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五十九節課▪P3

  ..續本文上一頁等是一半素菜一半肉食,下等叁分之一是肉食。這樣要殺多少衆生,大家可想而知。尤其是有些省級的高層領導,到各個城市視察時,提前要殺很多衆生來迎接他。有一次我在南方,就看到過這樣的場面:當時我們在飯店吃素菜,但旁邊爲款待一個領導,安排了十幾桌,全部都是肉。當時我就想:“哎喲,光是這一頓飯,足以讓他多生累劫不能解脫!”所以,相信因果的人看到這種排場,內心不但不羨慕,反而會替他擔憂。

  

  下面講藏地生活的具體狀況:

  在藏地,富翁們的牛羊無論有多少,這些牛羊衰老時,幾乎個個都免不了被宰殺的命運,自然死亡的也就一兩個,因此殺生不計其數。尤其在阿壩草原、若爾蓋草原,富裕的牧民擁有成群結隊的牛羊,他們天天歌聲嘹亮,但在這美麗畫面的背後,卻有無量衆生被宰殺,血腥殘忍,慘不忍睹。以前我去那裏放生時,常聽說某某家一年殺了多少牛羊,聽起來覺得特別可怕。

  不僅如此,到了春天,蟲蠅、螞蟻、魚兒和青蛙等,被牛羊連同草料一起吞進肚裏,或者被前蹄後蹄踐踏而喪命,包括在馬糞、牛糞中死亡的含生也數不勝數。雖然這些不是主人直接所殺,但牛羊是他養的,間接也有一定罪過,因而這些殺生罪業,也將一並落到他的頭上。從這個角度而言,作爲牧民真的很可憐。(這種感受,你們很多人不一定能體會。但若想一想那些開餐廳的人,尤其是海邊的飯店老板,這種罪業就不難想象了。)

  特別是,與牛、馬等牲口比起來,羊更是無盡罪業的來源。作爲羊只本身,平時要以小蛇、青蛙、鳥蛋等爲食——我以前沒放過羊,對此不太清楚,但華智仁波切生活在石渠,那裏的羊多,故比較了解這些事情。不過那天我們經過石渠時,基本看不到羊群了,大家還在車裏討論:“華智仁波切時代,這裏的羊特別多,怎麼現在看不到了?”

  春天人們進行毛紡時,每只羊的背上,大約有十萬含生全部喪命;冬季産羊羔時,有一半的羊羔剛出生便被宰殺,皮被製成了羔兒皮的帽子、衣服。這樣的衣帽,很多富人甚至高僧大德都喜歡,這確實是藏族的不良習俗,相信以後會漸漸改變。漢地過去也流行穿皮草和皮衣,但遭到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譴責,及各地示威遊行以後,如今也有所好轉了。

  除了小羊羔被殺以外,所有母羊在精華沒有耗盡之前,都被用來擠奶或哺育羊羔,一旦老朽不中用了,就會被無情地宰殺,皮肉被主人享用。而所有的公羊,因爲不産小羊羔,所以無論何時都只有死路一條,以致有些牧區根本看不到公羊,平時在路上見到的,幾乎都是母羊。而且羊一般身上都會長虱子,主人在剪羊毛時,每只羊背上大約一億含生會喪命。因此,華智仁波切說過:“擁有一百頭以上羊只的主人,必將墮入一次地獄。”

  再看看依靠女人所造的殺業:女人長大成人、與人訂婚後,以前在石渠一帶,男方奉送聘禮、結婚迎娶等時,要宰殺無數的羊只。而漢地大城市裏,除了極個別佛教徒以外,婚宴全用素食的也幾乎沒有,而且婚禮越隆重,殺的衆生就越多。

  2002年,美國電影製片人吉斯特,娶了奧斯卡獎得主明尼利,婚禮支出約350萬美金,並請來好萊塢著名的傑克遜和泰勒擔任伴郎、伴娘。盡管奢華至此,但兩人的婚姻僅在一年後便不幸告終。我想這場婚禮肯定不會是素宴,必定殺了無量衆生,而且殺生的數量,也不是小型婚禮所能相比的。

  此外,香港的李家誠2006年結婚時,花了7億港元。且不論這場婚禮的豪華程度,僅僅是筵席中所殺的衆生,就令人感到可怕萬分。現在人的貪婪無有止境,殺生的量也不像古人那樣,只是偶爾殺幾只羊、一頭牦牛。如今很多奢華婚禮,動辄就迎請成千上萬的賓客,而且這些人也有頭有臉,不可能用蔬菜就把他們打發了。

  這些人雖然看似風光無限,但卻不知這些罪業所帶來的痛苦。《金剛經功德》曾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女人嫁人後不久就死去,她的神識托夢給父母說:“我一生中沒造什麼惡業,唯有在辦婚事時,宰殺了很多山羊、綿羊,以此感召如今的大苦受。你們若爲我念《金剛經》,我就會脫離此苦。”于是父母爲女兒讀誦了《金剛經》。七天後的夜裏,父母在睡夢中見到佛陀,佛陀告訴他們:“因念誦《金剛經》之福德,你們女兒已得解脫,現已轉生爲人。”

  大家也可以想一想,以前你們在家或結婚時,有沒有殺害過衆生?如今忏悔了沒有?如果沒有,即使是間接殺生的罪業,後世也要承受它的果報。因此,我們不可不慎!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爲得普賢殊勝行

  

  


  [1] 九乘次第:聲聞、緣覺、菩薩;事部、行部、瑜伽部;瑪哈約嘎、阿努約嘎、阿底約嘎。

  

  [2]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雲:“佛言:人于世間,喜殺生,無慈之心,從是得五惡。何等五?一者壽命短;二者多驚怖;叁者多仇怨;四者萬分已後,魂魄入太山地獄中,太山地獄中,毒痛考治,燒炙烝煮,斫刺屠剝,押腸破骨,欲生不得,犯殺罪大,久久乃出;五者從獄中來,出生爲人,常當短命。”

  

  [3] 《正法念處經》雲:“又複(殺生有)叁種,所謂貪作、嗔作、癡作。彼貪作者,所謂獵等;彼嗔作者,所謂下性;彼癡作者,外道齋等。”

  

  [4] 《正法念處經》雲:“彼(殺生)有叁種:謂上、中、下。所言上者,殺羅漢等,墮阿鼻獄;所言中者,殺住道人;所言下者,殺不善人,及殺畜生。”

  

  [5] 《俱舍論講記》中,從作、積的角度,將業分爲四種:作已積集業、作已不積業、積而未作業、未積未作業。

  

  [6] 證嚴法師也講過,即《修道人與水鬼》的故事。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五十九節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