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围绕。传承上师,从你的上师到佛,一个堆栈着另一个,犹如皈依树的绘图一般,只有在中央主干的传承上师如此,其它的不是在四个不同的地方,而是如云般地围绕着传承上师。观想祂们在你的正前方是允许的。因为对某些人而言,在接受传承灌顶时有困难,在最后,当接受嗡、啊、吽自顶上给予传授灌顶时。有点像这样,像这样,像这样,他们有这样的问题,因此,可以允许观想他们在正前方,允许的;被允许的意思是指,最恰当的方式还是观想在你的顶上且面朝相同方向。那是最适当的方式,可是也准许去观想你在这里,他们在那里。就如同达吉和读吉一般。就是自身观想和对身观想,那样的方式,你可以这样做。这是允许的,如果你这样观想有问题的话。
好,现在解释十分清楚了,不是吗?假如你可以,就观想在你的头顶上方;如果你不能,那就观想在前方,就像你在其它修法上所做的一般。在你的头顶,我假设你们观想它在你顶上,不然,你可以说在你前方。在你们的头顶上,安坐着你自己的根本上师,祂的化现与你修持皈依时相同;如同你在做皈依大礼拜观想时那样的化现。虽然,祂是你的根本上师,可是却是金刚总持的形象,所以是相同的方式,在日轮和月轮的上方,而日轮和月轮在莲花之上,而莲花则位于法座之上。法座为八只狮子所举,意谓每一方位有二只狮子,所以,四个方位共有八只狮子。然后紧接着是从佛金刚总持到上师金刚总持,所有的大手印传承上师。观想同时,你念诵诵文,之后你的观想已经完成了。之后,你持诵这个诵文。而当你正在念诵它时,当你正在持诵这祈请文时,自佛金刚总持到上师金刚总持,一切实际形象如你所念诵般地真实地降临。犹如你所持诵的,上师金刚总持和佛金刚总持,每一位三门嗡、啊、吽,放光射向十方,然后,真实的佛与上师降临并入融。所以你对皈依境的观想就开了光。不是树而是皈依境,措欣。措欣的意思,措,是功德的累积,智慧的累积;欣,意指具体的东西,对境。所以,它变成了累积功德的对境,而非仅是你的想象而已;它是真实的,变成真的。
七支供养文
而后,紧接着你念诵七支供养文,其为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轮,然后请佛住世和回向功德予一切众生。七支祈请文,你对着三宝三根本,尤其向所有的传承上师持诵七支祈请文。在这七支供养文中,回向被往前提了两个顺序。即回向之后,请佛住世和请转*轮是放回向在其后。是的,现在呢,你祈求他们转*轮,而后,你进身面向。这是第一灌顶,又称为宝瓶灌顶。在大的灌顶中,宝瓶灌顶包含许多灌顶,作为第一灌顶,主要的象征物为宝瓶,它代表了本尊的坛城,但其中有许多细部的灌顶在其中,这些的象征物也都是宝瓶。这就是所称的第一灌顶。
为了使你更清楚上师尊贵的化现,我想要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让你们有更清楚的概念。某些人可能有些许的模糊,这不是取自于法本,只是我的举例。通常人们绘制讽刺漫画,讽刺画,某人有这么大的鼻子,然后就把它画得这么大,那就是讽刺画。某人这里有点大,而这里有点小,却把它变得这么大,这么小,那就是讽刺插画。完美无瑕的尊圣意思正好相反。外貌类似你的上师,可是却许多许多倍的更加完美,美好且尊贵。讽刺画的意思是使它看起来糟糕好几倍,所以,正好相反。当你上师证悟佛果时,很自然地,那就是他的外观。因此佛的一切特征皆会具备。密勒日巴,当他唱道歌时,当他修黑法时,他的外貌与他证悟且成为一位伟大,开悟的密勒日巴时是相同的。虽然他看起来一样,可是却完全地转化了并且尊贵。那即是密勒日巴现化身的一面。我只是说明的更清楚。现在回到法本-传承仪轨文。
第二灌顶~秘密灌顶
接着第二部分是自上师的喉轮,有红色啊字放光,称之为甘露雨,溶入到你的喉间,凡是障碍证悟的一切负面、业、恶业、染污,甚至是潜意识里的认知,二元的觉知,一切都被净化,而你的语,你的表达皆受加持。因此,当你证悟时,你将能化现佛的报身。当你接参加灌顶仪式时,你领受了头盖骨内的加持甘露;我们称此灌顶为桑威旺。桑旺,意指秘密的,密灌顶。但近来大多时候,头盖骨已由银或类似于它的材质制成。
第三灌顶~智慧灌顶
接着,第三灌顶,依然持续如前般自内心升起虔敬心,在上师的心轮,有吽字化现蓝色的光,我们称之为蓝光甘露雨,然后,溶入到你的心间,净化障碍我们证悟的一切负面的业,障碍和染污,甚至是潜意识里的觉知全被净化了,因此当你最终解脱时,则会证得最重要的法身证悟。而这种灌顶称为谢勒耶谢炯旺,俱生智灌顶或智慧灌顶。在繁复的灌顶仪式中,是以明点为象征,给予耶谢炯旺。
第四灌顶~策旺
