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P12

  ..续本文上一页切密法修炼,都是“先天不足的婴儿”,是“沙丘上的建筑”,是“单翅鸟”的冲天欲望。

  所以,一切真正皈依佛道,远离邪道、魔道而走正道的人,都要重视三根本,如法修持三根本,通过正确的闻思修,正确认识三根本之义理,全面领会其精神,把三根本相互融会贯通,在思想上一一贯彻。宗师强调“正确认识”是为了提醒防止世俗之见、邪教之见、小乘道之见、唯识之见、不了义之见、常见、断见、实有见、虚空见等等错误偏见的影响;强调“全面领会”是为了排除顾此失彼、“见木不见林”、“随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等错误的思想方法,树立正见,启迪真慧。

  在修炼方面主要提出了两点:一是隐居静处,一是激发精进之力。这两点至关重要。

  隐居静处是为了修炼不受外界干扰而得到“三静”。因为修禅定身心都要保持高度的安静,心识和五官之识要与外境色、声、香、味、触割断联系,向内收敛,不能散逸。“三静”即身静、口静、心静。身静就是深居简出,与外界不接触,眼不见色,耳不闻声,不使身体的肌肉紧张疲劳。口静就是少说话和不说话。言多伤神,会增加思维的活动量,引起神经紧张,对入定不利。心静就是思想保持平静,就像千年古井,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波动,没有任何杂念的冲击,不追忆过去的“云烟”,不留意眼前的“飞絮”,不搜索将来的“落叶行踪”,寂寂然无任何反应,这样才能获得禅定的成就。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下才能产生特殊的修慧。

  要想出成就,就需要长期的艰苦的修炼。至少没有十年八年的集中修炼是不行的,有的需要终身修炼。这就需要一种坚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决心,所以宗师强调“激发精进之力”。正禅的修炼需要具备五力,即虔诚之信力、精进之力、持念之力思想集中不乱、定力、慧力。在这五力中有虔诚之力即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激发精进之力;有精进之力才能使意念保持稳定不乱;有念力才能使一心不乱,产生心神凝聚的定力;在定中才能产生特殊的智慧;有慧力才能破障断惑,证无上菩提。《入中论》中说:“一切功德依赖于精进。”在“五力”中精进之力非常重要,所以宗师教导要“激发精进之力”。

  最后说:“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那么什么是佛道的终极目的呢?是来世投生人天之道吗?不是。修人天之道是为了获得具足良缘的闻法、修道之身、积善之所,如现实的佛弟子,并非解脱。是为了往生净土吗?不是。往生净土并非成佛。净土佛国只是没有产生烦恼和造下堕业的条件,具有尘世无法相比的闻修佛法的条件,如此而已。是为了获得超人的神通功能吗?不是。魔鬼和邪教都有许多常人无法达到的神通魔力,但他们超不出三界,战胜不了无常死魔,不值得羡慕。是为了脱离轮回,获得无苦烦的寂静快乐吗?也不是。这一点,连缺乏大智大悲大勇的声闻、缘觉阿罗汉都能做到,但那境界太低,并非具足大智大德佛种的终极目的。佛道的终极目标是六道众生彻底脱苦得乐的利众目的,和自身远离烦恼、所知二障获得色法两种大自在佛身的利己目的的高度统一。简而言之就是,为普度众生,求得无上功德和智慧。

  这是一个高不可攀,但有志者定能达到的神圣的目标。从迷雾中见到一线光明的人应不失时机地朝着光明义无返顾地前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生命有限,时间有限,行善修炼之事刻不容缓。就像牢中死囚寻求越狱的心情一样,应有如火烧身的紧迫感。所以宗师从悲海慧天向人们提醒,求脱之事“刻不容缓”!

  通过上面的解说,对佛法三根本义理,从概念上也许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要从其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了解,光凭上面的这点知识还不够,还需要阅读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寂天大师的《入菩萨行论》、月称的《入中论》、弥勒的《般若现观庄严论》、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等有关主要经论。这篇讲义,只是一个粗略的“交通图”。阅读大部头经典论著没有时间和条件的人,读了这篇讲义,可以初步了解一些佛法正道,不至于受假冒藏传佛法的欺骗而误入歧途。

  1993年8月2日(农历六月十五)

  译于兰州兰山脚下

  如何修行、修什么?

  修行指的是人对自己内在的优良品质和潜在智慧能力的开发,而不时从外部得到什么。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原因就是:众生都有一颗能感觉、能反应的光明心,即佛心、如来藏。

  什么是魔,受污染的心就是魔。(234页)

  除去污染,开发显现光明心的本质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不是从外部修什么,而是驱除心性的污染,显现光明心的本质。用通俗的话说,使人体的五蕴通过净化、修炼,化为五智、五佛,五大(土水火风空)化为五佛母,使物性的肉体化为智能性的光体--慧体,使生灭、苦乐无常的生命化为不生不灭的常乐自在的精神实体,这就叫做修炼。(235页)

  空色指的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眼看到的东西是物质的东西,包括天空出现的彩虹,这也是物质的成分。但时轮中指的色空体是智能性光体,不是人人可以看到的物质性东西。

