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灌頂和開示。
也許沒有比協慶饒绛仁波切、宗薩欽哲仁波切、孜嘎公珠仁波切以及滋給秋林仁波切更合適的人選來爲關于上師瑜伽的本書作簡介了。撰寫前言的協慶饒绛仁波切是欽哲仁波切的外孫和法嗣。撰寫序言的宗薩欽哲仁波切、孜嘎公珠仁波切和滋給秋林仁波切,是欽哲仁波切最親近的叁位弟子;他們也分別是蔣揚欽哲旺波、蔣貢公珠和秋舉林巴在如今的轉世化身──是當年這利美(不分派別)運動叁傑共同的努力和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才造就了藏傳佛教的今天。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我們能夠有緣拜讀偉大的上師龍欽饒绛的真實化身──頂果欽哲仁波切關于上師瑜伽的開示,是多麼幸運啊!曆史上所有的偉大欽哲珠古們都把龍欽甯提法門珍視爲自己最重要的內修法。由于我們大多數人都缺乏必要的智慧和福德,對上師的真實信心也是希有難得,能從欽哲仁波切這樣的上師得到這樣的開示實在是非常殊勝的加持。
修學佛法的目的是爲了獲得證悟。事實上,獲得證悟完全等同于遣除自己的無明,而無明的根本即是“我執”。不管我們采用什麼方法,是漫長的律儀嚴謹的也好,或者短近的看似怪誕的也好,最終的核心要點即是根除我執。
有許許多多方法可以達到這個目標,譬如通過修習奢摩他(止)定,這些方法都能或多或少産生效果。然而,因爲我們生生世世都和我執在一起並且已經熟悉得密不可分,以致于每次當我們想努力采用一種方法來遣除我執時,此對治法門卻被我執所挾持控製,乃至此法不僅無法粉碎我執,反而成爲我執增上之因。
這就是爲什麼在金剛乘法門中上師瑜伽被認爲是至關重要和精髓的修法。因爲上師是活生生的人,他(或她)能夠直接對治你的“我執”。閱讀一本關于遣除我執的書也許會很有趣,但你絕不會對該書産生敬畏之心;而且對書本的解釋完全取決于你自己。書本也不會跟你說話或有所反應,反之上師有能力並會攪動你的“我執”並最終使其被徹底根除。以忿怒或寂靜的方式達至成就都沒有關系,但在終點處會有上師在那裏料理此事,這說明了上師瑜伽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對于真正具有信心的弟子,上師即總集了所有皈依處,並且對上師的信心就是諸道之精髓。偉大的薩迦派祖師喇嘛蔣揚堅參開示說:“上師是一切皈依境之化身。”意思是說當我們皈依時,我們視上師總集了叁寶:上師的色身即是僧伽,上師的教言即是妙法,上師的意被視作佛陀。
上師瑜伽是獲得證悟最疾速、最有效的方法,並且此一道中即圓滿具足其它諸道。上師瑜伽包含了出離心、菩提心、生圓二次第禅修和修心,這就是爲什麼可以說上師瑜伽總集了一切道之精髓。它是諸道之鑰,此奇特法門可以引領行者經曆諸多菩薩的地道以及諸乘佛法。其它諸道可以讓行者達致某種層次,但它們自己並不完整圓滿。上師瑜伽不僅是完整圓滿之道,而且還是最濃縮最精華之道。
爲了修持上師瑜伽,我們首先必須學習怎樣視師爲佛。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我們已經有了上師,我們還是習慣于從其它地方尋求自己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外層面上,當生病時我們會“皈依”醫生,當下雨時我們會“皈依”雨傘。類似地,在內層面上,若我們手頭拮倨時,我們會試著用修持瞻巴拉財神法來解決問題,當我們遇到困難障礙時我們會祈請瑪哈噶拉護法幫助,或者若缺乏智慧我們會向文殊菩薩祈禱。這顯示出我們的信心是多麼微弱,因爲不管我們缺什麼,我們只須唯一依賴幫助和引導之源泉──上師。上師瑜伽的第一層次則是喚醒和增上我們的信心,直至它變得堅實和牢固,並且我們能夠真正視上師爲佛陀爲止。
逐步地,我們會達到第二層次,這時我們不再僅僅是想著上師即佛,我們看到他就是佛。隨著我們信心的增強,我們會開始對把一切事物都徹底依賴上師産生越來越大的喜悅。內在的信心升華了,生起絕對的定解上師即是唯一的皈依處。我們不再需要人爲地創造自己的信心,因爲現在信心自然而然就生起了。
其後,不論我們的處境是好是歹,它們都是上師的化現。我們在生活中經曆的一切都變得具有利益和富有使命;我們遇到的一切都是教誡開示。對上師完全的信任和信心已經植根于我們心底,上師的加持融入我們心相續。
如此,我們就抵達了第叁層次,此時我們證悟了自己的意與我們視爲佛陀的上師無有分別。最終我們成功地把自己的意與上師的意融爲一體,這讓我們超越自己所有凡庸的過度與不及的習氣,讓我們遠離一切希冀與憂怖。我們的信心乃是不假造作的真實信心,一旦成就了此種信心,我們即已實現了所有佛法修習的究竟目標。
序二
孜嘎公珠仁波切
我每天都修上師瑜伽。對我個人而言,上師瑜伽最能給我激勵,並讓我能夠觸及自己最深的心性。它也最讓我深感滿意,讓我對于自己人生的意義沒有絲毫疑慮。這的的確確是真實不虛的──對這些話我敢保證。
序叁
第四世滋給秋林仁波切·彌舉德威欽列衮嘉
頂果欽哲仁波切是大成就者。他追隨了許多上師並在許多方面達到了修學的顛峰。對我們而言,他總集了諸佛的本覺,諸壇城之主──他與蓮花生大士的意無二無別。在他解脫所有衆生的大悲決心中,他的心永遠是坦然寂靜的。他在一生中廣轉*輪就顯示了他的這種決心。
關于上師瑜伽,有外、內、密叁種上師。外在的上師是給我們講解佛法修習的綱要以及我們如何開始修習四個十萬遍的前行的上師。內在的上師是賜予我們灌頂並傳講密續以及如何將密法運用于自己生活中的上師。秘密的上師是給予我們直指竅訣、讓我們直面赤裸無二明智並使我們現量證悟的上師。如此,上師喚醒了我們心中的佛陀。
續部雲:與供養十方一切諸佛相比,供養上師一毛孔更具功德。因此應堅持不懈修持上師瑜伽。通過真心修持上師瑜伽,自己的叁毒會息止,無窮無盡的叁摩地會現前,不可思議的利益會成就。毫無疑問地請修持上師瑜伽!
