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釋義 第十二、諸佛甚深行處分

  第十二、諸佛甚深行處分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爲信不。】

  

  阿難多聞第一,過耳不忘,後結集流通。阿難出家,常隨佛身邊。對于佛經,又親聞佛言, 也有同學長老輾轉而聞。今此經是親耳聽聞佛言。

  彼佛所有功德,都是諸佛甚深行處,不但所證之法體甚深難了,即所起之方便妙用也很甚深,極難通達,不易信受。由于阿難信心最足,所以問阿難信不?

  諸佛甚深所行之處,佛智,即一切種智正遍知所行境界,遍照法界,微妙甚深,難可解了。法華所言:“諸法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就是等覺大士,也如隔雲望月,依稀不真,那麼凡夫用智測佛,更不能明白佛法的妙義了,唯有以信接受。應觀佛的人格德行而強信受,方能漸漸解了。

  佛問阿難信不,也含有強信性。此經說明藥師因果功德,即指藥師甚深德行,其根本智證真難以了解,後得智所起方便也難以了解。對于諸佛道功德利益,是不可思議的,是用後天思維難以了解的。

  心經裏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行深就是這個甚深行處,就是說智慧大。不往深裏行走,這個東西都是表面的,表面的文章大家都會做。

  只有行最深的時候,才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心經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但又包括文殊法門。般若是文殊的。

  大家可以按照我這個思路自己去推理一下:

  觀自在菩薩,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空度一切苦厄。這是文殊法門。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

  標點一變,意思完全不一樣了。那從幾方面來翻譯,正反裏外都要來考慮,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

  

  【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于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阿難回答,于諸佛甚深行處雖不解了,而決定信受。大德世尊,是對佛的尊稱,福智圓滿,稱爲大德。

  佛所說法,都是契機而講,可阿難爲何對于佛所說即不生疑惑而信受哪?因爲世尊與十方一切如來沒有差別,十方如來叁業清淨,說真實語,不诳語者,所以世尊的話深可信受。

  佛果有清淨叁業,身語意業清淨。意業,爲意識等心所相應而起之動作;身語二業,爲前六識相應心所起之動作。所以叁業動作,全來自心識。

  現在說身語意業無不清淨,顯然佛果煩惱等已經窮盡,離諸過失,信可以沒有任何的疑議。又恐語不真切,又來這樣比喻:日月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而于諸佛所說信無有異。日月輪行于天空,本不可墮,妙高山即須彌山,爲山中之王,上至忉利,下至地獄,它居中心,安然不動。今縱使日月輪可墮落,須彌山可傾動,而對于佛語的信沒有任何的異議,此表其信之真切。

  佛的不思議境界,唯有信受,不可以智測。須先信佛,方有法僧,否則叁寶難以建立。一切難信之法,皆以信去接受。

  

  【世尊。有諸衆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雲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還生誹謗。彼于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

  

  『世尊。有諸衆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佛呀!有很多的衆生,不以信受,但以智測,以小溪流來測大海,怎麼能測度哪,所以疑慮重重,猶豫不信,不相信佛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

  『雲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還生誹謗。』爲什麼念藥師佛的名號,就能獲得那麼多的功德利益?由于不信,就誹謗法不合理,誹謗佛欺騙人,然後跟別人說,這個東西你不要信呀,假的。

  『彼于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漫漫生死長夜,在無明下爲長夜。佛爲明燈。今既不信佛燈,是即失大利樂,墮叁途險坑,流轉無窮!

  翻譯經要從幾方面來翻譯,這樣大家都從幾方面就明了了,佛經所說的話是死的,但翻譯過來的時候一定要從幾方面來考慮,他的語氣心態,還有你想契入這個經的心態。

  有些人不相信佛的話,但他相信外面確實有鬼,陰森森,確實可怕,外面的冷風一吹,晚上不敢出去了。剛好前天晚上,聽完別人講完鬼的故事,他更不敢出門了,這燈可能一晚上要點著,這也是長夜,尤其是冬天,夏天還好點。由于恐懼,就會失去安樂,肯定很多有趣的東西就擦肩而過,連門都不敢出了。不相信佛,但確實相信有鬼。

  另外一種長夜,就是無明狀態下、在生死輪回當中視爲長夜。不相信佛法,還生誹謗,就會墮落到叁惡道中,受那些劇苦,就像《地藏經》裏說的無間罪業,流轉無窮!

  

  【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

  

  佛又對阿難說,前面所說的那些有情衆生呀,如果聽聞藥師佛的名號,至心受持又不生疑惑,不生雜念,很誠懇的去學去修去受持,決不會有墮惡趣這種事情了。

  

  【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薩。】

  

  阿難呀,這是一切佛所作甚深行爲,一般人很難相信理解啊。你如今能接受理解,相信藥師佛的法力,應該知道這都是如來的威德神力呀!這不是你自己的力量,是如來的力量。很多人念佛有反應,是如來加被啊!

