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觉悟入门—人生三大问题

  觉悟入门—人生三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就是现实的生活问题。就是刚才讲的,“形而下则谓之器”。我们这个身体,实际上就是一部机器,它是自然形成的,零部件比较精密。它也需要加油,就是给它吃饭、给它喝水,然后开始正常运作。我们所居住的环境、房子、汽车都是机器,这些都是属于现实的生活问题。

  身体所需求的,就是过一个健康的生活。身体上健康的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特别多。你想养活这个色身,到底需要多少呢?有房子住,每天上班有收入,还要什么呢?

  我们不能把身体所需跟心理所需混起来。小时候我跟同学在一起,我觉得别人打我我受不了,但别人骂我我受得了。同学问:骂你怎么会受得了?我说:骂我不痛不痒,我干嘛受不了;他打我了我痛才受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打你会伤害到这个身体,这是现实的生活问题;而骂你是思想问题,你的思想要是没问题,你是不受伤害的,身体也不会受到影响。

  解决这第一个现实的生活问题,就是要满足你生活的所需。比如你没吃早饭,肚子饿,这就是很现实的问题,那你就需要去煮饭,需要吃饭,吃饱了,就没问题了。下雨天淋雨了,要拿一把伞,这就是你的需要。

  现实生活需求的不是很多,如果你要得特别多,那就是我们在对人生的认识上,出了一个天大的漏洞,天大的错误!

  比如你开一个小店,肩挑手提地去做买卖,每天晚上回来看今天卖了多少,一张一张地数钱,感觉挺开心,如果数一千万以上的钱,你还能开心吗?数钱就变成了痛苦的事情。有些老板赚钱很多,几千万或几十个亿。有人说只要赚的钱超过两千万以上,就都是给社会赚的了,而不是给自己。

  你以为你需要那么多的物质,事实上在你的生命中,这些只是你想要的,并不是你所需要的。我们想要的东西是那么多,以为得到就能快乐。而快乐其实是一种精神享受,不是物质的,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我给你一千万,你给我快乐,行不行呢?快乐是买不到的,安心也是买不到的。

  第二大问题,就是思想问题。刚才说情感能改变人,我们都是有情众生,这个情感是靠什么来获得快乐呢?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就者,包括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实际上他们更注重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一个科学家研究到最后,他可以穿得破破烂烂,吃得很简单,但是当他攻破了一个难题的时候,他精神的愉悦是别人无法想象的。这种精神的享受,是可以通过文化去改变的。

  我们看一些没有文化的人,他的思想比较单纯,他的痛苦往往只停留在物质上。比如说,家里一头猪死了,他会痛苦一下;种的菜被人偷了,可能痛苦一下;家里人生病了,需要花钱了,他就痛苦了;家里都平平安安的,他就很快乐了。

  对我们出家人,有句话讲得好:“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一钵饭就够了,其它没什么要求。

  曾经见过有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他说要到深山里去,就只吃树叶喝泉水,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因为他曾经有过二十天时间,可以心安在那里,什么都不吃。他说没有欲望、没有所求、也不想什么,也没有仇恨谁,这样内心感到一种持续的快乐。我觉得这个小孩子还是有禅的体验的。有一种禅定叫持身定,就是当你坐在那里,外在虽然没有表现,可能脸无表情,但是那种发自内心、透出来的宁静,却不是一般快乐可以企及的。你会感觉到:不需要跟这个世界上任何人比,别人所说的好话坏话都影响不了你。生命就是那么安详、坦然。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当下都能做到的。

  我们的饮食习惯以及种种的欲望,有时候反而会让我们睡不着、吃不香,会把自己的身体搞垮掉。而那些哲学家、艺术家,只要画一幅画,写一篇非常好的诗歌,或者听一曲非常美妙的音乐,他就能感觉到内心的愉悦。这就是捕捉到了精神、思想上的快乐。但是,所有靠外在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思想愉悦的人,也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内在的快乐的根源。

  对一个没有信仰的,只停留在情感和物质生活中的人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他安下心来,静静地感受当下,就能找到这个根源。当下就是很好的状态,不管地厚天高、未来是什么、过去是什么,那都不重要。因为你想起来的所有的过去,都只是一些记忆,并不能重现。无论你过去做了错误的还是正确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无论过去是非常倒霉,还是非常荣耀,也都已经是过去了。只要你现在的内心中没有重现那种记忆,也就不会有任何影响。同样,未来的事情无穷无尽,还没有到来,也不可能真正地到来。就算你想到明天、后天、将来,也只是你现在想到的一个梦想,并不是真正的未来。我们永远生活在现在的当下。

