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的人应该以佛为榜样▪P2

  ..续本文上一页佛家话——发心是否正确,是否能利益国家和民族。选拔标准:第一是否忠于党,第二审察其能力及思想境界。有的人能力很强,但领导对他不放心,这是最大的悲哀,说明没有真正的能力。还有一种人能力并不强,但领导反而重用他、因为用他放心,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如果德行差、品质劣、境界低,能力越强对这个团体破坏越大。人的能力可以培养、锻炼,人的品质要想改变真是难上加难。

  记得上次打坐和你们聊到人之差别及人与神的区别就在于思想境界的高低。文凭通过努力可以拿到同等级的,能力通过培养也能达到相同的水平,境界通过修为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要想让境界达到很高的水平就比较难了。常说某人自私、心量小、修为不够,这都属于思想境界问题,不是知识、能力问题。首座和尚境界就非常高,包括吉象和内明:你怎么骂他,他也不嗔恨你,你对他好一点、差一点,他始终报以平常心。首座顿翰无论你怎样对他,都一样!他为何能保持如此平常,平衡的心态?就是思想境界到了。也许他的能力不高、知识不够,但人生的最高境界他达到了。还有些人知识多,文凭高,有能力,你要多说他两句,他就生气了,继而搞破坏、搞报复,甚至甩膀子不干,他把个人得失,利益,形象,荣誉看得太重,完全为自己的面子活着,为自己的六根活着。

  没有超越六根的人,一逢好看、悦耳的就高兴,相反就苦恼。一个境界高的人无论是赏心的、还是悦目的都无所谓,甘与苦也无所谓,他总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常说这人有智慧、有能力、知识渊博,就是境界太差。一个境界太差的人是根本不能用的。知识,能力,境界这三个当然是境界最重要。

  你如果没有境界,起码要具备做事的能力,我一直要求大家:全能冠军你拿不了,至少能拿个单项冠军,就没白来人生一场。你必须有一技之长,有一项过人之处。全能冠军太少太少了。否则你没有资本,没有活着自信的资本,学佛的资本就更不用说了!必须要有个单项第一。

  自觉的人就显得很高贵。有的人之所以显得很低贱,就在于他处处被动、从来不会主动。他处处被制度、教条约束。他不懂得通过提高自身的修为、修养来超越这些教条规矩,他无法从规矩中走出来、解脱出来。

  一个恶习清除的人清规戒律对他还有用吗?之所以感觉到清规戒律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是因为你身上恶习太多,刺太多。既然我们学佛就必须以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发生一件事情处理的方法很多,过去我跟你们讲过:最差的方法是自己没有受益,别人也没有受益;好点的是自己受益,别人受损;最好的方法是自利利他,双方都受益。实际上任何一件事情发生都可以用这三种办法处理。你有智慧就用最好的方法,没有智慧只有就用最差的方法处理,所谓的两败俱伤。身边的人犯错误,是我们自己没有把握好身口意。给别人犯错误的机会,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身口意把握好,不给别人犯错误的机会,两个人都在进步。所以你不要说你身边的人没做好,犯错误,那是我们没有管好自己的身口意。

  佛教的兴衰,东华寺的兴衰真的在你们这些小沙弥和这些即将出家的小伙子身上。佛教没前途,寺庙没前途,就意味着你没前途。佛教有前途,寺庙有前途,你我就都有前途,就有办法。凡是好的寺庙最注重敬业精神,责任心,任何一个团体的兴旺都是因为有这种人的存在。无敬业精神,缺乏责任心的人跑到哪个寺庙都不会要,他也呆不住。修行好坏体现在你的为人处世上,境界高低也在为人处事中勘验。你们居士可以向孔居士学习,出家人向谁学习我还真找不到。厨房这个小团体确实做得不错,凡事皆是都有目共睹。

