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釋義 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P3

  ..續本文上一頁是有爲法,是從別人那裏學來的,叫外道法。

  大道法是從自心裏建立萬法,這個時候必須有能量。真正大乘者就是能量俱足了,智慧自然打開,心門打開,天路打開。這個時候和宇宙相合相融,也就是這個時候才是真正圓滿。圓滿的時候可以自己建立萬法,釋迦佛就是自己建立萬法,開創了佛教。

  最上乘者是不見垢法可厭,最上乘者比大乘還要高。大乘是基礎,最上乘是無上乘,沒有再高的了,也就是一真法界的法叫最上乘法。最上乘法的人,不見垢法可厭,沒有法可以厭惡的,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他煩惱的。不厭惡什麼法,也不會求一個什麼清淨的法來修。就像釋迦佛說的,我在那裏沒有得到什麼法,心無所得,了無可得,這個時候才叫最上乘法。不見衆生可度,也不見衆生不可度,沒有可度或者不可度,沒有涅槃可證不可證。不作度衆生的心,也不作不度衆生的心。這些過程就叫最上乘。

  一切本來如來,如來如是,如去如來,這個時候才能稱爲最上乘、無上乘。也就是說佛有叁智,叁智裏面就有一切智,一切智就爲佛智,這個時候也就證到了般若法,般若法就是文殊法,文殊代表智慧法,所以叫文殊法門。

  《金剛經》是文殊法門,《心經》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文殊法門是無上乘、是最高乘,也叫佛乘,因爲它是開一切智慧的。一切智慧明了,也就證到了無生法忍。無生法忍,說很好說,證很難證。我只能說證起來非常困難,因爲往世的習性非常多,需要慢慢的摩擦,時時勤拂拭,我希望你們一下子把鏡子擦幹淨了,回頭再來度我。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爲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爲荷擔(承當)如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如果後世有人發心來求無上道,求佛乘,聽聞我這個經文還能受持讀誦、書寫,並廣爲人說,這個時候悉知是人,悉見是人。

  什麼叫悉知是人、悉見是人?釋迦佛講的密意是,他和我釋迦佛是一樣的,我釋迦佛和他是一樣的,哪怕過了兩叁萬年,只要他聽聞這個經文,證得了四相(四大)皆空、人我空、人法空的時候,我和他是一樣的,他和我也是一樣的,就是不二,人我不二。

  什麼叫人我不二?就是我釋迦佛和他是一樣的, 他和我是一樣的,這叫悉知是人、悉見是人。從字面上講,就是我知道了他是人,我也知道了他是什麼樣的人,這還是有爲的說法。

  我們講經、看經、修行都要從密意上走。惠能說:叁密在汝身中。什麼叫叁密啊?就是身口意啊!密就是身口意,把我們往世的現世的業障消掉,把我們的口業消掉,把我們的意業消掉,不要胡思亂想。妄想多多的時候,自己的有漏之因就不會補滿,就會一直漏著。把我們的身口意叁業修圓滿了,成爲無漏之果。這個時候,皆得成就不可量。這個時候,釋迦就是我,我就是釋迦。

  悉知是人,悉見是人,都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果位這個境界,所以說叫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如是人等,不是那種泛泛修行的人,是指明白我釋迦佛心的人,才有這種功德。所以說我們的心一旦真正證到了無我境界、無法境界的時候,是不可稱、不可量、不可思議的功德,也就達到了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境界,也就是佛乘、佛界,心開見佛,入佛知見,入佛之地了。

  這個時候就會深信釋迦佛講的宇宙的道理,信心不逆。再也不會去謗法、去謗佛、去謗僧。就不會說覺悟的人是胡說八道。

  何爲謗佛 ?當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很多人就說他是瘋子,這就屬于在謗佛。哥倫布有智慧,只要有智慧就爲佛,佛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人,佛很實在就是人做的。沒有智慧就叫凡夫。有智慧的人統統都稱爲佛,因爲他是覺悟的人啊!明白了宇宙,明白了人生,明白了人生和宇宙之間的微妙的變化,也就接通了天路,打開了天門。如果不明白宇宙,天門不會開開,也就得不到宇宙的加持、加被,也就得不到那個能量,智慧也就不會打開。智慧不開,就會謗佛,就是謗那些有智慧的人。

  何爲謗法?就是認爲宇宙不可能是這樣子的,地球是方的,怎麼可能是圓的,這叫謗法。過了幾百年之後,地球還是扁圓形的,還不是真正的圓的。法就是規律、規則,宇宙的原本的規律就叫法。

  何爲謗僧?謗僧就是謗你自己和合。理和事和合爲僧。從名相上講是人做事合理合法,簡稱爲僧。僧並不是說非得出家剃度叫僧,那個只是名叫僧人和尚。真正的和尚,是自己的心沒有分別、沒有雜念,自己說出的話做出的事,事和理都能對應圓滿俱足,這個時候就叫僧或者叫和尚。所以說不要謗你自己,也不要謗宇宙的東西,更不要謗覺悟的人。我們對宇宙知道的非常非常少,少到可憐之極呀!

