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覺悟入門—人生叁大問題▪P2

  ..續本文上一頁嚴重的問題!我們人現在活著,每天都可以准備好自己今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總覺得自己有一個生命還活在這裏,對于死亡我們卻一無所知,完全是一個未知數。

  所有的宗教都告訴我們有來生,來生我們應該怎麼安頓自己?基本上,所有的宗教也都告訴我們:這一生要行善積德、要做好事。但是真正能夠把生和死,這種所謂的命運,這種生命力,這種生命的習慣,這種業力給它延續下去的,而且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古今中外也只有佛教能夠講得清楚。

  其它宗教告訴我們的是:生死關是由他來把關。你要到好的地方去,就要跟他先買通關系。你對他好,他讓你到好的地方去;你對他不好,不相信他,他讓你到壞的地方去。他是一個守門的人。

  而佛陀告訴我們,生死是你的門,是你的關,是你的生命,是你的終極,你要學會自己走。靠你自己過去無量劫來到今天以及這一生的努力的結果,然後哪一種力量最強,你就到哪一個地方去。理所當然,它是一種規律,就像你明天想做什麼,一定是今天延續過來的一樣。

  佛教講因果報應,就是指相似相續。今天跟昨天很相似,但是今天不是昨天,如果今天是昨天,那小孩子就不應該老,不應該長大,所以我們每天都在變化。這叫相似。相續就是,今天一定是從昨天而來的,不是斷的,如果今天不是從昨天來而,突然出來的話,那不就亂套了。所有的一切現象,它背後始終貫穿的就是一種因果的規律,這種因果律是非常客觀的。

  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裏面,我們每天累積東西、累積習慣,然後再繼續往前推移,隨著時間的流逝,一直到死亡乃至死亡之後。每一個時刻,都會有內容。如果在死亡的時候,有人爲我們助念,有這樣好的緣,還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所以每一個時刻都是修行最佳的時刻。

  我看有些人,講到用功就先抱怨一通、發一通牢騷,然後說:我要找一個地方用功修行,跑到深山裏去,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你就不知道,其實真正修行是當下就要用功修行,修行的力量是一點一點增加的。未來的事是無法把握的,萬一你想出去修行,還沒走到門口就死掉了呢?所以還不如現在就趕緊修行。

  這個終極的神秘問題,跟前面的思想問題有所不同。從我對古代文化的了解,我覺得:有很多哲學、文化乃至宗教,它們基本上還是停留在情感的世界裏。就是還只停留在第二種思想上,就像剛才說的守門人一樣。你要對他好一點,給他送點禮拉一點關系,關系搞好了,他給你幫點忙,你就會過得開心一點。這其實是一種情感,是靠情感來改變自己生活的,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

  佛法不是靠情感,而是要靠我們自己的能力。佛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佛。我們求佛、對佛很感恩,是因爲他教給我這種方法,通過佛的經驗來改變自己,從內心開始改變。你如果佛也不求了,那個方法也就沒有人教你了。而不是因爲我拜他了,他就會對我好一點。這不是一種情感,情感一定是屬于思想範圍的,是一個在輪回裏面的東西。

  那些讓其他人來幫助,自己最後能過關的想法,是一種普通的宗教理念,是帶有情感的信仰。也有人誤以爲淨土法門也是這樣,要對阿彌陀佛、對極樂世界充滿感情才能去。淨土法門的叁資糧中的信、願是非常重要,但如果僅僅相信阿彌陀佛會接引你去,就讓這個老爹來幫你,而自己像是兒子不工作、什麼都不幹,這就不是真正的淨土信仰了。既然你對阿彌陀佛有信,你心中就要念念不忘、時時去憶念阿彌陀佛,這才是真正的信。因爲你只有在想到阿彌陀佛時,你內心的業力,就是剛才講的地水火風的這個風,才開始跟阿彌陀佛相應。當你跟阿彌陀佛相應時,善念和惡念也就捆不住你了。

