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了義海大手印前行教授▪P21

  ..續本文上一頁所圍繞。傳承上師,從你的上師到佛,一個堆棧著另一個,猶如皈依樹的繪圖一般,只有在中央主幹的傳承上師如此,其它的不是在四個不同的地方,而是如雲般地圍繞著傳承上師。觀想祂們在你的正前方是允許的。因爲對某些人而言,在接受傳承灌頂時有困難,在最後,當接受嗡、啊、吽自頂上給予傳授灌頂時。有點像這樣,像這樣,像這樣,他們有這樣的問題,因此,可以允許觀想他們在正前方,允許的;被允許的意思是指,最恰當的方式還是觀想在你的頂上且面朝相同方向。那是最適當的方式,可是也准許去觀想你在這裏,他們在那裏。就如同達吉和讀吉一般。就是自身觀想和對身觀想,那樣的方式,你可以這樣做。這是允許的,如果你這樣觀想有問題的話。

  

好,現在解釋十分清楚了,不是嗎?假如你可以,就觀想在你的頭頂上方;如果你不能,那就觀想在前方,就像你在其它修法上所做的一般。在你的頭頂,我假設你們觀想它在你頂上,不然,你可以說在你前方。在你們的頭頂上,安坐著你自己的根本上師,祂的化現與你修持皈依時相同;如同你在做皈依大禮拜觀想時那樣的化現。雖然,祂是你的根本上師,可是卻是金剛總持的形象,所以是相同的方式,在日輪和月輪的上方,而日輪和月輪在蓮花之上,而蓮花則位于法座之上。法座爲八只獅子所舉,意謂每一方位有二只獅子,所以,四個方位共有八只獅子。然後緊接著是從佛金剛總持到上師金剛總持,所有的大手印傳承上師。觀想同時,你念誦誦文,之後你的觀想已經完成了。之後,你持誦這個誦文。而當你正在念誦它時,當你正在持誦這祈請文時,自佛金剛總持到上師金剛總持,一切實際形象如你所念誦般地真實地降臨。猶如你所持誦的,上師金剛總持和佛金剛總持,每一位叁門嗡、啊、吽,放光射向十方,然後,真實的佛與上師降臨並入融。所以你對皈依境的觀想就開了光。不是樹而是皈依境,措欣。措欣的意思,措,是功德的累積,智慧的累積;欣,意指具體的東西,對境。所以,它變成了累積功德的對境,而非僅是你的想象而已;它是真實的,變成真的。

  

七支供養文

  

而後,緊接著你念誦七支供養文,其爲禮敬,供養,忏悔,隨喜,請轉*輪,然後請佛住世和回向功德予一切衆生。七支祈請文,你對著叁寶叁根本,尤其向所有的傳承上師持誦七支祈請文。在這七支供養文中,回向被往前提了兩個順序。即回向之後,請佛住世和請轉*輪是放回向在其後。是的,現在呢,你祈求他們轉*輪,而後,你進身面向。這是第一灌頂,又稱爲寶瓶灌頂。在大的灌頂中,寶瓶灌頂包含許多灌頂,作爲第一灌頂,主要的象征物爲寶瓶,它代表了本尊的壇城,但其中有許多細部的灌頂在其中,這些的象征物也都是寶瓶。這就是所稱的第一灌頂。

  爲了使你更清楚上師尊貴的化現,我想要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讓你們有更清楚的概念。某些人可能有些許的模糊,這不是取自于法本,只是我的舉例。通常人們繪製諷刺漫畫,諷刺畫,某人有這麼大的鼻子,然後就把它畫得這麼大,那就是諷刺畫。某人這裏有點大,而這裏有點小,卻把它變得這麼大,這麼小,那就是諷刺插畫。完美無瑕的尊聖意思正好相反。外貌類似你的上師,可是卻許多許多倍的更加完美,美好且尊貴。諷刺畫的意思是使它看起來糟糕好幾倍,所以,正好相反。當你上師證悟佛果時,很自然地,那就是他的外觀。因此佛的一切特征皆會具備。密勒日巴,當他唱道歌時,當他修黑法時,他的外貌與他證悟且成爲一位偉大,開悟的密勒日巴時是相同的。雖然他看起來一樣,可是卻完全地轉化了並且尊貴。那即是密勒日巴現化身的一面。我只是說明的更清楚。現在回到法本-傳承儀軌文。

  第二灌頂~秘密灌頂

  接著第二部分是自上師的喉輪,有紅色啊字放光,稱之爲甘露雨,溶入到你的喉間,凡是障礙證悟的一切負面、業、惡業、染汙,甚至是潛意識裏的認知,二元的覺知,一切都被淨化,而你的語,你的表達皆受加持。因此,當你證悟時,你將能化現佛的報身。當你接參加灌頂儀式時,你領受了頭蓋骨內的加持甘露;我們稱此灌頂爲桑威旺。桑旺,意指秘密的,密灌頂。但近來大多時候,頭蓋骨已由銀或類似于它的材質製成。

  第叁灌頂~智慧灌頂

  接著,第叁灌頂,依然持續如前般自內心升起虔敬心,在上師的心輪,有吽字化現藍色的光,我們稱之爲藍光甘露雨,然後,溶入到你的心間,淨化障礙我們證悟的一切負面的業,障礙和染汙,甚至是潛意識裏的覺知全被淨化了,因此當你最終解脫時,則會證得最重要的法身證悟。而這種灌頂稱爲謝勒耶謝炯旺,俱生智灌頂或智慧灌頂。在繁複的灌頂儀式中,是以明點爲象征,給予耶謝炯旺。

