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佛的人應該以佛爲榜樣▪P2

  ..續本文上一頁佛家話——發心是否正確,是否能利益國家和民族。選拔標准:第一是否忠于黨,第二審察其能力及思想境界。有的人能力很強,但領導對他不放心,這是最大的悲哀,說明沒有真正的能力。還有一種人能力並不強,但領導反而重用他、因爲用他放心,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如果德行差、品質劣、境界低,能力越強對這個團體破壞越大。人的能力可以培養、鍛煉,人的品質要想改變真是難上加難。

  記得上次打坐和你們聊到人之差別及人與神的區別就在于思想境界的高低。文憑通過努力可以拿到同等級的,能力通過培養也能達到相同的水平,境界通過修爲可以達到一定的高度,但是要想讓境界達到很高的水平就比較難了。常說某人自私、心量小、修爲不夠,這都屬于思想境界問題,不是知識、能力問題。首座和尚境界就非常高,包括吉象和內明:你怎麼罵他,他也不嗔恨你,你對他好一點、差一點,他始終報以平常心。首座頓翰無論你怎樣對他,都一樣!他爲何能保持如此平常,平衡的心態?就是思想境界到了。也許他的能力不高、知識不夠,但人生的最高境界他達到了。還有些人知識多,文憑高,有能力,你要多說他兩句,他就生氣了,繼而搞破壞、搞報複,甚至甩膀子不幹,他把個人得失,利益,形象,榮譽看得太重,完全爲自己的面子活著,爲自己的六根活著。

  沒有超越六根的人,一逢好看、悅耳的就高興,相反就苦惱。一個境界高的人無論是賞心的、還是悅目的都無所謂,甘與苦也無所謂,他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才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常說這人有智慧、有能力、知識淵博,就是境界太差。一個境界太差的人是根本不能用的。知識,能力,境界這叁個當然是境界最重要。

  你如果沒有境界,起碼要具備做事的能力,我一直要求大家:全能冠軍你拿不了,至少能拿個單項冠軍,就沒白來人生一場。你必須有一技之長,有一項過人之處。全能冠軍太少太少了。否則你沒有資本,沒有活著自信的資本,學佛的資本就更不用說了!必須要有個單項第一。

  自覺的人就顯得很高貴。有的人之所以顯得很低賤,就在于他處處被動、從來不會主動。他處處被製度、教條約束。他不懂得通過提高自身的修爲、修養來超越這些教條規矩,他無法從規矩中走出來、解脫出來。

  一個惡習清除的人清規戒律對他還有用嗎?之所以感覺到清規戒律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是因爲你身上惡習太多,刺太多。既然我們學佛就必須以佛的標准來要求自己。發生一件事情處理的方法很多,過去我跟你們講過:最差的方法是自己沒有受益,別人也沒有受益;好點的是自己受益,別人受損;最好的方法是自利利他,雙方都受益。實際上任何一件事情發生都可以用這叁種辦法處理。你有智慧就用最好的方法,沒有智慧只有就用最差的方法處理,所謂的兩敗俱傷。身邊的人犯錯誤,是我們自己沒有把握好身口意。給別人犯錯誤的機會,如果我們把自己的身口意把握好,不給別人犯錯誤的機會,兩個人都在進步。所以你不要說你身邊的人沒做好,犯錯誤,那是我們沒有管好自己的身口意。

  佛教的興衰,東華寺的興衰真的在你們這些小沙彌和這些即將出家的小夥子身上。佛教沒前途,寺廟沒前途,就意味著你沒前途。佛教有前途,寺廟有前途,你我就都有前途,就有辦法。凡是好的寺廟最注重敬業精神,責任心,任何一個團體的興旺都是因爲有這種人的存在。無敬業精神,缺乏責任心的人跑到哪個寺廟都不會要,他也呆不住。修行好壞體現在你的爲人處世上,境界高低也在爲人處事中勘驗。你們居士可以向孔居士學習,出家人向誰學習我還真找不到。廚房這個小團體確實做得不錯,凡事皆是都有目共睹。

  我時常産生一個念頭,想和准備出家的和已經出家的小夥子們坐下來聊聊天,可是時間老不湊巧,要麼沒時間,要麼等約好你們我又有事。 一會兒時間都有,太短又沒法和你們聊天。雖然與你們說話的機會很少,但只要在東華寺常住,我都會注意到,名字不一定叫得出來,可是誰來多久、幹什麼工作我都清楚。年輕人應該把自己的格局打好,佛教裏講菩薩、羅漢境界,羅漢如同花盆裏的花,菩薩則是跳出盆景,進入了大田。沒有框框,所以才能古木蒼天,成爲菩薩。一個私心重的人如同自我設了一堵牆,根伸不出去。之所以得不到加持、沒有感應,源于我執、習氣、私心太重。

