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一章 衆妙之門

  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

  釋法界法師

  第一天

  大家晚上好!我們從今天開始講《道德經》,《道德經》在我們中國已經流傳了兩千六百年了,從古至今很多人在翻譯、在解讀它,絕大多數都是從文字上來考證它。今天我試著用修行人的眼光來解讀它,看《道德經》是否是跟佛講的一樣,是不是說的都是一碼事。

  這本《道德經》是老子寫的,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髯,髯是因爲他生下來有胡子,所以叫髯。他在周朝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專門征集保管書籍,進而飽覽了周王室及諸侯國的典籍,所以說他的學問在當時是最高的。他高于孔子,孔子曾經這樣評價老子:神龍見首不見尾。說明老子高深莫測,已經超出了我們人類的智慧,他的眼光非常深邃,心非常細膩,從這五千多個字來看老子的心和老子的思想,他對宇宙、人生以及我們的生活環境了解的已經非常透徹,洞徹天地人間的睿智讓我們現在看起來目瞪口呆,他在兩千六百年前就把現在的事情說的很清楚。我有時候在講佛經的時候往往就把老子帶了出來,現在的人沒有誰能比得上老子的智慧的,不管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沒有超越老子的。

  說釋迦佛超過他了,我敢說釋迦佛是在老子後邊,但確實也超過了老子,因爲他傳法四十九年,把該說的不該說的,該講的不該講的,統統給你說完講完,最後臨走的時候他還說沒說過法,說我說法你就是在謗佛。老子寫完經走人,釋迦是講完經走人,但都是一個心態,不要執著我的東西,要在我的基礎上去發展,要闊步往前走,這是他倆共同的地方。

  不管我們學哪一門派,你要知道那個門派說的是什麼?我們了解一部經典以及一個作者內心裏面的思想,就應該探索他爲什麼要這麼寫,不斷的去推敲研究,驗證他講的是否是宇宙的真理。要不然,我們就對作者或傳法的人不了解。

  很多人學佛只是學了一個表面,張口邪教閉口邪教,不懂禮貌還蠻不講理,已經墮落到這種地步了。不懂禮貌的人說明十善業道、人道沒有做好。他強迫你還強加給你一些罪名,這種人就甭說修行了,連“人”這一撇一捺都沒有修好,那修行就更走不好了。如果大家從這個網到那個群裏聽,有一個人不懂禮貌的來問你,不懂還裝懂,指責你強加于你的時候,你那時只有一個笑……這個人太可憐了。他爲了護住所謂的正法不惜造口業,現在遍地是這樣的人。

  我們不要做一個高高在上、指手畫腳的修行人,要做一個踏踏實實耕耘的修行人。耕耘就是探索和研究這個地,能不能生長出我們需要的稻谷,然後再老老實實的去耕種,而不是沒有頭腦的去偏聽偏信,人雲亦雲。只有一個不偏聽偏信健全的心靈或者是原始的靈動,才能親自探索與驗證這塊土地適合什麼作物,理智的耕耘。否則偏聽偏信就會成爲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盲從的人。但是如果能邪到底也能得到真知,因爲他有一個堅忍不拔的韌勁。我們需要這種韌勁,但是我們不需要盲從的行爲。

  我研究古蘭經、印度原始教派等等已經很長時間了,然後得出結論:老子在人道上雖然沒有去傳法,但我最佩服。如果他傳法的話,可能中國人不需要佛教進來,這也是因緣,也是宇宙的因緣規律,老子只能傳下五千多個字,只有釋迦佛才有講法傳法的權力,我們中國才有了佛教。現在中國的佛教和印度原始的佛教,可以肯定的說百分之八十不一樣了,因爲中國的佛教已經融合了佛、道、儒以及百家爭鳴的思想,所以中國現在的佛教完全是中國化的佛教,這個大家都有同感。

  佛教確實是從印度傳來的,但已經融合中國人的智慧。既然融合中國的智慧,我們就從中國本土的根上去找,叁千年前的東西咱們不懂,就是周朝姜子牙以前史記的東西不多了,也很難找。只能說從周朝中期出來一個傑出偉大的人才就是老子,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導師,也是世界人的導師,因爲世界人也在研究《道德經》,裏面無所不包呀!天文、地理、修行、吃、喝、拉、撒、睡都包括。佛經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運用的語言方式不一樣,但結果都是一樣的。釋迦的《佛經》和老子的《道德經》,闡述的東西的的確確是一樣的,就看你用哪個心態去研究去看它。如果你站得高,你看的東西就很遠,理解的東西就會全面;如果你站得平面低,你理解的東西就會低或少,也就是說眼光不是那麼開闊。

  大家都知道《孫子兵法》,就是《易經》《道德經》結合的産物,所以大家不要低估自己的東西,不要完全盲目從外。外面的東西再好也是從中國漂流出去的。西方人說中國的漂流品過來了,中國的老子來了,老子在西方人的上空。西方人說我們把上帝帶到你們中國,上帝就在你們中國頭頂。那我們也可以說老子也在你們頭上閃閃發光啊。因爲從古至今西方就在研究老子,研究《易經》,的確超過了中國人研究。他們把中國的東西發揚光大了,可是我們還沒有反思過來,就一味的往外求,就和我們修行一樣老往外求的時候,就把自己原本的東西忘掉了。