  在佛法中,这部分是属于四禅八定的内容,还是属于世间法。就是让你持续地把自己的内在、用心的部分提起来,让这个心变得有地方可安住,不需要向外去流浪。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内心,从来就没有流浪过,它不可能向外去流浪。是我们迷失了自己的生命,以为我们的生命有漏洞、不圆满,误以为我的生活缺乏很多东西。

  当你以为自己很困乏的时候,就会需要用大量的物质和精神去填补你的生命。比如说,你没有名,就想用名来填补;没有钱,就需要钱来填补;看别人都有汽车,你没有,你就觉得自己也要有。所有的欲望,都是由于这个内心的漏洞而产生。而这个漏洞是由于你的迷失才出现的。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生活和身心。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成不成问题?假如是揭不开锅了,那是真的是有问题了,就一定要考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吃住已经都够了,就是生活已经没有漏洞了。那么我们再进一步看自己的内心。如果当下是没有贪欲,也没有嗔恨的。那自己的生命就没有迷失,或者说,自己的生命没有漏洞;如果内心会产生恐慌、不能安住、东拉西扯,那就是迷失的状态;甚至学佛了以后也不能安定,一会儿对这个有信心,一会儿又在那里矛盾,实际上这是违背了佛陀的教导。

  所以只要内心的还有漏洞,你的生命就是在迷失的状态。

  我们往往看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而生气。其实,是别人的错在你的生命中撕开了一个漏洞。别人的荣华富贵你羡慕了,你就开始贪心,于是别人的好也在你的内心撕开了一个漏洞。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是用别人的错和别人的对来对自己进行一种破坏。

  通过静下来观察当下的这颗心,让它回归,这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

  真正学佛的人一定要懂得,人生的思想问题最大的毛病,就是以为自己有漏洞,然后不停地通过占据外在的物质、占据荣誉等等来填补自己。

  非常遗憾的是,凡夫的习气是从无量劫以来,填补到了今天,在六道当中欲壑难填,永远填不满。而且它是循环性的。当物质越来越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你内心那个对自我不能认同、对自我的那种有漏洞的感觉,也就越来越强烈。因此就构成了一种精神的惯性。这个精神的惯性,不但影响你这一生的生活,更重要是会影响到你的来生。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由自己的思想来开展工作。如果能认识到现在、当下所拥有的生命只是地水火风构成,而这个风,就是由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这两大业,再加上幕后的指导——意业、我们的心所造成,那么我们就明白,这个心正是我们整个生命的枢纽、总的调度站、总开关。

  学习佛法的修行人,一定要懂得佛法就是心地法门。一旦你开始烦恼、开始不安,开始破坏,你一定要知道,这已经不是佛法了。佛法是要让我们的心回归到它的本来面目,让它越来越正常,让它来调控你的风大、火大、水大乃至地大,从影响你的身体到影响你的整个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轮回的世界,是由善业和恶业感召而来的。善恶参半,而且还是善少恶多,因此也就苦多乐少了。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痛苦呢?因为极乐世界是由净业感召而来,阿弥陀佛内心世界所吹出来的这个风,已经完全被净化掉了。《无量寿经》里面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当时观察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时,摄取其中的清净妙行,这个行就是行为,就是业,就是对众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习惯。把所有善的、清净的、业都收集在一起,然后由这种业的力量不停地鼓动,经过了十劫的修行,就形成了这个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的材料、质量跟我们的这个世界是不同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的内心想要去极乐世界,你就要不停地跟阿弥陀佛相应,你内心不停地感受到向佛靠近。如果你内心还是跟贪嗔痴相应,不停地抱怨、发牢骚,不停地觉得自己窝囊、懊恼,那你的内心、你的生命也就被束缚地越来越紧,越来越没有快乐、越来越堕落。

  我们在物质上真正需要的其实很少,是你想要的太多,你不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要找到内心的那个总开关,只有找到了总开关,里面就能放射出无限的力量。现实一点说,就是要改变我们的思想。这就是人生的第二大问题,思想的问题。

  第三大问题就是终极的神秘问题。人作为个体的生命,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神秘的、不可思议的事情,让我们想不通。比如说,一个癌症病人,已经瘦到了皮包骨头,医生判定为晚期,只有一个星期的生命。他靠自己念药师佛号居然好了,已经过去十五六年,现在他还好好地在这里。这种力量是哪里来的呢?你能想得通吗?

  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见鬼或者见神、感应或者神通,自身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想不通,然后去找哲学家解决,也解决不了,找思想家、心理学家去问,也问不出一个所以然。那这个问题怎么去解决呢?这个问题在人生中是要靠宗教去解决的。

  特别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死亡是一定会到来的,什么时候死我们又不知道,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这是多么…

《觉悟入门—人生三大问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