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講解 第五講▪P4

  ..續本文上一頁持四句偈等。爲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佛耐心溫和的告訴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這部《金剛經》中受持四句偈等,或者爲他人去演說,這樣的福德和前面的福德比哪個多呀。大家來比試比試,是那個恒河中沙子那麼多的恒河中沙子那麼多的七寶布施福德多?還是看了經文的這個福德多?當然是看經文的福德多了。

  因爲經文的福德是講的心、心性、法身。前面還是有相的,有相的就叫有爲法,有爲法就有生滅。不管你是幾百年幾萬年幾個劫,都是有生有滅的。

  一旦你的智慧打開,你的天燈不滅了,天燈不滅的福德肯定大,天燈好比智慧啊,智慧永遠放光明啊。我第一天夢到了天上下來一個大*輪,八卦圖一樣的大*輪,它盤旋著從宇宙深處金光閃閃的,由小點變成一個很大體的東西到了我的面前,這是在我的夢中啊,不是在我入定當中。我是在入定中睡過去了,因爲能量太強大,眼皮睜不開了。這個八卦輪從宇宙深處過來的時候,就是宇宙的大*輪。藏密的很多*輪啊就是用這個圖來製作的,有六角的,有八角的,一般是以八角的是爲正,六角的是爲輔。

  這個八角的大*輪,在我上空不斷的盤旋,其實就是讓我看,它是自動轉,自動旋轉的時候撒下了無數的金光點,落在了衆生的身上。這個光點就是能量,那天晚上大家都能體驗到,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我們身上作用。*輪常轉,還有個內圈和外圈的轉法,非常神奇。

  它散落下來的這些金光點,落在衆生的身上,我看到衆生會慢慢覺悟起來。佛不強度,他強調的是自度。先自度,然後把這個法門傳播下去,有緣的人趕上了自己來修,而不是釋迦佛強製性的來度你們。因爲釋迦佛知道強度是不可能的,所以說要自度自救自悟,最終自己回歸佛國。

  那天我明白了*輪是什麼樣子的,也看到了未來的衆生是什麼樣子的,確實都是自度走的,沒有一個是硬拉著拽上去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身邊,有沒有被別人拽著跑的。說有是什麼情況下有?是同道中人趕上了拉一把,就像跑那個接力賽似的,你先跑到我前面了,我追上你的時候我可以拉你一把,這個可能是拉一把。人家沒跑賽跑,你硬去拽一個來跑,這叫不入流的法,邪門外道了,這也叫邪門歪道。人家不想學佛,或者說現在還沒有學佛的因緣,你非得拽著他去學佛,這也算是外道法。

  一旦你悟明白了釋迦佛的心法,自己的天燈就會亮起來。所以說此福德勝前福德,看經的福德叫此福德,勝前福德就是勝過滿恒河沙數叁千大千世界布施的這個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複次須菩提。雖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既爲有佛。若尊重弟子。

  

  【複次須菩提。雖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這一句話,是鄭重的又一次的囑咐須菩提,凡是有《金剛經》的地方,就像有佛或者有塔或者有廟一樣的,一切天人阿修羅都應該來供養。

  從表面上講,凡是有《金剛經》的地方,我們凡夫都應該像尊重佛本人一樣,或者尊重塔、廟一樣去供養,這是從我們事相上講。

  從心地上講,只有你真正修出來的清淨心,你的智慧猶如天燈一樣,湛然常寂于宇宙之中,照耀十方法界的時候,你就是佛、你就是塔、你就是廟。因爲你有佛心,你有佛性,你有萬法在身,就如佛塔廟一樣,我們要供養你。

  從事相上講,有《金剛經》的地方,天人阿修羅都應該來供養。真正說的是心地,你的心真正清淨了,一切無漏了,你就是經,你就是佛,你就是塔,你就是廟。你在哪裏,哪兒就是廟!哪兒就是塔!