  《道德經》是一本天書,和佛經一樣都是天書,是天人說的書。有些人說釋迦佛不是天人是佛,“佛”是我們強加給他的一個詞彙一個名字,老子和釋迦是叁界外的天人,不是叁界內的天人。我們要研究他,只有你研究他們了,才能對《佛經》、《道德經》圓融不二。《道德經》裏面有符咒。那很多人說,那怎麼有符咒呀?當然有符咒了,研究它裏面就有符咒,不研究它裏面就有臭狗屎。很多禅師就說,看我的手像個什麼?像不像驢的蹄子。如果沒開悟的人就會說是佛手,那可能就挨禅師一大棒子,因爲你沒開悟說人家是佛手就屬于謗佛,你開悟了就可以說他是佛手。

  我們修行學佛或者學道,一定要真正的明了自己的東西,不要向外求,這是雙重語言,文化不要向外求,西方的文化除非埃及,我還是認可埃及古老的東西,確實沒研究透它,它的著作也不多,我現在只對埃及的東西還差那麼一點點。

  不管是文化,還是修行都要從內找,找到內之後,再和外面的東西去相融。很多人是先拿外面的東西來融,怎麼融和心也融不到一起,最後就開始消極,說佛教講的是空,道家講的也是空,最後空的就說還不如死了算了,跳樓的自殺的非常多,這叫斷滅見、邪空見。他們沒有完全從內心裏走,完全是從外面去求,求到最後是苦不堪言。

  大家修佛法看《道德經》一定要從內求,老子的東西都是從他心內展示出來的,所以我們現在還在孜孜不倦的研究老子的東西。大家如果不服氣可以去放眼世界,你看其它國家是如何來研究的。我們智慧不夠的時候多看書,多看幾種版本的書,那些作者寫出來的結論可以去對照,把最好的精華吸取過來,然後開動自己的智慧大門——如來藏,這時候你就會得出最正確的也是你最滿意的一個答案。

  《道德經》五千多個字,《金剛經》也是五千多個字,它倆說的很多東西在大相上都是一樣的,是無我,要忘掉自我,達到人無我,然後還要忘掉法中無我。自古以來很多人解這兩部經是同時翻譯,我比較喜歡自己琢磨,錯了也好對了也好,琢磨完講的時候看他通不通。什麼叫通不通?告訴你們一個訣竅,你在研究出來一個法之後要去講要去說,你在說的過程當中,如果它是通達無礙的是圓滿的,你講的時候會非常順利沒有障礙。什麼叫沒有障礙?就是智慧上沒有障礙,好像黃河水從天上來一樣源源不斷,這就是佛的加持力,這說明這個東西你是研究對了。

  如果你研究有錯,你講的時候會有障礙,感覺頭腦發蒙不清醒,而且語言運用力不好,並不是說你的學曆不夠,到那時候你的語言會有障礙,這就是說佛不讓你說或者說老子不讓你講。你講了會障礙到別人,不僅自己障礙也障礙別人,這就是一個講法人對不對路的問題。

  如果你講的對路,你說話的能力能量只有你自己能知道,你會越講越舒服,詞彙越講越多,而且那時候智慧不斷的湧現出來,這就說明你理解的這個東西是對的,哪怕稍微錯一點,你在講的時候馬上有一種靈感覺得那句話是錯誤的,應該是這麼來說,到時候佛會教給大家,這個方法我在這裏講給你們。這也是我以前實踐過來的,不斷的去實踐,實踐完思考完之後,在講的過程當中自己錯誤的東西就給糾正過來了,所以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很多人口若懸河,但你聽起來還是在表面上走,表面的功夫確實到位我也服氣,但他的內在是否真的過關了,這讓咱們有慧眼的一看,確實是佛在加持這個人或老子、一切天人都在加持他。

  能明白《道德經》的人,基本上他在修法上或者在修佛法上障礙就不多了。你看那些有障礙的,說一句很難聽的話,就是他對《道德經》以及中國的古文化真的不了解,很多人真是這樣的。他如果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上古民間文化真的研究了,他的智慧絕對是打開的。

  你在給別人講的時候或者聽別人說的時候,你的智慧就在打開,覺得他講的這個理論或佛說的這個道理或老子說的這個道理和古時候那種東西確實是吻合的,你在講或聽的時候你的智慧就在變,不需要別人說這個東西是真的,真經假經不需要別人告訴的,自己的本性就會告訴自己。

  很多人看《佛經》說這部經是假的,那部經是假的,如果讓我來看叁藏十二部全是假的。有人說你在謗法。我不是在謗法!釋迦佛都說了,他沒說過一個字,也沒說過一部經,難道我是在謗法了?不是的!你執著這部經是真的,那部經是假的,那你才是在謗法!因爲有分別心。這部經魔說的也好,佛說的也好,你的心非常正非常直而且很有智慧,假經自然也變成金子;心歪,真經給你也是假經呀,起不到妙用啊。

  “妙”從自性當中來,觀音的那個瓶子裝的就是我們自性當中的甘露,楊柳一灑,甘露遍叁千大千世界,火宅變成清涼界。

  大家修行不要學迷,如果學迷了這個東西真的不好評價,也不敢評價了,因爲評價多了大家就會有爭論,評價少了又不…

《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一章 衆妙之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