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人应该以佛为榜样
2010.11.20
上师:大家提了很多建议,都非常好。说明你们用心在住、用心在感受,所以才发现问题。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没感受,来一个地方也没感受,那不是白经历了。人活一世别委屈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喜欢就不要难为自己,就别做。住也住自己喜欢住的地方,不喜欢也别难为自己。尤其学佛的人,更应该对自己真实,千万不要欺骗自己。天下寺庙很多、名师也很多,每一个众生都有选择的权利。
出家人是学佛,在家人就学出家人,因为在家人看不到佛,离佛还有两步,所以先看出家人。古人说出家人是人天师表——既是人间的表率,也是天人的表率,所以出家人非常重要。的确很多居士比出家人素质高,比出家人发心,做事也到位。在家佛是维摩诘,出家佛是悉达多,不要认为在家就不能成佛。实际上维摩诘的境界比佛的十大弟子都要高,佛的十大弟子都被维摩诘呵斥过。
我们这不像团队,更像个群体。无论团体还是群体都是由个体组合的。每个人如同链条的一个连接,缺一不可。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如果你一人做得不到位,功力不够,那么链条就在你这里断掉了。民间常说,“轮到你结果就掉链子了”。 一个人影响整个群体,整个团队,使整个链条不能正常工作,你想想多大的罪恶。 你做事情不能让众生受益,不能让众生欢喜,我们哪里来的福报?哪里来的功德呢?
我们这个群体里有相当一部分人确实象菩萨一样在一个角落,一个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得非常到位。每个人的岗位和工作都代表其人的能力、形象和品质。维护自己的工作就是维护自己的形象,完善自己的工作就是完善自己的品质。对工作不精益求精就是对自己的人格、品质不求精、不求美。
有人才有事情,有事情才有问题,有问题自然还由人来解决,所以说万物以人为本,成佛还是以人为本。大众会是给我们认识自己认识这个团体的机会。我们以为自己做得很完美了,大众会便是针对你和你所在的部门提问题、提建议,使你明白部门的工作尚未完善。一月一次的大众会希望大家都要参加,尤其是你们几个要出家的年轻人和已经出家的小沙弥。还有一次是领导层的执事会,你们听不到、也不允许你们参加。寺庙的未来、佛教的未来都要靠我们在坐的,尤其是这些小沙弥,还有发心出家的年轻人。
每个岗位的负责人称为第一责任人。你的岗位出问题,你首先要拿出处理意见、解决方案,如果解决方案超出了你的能力和权限,你可以向领导反映。凡是属于你能力、权限范围内的就地解决就好,勿需等一两个月甚至开会才反映。即使做错了,勇于承担就是了!真正有胆识、有气魄的人只有在逆境中方能显出英雄本色。
只能承受好的,不能承受坏的还谈什么学佛?学佛为了成佛,成佛又干什么?成佛要度众生!哪里度众生?地狱里度众生。你连承担一个结果的勇气都没有,哪里还敢度众生呢?好事、坏事皆是一种感受,你只乐意好的感受。拒绝接受坏的感受,那咋行呢?所以我们做执事的就是要承担坏的结果,好事就让大家去承担好了。身为执事必须具备这样的心态;好事没你的、坏事都是你的!你这个执事就能当好。
我们天天在重复做一件事情,凭你们的能力和智商,每一件事都能做好,但事实上有一部分人并非如此。当下该你做的都做不好,还想普度众生、还想成佛,未免太虚无缥缈了吧!没有智慧的人才会去抓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真实的当下都抓不住的人肯定学不了佛。因为学佛是让活人受益,天下万事都是建立在为活人服务的基础上,至于为了死人只是顺手捎带,不是主要的。活着时你都没受益,死了才去受益,未免太荒谬,也不合逻辑。
刚才听你们讲,引发了我的很多感想。尤其是出家人,既然出家了,就不应考虑个人得失。你要多考虑这个团体、这个寺庙。寺庙不兴旺、不高贵,你呆在这里怎么会兴旺、会高贵呢
你只有把寺庙打造得高贵你才能高贵。 寺庙是出家人的根,根烂了你还能存活吗?你不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形象,你要想办法提高寺庙的形象。刚才你们几个提到万行的形象,万行的形象跟寺庙一比、跟佛教一比又算什么!寺庙没有了、佛教没有了,你万行存在有什么意义呢。只有佛教兴旺我们出家人才有意义。
尤其是你们几个想出家的小伙子,我提过好多次,既然想出家总要有几个本钱,什么本钱?佛教里的早晚课、礼仪、寺庙里的规矩你们要拿得下来、要遵守并且习惯,从内心里习惯。为什么我们到一个单位浑身不习惯,也许是管理方法不得当或者建立的制度不符合人性化。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你身上的刺太多、恶习太多,所以你到一个单位才不适应。如果真能随时进入无我状态,那么到任何地方你都能适应。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贪嗔痴,充满了恶习,你说他内心还能有什么!恶习越多,智慧越少,福报越少。去除贪嗔痴,戒定慧必然现前,无戒定慧必是贪嗔痴。你内在不是佛的品质就是魔的品质,不是魔的品质就是佛的品质。房子里放满了垃圾,好的东西就进不来了,都是好东西,垃圾自然无处放。
