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起車”行列;月薪4000元人士,基本上“買得起車,也養得起車”,但這車僅限于10萬元左右;月薪6000元人士,車的檔次在15萬元左右;月薪上萬元人士,擁有的車可以在20萬元左右。由此,養車的難度可見一斑。
據了解,一輛車從購買到報廢期間的所有費用,約爲買車費用的兩倍。打個比方說,你花20萬元買了一輛車,以後在使用的過程中,加上保險費、養車費、過路費、過橋費等,可能要花掉近40萬元。甚至有時單單買個停車位,也比買車的費用還要高。
而且退一步說,就算你買得起、養得起車,在城市裏開車時,也常遇到堵車現象,特別煩惱。所以,2009年美國研製出一種“飛行汽車”,它能在空中飛行,以此可避免堵車的困擾。聽說全世界都對它很感興趣,訂單多得不得了。 該公司還對外宣稱,兩年後它將投入市場,開始進行批量生産。如果真是這樣,到時“飛車”就像蜜蜂一樣飛來飛去,估計撞車的現象會更多,人們也會更加痛苦。
因此,大城市裏的人,各方面的苦惱數不勝數。在古代,人們只要住在山裏,有吃有穿就可以了。但現在卻不是這樣,“有生命的”要養,“沒生命的”也要養,這樣一來,人類最終會被逼迫成什麼樣?大家可想而知。
上述人類的這些痛苦,我們觸目可及、不難想象。而天界、非天、地獄的痛苦,盡管肉眼暫時看不見,但通過教證也能了知。所以,學習這些道理之後,大家應當明白:在叁界輪回中,無論轉生于何處,都不會有絲毫快樂,千萬不要對輪回有任何指望。就像一個監獄裏的人,生活條件再好,也畢竟是監獄,不如回家自由。同樣,我們輪回中的衆生,縱然生活富足,有房子、有地位、有權力、有家庭、有快樂,這些也遲早會離開自己,沒有必要去執著,而應想方設法脫離叁界輪回,獲得佛菩薩果位。若能生起這樣真實的出離心,你的修法才會圓滿成功!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爲得普賢殊勝行
[1] 《楞嚴經》雲:“阿難,是叁界中複有四種阿修羅類:若于鬼道以護法力成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若于天中降德貶墜,其所蔔居鄰于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沈水穴口,旦遊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2] 《業報差別經》中列舉了十種能令衆生得阿修羅報之業因:1、身行微惡;2、口行微惡;3、意行微惡;4、起憍慢;5、起我慢;6、起增上慢;7、起大慢;8、起邪慢;9、起慢慢;10、回諸善根向修羅趣。
[3] 阿修羅雖然好鬥,但這種爭鬥並不破戒,如《大智度論》雲:“阿修羅惡心鬥诤,而不破戒,大修施福。”所以,他們的戒與人類的有所不同。
[4] 粗惡苑:帝釋天四大園林(衆車苑、粗惡苑、雜林苑、喜林苑)之一,又名粗澀園。帝釋天所居善見城南有一林苑,池塘、林木以爲裝飾,行至其地,即生粗暴之心。《阿毘達磨順正理論》雲:“粗惡苑,天欲戰時,隨其所須,甲仗等現。”
[5] 《起世因本經》雲:“其帝釋天王,若欲向于波婁沙迦園及雜色車歡喜園等澡浴歡樂遊戲行時,爾時心念伊羅婆那大龍象王。其伊羅婆那大龍象王亦生是念:帝釋天王心念于我。如是知已,從其宮出,即自變化,作叁十叁頭。其一一頭化作六牙,一一牙上化作七池,一一池中各有七華,一一華上各七玉女,一一玉女各複自有七女爲侍。爾時伊羅婆那大龍象王,化作如是諸神變已,即便詣向帝釋王所,到已在彼帝釋前住。爾時帝釋天王心念諸小叁十二天王,並叁十二諸天衆等。時彼小王,及諸天衆,亦生是心:帝釋天王今念我等。如是知已,各以種種衆妙璎珞莊嚴其身,俱乘種種車乘,詣向天帝釋邊。”
[6] 《起世因本經》雲:“即便升上伊羅婆那龍象王上。帝釋天王正當中央真頭上坐,左右兩邊各有十六諸小天王,悉同乘彼伊羅婆那龍象王化頭之上,各各而坐。”
[7] 遊戲海:與須彌山外圍七重金山交相間隔的六重大海,充滿八功德水,爲諸龍王嬉遊之處。
[8] 《觀佛叁昧海經》雲:“釋提桓因驚怖惶懼,靡知所趣。時宮有神,白天王言:莫大驚怖,過去佛說般若波羅蜜,王當誦持,鬼兵自碎。是時帝釋坐善法堂,燒衆名香,發大誓願: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是無上咒,無等等咒,審實不虛。我持此法當成佛道,令阿修羅自然退散。作是語時,于虛空中有四刀輪,帝釋功德故自然而下,當阿修羅上。時阿修羅耳鼻手足一時盡落,令大海水赤如绛汁。時阿修羅即便驚怖,遁走無處入藕絲孔。”
[9] 《雜譬喻經》雲:“阿修羅前世時曾爲貧人,居近河邊,常渡河擔薪。時河水深流複駛疾,此人數數爲水所漂,既亡所持身又沒溺,隨流宛轉急而得出。時有辟支佛作沙門形詣舍乞食,貧人歡喜即施。飯食訖已行澡水畢,置缽虛中飛行而去。貧人見之因以發願:願我後生身形長大,一切深水無過膝者。以是因緣得極大身,四大海水不能過膝,立大海中身過須彌,手據山頂下觀忉利天。”
[10] 四大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華鬘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
[11] 六欲天:四大天王天、叁十叁天、離诤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12] 如《增壹阿含經》雲:“當天子欲命終時,有五未曾有瑞應而現在前。雲何爲五?一者華萎;二者衣裳垢坋;叁者身體汙臭;四者不樂本座;五者天女星散。”
[13] 色界:功德、住所皆勝欲界,雖離欲貪但能增上自地煩惱,色相善妙,名爲色界,包括四禅十七處天。
[14] 無色界:無單獨住所,以無色等持未退失而死後,立即形成四名蘊(受想行識四蘊)于該處轉生,爲無色界。包括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15] 引業:引發總報,能令生于某處某趣之業。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五十六節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