  謗僧謗法謗佛,都是在謗自己,其實還是在罵自己。只有明白了上乘法,明白了自己的心,才能得到忍辱波羅蜜、智慧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波羅蜜有十種,我們平常只說六個。

  自性不癡迷就會得慧眼。聽法悟道,就開法眼。一旦法眼打開,也就是天門開開的時候,就和和宇宙能量接上關系了。經常有人說,我和天和佛接不上關系,爲什麼?是因爲你能量不夠,能量代表自身心性的層次,層次用智慧來表示,就是智慧不夠。爲什麼能量不夠?大家可以考慮。能量夠,就像你有錢,有錢可以通天,小鬼都給你推磨。

  智慧夠的人聽聞佛法,即開悟,哪怕聽聞道法也會開悟,這是上根之人,利根之人,開悟之後,就會明白佛所說的佛義佛理是什麼,自己就可以自持心經(徑),這個“心經(徑)”不是《心經》,是自身中的心經(徑),保持自己的心路不斷。這個心路是通天的路,是通天的大道。我們的中脈可大可小,它大的時候和宇宙是融合的,無邊無際,小到身體裏一根針尖都插不進去,這個中脈就叫心經(徑)。

  我們讀的《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有爲之說,是觀音修成之後自己說了出來,變成一部經典,按照這部經典來修行,可以打開自己的心經。由外面有爲的《心經》打開自身無爲的心經,這個過程叫作見性,就是見到了自己的心性,見到了自己的佛性。

  明心是什麼?明心就是四大皆空,即爲明心。四大不空,不明自己的心是空的。四大空心空,心空即見自己的佛性,也就可以守住自己的心經了,內心的心經和外面的《心經》就像兩面鏡子一樣互相照,最後照的是一樣的時候,就不會退轉墮落,也就悟得了無相之理,原本如是的如來如去之法,也就證到了最上乘之法即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之法。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則于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爲人解說。】小法是有爲之法,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所以說須菩提啊,如果願意而且津津樂道去執著有爲小法、術數的時候,就是執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了,也就是說四大沒有空。如果四大空了,就不會執著小法。

  四大不空就會執著于小法上,就不會受持讀誦我這個經典,更不會給別人講演這部經典。經典,名相上指的是《金剛經》,真正的講解是宇宙真實的道理,宇宙的微妙變化。現在科學家已經研究到了這一步了,宇宙是怎麼生成的,和釋迦佛說的是一樣的,和老子說的是一模一樣。經常去看科學探索,釋迦佛說的話和現在的科學都能對應上。宇宙現在生成一百五十億年多,不到一百六十億年。這個過程也就是說,釋迦佛和老子看到了宇宙生成的過程,他們都是在兩千六七百年之前看到的。那個時候沒有天文望遠鏡,是憑他們五眼俱足的眼,看到了原始的東西,所以他講解的是原始的法義,並不是說是他自己的東西,不是把釋迦佛理解的東西講給你們,他都是在講解宇宙的真理。

  釋迦佛在苦修六年瑜珈之中,也是在學習宇宙的東西。因爲婆羅門教說的也是宇宙的東西,但說的不是那麼詳細,並沒把宇宙生成的過程說的圓滿。釋迦佛在這個基礎之上,入禅定當中,取得了天門這張門票,打開了天路,宇宙的能量源源不斷的輸送給他的時候,和宇宙融合了,完全融合之後就叫涅槃。涅槃就是和宇宙真正融合,心心相合的時候叫涅槃,天人合一的時候叫涅槃。不合一,不叫涅槃,哪怕煉出了舍利子,也不能說是涅槃,只能說身體裏具備了能量,舍利子是燒不化的宇宙的能量,並不是說身體裏就有這種東西。那只能說明吸收了宇宙的能量之後,在身體裏轉變,具備了那種不可燒化的能量。

  悟法得道,都是在心性的當下來承當,宇宙是這樣,法也是這樣。只有當下認可的時候,也就入了頓悟法門,宇宙大門已經進來了。這個時候就會承認釋迦佛所有真實不虛的經典了。哪怕是奧修說的話,哪怕是耶稣說過的話,只要他們的話和宇宙相符相合,這就是真理,這些人就爲佛。很多人區分這個高呀,那個低呀,上帝基督沒有佛教高啊,說出這種話的人就說明他沒開悟,連佛門都沒有入。