学佛就要以佛的标准要求自己,要发佛心。一个团体里面不求上进的人有、无所事事的人也有、勇猛精进、以佛为榜样的还有。我们这个群体里面真正发心修行、渴望修行的确实很多。要剃度出家当和尚也要有一技之长。无一技之长,俗人不认可,会瞧不起你。你不能让众生受益,他就不认可你,众生非常现实。同样,你来到东华寺,没有一技之长,安排给你的工作拿不下来,万行也瞧不起你。万行固然有佛的品质,也有人的品质,人的品质就具有自私狭隘的、很现实的一面。
实际上我们只要把心态转变过来,按僧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按佛的标准要求自己,你就会很轻松。如果心念转变不过来,你会活得很累。既然我们想学佛,那就要有佛的承受力,你没有佛的承受力,不能发佛心,怎么能够学佛,更不要说成佛了!为什么我一再主张学佛先做人,万事万物的根本都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就象刚才提到把菜送人违背因果,什么是因果?因果如同法律,必需建立在人性道德的基础上,佛教的戒律是建立在人性道德基础上的。你所做的一切符合人性,符合道德,那怎么会落因果呢?人家给你庙里东西,你庙里怎么不能给人家东西?俗人还讲:“有来无往非礼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供、下施,又是怎么学的?他是众生,你寺庙的东西怎么不能施舍给他呢。况且还不是你施舍给他,只是礼尚往来而已。佛教里面讲:只要发心正,一切手段都是正确的。你发心正,一切法都是正法.你发心邪,一切正法都成邪法。菩萨杀人,他发心是正的,结果就是正的。一切看你发心:你是否为这个团体、为三宝、为寺庙。你所做不是为自己,那你还怕什么呢?你所做是给愚昧无知的人看,还是给智慧聪明的人看,若是愚昧无知的,你怎么做,他也不会理解。若是智慧聪明人,你怎么做,他都能理解。你不需要广而告之,多方解释,获取理解。古人说唱歌是给知音听的。
我们这个群体里多数是年轻人,看人倒是很年轻,散发出来的思想我看没几个人是年轻的。说他少年老成吧,瞧他做事又并非如此。年轻人本来应该有活力、有想法,我看有想法的没几个人。出家本来是为众生服务的,学佛也是为众生服务,结果我们学佛出家了反而让众生为我们服务,真是颠倒!为何古人说出家是非常高贵的人在做高贵的事。为什么高贵,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让众生受益的,所做的一切是众生需要,不是我们需要,所以古人才说是高贵的人在做高贵的事。请扪心自问;你现在是否在做高贵的事。怎么证明你是在做高贵的事呢?——你能给众生带来利益,就是在做高贵的事。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众生考虑,非你所需,非为自己。
平时很忙,无暇和你们聊天,只能利用大众会的机会听听你们的想法,观点和意见,与大家交流一下。有些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有想法不好意思说,怕说错,怕说出来执事们不采纳。考虑得太多、太在意结果,就出不了手、迈不开步了。我常说:你、我又算老几?我们都是小和尚,在社会上属于默默无闻的人。来到这个地方,尽一点力,也算没白来。也是对这个地方的一点回报。古人讲:“爱护常住的东西如同爱护自己的眼珠”,但是现在都颠倒了,我们都维护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形象,不维护常住三宝,真是颠倒!如果寺庙没有,我们何处立锥。刚才提到我们哪一个能赶上吉象辛苦!我是最了解他的,也是打骂最多的。打坐时我常想,真是冤枉、颠倒。越是不干事的人越不会被打骂。干得越多、打骂得越多。他真的已经和宇宙融为一体、把寺庙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作为一个主管,大家都对你有意见,肯定是你有问题。如果仅一两个人对你有意见,还有可能是你和他的私交没搞好,与他有冲突。古人说智者无敌,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是没有敌人的。我们做事之所以卡在那里难以运转,说明缺乏智慧。如果你有智慧,身边的人都是你的朋友。
你们别以为慈悲、有爱心就会有朋友,就会受人爱戴。没有智慧你如何判断自己的所作所为对错与否。你的慈悲、博爱若没有智慧做基础、不能对症下药、把握轻重缓急,所做皆非,又如何令众生欢喜,又如何博得赞叹。学佛的人都喜欢慈悲这顶帽子,如果你欲求慈悲这顶帽子,我劝你还是先要智慧这顶帽子。智慧体现在哪里;一是为人,二是处事。你的理想、抱负、人生价值唯有建立在让众生受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如果你的理想、抱负实施出来,不能令众生受益,不能让集体受益,再说大点不能让国家、民族受益,没有人认可你,还谈什么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呢。
凡是被认可、受到器重的人,他的言行小而言之对这个集体有利益,大而言之对国家、民族有利益。国家单位考核干部首先看其思想品德,套句…
《学佛的人应该以佛为榜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