接下来,持续你的虔敬心及对原来祈愿文中的了解。从上师嗡、啊、吽,三门化现三种颜色,白、红、蓝光,光的甘露雨同时溶入你的所有三门,因而你获得第四灌顶,身语意的灌顶。这事实上是同一件事。你无法仅只造做身的恶业,只造做语的恶业,只造做意的恶业,它其实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现在三门合一,这最终最殊胜的层面被净化了,且领受了第四灌顶。当达到证悟时,法、报、化三身无别,我们称之为哦喔尼吉古。哦喔,意指本性;尼,意指自身;而古,是指躯体。简言之,意指法、报、化三身合一无别,并且获得灌顶。在灌顶仪式中,通常称之为策旺仁波切,第四灌顶。在领受灌顶时,我们要静坐并禅修心的本性。
四种灌顶的意义
所以,第一灌顶代表你将能够进行观想;第二灌顶表示你将能够持诵咒语;第三灌顶表示你将能够修持双融合一、一味的、绝对的和谐;而第四灌顶表示能够禅修心性,也就是大手印实修的本质。这表示每一个灌顶的意义。第二灌顶,也代表你能够去修持,受灌去修持扎和隆。扎,指脉;隆,指风,气。气息有不同层次,你受灌以将气脉用于禅修。在这每一种灌顶的主要重点,即为所谓的公拉旺。公,的意思是禅修,拉是文法字,旺意指灌顶。接受灌顶以进行特定的禅修,观想、气脉修持、咒语持诵、双融合一、以及大手印,大手印的本质,一切都是大手印,这里是指大手印心性本质的禅修。因此公拉旺是说你领受了灌顶能够禅修,它并非指为禅修以外而受灌顶。
结行与回向
接着最后,集一切三宝及三根本的上师化光,溶入你自身,你的身语意与上师的身语意合而为一。你,自观想为金刚瑜伽女,你和上师合而为一并消融入空性,而所余的为诸佛的法、报、化三身,本尊,智慧护法,所有上师以及你自己合而为一,并且尽你所能地停留在当下越久越好。如果你可以的话,那么持续那种状态。如果妄念升起,而你再也无法保持在那种一元的状态,那么你就从中苏醒,我们称之苏醒,那仅是一种描述的方式。而你应该觉知,保持这样的觉知,所有的外显皆是坛城,一切的个体皆为上师的化现,也就是三宝及三根本的化现。而且所有的声音即为咒语,皆为报身。法身、报身及化身。所有的妄念即为俱生智,即为法身。你应该尽你可能地去保持住那种殊胜的知觉,殊胜的觉受。接着你做回向,及任何其它的回向,如大手印祈请文或一般的回向,或依你自己的时间和条件做任何其它回向。
四特别加行思惟~第一特别加行思惟~因缘
尊贵的第十二世广定大司徒巴开示,2004年于印度八蚌智慧林
口译 (英翻中):贝玛秋顿;文字整理及翻译校对:张晴与蒋秋萨谆
教学章第十六章与实修章第十五章
四特别加行思惟
到目前为止,你们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清思明辨的课程,让大家珍惜暇满人身,并了解死亡无常。然后我们发愿修持佛法,藉由佛法修持使我们自轮回中解脱。这四个思惟是第一阶段,只要你思惟,目的就已经达成。接下来是四不共加行,之所以不共,是因为每一个加行都是一套完整的修持,修行者可以藉以得到证悟。但因为大手印传承包含了佛陀所有的教法,因此这四个不共加行被归类为前行。前二个是净化的修持,第一个着重于身体,第二个着重于念诵及净化心识的修持;后二个是累积福德资粮的献曼达,和累积智慧资粮的上师瑜伽,灌顶。接下来的四种前行思惟是很重要的,因为之后你们就要接触大手印细节的部份。这四个见,见,就是条件,四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检视自己作为佛法修持者的条件如何。检视之后,还要让条件圆满完整;不仅只是检视而已,而且要使之更加健全、完整。所以这四个条件就被教导成第三项前行思惟,有四项。见,是条件,久见、达见、迷见,及喋玛他见,四种见。
第一特别加行思惟~因缘
第一个;久,意思是因;见是条件。因缘的条件。首先,当我们修持佛法时必须清楚了解到,我们到底是在一步祈请。
祈请
这是非常清楚地有关上师瑜伽的部分,因此,我想要说明这一些句子,它是极为重要的。意思是,愿我能完全地开展慈心与悲心,其为无私的。无私的慈心及悲心。最后一个为唐,意思是和。最为重要的是,这三句是最为重要的,当然所有的都是重要的,但是这三句涵盖所有。究竟的,意指究竟。意思是俱生的;耶谢指智慧,俱生智;俱生智是与生俱来的,一直存在我们内在的。愿我能了悟这点,就像所有诸佛菩萨已经了悟的一般。愿我了悟这俱生智总是与我同在,一直与我共生的,愿我能了悟它,正如一切诸佛菩萨已经了悟一般。这是主要的祈愿文,它是主要的祈求,主要的祈愿。你祈请传承赐予加持,使你能了悟。接着,之后,每一句祈请,每一句祈愿含有一些细节,祈愿的每一部分有一些详细内容。加持通达幻身即化身。愿我了悟,气息,生命;生命是由气息、活动所延续的。因此加持通达命懃即报身。接着,加持通达自心即法身。接下来…
《了义海大手印前行教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