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愛心中爆發的智慧▪P12

  ..續本文上一頁切密法修煉,都是“先天不足的嬰兒”,是“沙丘上的建築”,是“單翅鳥”的沖天欲望。

  所以,一切真正皈依佛道,遠離邪道、魔道而走正道的人,都要重視叁根本,如法修持叁根本,通過正確的聞思修,正確認識叁根本之義理,全面領會其精神,把叁根本相互融會貫通,在思想上一一貫徹。宗師強調“正確認識”是爲了提醒防止世俗之見、邪教之見、小乘道之見、唯識之見、不了義之見、常見、斷見、實有見、虛空見等等錯誤偏見的影響;強調“全面領會”是爲了排除顧此失彼、“見木不見林”、“隨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等錯誤的思想方法,樹立正見,啓迪真慧。

  在修煉方面主要提出了兩點:一是隱居靜處,一是激發精進之力。這兩點至關重要。

  隱居靜處是爲了修煉不受外界幹擾而得到“叁靜”。因爲修禅定身心都要保持高度的安靜,心識和五官之識要與外境色、聲、香、味、觸割斷聯系,向內收斂,不能散逸。“叁靜”即身靜、口靜、心靜。身靜就是深居簡出,與外界不接觸,眼不見色,耳不聞聲,不使身體的肌肉緊張疲勞。口靜就是少說話和不說話。言多傷神,會增加思維的活動量,引起神經緊張,對入定不利。心靜就是思想保持平靜,就像千年古井,清澈見底,沒有一絲波動,沒有任何雜念的沖擊,不追憶過去的“雲煙”,不留意眼前的“飛絮”,不搜索將來的“落葉行蹤”,寂寂然無任何反應,這樣才能獲得禅定的成就。在高度入靜的狀態下才能産生特殊的修慧。

  要想出成就,就需要長期的艱苦的修煉。至少沒有十年八年的集中修煉是不行的,有的需要終身修煉。這就需要一種堅強的毅力和堅持到底的決心,所以宗師強調“激發精進之力”。正禅的修煉需要具備五力,即虔誠之信力、精進之力、持念之力思想集中不亂、定力、慧力。在這五力中有虔誠之力即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激發精進之力;有精進之力才能使意念保持穩定不亂;有念力才能使一心不亂,産生心神凝聚的定力;在定中才能産生特殊的智慧;有慧力才能破障斷惑,證無上菩提。《入中論》中說:“一切功德依賴于精進。”在“五力”中精進之力非常重要,所以宗師教導要“激發精進之力”。

  最後說:“爲實現終極目的進行修持。”那麼什麼是佛道的終極目的呢?是來世投生人天之道嗎?不是。修人天之道是爲了獲得具足良緣的聞法、修道之身、積善之所,如現實的佛弟子,並非解脫。是爲了往生淨土嗎?不是。往生淨土並非成佛。淨土佛國只是沒有産生煩惱和造下墮業的條件,具有塵世無法相比的聞修佛法的條件,如此而已。是爲了獲得超人的神通功能嗎?不是。魔鬼和邪教都有許多常人無法達到的神通魔力,但他們超不出叁界,戰勝不了無常死魔,不值得羨慕。是爲了脫離輪回,獲得無苦煩的寂靜快樂嗎?也不是。這一點,連缺乏大智大悲大勇的聲聞、緣覺阿羅漢都能做到,但那境界太低,並非具足大智大德佛種的終極目的。佛道的終極目標是六道衆生徹底脫苦得樂的利衆目的,和自身遠離煩惱、所知二障獲得色法兩種大自在佛身的利己目的的高度統一。簡而言之就是,爲普度衆生,求得無上功德和智慧。

  這是一個高不可攀,但有志者定能達到的神聖的目標。從迷霧中見到一線光明的人應不失時機地朝著光明義無返顧地前進。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生命有限,時間有限,行善修煉之事刻不容緩。就像牢中死囚尋求越獄的心情一樣,應有如火燒身的緊迫感。所以宗師從悲海慧天向人們提醒,求脫之事“刻不容緩”!

  通過上面的解說,對佛法叁根本義理,從概念上也許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但要從其深度和廣度進一步了解,光憑上面的這點知識還不夠,還需要閱讀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寂天大師的《入菩薩行論》、月稱的《入中論》、彌勒的《般若現觀莊嚴論》、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等有關主要經論。這篇講義,只是一個粗略的“交通圖”。閱讀大部頭經典論著沒有時間和條件的人,讀了這篇講義,可以初步了解一些佛法正道,不至于受假冒藏傳佛法的欺騙而誤入歧途。

  1993年8月2日(農曆六月十五)

  譯于蘭州蘭山腳下

  如何修行、修什麼?

