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等日日杀生。这样的杀业,令世界变得越来越可怕了,天灾人祸层出不穷、频频发生,今天地震、明天海啸、后天火灾,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类的行为太过分了。尤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用机器来杀害众生,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相比。这种血腥的恶行,已经让这个世界无法承受了,因此,我们的生存空间遭受各种灾难,势必在所难免。人们若再不杜绝自己的恶行,恐怕今后日子更不好过了——这并不是谁在授记,也不是谁在预言,而是一种因果规律。
三、由于不明善恶因果,为亡人杀鸡宰猪祭祀,或者像外道一样认为杀生是善业等,是受痴心的牵引杀生。
这些以贪嗔痴引发的杀生,《正法念处经》中也有描述[3]。但不管是哪一种烦恼牵引,只要杀害了众生,就一定会遭受痛苦。《诸经要集》云:“戏笑杀他命,悲号入地狱……亿载苦万端,伤心不可录。”欢欢喜喜地杀害众生,最后定会痛苦哀号地堕入地狱,千百万年中所受的痛苦,实在无法用笔墨来描述。
现在很多人邪见深重,有了邪见以后,什么罪业都敢造。尤其是杀生方面,根本不惧来世的果报。记得《灌顶经》中说过:“邪见杀众生,百魅皆得祠,堕罪入地狱,亿劫无出时。”以邪见杀害众生的话,千百万魔众可趁机害你,将来必定堕入地狱,亿万劫无有解脱之时。可现在人对此没什么感觉,一说地狱的话,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吧!”这也与其教育环境、父母家庭等有关。这样的人我见过不少,包括有些出家人,在跟他们交谈时,发现他们表面上承认善恶有报,毕竟剃了光头、穿了袈裟,不承认也会遭人耻笑,但实际上,他内心中并不怕堕地狱。既然出家人都是如此,那居士就更不用说了;如果居士都是这样,非佛教徒中了知取舍因果的有多少?可想而知。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传法只是个形象而已,许多人听后,连因果正见都很难建立,大圆满、大中观离四边八戏的见解,更是遥遥无期、望尘莫及了。假如你连因果正见的基础都没有,那连小乘的佛教徒都不如。有些人口口声声自诩为大乘行人,看不起小乘,但其实在小乘中,他们将轮回视为火宅,出离心是有的,因果不虚的正见也在相续中完整地存在。可是我们看一看自己,且不论密法中高深莫测的见解、行为、修行,就连最基本的因果正见,通常都很缺乏。倘若你连小学的基础也没有,却妄图一步登天,想要掌握大学本科的最高学问,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你们有些人不要认为自己修行不错了,听《前行》、《藏传净土法》的时候,拿一本小说在旁边看,觉得:“我是大学生,这没什么可学的。天天都讲因果不虚,这些我早就懂!”虽然你文字上也许懂,但若没有产生定解,不一定是真的懂。即使你对此产生了定解,行为上不注意取舍的话,懂得这些又有什么意义?你们应该扪心自问!
言归正传,在杀生中,最严重的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这三类杀业被称为“无间业”。这种弥天大罪,是死后不经中阴直堕无间地狱的因。佛经中也讲了[4],上等杀生是杀阿罗汉、父母等,中等杀生是杀住道者,下等杀生是杀人和旁生。所以,上等杀生的果报最可怕。
现在有些人认为,只要没有亲自动手杀,就不会有杀生的罪业。但实际上,无论层次高低、力量强弱,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杀过生,不说别的,单单是夏天外出时,脚下踩死的小含生就根本数不清。汉地的《毗尼日用》中,就有行步不伤虫蚁咒,即每天早上未下床时,先默念数声佛号,随后念偈颂:“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再念咒语“唵逸帝律尼莎诃”三遍,然后投足于地,则无误伤之患。当然,《俱舍论》及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中也讲过,罪业有积与不积之别[5],脚下无意踩死小虫,就属于作已不积业,即便杀了生,罪业也不是很严重。
但如果你明知杀生的过患,自己不敢杀,却怂恿别人去杀,这种罪业就很大。上师如意宝讲《前行》时说过,在“文革”期间,藏地有些没闻思过的出家人,没有人身自由,别人逼着他杀生时,他认为出家人不能杀,就让别人替他杀,这种做法很不合理,说明他没有因果正见。其实,纵然你没有亲自杀,但若间接损害了有情的生命,自己最终也要感受苦果。
梁武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水镜回天录》中记载:有一次,梁武帝问志公禅师:“我的寿命还有多长?”禅师回答:“等我圆寂之后,你会为我造个塔。什么时候塔损坏了,什么时候你的寿命就到头了。”志公禅师圆寂以后,梁武帝果然造了一座木塔。后来他想起这个预言,觉得木塔不结实,石塔会更结实一点,就把木塔拆了,准备重新造石塔。就在这时,侯景造反夺了帝位,把他囚禁于台城,他就在那里饿死了。
