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严重的问题!我们人现在活着,每天都可以准备好自己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总觉得自己有一个生命还活在这里,对于死亡我们却一无所知,完全是一个未知数。
所有的宗教都告诉我们有来生,来生我们应该怎么安顿自己?基本上,所有的宗教也都告诉我们:这一生要行善积德、要做好事。但是真正能够把生和死,这种所谓的命运,这种生命力,这种生命的习惯,这种业力给它延续下去的,而且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古今中外也只有佛教能够讲得清楚。
其它宗教告诉我们的是:生死关是由他来把关。你要到好的地方去,就要跟他先买通关系。你对他好,他让你到好的地方去;你对他不好,不相信他,他让你到坏的地方去。他是一个守门的人。
而佛陀告诉我们,生死是你的门,是你的关,是你的生命,是你的终极,你要学会自己走。靠你自己过去无量劫来到今天以及这一生的努力的结果,然后哪一种力量最强,你就到哪一个地方去。理所当然,它是一种规律,就像你明天想做什么,一定是今天延续过来的一样。
佛教讲因果报应,就是指相似相续。今天跟昨天很相似,但是今天不是昨天,如果今天是昨天,那小孩子就不应该老,不应该长大,所以我们每天都在变化。这叫相似。相续就是,今天一定是从昨天而来的,不是断的,如果今天不是从昨天来而,突然出来的话,那不就乱套了。所有的一切现象,它背后始终贯穿的就是一种因果的规律,这种因果律是非常客观的。
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里面,我们每天累积东西、累积习惯,然后再继续往前推移,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直到死亡乃至死亡之后。每一个时刻,都会有内容。如果在死亡的时候,有人为我们助念,有这样好的缘,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所以每一个时刻都是修行最佳的时刻。
我看有些人,讲到用功就先抱怨一通、发一通牢骚,然后说:我要找一个地方用功修行,跑到深山里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你就不知道,其实真正修行是当下就要用功修行,修行的力量是一点一点增加的。未来的事是无法把握的,万一你想出去修行,还没走到门口就死掉了呢?所以还不如现在就赶紧修行。
这个终极的神秘问题,跟前面的思想问题有所不同。从我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我觉得:有很多哲学、文化乃至宗教,它们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情感的世界里。就是还只停留在第二种思想上,就像刚才说的守门人一样。你要对他好一点,给他送点礼拉一点关系,关系搞好了,他给你帮点忙,你就会过得开心一点。这其实是一种情感,是靠情感来改变自己生活的,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
佛法不是靠情感,而是要靠我们自己的能力。佛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佛。我们求佛、对佛很感恩,是因为他教给我这种方法,通过佛的经验来改变自己,从内心开始改变。你如果佛也不求了,那个方法也就没有人教你了。而不是因为我拜他了,他就会对我好一点。这不是一种情感,情感一定是属于思想范围的,是一个在轮回里面的东西。
那些让其他人来帮助,自己最后能过关的想法,是一种普通的宗教理念,是带有情感的信仰。也有人误以为净土法门也是这样,要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充满感情才能去。净土法门的三资粮中的信、愿是非常重要,但如果仅仅相信阿弥陀佛会接引你去,就让这个老爹来帮你,而自己像是儿子不工作、什么都不干,这就不是真正的净土信仰了。既然你对阿弥陀佛有信,你心中就要念念不忘、时时去忆念阿弥陀佛,这才是真正的信。因为你只有在想到阿弥陀佛时,你内心的业力,就是刚才讲的地水火风的这个风,才开始跟阿弥陀佛相应。当你跟阿弥陀佛相应时,善念和恶念也就捆不住你了。
