样去提醒自己:“施主辛苦工作而常常供养我,现在这一顿饭出自他们的恩德和很多生命牺牲之成果,所以我必须利用这个由食物滋养的肉身去修持。为了所有众生之离苦得乐,我必须成就佛境来引领他们脱出生死之轮!”。出家人如果不好好修持而受供养,是有很严重的果报的。有一段饭食前念诵的祈祷文十分有意义,是西藏僧人每餐前念诵的,大家也可以去念诵,在家人也可以念。
无上导师是佛宝 无上救怙是法宝
无上指引是僧宝 供养三宝皈依处
悦意百味美佳肴 宝馔敬供佛菩萨
愿令众生悉富足 饱餐禅悦妙法食
于食应存药物想 无有贪欲及嗔恚
非为饱壮及高慢 仅为存身受此食
念诵这饮食供养文时要细思文义,如果在用餐时禅思这三偈的文义,会令吃饭也变成一种修持。
如何作回向
最后我们念诵回向部份:
如宝珍贵菩提心 未生出者愿生出
已生出之菩提愿 祈不退转倍增长
以此功德愿众生 积聚圆满福与慧
成就依福慧所生 二种神圣之身相
愿于弘扬宗喀巴 法王正法理则际
止息障碍之征兆 一切顺缘悉圆满
我及他人之三世 依止相属二资已
祈愿善慧名称佛 教法永住盛增长
以上是三种来源不同之回向偈。第一偈是祈愿菩提心生起与增长,因为我们自称为大乘行者,所以必须致力于发展自己之菩提心。第二偈是祈愿众生能透过积集功德与智慧而成就佛之色身与法身。色身即佛陀之报身与应身,乃由功德之圆满而生出;法身则是由圆满智慧生出的。最后两偈是格鲁派不共回向之一种,祈愿宗喀巴大师之教法增长永住、自他顺缘具足及逆缘止息等等。
仪轨里列出的回向只是众多种回向文中的几种而已,大家可以随自己个别喜好、需要及发心而增补其它的回向文。
前面曾经说过可以增诵 〈值遇三界大法王宗喀巴圣教愿文·摄受悲心之皈依施〉及〈格律圣教增长愿文·成就谛实语〉 这二篇回向文,以祈愿大师教法增长及自己能于未来生中常遇大师教法。大家也可以诵〈菩提道次第愿文〉 (见附录),这也是很恰当的额外回向。尤其修菩提道次第的人,不论在家或出家,都宜增诵上述这三种愿文以作回向。
另者,上师乃成就之根源,所以大家也可以回向祈求自己…
《《心生欢喜》兜率净土上师相应法门导修 结行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