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受戒,是萬劫難逢的無上幸運,人人應感到榮幸。
二、時輪法的傳承源流
人天導師我佛釋迦牟尼,始發大心,中間經過叁個無量劫世的修積善德和智慧因緣,在色界無上天證得四身五智之後,以無緣慈悲心,化現無數身相,度無量衆生,永無終期。
其中降生本土,示現出世證果的艱難曆程,叁轉*輪,開創利益衆生光輝業績的淨飯王太子,29歲出家,35歲時在印度金剛座于四月十五獲得無上正覺之後,沈思雲遊各地49天,于六月初四在貝拉那斯轉四谛*輪。于次年叁月十五,佛祖應香巴拉王和九十六國王公的請求在離孟加拉以南數百裏地的希日達那格紮嘎寶塔下,地上化現時輪壇城,空中化現光華星宿壇城,佛化時輪金剛威嚴相,向與會金剛弟子賜灌童子式世間頂和超世頂,宣說《時輪本續一萬二千頌》,于此同時還開示了許多密法。第二年叁月份,月賢王在香巴拉本土,用五彩寶石建造時輪意境壇城,結集了《時輪本續》,並寫了《時輪本續大疏》,將王位傳給了王子拉旺。從此父子代代相傳,講授《時輪本續》和《本續大疏》。香巴拉王第八代是紮巴王。此王著《時輪續略》施法降服各持種姓之見的3500萬婆羅門衆,統一于金剛種。從此以後香巴拉法王被稱做柔旦(有種)。第二代柔旦白蓮王著了《續略大疏無垢光》。第十代柔旦海勝登基之年(公元624年)邪教初入摩卡之地。第十二代柔旦太陽王登基之年(公元1027年)吉覺譯師將時輪譯成了藏文。藏曆熱炯年就從這一年開始。今年是二十一代柔旦不滅王當政68年,離時輪化身第二十五代柔旦紮乎出世還有332年。
約在公元八九世紀,孜魯班智達把時輪傳承從香巴拉帶到了印度,他傳給了布多阿雜亞,布多傳給了大堆夏巴,大堆夏巴傳給了小堆夏巴。大、小堆夏巴對時輪法弘傳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小堆夏巴有許多著名的弟子,其親傳弟子喀什·達瓦貢保和再傳弟子薩曼達希爾把時輪法傳到了雪域藏地。
時輪法在藏地初傳時期有卓、熱兩個派系。喀什·達瓦貢保來藏地弘法時,開始與香蒲瓊瓦合譯《時輪大疏》,並將時輪學修法統完整地傳給了貢巴關卻。貢巴傳給了卓敦南木拉澤。卓敦修證成績卓著,一代時輪大師玉茂木覺多傑就出在他的門下。玉茂傳到第五代華青嘎洛時兩派合流。以卓敦爲代表的這一傳統稱卓派。
另一派最初由熱曲若拜小堆夏巴的再傳弟子薩曼達希爾爲師,得到完整的時輪學修法統,並補譯了很多時輪經典。其叁傳弟子熱本桑傳給了華青嘎洛。這一派便稱熱派。卓、熱兩個傳統傳至華青嘎洛時彙合在了一起。華青叁傳多吉堅贊。多吉堅贊曾受元朝皇帝的邀請,到中原傳過法,後來他把時輪傳給了布敦大師。布敦親傳大弟子曲吉華瓦傳給了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傳給最得意的大弟子克珠傑。克珠傑得到宗喀巴的全部心傳密法,尤精于時輪,其考證解釋《時輪略續大疏》的著作有200萬字,重新修訂了時輪曆法。宗喀巴的第七代時輪傳承人是四世班禅,第二十四代傳承人是九世班禅。本世紀30年代初九世班禅在杭州和北京舉行了規模宏大的兩次時輪灌頂,返藏途中于1936年在拉蔔楞寺舉行隆重的時輪大灌頂法會,當時年僅10歲的貢唐大師,在首席弟子的行列接受了灌頂,時輪化身班禅大師親手將時輪法王的佛冠戴在了貢唐大師的頭上。
時輪續部學說傳統和灌頂修持傳統,從佛祖起,經過香巴拉諸法王,印度大師,雪域藏傳佛教大師,代代相傳,法脈從未中斷。此法統的曆代傳承大師個個都是學精顯密、戒德純潔高尚、修證親驗空色大印的高僧大德,保持了時輪法統高度的純潔性和完整性,沒有任何不純成分的摻入。
叁、 持金剛上師貢唐大師
持金剛法王、文殊師利貢唐仁波且,于藏曆第十五熱炯火虎年,降生于四川阿壩州若爾蓋草原代代信佛的藏族世襲頭人轄美土司家。6歲時被五世嘉木樣認定爲五世貢唐賽赤的轉世靈童。7歲時由十世班禅的尊師拉科仁波且和經師桑科久美大師主持落發儀式,授沙彌戒,並拜大格西毛爾蓋·圖丹嘉措爲經師接受啓蒙教育。10歲時經過嚴格的入學考試正式進入拉蔔楞聞思學院,學習叁藏法義總彙《五部》大論。大師從小聰慧過人,過目不忘,以普通學僧的身份,參加學習和辯論。19歲時讀完, , , 五部課程,以優異的成績和超凡的辯才通過了《般若學》答辯。大師在聞思學院學習期間除了學習學院規定的學科以外,還爭分奪秒、利用空閑時間拜師學習續部密法,從密宗大師拉科仁波且等名師門下得到洛劄耳傳密法、 薩迦十叁種金法、文殊密法寶典等許多絕密傳承和各部密法灌頂、隨許傳承。大師尚在襁褓中時,受到香薩仁波且的時輪灌頂,8歲時受到拉科仁波且的時輪灌頂,10歲時受到九世班禅的時輪灌頂,這3次時輪灌頂, 特別是九世班禅以賜灌金剛上師最高頂的方式把弘揚時輪大法的任務交給了貢唐大師。大師從1946年——1958年在甘青川藏區舉行了6次時輪大灌頂,中間坐冤獄21年。大師把監獄當作修行養性之所,毫無怨恨地默默修煉,爲衆消業,爲佛法的昌盛和衆生的和平幸福祈禱發願。十一屆叁中全會以後,落實民族、宗教、統戰政策,大師平反出獄,重返寶座。十多年來大師以無私無畏的慈悲佛心, 爲民族地區的安定和發展竭盡全力、奔波操勞的同時,爲了以佛法的善德智慧拯救人類而在國內外廣布法雲,頻降甘霖,從1988年到1991年在甘、青、川草原舉行了規模宏大的3次時輪大灌頂。1992年曾應美國施主和佛教團體的邀請, 赴美國洛杉矶, 向各種膚色的信衆弘傳了黃文殊密法。本次大灌頂是大師此生中的第十次時輪大灌頂。其灌時輪大頂的次數和參加人數之多,規模之宏大,在藏傳佛教史上也是罕見的。