  對于出家人永遠不存在到位這一說,也沒有做得夠不夠這一說,一切都是應該的。因爲你是佛子、是學佛的人,就要以佛的標准做人。況且我們現在的所做所爲與我們的追求和理想還相差甚遠。如果你是俗人就令當別論了。俗人的標准:一切爲我,自私自利。我們身爲佛子和俗人恰恰相反,同事之間的摩擦和誤解正是考驗你,勘驗你的定力和境界的時候。同事、身邊人的考驗你過不了關,無形衆生的考驗你更過不了關。發心有多大,成就有多高。發心與不發心都是過一輩子,發不發心也都是在遊戲人生,不發心你的人生就沒有價值,發了心再遊戲人生就有意義、有價值。信徒既使當面不指責我們出家人,背後也會指責。千萬別以爲人家指責叁寶有罪過,因爲你不是叁寶,你只是披著叁寶外衣的俗人,叁寶的標准、僧寶的標准你做到了嗎? 真正的僧寶他崇拜還來不及,怎麼會指責呢。因爲你的言行體現不出僧寶的莊嚴和貴氣,所以人家才會指責你。他指責你不僅沒過,而且功德無量!他是在維護叁寶的形象、維護叁寶的尊嚴,他怎麼會有罪過呢? 你只是個地道的凡夫僧,僧人的基本標准你都達不到,還不努力。他殺了你都沒罪過。

  有時看你們犯錯、沒有嚴格要求你們。忍讓、包容也助長了大家的惡習。實際上忍讓、包容是破壞叁寶。心量放小一點,對你們狠一點,歹毒一點那就是在維護叁寶,才有功德。對你表現出慈悲,就是破壞叁寶。身爲一個學佛的人,無論你是出家人,還是居士,你沒有忘我地去學、去做,就是最大的罪過。既然你已經出家、已經是居士,一定要以忘我的精神去做,可是我們做不到。跟你身邊的壞人比,你還覺得自己做得不錯,沾沾自喜。他本身就是壞人,不學佛,你是學佛的怎麼能跟身邊的壞人比?你爲什麼不跟祖師跟佛比。萬行從來不跟你們比,萬行只跟祖師、跟佛比,說了你們別不高興,萬行就是這樣做的、這樣想的。跟你們比萬行還有什麼出息呢,萬行跟祖師、跟佛比他才會進步,才會有謙卑心。所以希望你們跟佛、跟祖師比。以佛以祖師爲榜樣,你們才會進步。爲什麼天天早晚殿提醒我們上求佛道、下化衆生。學佛怎麼可能沒宗旨呢,你一輩子往上走是求佛道,往下走你是利益衆生。佛子應該做的就是上求佛道、下化衆生。那會說一個學佛的還會空虛、迷茫、迷失方向。上求佛道、下化衆生是你一生中都應該努力的。

  有時想想我自己當初碰到的師父都是老頭子,不能交流共事,只能當佛來頂禮膜拜。而你們現在的方丈師父年輕,你可以和他交流,可以給他打,可以給他罵,這是你們的幸運。如果你碰到的師傅是一個八十歲的老頭子你們不覺得悲哀嗎。他坐在這裏不能跟你們交流了,他坐在這只能讓你們當佛頂禮膜拜,也許有些人就喜歡這樣,因爲他本身就是一個務虛,不務實的人,只能看到虛的,看不到實的。無論你做師父、還是做領導,你身邊的人不能和你交流,這是最大的悲哀。哪怕你身邊的同事、屬下跟你這個領導吵架,這就是你進步的資糧,大家把你當佛頂禮膜拜這是你最大的悲哀和失敗。有什麼意義呢?和你吵、和你打,說明他想和你交流,想和你共事,想和你溝通。不過有很多人希望別人頂禮膜拜,那是因爲愚昧無知。古人說;甯和聰明的人打架,不與愚昧無知的人說話。因爲愚昧無知,聽不懂話。你是智者,你打倒我都是值得的。好不多說了耽誤大家時間,休息吧。

  

  

《學佛的人應該以佛爲榜樣》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學佛與發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