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因爲只有打坐的時候,妄想的種子才會往外翻,不要去控製它。因爲控製不了它,只有把這個種子翻幹淨了,它再也不出來了。就像農民耕地似的,得把土裏的蟲子和上一年的根須全部翻出來,好比我們內心裏的那些煩惱業障,把它翻幹淨了之後,也就清淨下來了,這是個修行的過程。
明白了這個過程之後,再打坐再入靜就不要怕。不要說,我妄想這麼多,罪過。這不叫罪過,這是自己自性當中産生出來的一個挖土機,把業障煩惱的種子通通的挖出來,展示給自己的眼耳鼻喉舌身來看。明白了這個過程,也就把這些東西慢慢的排除掉,並不是刻意的去排除,而是自然的去排除。
我們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只有自己去親身體驗,別人說的都是別人得來的東西,說給你聽不等于有用處。可能上根人聽完就會悟開了,中根和下根人聽完之後,必須要自己去親證。不親證,很多東西體驗不到。
什麼叫宇宙的能量?什麼叫佛的加持力?只有自己親自去證得來了,才能明白那個過程,才能明白身體是什麼樣的變化。
只有能量俱足之後,說話才有威德。何叫威德?就是身上有能量,有能量的時候,發出來的言語就是咒語。那個咒語可以控製後天的思維和心神,就不會晃動,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妄念,這就是威德相。並不是說長得很威武。長的威武那是名相。真正從內心散發出來的那種魅力,才是威德相。
真正用自己的智慧去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明白我說的這個話。威德相,就是從內心裏散發出來的,真正清淨的心所散發出來的,是一種無形無爲的威德相。這個威德相,就是相好莊嚴,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無形的。
有個故事,宋朝的一個書生,每天都在一個固定的場所裏朝天空寫《金剛經》,天神護法都來護著他。不管是刮風下雨,他都在那個地方寫《金剛經》,後來下雨就在他寫《金剛經》方圓一米那麼大的地方沒有雨,地面是幹的,其它的地方都是濕的。
從這個故事上我們就可以體驗到,真正用自己的心和宇宙溝通的時候,越溝通,身體的能量就越具足。越具足,就感覺到每天的精力非常旺盛。
能量俱足的時候,身體會有一種膨脹的感覺,就像氣球吹滿了那種感覺。那種感覺一旦産生的時候,思維能力就會變得比以前活躍、興奮,考慮問題就會圓滿。雖然和佛菩薩不能比,但是和自己沒修煉以前來比,就會圓滿一些,想的事情比較周到一些。
我們修行修的就是自身的能量。能量不足,智慧不開;能量不足,心法不通;能量不足,回歸無路。都是在說我們的能量。不管是道家的語言,還是佛家的語言,都沒有離開這個能量。這個能量從哪上面去判別呢?佛經裏講是性光,道家講是無爲之力,無爲之能。這都屬于能量詞彙。身體的布施和珠寶的布施通通都屬于有爲,都是有限度的,都是有年限限製的,所以說還有生滅的。
能量俱足,心性打開。只有心真正完全和宇宙融爲一體,這個時候才叫齊天大聖。什麼叫齊天大聖?與天同在,這天指的是虛空,並不是指我們頭上這個天,真正的天指的是宇宙。宇宙是無始無終的,與天同齊,指的就是性光,並不是身體。所以說我們的心一旦舍下四相,了知佛法真谛,這個時候從有爲進入到無爲之中。進到無爲之中,很多孽緣就不會現前了。
我們修行修的是我們那個一念清淨心,而不是二念清淨心,二念清淨心是有爲法,是分別法。只有我們那個心,達到了性空寂的時候,我們就離開了人我是非,也就是剛才說的四大皆空了。
真正達到四大皆空的時候,就叫頓悟,一下子進入了頓悟之門,看到了我佛。什麼叫我佛慈悲啊?我佛慈悲就是看到了自己的法身了。誰叫我佛?我的佛是自己,我們另外說的那個我佛慈悲是指釋迦佛、阿彌陀佛等。釋迦佛慈悲我們吧!阿彌陀佛慈悲我們吧!這還是有爲說、後天說、分別法說、不了義說,叫我佛慈悲。還有個佛觀照著我們,囑咐著我們,吩咐著我們,所以我們說我佛慈悲。
真正的我佛慈悲就是自己的心,達到了性空寂,四大皆空,人我全空了,法我全空了,這個時候才叫真正的本來如是的我佛慈悲,就是自己慈悲自己。只有自己慈悲自己的時候才能見法身佛。
如果說我慈悲別人,那是從有爲法來說的。從無爲法來說就是見到自己法身才叫我佛慈悲,這個時候才叫見佛、見佛性、見佛心,從有漏修成了無漏。修成無漏,打開智慧。什麼叫無漏的智慧?就是沒有煩惱習氣了,心空性空了,真正的本心顯現出了本源智慧。
無漏的智慧是從哪兒來的?是從宇宙之中得來的,是宇宙賜給我們神力,賜給我們無窮的能量,所以我們的智慧就會打開。打開的時候就見諸佛,諸佛也是自己,自己也是諸佛。沒有達到一定能量的時候,理解這些東西就很困難。一旦明白了,就說明能量已經有一定的積累了。有了一定的能量積累之後,有漏之因才可以慢慢轉爲無漏之果。無漏之果修成,就是現世阿羅漢。
