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覺悟入門—人生叁大問題

  覺悟入門—人生叁大問題

  第一大問題,就是現實的生活問題。就是剛才講的,“形而下則謂之器”。我們這個身體,實際上就是一部機器,它是自然形成的,零部件比較精密。它也需要加油,就是給它吃飯、給它喝水,然後開始正常運作。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房子、汽車都是機器,這些都是屬于現實的生活問題。

  身體所需求的,就是過一個健康的生活。身體上健康的生活,所需要的東西其實並不是特別多。你想養活這個色身,到底需要多少呢?有房子住,每天上班有收入,還要什麼呢?

  我們不能把身體所需跟心理所需混起來。小時候我跟同學在一起,我覺得別人打我我受不了,但別人罵我我受得了。同學問:罵你怎麼會受得了?我說:罵我不痛不癢,我幹嘛受不了;他打我了我痛才受不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爲打你會傷害到這個身體,這是現實的生活問題;而罵你是思想問題,你的思想要是沒問題,你是不受傷害的,身體也不會受到影響。

  解決這第一個現實的生活問題,就是要滿足你生活的所需。比如你沒吃早飯,肚子餓,這就是很現實的問題,那你就需要去煮飯,需要吃飯,吃飽了,就沒問題了。下雨天淋雨了,要拿一把傘,這就是你的需要。

  現實生活需求的不是很多,如果你要得特別多,那就是我們在對人生的認識上,出了一個天大的漏洞,天大的錯誤!

  比如你開一個小店,肩挑手提地去做買賣,每天晚上回來看今天賣了多少,一張一張地數錢,感覺挺開心,如果數一千萬以上的錢,你還能開心嗎?數錢就變成了痛苦的事情。有些老板賺錢很多,幾千萬或幾十個億。有人說只要賺的錢超過兩千萬以上,就都是給社會賺的了,而不是給自己。

  你以爲你需要那麼多的物質,事實上在你的生命中,這些只是你想要的,並不是你所需要的。我們想要的東西是那麼多,以爲得到就能快樂。而快樂其實是一種精神享受,不是物質的,是用金錢換不來的。我給你一千萬,你給我快樂,行不行呢?快樂是買不到的,安心也是買不到的。

  第二大問題,就是思想問題。剛才說情感能改變人,我們都是有情衆生,這個情感是靠什麼來獲得快樂呢?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就者,包括文學家、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實際上他們更注重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一個科學家研究到最後,他可以穿得破破爛爛,吃得很簡單,但是當他攻破了一個難題的時候,他精神的愉悅是別人無法想象的。這種精神的享受,是可以通過文化去改變的。

  我們看一些沒有文化的人,他的思想比較單純,他的痛苦往往只停留在物質上。比如說,家裏一頭豬死了,他會痛苦一下;種的菜被人偷了,可能痛苦一下;家裏人生病了,需要花錢了,他就痛苦了;家裏都平平安安的,他就很快樂了。

  對我們出家人,有句話講得好:“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裏遊”。一缽飯就夠了,其它沒什麼要求。

  曾經見過有個二十歲的小夥子,他說要到深山裏去,就只吃樹葉喝泉水,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因爲他曾經有過二十天時間,可以心安在那裏,什麼都不吃。他說沒有欲望、沒有所求、也不想什麼,也沒有仇恨誰,這樣內心感到一種持續的快樂。我覺得這個小孩子還是有禅的體驗的。有一種禅定叫持身定,就是當你坐在那裏,外在雖然沒有表現,可能臉無表情,但是那種發自內心、透出來的甯靜,卻不是一般快樂可以企及的。你會感覺到:不需要跟這個世界上任何人比,別人所說的好話壞話都影響不了你。生命就是那麼安詳、坦然。這其實是我們每個人當下都能做到的。

  我們的飲食習慣以及種種的欲望,有時候反而會讓我們睡不著、吃不香,會把自己的身體搞垮掉。而那些哲學家、藝術家,只要畫一幅畫,寫一篇非常好的詩歌,或者聽一曲非常美妙的音樂,他就能感覺到內心的愉悅。這就是捕捉到了精神、思想上的快樂。但是,所有靠外在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思想,讓自己的思想愉悅的人,也並沒有找到真正的、內在的快樂的根源。

  對一個沒有信仰的,只停留在情感和物質生活中的人來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要他安下心來,靜靜地感受當下,就能找到這個根源。當下就是很好的狀態,不管地厚天高、未來是什麼、過去是什麼,那都不重要。因爲你想起來的所有的過去,都只是一些記憶,並不能重現。無論你過去做了錯誤的還是正確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無論過去是非常倒黴,還是非常榮耀,也都已經是過去了。只要你現在的內心中沒有重現那種記憶,也就不會有任何影響。同樣,未來的事情無窮無盡,還沒有到來,也不可能真正地到來。就算你想到明天、後天、將來,也只是你現在想到的一個夢想,並不是真正的未來。我們永遠生活在現在的當下。