  修行指的是人對自己內在的優良品質和潛在智慧能力的開發,而不時從外部得到什麼。一切衆生都能成佛的原因就是:衆生都有一顆能感覺、能反應的光明心,即佛心、如來藏。

  什麼是魔,受汙染的心就是魔。(234頁)

  除去汙染,開發顯現光明心的本質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不是從外部修什麼,而是驅除心性的汙染,顯現光明心的本質。用通俗的話說,使人體的五蘊通過淨化、修煉,化爲五智、五佛,五大(土水火風空)化爲五佛母,使物性的肉體化爲智能性的光體--慧體,使生滅、苦樂無常的生命化爲不生不滅的常樂自在的精神實體,這就叫做修煉。(235頁)

  空色指的不是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眼看到的東西是物質的東西,包括天空出現的彩虹,這也是物質的成分。但時輪中指的色空體是智能性光體,不是人人可以看到的物質性東西。

  與時輪法修持儀規有關的問題

  分分秒秒組成的“歲月時輪”,無始無終轉動不息,威力無比。它創造出五光十色的天地萬物,又將它們一個個粉碎,不留痕迹。

  氣脈運行節奏形成“生命時輪”,從生到死,運轉不息。它創造著維生元素,養育著生命,又無情地破壞生機,致使生命夭折、終止。

  六支修法是絕妙的“對治輪”。掌握規律,主動控製,調整氣脈,保精養神,增利除弊,超塵脫俗,成就樂空不二的自在時輪。這就是“時輪”的含義。

  時輪法是反映生命規律,改變生命規律,使人們超脫生命規律的奧妙無窮之大法。時輪天文和人體的修證經驗證明了它的科學性。  

  1994年7月,持金剛法王、文殊師利貢唐仁波且在甘肅省甘南州桑科草原舉行了隆重的時輪金剛大灌頂。是時,有許多漢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的信衆參加了這一盛會。會後,他們中陸續有很多人向我詢問:“灌了頂以後怎麼修?”根據大家的情況,我搞了一個簡單的儀軌,給大家把有關情況講一下,主要是爲便于參加過時輪灌頂的金剛學友們修習之用。

  這是很不容易的,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大家都信仰藏傳佛教,是信仰密法的金剛弟子,經過受戒、灌頂,就可以給大家講授如何修的問題。如果沒有灌頂,密法是不能修的,沒有權力修,也沒有權力講。已經灌過頂就可以修了,修了以後就有法脈,有傳承了。大家希望得到真正的佛法,希望知道真正的藏密,所以大家去灌了頂。這是我們藏傳佛教最高級的一種灌頂,也是規模最宏大的灌頂。能得到像貢唐大師這樣的上師的灌頂,也是非常難得的,大家應該感到榮幸。

  .............

  時輪法在末法時代的特殊作用:

  1、凡受過灌頂而且堅定信仰者,雖不修也在七世內必定成佛,這是《時輪續》中說的;

  2、凡聞此法而産生信仰、經常念咒者,均免遭世界末日的各種災難,即風災、洪水、火災、疾病、戰爭、惡症、傳染病、不治之疾病,克服自然災害的侵害;

  3、凡聞此法,受過灌頂者,若不犯重罪,定能得到人身或生到香巴拉,絕不會墮叁惡道,重罪可得減輕,輕罪可以免除。凡聽到此法(咒)的動物和蟲子都能解脫。我們對此堅信不疑。

  .............

  學佛要有緊迫感

  學佛應該有緊迫感,應該時時以無常之理激勵自己。修時輪法,得到灌頂的人就該考慮到,不僅年老的人沒有多少時間,年輕的人,有多少時間也是很難說的。對于個人來說,活在世上,生存的條件少,而死的緣由卻很多。所以,都應有一種火燒眉毛的緊迫感,要加強修持,刻苦精進,以求能盡早進入解脫道。

  1994年貢唐倉大師第十次

  時輪金剛大灌頂內容簡介

  一、時輪佛與時輪法簡要介紹

  “時輪”一詞既是本尊佛名,又是時輪理法的名稱。“時輪”是指宇宙和生命在時間中的生滅規律和與此相應的修煉方法以及終極目的。時輪又分爲外輪、內輪、別輪。“外輪”指的是天地時間周期,以年爲“時”,日行12宮,時行21600時分爲“輪”時輪曆,一晝夜平均爲60時分,360日×60=21600,周而複始,流轉不息,形成四季的交替,萬物的生滅。“內輪”指的是人體的氣脈循環周期,以一晝夜爲“時”,諸氣遍行12輪,呼吸21600次爲“輪”(平均一次呼吸等于現行時製的4秒種),流動循環形成人體的新陳代謝和生死交替。“別輪”指的是一種根據內外時輪客觀規律所采取的以改變世間生死規律、淨化超脫爲目的的修持方法和終極目標——即時輪道路和時輪佛位。時輪佛的形象是佛祖釋迦牟尼在說時輪法時所化現的威嚴像,也是時輪密法義理的象征。時輪主佛的身色形態、所執法器,以及壇城和壇城中種類繁多的主從佛衆都和內外“時輪”的事相有著相應相對的關系,展示著天道、人道和佛道之間神秘莫測的內在聯系。

  八萬四千佛法,合爲大小二乘,以利衆慈悲心爲特征的大乘教又分爲般若顯乘和金剛密乘。金剛密乘又分爲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續部。無上瑜伽是佛密的最精華部分,其中很多理論和修煉方法,是下叁部密法中從未透露過的東西。無上密內部又從圓滿次第修法的側重點分爲父續部和母續部,時輪法是屬于母續系統的一種大法,在理論和修持方法上具有許多與衆不同的特點,曾得到宗喀巴大師的高度稱贊。

  顯法和密法沒有高低之分,最終結果也沒有不同之處,但在修煉方便法門方面密法有許多優越之處。經過十幾世、幾世或一世修成正果之法除了密法是絕不存在的。因此宗喀巴大師說:“密法比佛更難得。”在此末法時代,能有機會聞“時輪”佛之名,得時輪之法,灌頂…

《愛心中爆發的智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