  聲聞就是四谛法:苦集滅道。獨覺從十二因緣觀起,最後證得辟支佛也叫獨覺。未登地者,無明未破,法性未顯,未得諸佛智慧。地前菩薩,只可名爲隨教義而信解,不是自己能證理而起信解。所以告訴阿難,他們都不是自力能信解。登初地,方能根本證真觀實相。

  一生所系菩薩,有兩種說法:一是從報身說,從初地到等覺,算爲一生所系,以初地破無明,顯法身,入如來家,慧命相續,雖報身在輾轉變易,而不再受分段生死,所以入初地可叫一生所系。二是從應身說,唯有等覺爲一生所系菩薩,位居補處,如釋迦佛未成佛前的一世,爲一生所系,兜率彌勒大士爲一生所系菩薩。唯有一生所系菩薩于諸佛甚深行處,信受信解。

  欲界衆生,得了人身,如果沒有善根,敬信叁寶也非常難啊。

  大家要起心正念入禅定,並不是說要你坐在那兒一動不動,禅定是把白天煩躁的東西全都抛下,讓自己的心念清清靜靜地坐著,來聽藥師經。

  《藥師經》和我們自身的關系非常重要,藥師佛的十二個願力,每一個願力都表一樣事情。十二個願力包括法身怎麼修,報身怎麼修,應身怎麼修,戒定慧怎麼個修法。

  我們聽完《藥師經》之後,要學會藥師咒,藥師咒可以讓我們在睡夢之中得到安詳,在安詳中可以實行瑜珈,夢中瑜珈就是自己可以作爲主人。

  很多人想在夢中得到佛菩薩的法,你就得在平時去訓練大靈,佛家叫心(藏識、神識),道家叫無位真人,名字不一樣 ,但實質說的是一個。在夢中和諸佛菩薩去交流。

  禅宗裏面是有密法的,只不過大家不知道而已,就認爲它只是一種語言表達的方式,不是的。禅宗有時翻譯爲如來禅、祖師禅、秘密禅。如來禅就是按釋迦佛說的見事修行,次第修到圓滿。祖師禅是直指心性。但都沒有離開一個主幹的心。

  《藥師經》是唐密裏的一個很重要的修法,也可以說《藥師經》修好之後,我們的地基就非常厚、非常結實、非常深了,修行的這座樓就不會塌。

  我們要修好藥師法,把我們的色法、息法、心法修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在夢中就可以見到佛菩薩,他就可以教你一些本領。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不相信沒有關系,咱們可以試驗這個東西。只要大家敢來做,就會從中受到益處。這個法也不是傳一個人兩個人了,而是傳了非常多的人了。反饋過來的信息是:在夢中,佛菩薩的確在教我,只是起來沒有記住裏面所說的話,但是夢境記得非常清楚。

  爲什麼境界很清楚,語言爲什麼記不住哪?因爲他剛剛覺悟,很多智慧沒有打開,也就是說往世的業習氣沒有排幹淨,往世的業習氣就在中脈的底部,一投生這個業習氣就跟著下來了或者叫業習結,我們很多智慧開不開就在這兒。

  通過念藥師咒,在夢中可以聽到文殊菩薩親自來教你般若法門。大家在修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在夢中經常和佛菩薩交流,很多人就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來套,但夢中很多東西你不要全當作虛妄。正因爲佛是無形無相的,才是無孔不入的,才能遍虛空的。有形有相還不一定進入你的夢裏。

  有幾個人經常是一晚上在夢中念咒語修這個法,他就可得到佛菩薩的開示。只要你真正用功用到位了,文殊菩薩就會讓你得到夢瑜珈,可以在夢中和佛菩薩溝通。唐密裏講叫遍形,遍一切形處,整個虛空你可以去溝通,這個不是假的,的的確確是真實的東西。因爲你在夢瑜珈達到最高境界的時候,你白天都可以和他溝通。

  很多人說不相信。我不害怕你不相信,就怕你不去修。你修了你就會信。因爲不光我自己有這個過程,而且還有幾個徒弟也有這樣的過程,白天感覺佛菩薩就在面前。因爲眼目是花的,有一層膜看得不清楚,但是好像就在眼前,因爲心與心相交啊。心與心相交相印的時候,感覺就在前面站著或坐著,他說的話心裏非常清楚,這就是說心通了,但眼睛和耳朵還沒通。如果再往深裏修,可能耳功眼功就能開開。

  大家先通過一點點去實踐這個夢、這個咒語。你在夢中去交流,你慢慢地就會打通這個東西。

  在唐密裏,有一大段藥師灌頂真言;還有一個心咒: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叁沒揭帝娑诃;還有一個專門爲做夢的一…

《藥師經釋義 第十二、諸佛甚深行處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