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前很認真地告訴自己、告訴十方諸佛菩薩:你要用你的生命完成叁件事情:斷惡、修善、度衆生,這是你的目標,誓願力。但是在行動的過程當中,我們發覺不是那麼容易,搞到最後自己傷痕累累。爲什麼呢?就是我們沒有觀照力。
菩薩要經常提醒自己
- 增上,就是他這種希望,是有付諸行動的力量。
- 希望,只是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但是增上的希望,他會從心中而付諸身業跟口業的行動。
- 回向跟發心有什麼差別?你現在要開車到臺北,你設定的目標是臺北。就算你開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直的,你的方向盤也是要調整,不然它一下就跑出去。就是這個車子本身也會有一個方向,你要隨時調整方向盤。
- 雖然我們剛開始在佛前發願,要上求佛道,但是我們內心也還有很多的聲音會出來,因爲我們內心有很多的煩惱。在修菩薩道的過程當中,你遇到很多的功德、會受到很多的誘惑,這個時候你內心很多負面的煩惱會告訴你:唉呀,放棄無上菩提,這樣子就可以了,那樣子就好了。這個時候,菩薩對目標開始模糊的時候,怎麼辦呢?靠回向。你用回向把你的妄想,再重新地回轉倒向到剛開始的最初發心,所以這個回向是一個過程的調整。
- 菩薩花很多精神體力教化衆生,當然衆生善根會增長,但是煩惱也會活動,菩薩還是不放棄,繼續地教化衆生。就是菩薩的願,他剛開始的時候,是約內心安立的,但求盡心盡力,不求事事圓滿。就是你一開始發願的時候,就要發對,你那個願必須向內發願,不要向外發願,這個地方要注意,所以菩薩能夠不退轉。
- 你要提醒自己:你生命的目標是不是已經模糊?模糊的時候,要把它明確一點──我爲了要成就佛道。我要成就佛道,我必須來生往生淨土;我要往生淨土,我今生必須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成就什麼資糧?你前面的方向要非常清楚,你才知道你所修的功德,到底它是趨向什麼方向。
- 日本一個很大的企業家叫松下幸之助,他說:我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我不是問我自己“這個公司要賺多少錢”。松下企業的老板說:我經常問我自己:我這個公司存在的價值在哪裏?我爲什麼要舉辦這個公司?我的目標在哪裏?這個很重要。
- 我們一個菩薩,你經常要提醒自己:你今天爲什麼要拜佛?爲什麼要持戒?你的目標在哪裏?因爲這個是你的根本。我們經常要回光返照自己的根本還在不在?因爲你這個根本不在的時候,那你這個善法就沒有意義了,不能說波羅蜜多了。
- 一個人永遠保持進步是非常重要的。在菩薩道什麼叫進步呢?你剛出家,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做你想做的事情,你用你想做的事情來引導你,就是你這個人是用情感來帶動菩薩道的,以有所得心來行菩薩道的。
- 慢慢地你發覺時間久了,你開始把大部分的時間去做你該做的事情,就是你能夠在生命當中,從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轉成去做我該做的事情,你這個人生命提升了,你的觀照力生起來,你的遍計執減少了,你的內心跟諸法實相又邁進一大步了。
法雨清涼第002期圓滿
《法雨清涼第002期》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