  第四灌頂~策旺

  接下來,持續你的虔敬心及對原來祈願文中的了解。從上師嗡、啊、吽,叁門化現叁種顔色,白、紅、藍光,光的甘露雨同時溶入你的所有叁門,因而你獲得第四灌頂,身語意的灌頂。這事實上是同一件事。你無法僅只造做身的惡業,只造做語的惡業,只造做意的惡業,它其實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現在叁門合一,這最終最殊勝的層面被淨化了,且領受了第四灌頂。當達到證悟時,法、報、化叁身無別,我們稱之爲哦喔尼吉古。哦喔,意指本性;尼,意指自身;而古,是指軀體。簡言之,意指法、報、化叁身合一無別,並且獲得灌頂。在灌頂儀式中,通常稱之爲策旺仁波切,第四灌頂。在領受灌頂時,我們要靜坐並禅修心的本性。

  四種灌頂的意義

  所以,第一灌頂代表你將能夠進行觀想;第二灌頂表示你將能夠持誦咒語;第叁灌頂表示你將能夠修持雙融合一、一味的、絕對的和諧;而第四灌頂表示能夠禅修心性,也就是大手印實修的本質。這表示每一個灌頂的意義。第二灌頂,也代表你能夠去修持,受灌去修持紮和隆。紮,指脈;隆,指風,氣。氣息有不同層次,你受灌以將氣脈用于禅修。在這每一種灌頂的主要重點,即爲所謂的公拉旺。公,的意思是禅修,拉是文法字,旺意指灌頂。接受灌頂以進行特定的禅修,觀想、氣脈修持、咒語持誦、雙融合一、以及大手印,大手印的本質,一切都是大手印,這裏是指大手印心性本質的禅修。因此公拉旺是說你領受了灌頂能夠禅修,它並非指爲禅修以外而受灌頂。

  結行與回向

  接著最後,集一切叁寶及叁根本的上師化光,溶入你自身,你的身語意與上師的身語意合而爲一。你,自觀想爲金剛瑜伽女,你和上師合而爲一並消融入空性,而所余的爲諸佛的法、報、化叁身,本尊,智慧護法,所有上師以及你自己合而爲一,並且盡你所能地停留在當下越久越好。如果你可以的話,那麼持續那種狀態。如果妄念升起,而你再也無法保持在那種一元的狀態,那麼你就從中蘇醒,我們稱之蘇醒,那僅是一種描述的方式。而你應該覺知,保持這樣的覺知,所有的外顯皆是壇城,一切的個體皆爲上師的化現,也就是叁寶及叁根本的化現。而且所有的聲音即爲咒語,皆爲報身。法身、報身及化身。所有的妄念即爲俱生智,即爲法身。你應該盡你可能地去保持住那種殊勝的知覺,殊勝的覺受。接著你做回向,及任何其它的回向,如大手印祈請文或一般的回向,或依你自己的時間和條件做任何其它回向。

  四特別加行思惟~第一特別加行思惟~因緣

  尊貴的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巴開示,2004年于印度八蚌智慧林

  口譯 (英翻中):貝瑪秋頓;文字整理及翻譯校對:張晴與蔣秋薩諄

  教學章第十六章與實修章第十五章  

  四特別加行思惟

  到目前爲止,你們已經完成了基本的清思明辨的課程,讓大家珍惜暇滿人身,並了解死亡無常。然後我們發願修持佛法,藉由佛法修持使我們自輪回中解脫。這四個思惟是第一階段,只要你思惟,目的就已經達成。接下來是四不共加行,之所以不共,是因爲每一個加行都是一套完整的修持,修行者可以藉以得到證悟。但因爲大手印傳承包含了佛陀所有的教法,因此這四個不共加行被歸類爲前行。前二個是淨化的修持,第一個著重于身體,第二個著重于念誦及淨化心識的修持;後二個是累積福德資糧的獻曼達,和累積智慧資糧的上師瑜伽,灌頂。接下來的四種前行思惟是很重要的,因爲之後你們就要接觸大手印細節的部份。這四個見,見,就是條件,四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檢視自己作爲佛法修持者的條件如何。檢視之後,還要讓條件圓滿完整;不僅只是檢視而已,而且要使之更加健全、完整。所以這四個條件就被教導成第叁項前行思惟,有四項。見,是條件,久見、達見、迷見,及喋瑪他見,四種見。

  第一特別加行思惟~因緣

  第一個;久,意思是因;見是條件。因緣的條件。首先,當我們修持佛法時必須清楚了解到,我們到底是在一步祈請。

  祈請

  這是非常清楚地有關上師瑜伽的部分,因此,我想要說明這一些句子,它是極爲重要的。意思是,願我能完全地開展慈心與悲心,其爲無私的。無私的慈心及悲心。最後一個爲唐,意思是和。最爲重要的是,這叁句是最爲重要的,當然所有的都是重要的,但是這叁句涵蓋所有。究竟的,意指究竟。意思是俱生的;耶謝指智慧,俱生智;俱生智是與生俱來的,一直存在我們內在的。願我能了悟這點,就像所有諸佛菩薩已經了悟的一般。願我了悟這俱生智總是與我同在,一直與我共生的,願我能了悟它,正如一切諸佛菩薩已經了悟一般。這是主要的祈願文,它是主要的祈求,主要的祈願。你祈請傳承賜予加持,使你能了悟。接著,之後,每一句祈請,每一句祈願含有一些細節,祈願的每一部分有一些詳細內容。加持通達幻身即化身。願我了悟,氣息,生命;生命是由氣息、活動所延續的。因此加持通達命懃即報身。接著,加持通達自心即法身。接下來…

《了義海大手印前行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帝洛巴道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