  真正入了佛門的人,是包容一切的。因爲宇宙非常大,耶稣是從耶稣的角度看,耶稣的層次就是高中這麼高,他就說高中這個層面的話。釋迦佛是博士後,他就說博士後這個層面的話。都是從各個角度來述說宇宙真理。不要去比什麼高什麼低,只能說在哪個層面上,就說哪個層面上的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佛說佛話,就是有智慧的時候,一定要分人而說。

  釋迦佛講經四十九年,他是根據根性來講,對上乘根性的人,講下下乘的法,叫不入道、不入法。對下乘根性的人,講上上乘的法,叫不入乘。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佛說佛話,這才叫覺悟者。很多人是假稱覺悟者。

  修小法的人,都是二乘聲聞乘的人,還有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還沒有空掉。心真正達到無我空的時候,這些東西都可以放下了。但是羅漢還執著一個法,執著苦集滅道這個法不錯,這麼高已經夠了。其實苦集滅道是小乘佛法,相當于高中生畢業。只有把高中生這個法放下了,無我無法放下了之後,才能進入本科才能進入博士,這個時候才能達到八地菩薩往上的境界。只有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就不會執著那些有爲的法,就知道那些有爲的法都是幻滅的、刹那之間生滅的。

  如果執著那些小法,心就沒有清淨,就沒有空掉。當然也就不會演說宇宙的真實情況了。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爲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前面說的是小法,話鋒一轉:須菩提啊!不管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這部《金剛經》在,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來圍著這部經來磕頭禮拜,以鮮花和香來供養,這個過程是從名相上講。

  從心地上講,自己的心性一旦打開了,這部經就是自己的心經,心經也就是中脈,一旦中脈打開了 ,就是舍利塔。這舍利塔是上通天下通地,人的天是百會穴(梵天輪),人的地是海底輪,咱們人體裏就有這個塔。

  從外相上講,塔就是須彌山,須彌山的尖頂上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天門,就是真正的佛果位待的地方。塔底就是十八層地獄,永無出期的那個底了。

  爲什麼到了十八層地獄出不來?是因爲能量每一次轉世都要漏掉一些,這樣不斷地不斷地漏,漏到最後就沒有能量了,也就待在十八層裏上不來了。並不是說佛不來救你,是你沒能量無法救你。好比一個飛機在大海中去救一個人,這個人已經沒有力氣抓住飛機的軟梯了,你說怎麼救他?如果飛機上下來一個人抱住他,這個倒有可能啊!咱就說飛機上不下來人的時候,只把梯子送給他,他自己沒能量沒有力氣來抓住這個懸梯,他是上不來的。這個和十八層地獄裏頭是一模一樣。自己沒能量,佛再著急也沒用,那是真的沒有辦法。

  只有自己的心經(徑)那個中脈打開了之後,才是舍利塔。外相上的塔,不管是漢地的,還是藏地的,真正表示的密意就是心塔一定要打開。心塔一旦建立了,心經(徑)就永遠不會關上,能量會永遠充足。由于和虛空融爲一體,能量是隨取隨用。

  只有把心塔打開,這個時候真正的天人才來供養。只有心塔建立了,能量俱足了,無位真人開始鮮活,也就像《金剛經》裏說的,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會來供養的,去供養的是人,不是這部經書。

  如果迷戀這部經書,這個地方放不得,那個地方放不得,放在窗戶上也不行,放在座子上也不行,放在沙發上也不行,都在侮辱這部經典,說明你不恭敬,這是從名相上講。那麼放在哪兒才是真正的恭敬呀,只有放在心裏。

  真正把經放在心裏,才稱爲《心經》,經不放在心裏不叫《心經》,也就不懂得《心經》。只有懂得了《心經》的人才會把經典放在心裏頭,這個時候才是一個真正的舍利塔,才是真正的佛。是佛,就有天人來供養你。

  如果不相信,可以來試驗一下,日中一餐,試驗一個月。用心念來祈請諸佛菩薩加持你,加持你的過程當中就是來供養你,你不會餓的。比如早餐可能餓叁兩分鍾,這是人體的生理反應,但是你的思維決不會餓。一感覺餓的時候馬上祈請佛菩薩來加持,餓馬上會消失。釋迦佛與跟他修行的人說一日一餐,剩下的時候就是在參禅,誰不相信可以去試驗。誰相信了,就不用試驗,就會得到無爲的力量。如果你餓,你相信我說的話,馬上就會得到宇宙的能量,就不會餓。這個不是說的,說了沒有用。只有心中有《金剛經》,才叫《心經》,才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時候你在哪兒,都有天人來供養你,你就是塔,你就是佛,並不是非得釋迦佛是佛。你真正覺悟了,明白了,你就是佛,你走到哪兒都有人來供養你。

  

《《金剛經》釋義 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