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釋義 第六、聞佛名惡趣得度分▪P4

  ..續本文上一頁爲饒(ráo)益 。】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釋迦佛又一次叫曼殊室利呀!如果有人喜歡違背事實,強詞奪理,更喜歡打官司,不僅自己煩惱,而且讓別人也不安生。這樣的衆生就屬于那種惡人先告狀,豬八戒倒打一耙的人物。

  『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用身語意造種種惡業,造業越來越多,這樣他的脾氣就越來越壞,越壞越願意做這些不好的事情。因爲身口意都是一環扣一環,環環扣的非常緊。

  『展轉常爲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展轉,就是翻來覆去。饒益就是饒恕而利益別人,寬恕別人也就在解脫自己。可是這種人把不好的惡業傳播,他是不會饒恕別人的,也不會對衆生帶來利益,自私自利。

  很多人學佛以後常常去做那些善事,比如說幫助那些孤寡老人,還有幫助那些失學的小兒童呀,這都是饒益別人的事情。這個地方是相互之間不做好事,互相謀害了。這個在電影上看過,大家在表面上談好,這批貨用多少錢來交易,但交易的時候大家都在相互的謀害。

  『告召山林樹冢等神。』這種人他會告召山林,比如燒香念咒語,用不正當的手段把山林裏的修了一點法術的靈魂(鬼、黃仙、貓仙、狗仙、樹精)等精怪招來,求救于它們。

  很多邪門歪道的法,像雲南、貴州就有這種事,把這個法術用在公雞身上,那公雞就天天跟著你,如果稍微不留神,這公雞有可能把你的眼睛或者身上啄一大口,這種法術相當厲害的。在雲南,我聽聞非常多,但他們對廟裏的師父非常恭敬,因爲他們能看到一些現象。

  『殺諸衆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刹婆等。』把一些衆生殺了後,取它們的血和肉當祭品,祭祀藥叉、羅刹婆等,這一看就知道是邪門歪道的東西。夜叉、羅刹婆都是屬于不太好的鬼,天龍八部裏也有夜叉,但都是被佛教育過來的,成爲佛教的護法神了。

  在古時候確實是這樣的,封神榜裏會巫術的精怪把衆生殺完之後,把頭或者心供在神壇上禱告一個事情。咱們中國祭祀是在雞、狗上面寫上字,少數民族有的用少女,比如用十六歲以下的少女,還有一些用童男。

  『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詛之。』就是把所怨恨的人的名字寫好放在祭壇上,把人的形象用木頭刻好,再畫上心髒、眼睛、鼻子等九個竅,然後用針紮,在針上念上咒語,以惡毒的黑巫術,念咒讓這個人死掉或者出什麼災禍。

  『厭魅蠱道。』厭魅就是精怪,蠱道就是一種毒術或者是一種毒藥,是用蟲子練製的。我在九十年代初聽聞過一個事情,北京的一個朋友旅遊到雲南麗江摩梭族,被一個女孩子看上了,最後就給他下了蠱了,這個蠱一般都是少女來煉製,練出這個蠱毒很大。這個基本上是屬于外道的東西了。

  『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用邪術黑巫術的咒語念動起來之後,死鬼就會按這個咒的思想意圖行動,讓這個屍鬼幫助他把那個人殺掉。看香港片子上有,僵屍活了,它的力量非常強大,但思維已經不是咱們人了,它是受一種法力的控製。這就屬于少數民族的一些法門,湘西當初有趕屍術,像這類在古時候都是用咒語來做的,然後貼上符念上咒,但是最古老的那種,現在已經沒有了。

  還有把屍鬼身體從墳墓裏頭挖出來,比如當時懷了孕的婦女,因爲難産或者其他原因死了,小孩沒有生出來,然後練巫術邪術的人把她挖出來,把小孩子取出來,可能是念七天或四十九天咒語,小孩子就會聽施咒語這個人的話 ,幫他辦一些事情。

  另外一種現象,就是他的法術非常厲害,可以把地獄裏小鬼招來附在他的仇人身上,控製仇人的思維和行動,然後讓其跳樓或者做一些讓人想不到的事情。

  大家還以爲他是想不開了,其實這是人爲的,但現在會這種法術的人少了,就是有,我們也找不著。

  『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像這一類的衆生被人家暗害或陷害,如果能聽見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聖號,領受于心,就是前面所說的厭魅、蠱毒、咒起屍鬼等等的惡事都不能把他怎麼樣,對他沒有什麼危害了。

  所有這些不好的行爲,不管是蠱也好,黑咒語也好,只要你念藥師佛的名號,他們都會慢慢的生起一種慈悲心來,也能讓他們得到利益,自己也能得到安樂,沒有損害煩惱的意圖或行爲及嫌恨的心。因爲佛講經,說惡的時候就要說善,說善的時候就要把惡化掉,所以我們看佛經不能死看,要活看。說善的同時也是在教如何把惡去掉。

  打個比方:我被某某用黑巫術弄了,但是我聽聞藥師佛的名號後,用念藥師佛名號的功德回向給那個人。施法的人自然就會起一種慈悲心,覺得用這個法害人有點不對勁,報應要大,他可能就把害你的心收起來,把法術也收起來。同時自己知道是他下的蠱或者毒,但自己沒有煩惱意,沒有損害他、煩惱他的那種思想,也不會去恨他。這樣大家都會安定下來歡愉起來,慢慢在冥冥之中,大家的惡緣就解開了,然後善緣接上了,所以叫個個歡躍。

  『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淩。互爲饒益。』被人家施了法術,本來是要接受惡的東西,但是用慈悲心、藥師佛的功德名號回向給施法的人,這個時候應該受的東西就不受了,大家在冥冥之中把惡緣解了,善緣接上了。本來想害人的這個人或這個鬼也都歡喜了,沒有再害人的意圖了。互不相害,互不幹擾,各行其道,互爲饒益。我們經常說各掃門前雪,管好自己,而不是管別人,這樣的話就沒有是非。然後你還要明白別人,了解別人,原諒別人,這個時候才能互爲饒益。

  

《藥師經釋義 第六、聞佛名惡趣得度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