  我时常产生一个念头,想和准备出家的和已经出家的小伙子们坐下来聊聊天,可是时间老不凑巧,要么没时间,要么等约好你们我又有事。 一会儿时间都有,太短又没法和你们聊天。虽然与你们说话的机会很少,但只要在东华寺常住,我都会注意到,名字不一定叫得出来,可是谁来多久、干什么工作我都清楚。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的格局打好,佛教里讲菩萨、罗汉境界,罗汉如同花盆里的花,菩萨则是跳出盆景,进入了大田。没有框框,所以才能古木苍天,成为菩萨。一个私心重的人如同自我设了一堵墙,根伸不出去。之所以得不到加持、没有感应,源于我执、习气、私心太重。

  对于出家人永远不存在到位这一说,也没有做得够不够这一说,一切都是应该的。因为你是佛子、是学佛的人,就要以佛的标准做人。况且我们现在的所做所为与我们的追求和理想还相差甚远。如果你是俗人就令当别论了。俗人的标准:一切为我,自私自利。我们身为佛子和俗人恰恰相反,同事之间的摩擦和误解正是考验你,勘验你的定力和境界的时候。同事、身边人的考验你过不了关,无形众生的考验你更过不了关。发心有多大,成就有多高。发心与不发心都是过一辈子,发不发心也都是在游戏人生,不发心你的人生就没有价值,发了心再游戏人生就有意义、有价值。信徒既使当面不指责我们出家人,背后也会指责。千万别以为人家指责三宝有罪过,因为你不是三宝,你只是披着三宝外衣的俗人,三宝的标准、僧宝的标准你做到了吗? 真正的僧宝他崇拜还来不及,怎么会指责呢。因为你的言行体现不出僧宝的庄严和贵气,所以人家才会指责你。他指责你不仅没过,而且功德无量!他是在维护三宝的形象、维护三宝的尊严,他怎么会有罪过呢? 你只是个地道的凡夫僧,僧人的基本标准你都达不到,还不努力。他杀了你都没罪过。

  有时看你们犯错、没有严格要求你们。忍让、包容也助长了大家的恶习。实际上忍让、包容是破坏三宝。心量放小一点,对你们狠一点,歹毒一点那就是在维护三宝,才有功德。对你表现出慈悲,就是破坏三宝。身为一个学佛的人,无论你是出家人,还是居士,你没有忘我地去学、去做,就是最大的罪过。既然你已经出家、已经是居士,一定要以忘我的精神去做,可是我们做不到。跟你身边的坏人比,你还觉得自己做得不错,沾沾自喜。他本身就是坏人,不学佛,你是学佛的怎么能跟身边的坏人比?你为什么不跟祖师跟佛比。万行从来不跟你们比,万行只跟祖师、跟佛比,说了你们别不高兴,万行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想的。跟你们比万行还有什么出息呢,万行跟祖师、跟佛比他才会进步,才会有谦卑心。所以希望你们跟佛、跟祖师比。以佛以祖师为榜样,你们才会进步。为什么天天早晚殿提醒我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学佛怎么可能没宗旨呢,你一辈子往上走是求佛道,往下走你是利益众生。佛子应该做的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会说一个学佛的还会空虚、迷茫、迷失方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你一生中都应该努力的。

  有时想想我自己当初碰到的师父都是老头子,不能交流共事,只能当佛来顶礼膜拜。而你们现在的方丈师父年轻,你可以和他交流,可以给他打,可以给他骂,这是你们的幸运。如果你碰到的师傅是一个八十岁的老头子你们不觉得悲哀吗。他坐在这里不能跟你们交流了,他坐在这只能让你们当佛顶礼膜拜,也许有些人就喜欢这样,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务虚,不务实的人,只能看到虚的,看不到实的。无论你做师父、还是做领导,你身边的人不能和你交流,这是最大的悲哀。哪怕你身边的同事、属下跟你这个领导吵架,这就是你进步的资粮,大家把你当佛顶礼膜拜这是你最大的悲哀和失败。有什么意义呢?和你吵、和你打,说明他想和你交流,想和你共事,想和你沟通。不过有很多人希望别人顶礼膜拜,那是因为愚昧无知。古人说;宁和聪明的人打架,不与愚昧无知的人说话。因为愚昧无知,听不懂话。你是智者,你打倒我都是值得的。好不多说了耽误大家时间,休息吧。

  

  

《学佛的人应该以佛为榜样》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学佛与发心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