  當知此處,是說一切處,不是說非得印度那個菩提樹下。任何一個地方,法身無處不在,所以說處處。

  只要你真正的覺悟了,像釋迦佛走到哪裏,都跟有塔、廟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大家都要去供養他、去拜他。

  一個真正心裏覺悟了的人,他就是塔、就是佛、就是廟,他走到哪兒,天人阿修羅都會去供養他。因爲他上面的天燈在挂著啊,他走哪兒天燈跟到哪兒,神仙都能看的到的,無論他走到哪裏,天人阿修羅都要去拜他、去供養他。

  法身就是天燈,一旦天燈不滅,人還活著是屬于有余涅槃身,心和法身已經現前了。肉體在哪兒,法身就在哪兒。

  這一句話就是從心地上講,天燈不滅,就是佛、就是塔、就是廟!我們就應該去供養。他表面說的是經,內涵告訴我們不要離開心,離開心就是顛倒妄想的凡夫。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既爲有佛。若尊重弟子。】這一句話又補充了上一句所說的話,更何況有人能一直受持讀誦。

  須菩提,要知道這個一直受持讀誦的人,是能成就無上甚深的佛法的妙義的,就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第一希有之法就是我們的心法,釋迦佛講的所有的心法。自心明白此經妙用,自心又能解得此經的義理,自心又能證得無相之法、之理、之行。

  經典所在之處,從心地上講,是常修梵行,或者說常修佛行,念念心無有間歇,就是念念心不間斷的去念佛、去修行,這個時候即心是佛。這也就回到了我們前兩天說的即心是佛,佛是心,心是佛,平常心是道這個話上了。即爲有佛,就當作有佛啊。

  能明白我釋迦佛講的這些心法的時候,《金剛經》或者是其他經所在的地方,就像尊重我現在的這些弟子一樣來對待。

  釋迦佛很尊重自己的弟子。什麼叫弟子呢?大家成天說“弟子”,不一定明白它的出處。是釋迦佛出家的時候,跟隨他的有弟弟或者表兄表弟爲弟,還有兒孫輩爲子,所以簡稱爲弟子。

  另外一種從大乘角度來講,菩薩爲弟弟,羅漢爲子,也可以簡稱爲弟子。

  尊重弟子,就像我釋迦佛活著的時候,你們像對待尊重我一樣的去供養他們。

  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問問:

  ***********************************************************************************

  附解答問題:

  請解釋“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答:有爲法,是生滅法,是世間法。

  夢幻泡影。夢,無明不覺,故有生死顛倒,輪回不止。執著于是是非非之中、人我之中、愛恨之中、長短黑白之中,就爲夢。夢是刹那之間的事情,是假象。

  幻,是指我們的心識可幻出男女老少的相、佛國相、地獄相、山河大地相,都是由我們心中生起來的。早晚課裏有句話: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泡,是指幻想妄念,就像大海中的水泡一樣,是虛幻的。是指我們心中的妄念就像水泡一樣不真實,隨起隨滅的。

  影,是指我們往世的業力,像影子一樣跟隨而來。不論善業惡業,如影隨形,曆劫相隨。比如往世殺害了一個人,這個人被殺的時候驚恐萬分,心中恨你,他的那股怨氣沒有消亡,就是找你報仇。不管你輪回到哪一道上,他都要找你報仇,所以叫如影隨形,曆劫相隨。

  大家已經明白,夢-幻-泡-影,都不是真實的。一切有爲法,就是說一切世間上的這些法,就像夢-幻-泡-影一樣不真實,隨起隨滅的。

  如露亦如電。露,早晨太陽出來之前,草上或花上所結集的水珠就爲露,太陽一出來就幹了。這個表明一切有爲法,不管你是追求金錢、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也好啊,都如早晨那個水珠一樣,不會長久。

  亦如電,電一秒鍾叁十萬公裏已經過去了,比喻像閃電非常短暫。也可以比喻成世間人的那種聰明,但不是智慧。智慧不能用閃光來比喻。人世間的頭惱聰明像閃電一樣,也是靠不住的。小聰明當然是靠不住了,關鍵時候就掉鏈子。唯有我們原本的智慧才可以使我們脫離叁界,出離火宅。

  應作如是觀。就是如實的去觀,如是也可以翻譯成法爾如是的,如如的真實的去觀,如是觀就是無爲觀了。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都是有爲法,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是假的。

  只有無爲現前的時候,才能達到無爲無相無取舍,無取舍的心才是真正如如不動的心。只有如如不動的心,才可以爲一切衆生演說微妙般若大法。

  下面我們回向給十方法界。

  願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衆生,皆共成佛道,回向給十方法界一切有情及無情。

  阿彌陀佛!

  

  

《金剛經講解 第五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