持經的功德、修行的功德、給人講經的功德,都是在積累我們自己的能量。因爲你每一次給別人說的時候,無爲的能量就會圍繞在你身體的周圍,你會感覺到自己跟以前不一樣了,感覺你自己的境界又比以前提高了。這個時候就能證明你的能量在增長,在開你的智慧。開智慧指的是開心門。心門不開,法義不通。心門一開,智慧增長。智慧增長,中脈暢通無阻。暢通無阻,回歸就有希望了。
釋迦佛部部經都在講回歸之法。如何修?沒有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因爲他怕很多人誹謗,誹謗宇宙不是這個樣子的。但是在很多經裏頭暗藏著功法和心法,從表面上好像說的是一種道理。如果把道理明白之後,再剖析裏面的話中話,就會體驗到,宇宙的能量那真的是不可思議,不可說。釋迦佛經常說,不好說呀,不好說呀,我太難說了。老子也說,說不得,說不得,那個東西不好說,只能用一個字“道”來表示了。
心一旦空寂下來,性光就會發亮,從外觀看這個人精氣神非常足,每天都很開心。而且別人有煩惱的時候,看得非常清楚,也會用恰當的語言來幫助別人解脫出來,從煩惱痛苦的苦海之中解脫出來。這個過程就是在做功德,而不是做福德,是功德。
功德是從自己的心性當中用自己的智慧來幫助別人解脫出來,這個就是持經功德。持經功德就是用自己得來的智慧或是能量去度別人,並不是把人度到西天,而是從煩惱之中度出來。比如說剛才一秒鍾你的朋友還在煩惱,通過和你交談之後他開心了,這個都是通過你的言談舉止,來把你內心積攢的能量分攤出來。
廟裏的那些法師給人做法事,很多人都不理解,那是法師用自己修來的能量,幫助人們去化解很多的煩惱,是無爲法,不是有爲法。這個是用語言說不得的,因爲它是無形無相的,無形無相就叫說不得,因爲它就是宇宙的能量,所以說用自己修來的這個能量去幫助別人處理問題,這個過程就叫度化。上求佛道,下化衆生,就是這個道理。實質就是用自己得來的能量去幫助別人,同時還得自己不斷去修行。
如果不修行了,就像一杯水似的,不斷的分給別人的時候,最後自己杯子裏幹了。能量沒有了,說出的話不具有能量,別人不會聽。同樣的一句話,一個修行人和一個不修行的人說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區別就在能量上、在威德上。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須菩提啊!概括爲一句話,這個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經,一是指經典,釋迦佛在世的時候還不叫經典,是釋迦佛所說的話,釋迦佛涅槃之後,由迦葉和阿難等五百羅漢結集成經,才稱爲經典。再一個經爲徑,徑爲路。如果真看明白《金剛經》了,聽明白釋迦佛說的這些話了,回家的路也就從此打開了,通往天堂的路也就打開了,所以叫不可稱量。
一旦天門打開,天路暢通無阻的時候,就是個解脫自在人,用語言真是不可說,也不好說。這個經的作用是不可思議的。
因爲天路打開,能量隨時取用,好比在銀行有一張永遠都花不完的金卡,隨時取錢,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是無邊功德。一旦達到了持有這種金卡的狀態,無邊的功德,這個功德指的是心性、性光,永遠都取之不盡花之不完,就是在世活佛、在世華陀。不管是誰有病或者有心病,都可以幫助轉化。
佛心一旦打開,就見了佛。佛心打不開,天路無門。什麼叫上天無路啊?沒能量上不去天呀!只有地獄。如果連地獄都不收留的情況下,那就更糟糕了,就只有孤魂野鬼飄來飄去了。很多人說: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啊!地獄之門也不會向一個凡夫敞開的。
有能量的不管是惡人也好,修行人也好,上天也快下地也快。上不去下不來在中間挂著的都是凡夫。飄忽不定的都是那些無能量的凡夫,因爲心性不打開,能量就一直漏,就像一個瓶子似的下面有個窟窿,裝多少水都要漏幹淨。水代表能量,如果達到無我狀態、無法狀態,功德是無邊無量的。這個功德是通過講經、受持、讀誦、書寫,通過不斷地努力修習得來的。持之以恒的修習這個法門,寫這部《金剛經》也叫法門,禅坐也叫法門。
【如來爲發大乘者說。爲發最上乘者說。】真正明白釋迦佛說的話,絕對是一個一念清淨無爲的上根人,也就是後來中國禅宗的頓悟法門的上根人。
大乘不是二乘,二乘是聲聞、緣覺,二乘人還有分別心、我慢心、還有人我是非,這個的法好,那個的法不好等。
修大乘的人,而且還是修好了大乘的人,就是已經修圓滿了。這時候的智慧廣大,心空寂,性光俱足。這光是能看出來的,正常凡夫身上的光和修行人身上的光是不一樣的。我實踐過,我實踐過的東西我能說的出來。實踐完了再聽別人說,理和事能對應,叫事理圓融。
大乘智慧廣大,善能建立一切法。心真正達到空寂的時候,一切善法都能建立。就像惠能所說:真正歇心的時候,也是建立萬法的時候。心不歇沒有機緣建法,學的法都是外來法,…
《《金剛經》釋義 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