  与时轮法修持仪规有关的问题

  分分秒秒组成的“岁月时轮”,无始无终转动不息,威力无比。它创造出五光十色的天地万物,又将它们一个个粉碎,不留痕迹。

  气脉运行节奏形成“生命时轮”,从生到死,运转不息。它创造着维生元素,养育着生命,又无情地破坏生机,致使生命夭折、终止。

  六支修法是绝妙的“对治轮”。掌握规律,主动控制,调整气脉,保精养神,增利除弊,超尘脱俗,成就乐空不二的自在时轮。这就是“时轮”的含义。

  时轮法是反映生命规律,改变生命规律,使人们超脱生命规律的奥妙无穷之大法。时轮天文和人体的修证经验证明了它的科学性。  

  1994年7月,持金刚法王、文殊师利贡唐仁波且在甘肃省甘南州桑科草原举行了隆重的时轮金刚大灌顶。是时,有许多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的信众参加了这一盛会。会后,他们中陆续有很多人向我询问:“灌了顶以后怎么修?”根据大家的情况,我搞了一个简单的仪轨,给大家把有关情况讲一下,主要是为便于参加过时轮灌顶的金刚学友们修习之用。

  这是很不容易的,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家都信仰藏传佛教,是信仰密法的金刚弟子,经过受戒、灌顶,就可以给大家讲授如何修的问题。如果没有灌顶,密法是不能修的,没有权力修,也没有权力讲。已经灌过顶就可以修了,修了以后就有法脉,有传承了。大家希望得到真正的佛法,希望知道真正的藏密,所以大家去灌了顶。这是我们藏传佛教最高级的一种灌顶,也是规模最宏大的灌顶。能得到像贡唐大师这样的上师的灌顶,也是非常难得的,大家应该感到荣幸。

  .............

  时轮法在末法时代的特殊作用:

  1、凡受过灌顶而且坚定信仰者,虽不修也在七世内必定成佛,这是《时轮续》中说的;

  2、凡闻此法而产生信仰、经常念咒者,均免遭世界末日的各种灾难,即风灾、洪水、火灾、疾病、战争、恶症、传染病、不治之疾病,克服自然灾害的侵害;

  3、凡闻此法,受过灌顶者,若不犯重罪,定能得到人身或生到香巴拉,绝不会堕三恶道,重罪可得减轻,轻罪可以免除。凡听到此法(咒)的动物和虫子都能解脱。我们对此坚信不疑。

  .............

  学佛要有紧迫感

  学佛应该有紧迫感,应该时时以无常之理激励自己。修时轮法,得到灌顶的人就该考虑到,不仅年老的人没有多少时间,年轻的人,有多少时间也是很难说的。对于个人来说,活在世上,生存的条件少,而死的缘由却很多。所以,都应有一种火烧眉毛的紧迫感,要加强修持,刻苦精进,以求能尽早进入解脱道。

  1994年贡唐仓大师第十次

  时轮金刚大灌顶内容简介

  一、时轮佛与时轮法简要介绍

  “时轮”一词既是本尊佛名,又是时轮理法的名称。“时轮”是指宇宙和生命在时间中的生灭规律和与此相应的修炼方法以及终极目的。时轮又分为外轮、内轮、别轮。“外轮”指的是天地时间周期,以年为“时”,日行12宫,时行21600时分为“轮”时轮历,一昼夜平均为60时分,360日×60=21600,周而复始,流转不息,形成四季的交替,万物的生灭。“内轮”指的是人体的气脉循环周期,以一昼夜为“时”,诸气遍行12轮,呼吸21600次为“轮”(平均一次呼吸等于现行时制的4秒种),流动循环形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死交替。“别轮”指的是一种根据内外时轮客观规律所采取的以改变世间生死规律、净化超脱为目的的修持方法和终极目标——即时轮道路和时轮佛位。时轮佛的形象是佛祖释迦牟尼在说时轮法时所化现的威严像,也是时轮密法义理的象征。时轮主佛的身色形态、所执法器,以及坛城和坛城中种类繁多的主从佛众都和内外“时轮”的事相有着相应相对的关系,展示着天道、人道和佛道之间神秘莫测的内在联系。

  八万四千佛法,合为大小二乘,以利众慈悲心为特征的大乘教又分为般若显乘和金刚密乘。金刚密乘又分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等四续部。无上瑜伽是佛密的最精华部分,其中很多理论和修炼方法,是下三部密法中从未透露过的东西。无上密内部又从圆满次第修法的侧重点分为父续部和母续部,时轮法是属于母续系统的一种大法,在理论和修持方法上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曾得到宗喀巴大师的高度称赞。

  显法和密法没有高低之分,最终结果也没有不同之处,但在修炼方便法门方面密法有许多优越之处。经过十几世、几世或一世修成正果之法除了密法是绝不存在的。因此宗喀巴大师说:“密法比佛更难得。”在此末法时代,能有机会闻“时轮”佛之名,得时轮之法,灌顶…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