大師博學多才,精通《五部》、《四續》各教派經學密法,才思敏捷,善于作詩、寫文章。大師從小寫的詩歌、贊辭、教言、祈願頌、傳記、觀修儀規等許多著作因未公開發表而至今鮮爲人知。大師還具有超常的記憶力,1990年再次出任拉蔔楞寺總法臺時,在四季法會期間,向各班學僧講授經論的例會上能一字不漏地背誦青少年時期背誦過的百萬字的《五部論疏》,所聞者無不吐舌稱奇。
大師不僅學深才廣,而且修證的層次和德行也是一代風範。手印入石、天降奇花、彩虹纏身之類的神通,有的已在雜志上透露過,按密律禁止宣揚,大師本人也從不讓以神奇怪異炫耀自己,故從略。
佛教的根本是戒行。正如叁世貢唐大師在《善法昌盛願辭》中所說的“外持聲聞戒清淡和順,內修二次第悟境高深,顯密二善道並行不悖”那樣,在很多僧人或迫于形勢,或順應潮流紛紛還俗破戒的特殊曆史環境下,大師出泥不染,保持了崇高的戒德,爲佛門正信弟子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受到了國內外佛教界高度的敬仰。
四、時輪灌頂的程序和內容
灌頂一詞按梵文和藏文的原意是“授權”,就是授予學修密法的權利,也含“培育”和“播種”之義,即培育成材和播種産生某種結果的善種。其內容包括傳法、加持和淨化。以水灌頂表示“洗滌”、“淨化”。
時輪灌頂屬于大型的灌頂,從形式和內容上與一般灌頂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對灌頂上師的條件要求也非常嚴格,從大的方面講,首先必須受過同類灌頂,完成該本尊的閉關修持等一系列程序,還要具備起碼的知識和品德戒行素質才具備灌頂資格。
灌頂法會分預備期和正式法會兩個階段。
時輪灌頂預備期共需10天左右。在這一階段,需要完成建造壇城、迎佛入壇、加持瓶水等許多繁重而複雜的准備工作。壇城有積沙、彩繪、觀想、身體壇城等等。其中積沙壇城上的每一粒沙代表一尊佛,具有深刻含義和加持力。因此時輪灌頂限定用彩沙塑造的壇城。塑造彩沙壇城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和工藝。對壇城的大小比例、線條、色彩裝飾等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出絲毫的差錯。造壇城時在金剛上師親臨現場、親自主持下,由4位受過特殊訓練、技術熟練、戒行無瑕的僧人各造一面。雖緊張地工作,完成也需七八天時間。時輪壇城分身、言、意叁重壇城,共設有620個佛位,屬于最大的壇城。時輪壇城是時輪的莊嚴佛國模型,也是內外時輪和道果時輪的象征,因此造壇和入壇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含義。
第二階段,也即開壇灌頂階段,需要4天時間。這4天的程序和內容,都按嚴格的儀軌進行,不能隨意改變。第一天是預備法會,第二至第四天是正式灌頂法會。現將每天的法儀程序和主要內容介紹如下:
第一天7月11日 預備法會
(一)叩拜供獻曼紮後,上師對衆弟子進行動機和目的教育。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上師將告訴大家:入壇接受灌頂的目的不是爲了眼前的安樂和自身的利益,而是爲了衆生的利益和自己的長遠利益。衆生的利益和長遠的利益解決了,個人的和眼前的利益就會不求自得。還將告訴衆人,人身難得,生命短暫,業報不爽,輪回苦多,勿失良機,歸趨正道等叁士菩提道修養內容,講明學習密法必先具備顯法修養基礎的道理。
(二)進行內灌頂。內灌頂也稱脫胎灌頂,此項灌頂,喻示受灌頂弟子已抛棄業體,在佛母腹中重新投胎降生,成爲時輪金剛種佛子。
(叁)請願——弟子請求上師引入壇城,請求指示皈依、發心等入壇必需條件。
(四)囑咐——上師囑咐如何持念,如何皈依發心,如何持戒等。
(五)持戒——上師宣布菩薩戒和密戒條款,衆弟子隨讀戒文,宣誓持戒。
(六)護持——上師進行保護和加持受戒弟子的持念、加印儀式。
(七)擲簽測器。弟子雙手舉簽棒,投擲在測試圖案盤中,預測弟子的入壇緣分和根器。在受灌人數多的情況下,只有少數人代表大家擲簽,衆人只作擲簽意念。
(八)分發聖水、吉祥草和護身繩符。聖水洗滌身、口、意叁…
《愛心中爆發的智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