  在佛法中,這部分是屬于四禅八定的內容,還是屬于世間法。就是讓你持續地把自己的內在、用心的部分提起來,讓這個心變得有地方可安住,不需要向外去流浪。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真正的內心,從來就沒有流浪過,它不可能向外去流浪。是我們迷失了自己的生命,以爲我們的生命有漏洞、不圓滿,誤以爲我的生活缺乏很多東西。

  當你以爲自己很困乏的時候,就會需要用大量的物質和精神去填補你的生命。比如說,你沒有名,就想用名來填補;沒有錢,就需要錢來填補;看別人都有汽車,你沒有,你就覺得自己也要有。所有的欲望,都是由于這個內心的漏洞而産生。而這個漏洞是由于你的迷失才出現的。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生活和身心。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的生活成不成問題?假如是揭不開鍋了,那是真的是有問題了,就一定要考慮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吃住已經都夠了,就是生活已經沒有漏洞了。那麼我們再進一步看自己的內心。如果當下是沒有貪欲,也沒有嗔恨的。那自己的生命就沒有迷失,或者說,自己的生命沒有漏洞;如果內心會産生恐慌、不能安住、東拉西扯,那就是迷失的狀態;甚至學佛了以後也不能安定,一會兒對這個有信心,一會兒又在那裏矛盾,實際上這是違背了佛陀的教導。

  所以只要內心的還有漏洞,你的生命就是在迷失的狀態。

  我們往往看到別人做了不好的事情而生氣。其實,是別人的錯在你的生命中撕開了一個漏洞。別人的榮華富貴你羨慕了,你就開始貪心,于是別人的好也在你的內心撕開了一個漏洞。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是用別人的錯和別人的對來對自己進行一種破壞。

  通過靜下來觀察當下的這顆心,讓它回歸,這是最直接的解決辦法。

  真正學佛的人一定要懂得,人生的思想問題最大的毛病,就是以爲自己有漏洞,然後不停地通過占據外在的物質、占據榮譽等等來填補自己。

  非常遺憾的是,凡夫的習氣是從無量劫以來,填補到了今天,在六道當中欲壑難填,永遠填不滿。而且它是循環性的。當物質越來越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你內心那個對自我不能認同、對自我的那種有漏洞的感覺,也就越來越強烈。因此就構成了一種精神的慣性。這個精神的慣性,不但影響你這一生的生活,更重要是會影響到你的來生。

  我們每個人都是聽由自己的思想來開展工作。如果能認識到現在、當下所擁有的生命只是地水火風構成,而這個風,就是由身體的行爲、語言的行爲這兩大業,再加上幕後的指導——意業、我們的心所造成,那麼我們就明白,這個心正是我們整個生命的樞紐、總的調度站、總開關。

  學習佛法的修行人,一定要懂得佛法就是心地法門。一旦你開始煩惱、開始不安,開始破壞,你一定要知道,這已經不是佛法了。佛法是要讓我們的心回歸到它的本來面目,讓它越來越正常,讓它來調控你的風大、火大、水大乃至地大,從影響你的身體到影響你的整個世界。

  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輪回的世界,是由善業和惡業感召而來的。善惡參半,而且還是善少惡多,因此也就苦多樂少了。爲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痛苦呢?因爲極樂世界是由淨業感召而來,阿彌陀佛內心世界所吹出來的這個風,已經完全被淨化掉了。《無量壽經》裏面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當時觀察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時,攝取其中的清淨妙行,這個行就是行爲,就是業,就是對衆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習慣。把所有善的、清淨的、業都收集在一起,然後由這種業的力量不停地鼓動,經過了十劫的修行,就形成了這個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的材料、質量跟我們的這個世界是不同的。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你的內心想要去極樂世界,你就要不停地跟阿彌陀佛相應,你內心不停地感受到向佛靠近。如果你內心還是跟貪嗔癡相應,不停地抱怨、發牢騷,不停地覺得自己窩囊、懊惱,那你的內心、你的生命也就被束縛地越來越緊,越來越沒有快樂、越來越墮落。

  我們在物質上真正需要的其實很少,是你想要的太多,你不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我們要找到內心的那個總開關,只有找到了總開關,裏面就能放射出無限的力量。現實一點說,就是要改變我們的思想。這就是人生的第二大問題,思想的問題。

  第叁大問題就是終極的神秘問題。人作爲個體的生命,我們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了許許多多神秘的、不可思議的事情,讓我們想不通。比如說,一個癌症病人,已經瘦到了皮包骨頭,醫生判定爲晚期,只有一個星期的生命。他靠自己念藥師佛號居然好了,已經過去十五六年,現在他還好好地在這裏。這種力量是哪裏來的呢?你能想得通嗎?

  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見鬼或者見神、感應或者神通,自身都有過這樣的經曆。我們想不通,然後去找哲學家解決,也解決不了,找思想家、心理學家去問,也問不出一個所以然。那這個問題怎麼去解決呢?這個問題在人生中是要靠宗教去解決的。

  特別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面對死亡,死亡是一定會到來的,什麼時候死我們又不知道,死了以後會到哪裏去?。這是多麼…

《覺悟入門—人生叁大問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