为什么念佛法门是最殊胜的?表面上看,好像是要从这里求生极乐世界,而事实上,在你确信后,你的心想到佛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你已经往生了,你的内心跟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没有关系了,你的内心不再有这个世界的那种业风了。你真心念一句佛号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已经放下了。然后你放下的力量不断地增加,增加到一心不乱时,你不到极乐世界又能到哪里去呢?因为你最后只剩下一个净念的力量推着你,就只能去阿弥陀佛那里了,别的地方还去不了,没有那种力量,让你去你也去不了。所以净土法门是圆教最高妙的法门。
如果你一边说相信,一边还觉得这个世界挺好,活得挺自在,还在那里喝酒、吃肉,贪嗔痴一大堆,也不知道苦,死到临头也不知道要变。你这个信还有力量吗?还是真信吗?阿弥陀佛跟你怎么相应呢?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只要相信阿弥陀佛会接引我,我不用念佛就能去。这绝对不符合佛法的核心内容。这就是佛教的信仰跟其它宗教信仰的根本区别的地方。佛教信仰是一种智慧的信仰,是理性的信仰,而不是感性的信仰。
大部分不懂佛法的人在感性的信仰时,也会产生一种轻微的力量,这种力量也许会改变他的物质乃至精神生活,因而他还是能跟佛菩萨结缘,种下善根,然后总有一天,他会遇到佛法的道理。真正遇到佛法的道理后,就知道要从自己的心开始改变,不但能改变自己,而且还能改变整个世界;不仅仅是改变这一生的世界,而是改变生生世世的世界。
在你的生命中,如果遇到坏人让你吃亏了,你不能跟他生气,因为如果你生气了,就跟他结下了生气的缘,你来生就会生活在一个生气的世界里,而且还会遇到他,这就叫冤家路窄;如果你遇到一个物质条件很好的人,对他产生了贪心,那你跟他以后也会生活在一起,因为你给他发送了这个信号,这个业、这个痕迹已经在那里了。
我们生活的需要其实是蛮简单的,因为迷失的缘故,误以为自己生命中有很大的漏洞,然后不停地向外去追,追来的东西又不是真正想要的,没有收摄身心的时候,烦恼痛苦、生死轮回也由此而产生。
学佛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真正学佛的人一定是回光返照、看自己的心。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首先是看自己的心,只有看你的心,由你内在的正知正见引发出来的正行,才能够把你的身心、以及这个世界改善起来,这才是一个正道。如果你的内心还是被贪嗔痴催着往前走,那充其量就是在这个轮回的世界里,多造几栋房子,或者说多制造一些让自己更迷失的状态而已,因为你对自己的身心完全不了解。
地水火风这四大的生命状态,地大是最容易看到的,因为它是有形像相的;水大是只有在你流汗、流泪时才能看到,相对微细一些;火大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别人很难看到你身上到底是冷还是热,要碰到你才知道,这个火大就更微细了;然后风大是最微细的,你内心怎么动,别人是不会知道的。但是通过对外在的身体——地大的观察,还是可以观察到你的内在。一个人行为端庄、走路没有前瞻后顾、左顾右盼,就说明他比较安宁;气色看上去比较舒服、坦然,就可以知道这个人内心比较详和。
初学佛的人,心也是从着相开始的。一开始学佛,到庙里该怎么拜佛、见到师父该做什么礼节,我们会对这些相很在意;后来慢慢地领会到,真正用功修行的人是要从内心开始的,于是再从有相的用功转到在自己的内心下功夫。
我们要解决人生这三大问题,就必须先认识到:整个世界和生命就是地水火风这四大,最关键的是风大,它虽然看不见,但是真实的。为什么讲课的时候,有些人一听就懂?有些人听不懂?因为听懂的人,他已经听过很多遍了,他有基础,他已经有这个风,有这个习惯了,所以他能听懂;听不懂的人,他从来没听过,第一次这个风吹来,他还不知道是什么风,所以就很难听懂。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内心的思维习惯、情绪习惯,都是自己过去慢慢培养起来的。
《觉悟入门》选摘
《觉悟入门—人生三大问题》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