輪涅轉折點
在過去的生生世世中,沒有一個衆生未曾作過自己的父母,作父母時待我以極大的恩德。于是我們不應分別怨親,而應自然地對所有衆生産生如同對此生父母一樣的珍愛感覺。他們中每一位都毫無例外地只希求安樂,然而卻爲
無明所蔽,他們並不了知安樂真正的因是修持正法。同樣地,他們中每一位都不想受苦,但他們卻不知道自己受苦的因乃是源于不善業。僅僅如此思維就會在我等的相續中生起洶湧的大悲浪濤。
然而,僅僅具有悲心的感覺本身不足以真正地幫助所有衆生抵達正覺的勝地。如今我們已經獲得了珍寶人身,得遇了具德上師,並接受了他的教言而進入佛法之門。由此我們發現自己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我們既可以(選擇)向上升也可以向下墮。我們現在主要的動機必須是希望將一切有情置于圓滿的正覺。當然同時我們也需要承認在目前我們尚不具備把衆生從輪回中解脫的能力。因此至關重要的是,我們首先要圓滿自己內在的潛能及其所有功德。應以利益一切衆生爲目標的最勝發心,盡最大努力來聽聞、思維以及修持佛法。
那麼爲了解脫所有衆生並讓他們得到至高無上的證悟,我們可以修習什麼法門呢?此時此刻,我們擁有此最寶貴的人身,它不僅僅是某種平凡的肉身,而是圓滿的(成佛)所依。它具足了八閑暇[1]、十圓滿[2],因此可以被稱爲“珍寶人身”──得此才堪能修持正法。
然而僅擁有此人身本身還不夠;我們應立刻把它用來修持正法,因爲死亡隨時會到來。我們必須了知的一個事實是:所有諸法──包括外器世界以及內情衆生──全部都是無常。他(它)們就象閃電劃過虛空,或是瀑布飛留直下,沒有一刹那的住留。外器世界四季交替,晝夜更疊,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中;一切衆生亦複如是(在不斷新陳代謝中)。如經雲:“生際必死,聚際必散,合際必分,高際必墮。”
因此我們應該抓住此生獲得人身的機會,而修持佛法求正覺;而不應浪費暇滿,糾纏于世間閑雜事務,總是尋求滅敵護親,或專注于照料自己的生意買賣、土地和財物。當我們正沈醉于這些事物時,死亡會突然降臨于自己身上,那時再修持正法則爲時已晚。
無論你有多豔麗,也絕不能欺瞞得過死主;無論你有多富裕,也絕無法買回片刻生命;無論你多麼有權有勢,自己所有的財物和世俗成就最終都全然無有用處;命終之時唯有佛法能帶來助益。
雖然此點很關鍵,但僅僅憶念死亡尚有不足。(還應思維:)現在我們擁有良好的健康,身心自在,我們需要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于修持正法。我們應該日複一日地再叁反省,確保自己沒有浪費自己的生命,並竭盡全力地把上師所傳的無價竅訣妙法融入自己的相續中。
如果堪能如此而行,那麼最上根的修行者在死亡時會遠離一切恐懼並認證出究竟自性之法身;中等根器的修行者會有把握不爲中陰境界中顯現的諸相所惑,進而獲得成就;而最普通的(下根)修行者也會沒有悔恨,因爲自己確信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修持正法,所以不會轉生叁惡趣,而會找到下一世繼續修法需要的所依。
必須了知的是,在死亡時我們就象從酥油中抽出毛發般離開此生獨自而去,包括自己所珍愛的身體在內的一切都要舍棄。人死並非如燈火熄滅或灑在幹地上的水幹涸消失;而必然會轉生,且此轉生取決于我們的善業和惡業。若我們積累了諸多惡業,則會轉生于惡道。不管我們多麼渴望能轉生于天道,除非我們爲此積累了諸多善業,否則這將是不可能的。如雲:“現在所受者,過去所造業;現在所造者,將來受果是。”因此我們千萬不要鄙視積累乃至最微小的福德和善…
《上師瑜伽系統傳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