  爲什麼念佛法門是最殊勝的?表面上看,好像是要從這裏求生極樂世界,而事實上,在你確信後,你的心想到佛的時候,你就能感覺到你已經往生了,你的內心跟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沒有關系了,你的內心不再有這個世界的那種業風了。你真心念一句佛號的時候,這個世界就已經放下了。然後你放下的力量不斷地增加,增加到一心不亂時,你不到極樂世界又能到哪裏去呢?因爲你最後只剩下一個淨念的力量推著你,就只能去阿彌陀佛那裏了,別的地方還去不了,沒有那種力量,讓你去你也去不了。所以淨土法門是圓教最高妙的法門。

  如果你一邊說相信,一邊還覺得這個世界挺好,活得挺自在,還在那裏喝酒、吃肉,貪嗔癡一大堆,也不知道苦,死到臨頭也不知道要變。你這個信還有力量嗎?還是真信嗎?阿彌陀佛跟你怎麼相應呢?所以不能簡單地說:只要相信阿彌陀佛會接引我,我不用念佛就能去。這絕對不符合佛法的核心內容。這就是佛教的信仰跟其它宗教信仰的根本區別的地方。佛教信仰是一種智慧的信仰,是理性的信仰,而不是感性的信仰。

  大部分不懂佛法的人在感性的信仰時,也會産生一種輕微的力量,這種力量也許會改變他的物質乃至精神生活,因而他還是能跟佛菩薩結緣,種下善根,然後總有一天,他會遇到佛法的道理。真正遇到佛法的道理後,就知道要從自己的心開始改變,不但能改變自己,而且還能改變整個世界;不僅僅是改變這一生的世界,而是改變生生世世的世界。

  在你的生命中,如果遇到壞人讓你吃虧了,你不能跟他生氣,因爲如果你生氣了,就跟他結下了生氣的緣,你來生就會生活在一個生氣的世界裏,而且還會遇到他,這就叫冤家路窄;如果你遇到一個物質條件很好的人,對他産生了貪心,那你跟他以後也會生活在一起,因爲你給他發送了這個信號,這個業、這個痕迹已經在那裏了。

  我們生活的需要其實是蠻簡單的,因爲迷失的緣故,誤以爲自己生命中有很大的漏洞,然後不停地向外去追,追來的東西又不是真正想要的,沒有收攝身心的時候,煩惱痛苦、生死輪回也由此而産生。

  學佛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真正學佛的人一定是回光返照、看自己的心。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首先是看自己的心,只有看你的心,由你內在的正知正見引發出來的正行,才能夠把你的身心、以及這個世界改善起來,這才是一個正道。如果你的內心還是被貪嗔癡催著往前走,那充其量就是在這個輪回的世界裏,多造幾棟房子,或者說多製造一些讓自己更迷失的狀態而已,因爲你對自己的身心完全不了解。

  地水火風這四大的生命狀態,地大是最容易看到的,因爲它是有形像相的;水大是只有在你流汗、流淚時才能看到,相對微細一些;火大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別人很難看到你身上到底是冷還是熱,要碰到你才知道,這個火大就更微細了;然後風大是最微細的,你內心怎麼動,別人是不會知道的。但是通過對外在的身體——地大的觀察,還是可以觀察到你的內在。一個人行爲端莊、走路沒有前瞻後顧、左顧右盼,就說明他比較安甯;氣色看上去比較舒服、坦然,就可以知道這個人內心比較詳和。

  初學佛的人,心也是從著相開始的。一開始學佛,到廟裏該怎麼拜佛、見到師父該做什麼禮節,我們會對這些相很在意;後來慢慢地領會到,真正用功修行的人是要從內心開始的,于是再從有相的用功轉到在自己的內心下功夫。

  我們要解決人生這叁大問題,就必須先認識到:整個世界和生命就是地水火風這四大,最關鍵的是風大,它雖然看不見,但是真實的。爲什麼講課的時候,有些人一聽就懂?有些人聽不懂?因爲聽懂的人,他已經聽過很多遍了,他有基礎,他已經有這個風,有這個習慣了,所以他能聽懂;聽不懂的人,他從來沒聽過,第一次這個風吹來,他還不知道是什麼風,所以就很難聽懂。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內心的思維習慣、情緒習慣,都是自己過去慢慢培養起來的。

  《覺悟入門》選摘

  

《覺悟入門—人生叁大問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