很多人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梁武帝一生崇信佛教、广行善法,对佛教的贡献那么大,结果却不得善终,于是开始对佛教生邪见。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梁武帝之所以有如此下场,也是源于他前世的业力:他前世是位修行人,终年在山洞里闭关。当时他养了一只猴子,这猴子很顽皮,也很通人性,他每次坐禅打瞌睡,猴子就弄个动静,把他弄醒。后来他境界很不错时,每次刚一入定,猴子又以为他睡着了,仍旧故伎重施,想办法扰乱他。日子久了,他很讨厌这猴子,有次要入定之前,就把它圈到旁边的山洞里,用石头堵起来。结果没想到,他一入定就是好几天,(就像以前藏王的国师酿·登珍桑波,经常连续入定七天,很了不起。他具有肉眼通,能遥视到印度有静命论师、布玛莫扎,并把他们请来藏地。曾有位法师在桑耶青浦闭关时,说他的眼睛不好,我就跟他开玩笑:“酿·登珍桑波在这儿闭关时,眼睛好得不得了,都能看到印度,你眼睛怎么会不好?”)等出定时去看猴子,它早已被饿死了。由于他有一些修行境界,故来世转生做了皇帝,并喜欢行持善法,但因为他把猴子堵死在山洞里,最后也被侯景圈在台城里饿死了。这即是报应循环,丝毫不爽。
大家也应该想一想,在这一生中,可能不小心也杀过生,罪业没有忏净之前,迟早都会报应到自己身上。听说有些道友抓住老鼠后,把它放在别的地方,结果不慎被人踩死了。这种间接导致众生被杀的行为,确实非常可怕,倘若没有忏悔清净,这些罪业肯定在前方等着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有些上师和僧人被迎请至施主家时,施主宰杀家畜、烹调血肉供养他们。这时,僧人们对残杀众生之举,既没有一丝一毫追悔之心,也无有一点一滴恻隐之情,只是贪爱血肉的美味,开心地大吃大喝,这样一来,施主和福田将无任何差别地获得同等杀生罪业。
供奉血肉的传统,以前在藏地确实有,这是个别修行人的不良行为,我们也应就事论事,没有必要隐瞒。而如今,藏传佛教在这方面有了很好的转变,除极个别寺院和在家人以外,一般来讲,特意杀生供奉出家人和上师的习惯,已经逐渐隐没了。
往昔的历史,我们没办法抹杀,但这也并不是非常普遍。我曾在有些书里说过,像如来芽尊者、华智仁波切、班玛登德等高僧大德,从传记中看,他们严厉谴责血肉供养和食用。当然,也有部分施主确实不明道理,不了解杀生的极大过失。上师若明知这一点,但为了护持施主的心,故意隐瞒不说,这是不合理的。作为上师,应该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如果你舍不得说施主,害怕说了以后,他不接受、不开心,便一味地随顺他:“对对对,你还是做吧,没事没事。”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
《杂譬喻经》中专门有个公案,就讲了这方面的道理[6]:以前有一位上师,他有个施主,家里以杀猪为业。上师常年在他家受供,明知杀生不好,但为了迎合他的心,从来没有劝诫过。后来施主的父亲死后堕入鬼道,成了河中水鬼,因为生前杀生的业力,时时遭受砍割的痛苦,苦不堪言。
一次,这位上师乘船过恒河,水鬼突然出现并拉住船,要求把那上师扔到河里才肯放行。船夫询问原因,水鬼说:“过去我家一直供养这位上师,数年以来,他从未告诫我杀生之过,令我今日受此苦报,心中着实怨恨。”船夫听了,对水鬼说:“你生前只是杀旁生,就要遭受这样的痛苦,今日如果杀了出家人,果报岂不是更可怕?”水鬼回答:“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实在太气愤了。除非你们为我布施修福,并呼唤我的名字作回向。”船上的人都答应了,水鬼也就放手了。上了岸以后,那上师马上念经作回向,船夫等人也都作福回向,最终遣除了水鬼的痛苦。
可见,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居士,假如见到熟人的恶行,还是应该指出来。至于接不接受,那是他的事情。但作为你来讲,因为明白因果取舍,而别人却不明白,所以还是要给他讲清楚。
这里也说了,假如施主作血肉供养,而上师不但不遮止,反而高高兴兴地接受,那上师和施主同样有杀生的罪业。《楞伽经》中亦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有些人为了利润而杀生,有些人为了买肉而付钱,这两者有同等的罪业,死后都会堕入号叫地狱。
以前藏地确有不太好的习惯,非常希望入藏求学的汉族道友,一定要明白吃肉的过失,并将此恶习逐渐改变过来,这样才不会造罪业。现在很多人有吃肉的习气,但吃肉并不是很美好的事,《入楞伽经》中说得很清楚:“肉非美好,肉不清净,生诸罪恶,败诸功德。”然尽管如此,这个习惯一下子改过来,对有些人来讲也有一定困难。可就算你不能完全戒除,今后尽量减少吃肉,对自己也有莫大的利益。
现在很多大人物、大官员,无论到哪里,款待他们的都是无数生命。听说有些地方按宾客身份的高低,接待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全是肉食,中…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五十九节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