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五十九節課▪P2

  ..續本文上一頁等日日殺生。這樣的殺業,令世界變得越來越可怕了,天災人禍層出不窮、頻頻發生,今天地震、明天海嘯、後天火災,究其原因,就是因爲人類的行爲太過分了。尤其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用機器來殺害衆生,其數量之多、範圍之廣,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相比。這種血腥的惡行,已經讓這個世界無法承受了,因此,我們的生存空間遭受各種災難,勢必在所難免。人們若再不杜絕自己的惡行,恐怕今後日子更不好過了——這並不是誰在授記,也不是誰在預言,而是一種因果規律。

  叁、由于不明善惡因果,爲亡人殺雞宰豬祭祀,或者像外道一樣認爲殺生是善業等,是受癡心的牽引殺生。

  這些以貪嗔癡引發的殺生,《正法念處經》中也有描述[3]。但不管是哪一種煩惱牽引,只要殺害了衆生,就一定會遭受痛苦。《諸經要集》雲:“戲笑殺他命,悲號入地獄……億載苦萬端,傷心不可錄。”歡歡喜喜地殺害衆生,最後定會痛苦哀號地墮入地獄,千百萬年中所受的痛苦,實在無法用筆墨來描述。

  現在很多人邪見深重,有了邪見以後,什麼罪業都敢造。尤其是殺生方面,根本不懼來世的果報。記得《灌頂經》中說過:“邪見殺衆生,百魅皆得祠,墮罪入地獄,億劫無出時。”以邪見殺害衆生的話,千百萬魔衆可趁機害你,將來必定墮入地獄,億萬劫無有解脫之時。可現在人對此沒什麼感覺,一說地獄的話,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吧!”這也與其教育環境、父母家庭等有關。這樣的人我見過不少,包括有些出家人,在跟他們交談時,發現他們表面上承認善惡有報,畢竟剃了光頭、穿了袈裟,不承認也會遭人恥笑,但實際上,他內心中並不怕墮地獄。既然出家人都是如此,那居士就更不用說了;如果居士都是這樣,非佛教徒中了知取舍因果的有多少?可想而知。

  我有時候覺得,自己傳法只是個形象而已,許多人聽後,連因果正見都很難建立,大圓滿、大中觀離四邊八戲的見解,更是遙遙無期、望塵莫及了。假如你連因果正見的基礎都沒有,那連小乘的佛教徒都不如。有些人口口聲聲自诩爲大乘行人,看不起小乘,但其實在小乘中,他們將輪回視爲火宅,出離心是有的,因果不虛的正見也在相續中完整地存在。可是我們看一看自己,且不論密法中高深莫測的見解、行爲、修行,就連最基本的因果正見,通常都很缺乏。倘若你連小學的基礎也沒有,卻妄圖一步登天,想要掌握大學本科的最高學問,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所以,你們有些人不要認爲自己修行不錯了,聽《前行》、《藏傳淨土法》的時候,拿一本小說在旁邊看,覺得:“我是大學生,這沒什麼可學的。天天都講因果不虛,這些我早就懂!”雖然你文字上也許懂,但若沒有産生定解,不一定是真的懂。即使你對此産生了定解,行爲上不注意取舍的話,懂得這些又有什麼意義?你們應該扪心自問!

  

  言歸正傳,在殺生中,最嚴重的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這叁類殺業被稱爲“無間業”。這種彌天大罪,是死後不經中陰直墮無間地獄的因。佛經中也講了[4],上等殺生是殺阿羅漢、父母等,中等殺生是殺住道者,下等殺生是殺人和旁生。所以,上等殺生的果報最可怕。

  現在有些人認爲,只要沒有親自動手殺,就不會有殺生的罪業。但實際上,無論層次高低、力量強弱,我們每個人都無一例外殺過生,不說別的,單單是夏天外出時,腳下踩死的小含生就根本數不清。漢地的《毗尼日用》中,就有行步不傷蟲蟻咒,即每天早上未下床時,先默念數聲佛號,隨後念偈頌:“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衆生自回護,若于足下喪其形,願汝即時生淨土。”再念咒語“唵逸帝律尼莎诃”叁遍,然後投足于地,則無誤傷之患。當然,《俱舍論》及麥彭仁波切的《中觀莊嚴論釋》中也講過,罪業有積與不積之別[5],腳下無意踩死小蟲,就屬于作已不積業,即便殺了生,罪業也不是很嚴重。

  但如果你明知殺生的過患,自己不敢殺,卻慫恿別人去殺,這種罪業就很大。上師如意寶講《前行》時說過,在“文革”期間,藏地有些沒聞思過的出家人,沒有人身自由,別人逼著他殺生時,他認爲出家人不能殺,就讓別人替他殺,這種做法很不合理,說明他沒有因果正見。其實,縱然你沒有親自殺,但若間接損害了有情的生命,自己最終也要感受苦果。

  梁武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水鏡回天錄》中記載:有一次,梁武帝問志公禅師:“我的壽命還有多長?”禅師回答:“等我圓寂之後,你會爲我造個塔。什麼時候塔損壞了,什麼時候你的壽命就到頭了。”志公禅師圓寂以後,梁武帝果然造了一座木塔。後來他想起這個預言,覺得木塔不結實,石塔會更結實一點,就把木塔拆了,准備重新造石塔。就在這時,侯景造反奪了帝位,把他囚禁于臺城,他就在那裏餓死了。

  很多人聽了這個故事,覺得梁武帝一生崇信佛教、廣行善法,對佛教的貢獻那麼大,結果卻不得善終,于是開始對佛教生邪見。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梁武帝之所以有如此下場,也是源于他前世的業力:他前世是位修行人,終年在山洞裏閉關。當時他養了一只猴子,這猴子很頑皮,也很通人性,他每次坐禅打瞌睡,猴子就弄個動靜,把他弄醒。後來他境界很不錯時,每次剛一入定,猴子又以爲他睡著了,仍舊故伎重施,想辦法擾亂他。日子久了,他很討厭這猴子,有次要入定之前,就把它圈到旁邊的山洞裏,用石頭堵起來。結果沒想到,他一入定就是好幾天,(就像以前藏王的國師釀·登珍桑波,經常連續入定七天,很了不起。他具有肉眼通,能遙視到印度有靜命論師、布瑪莫紮,並把他們請來藏地。曾有位法師在桑耶青浦閉關時,說他的眼睛不好,我就跟他開玩笑:“釀·登珍桑波在這兒閉關時,眼睛好得不得了,都能看到印度,你眼睛怎麼會不好?”)等出定時去看猴子,它早已被餓死了。由于他有一些修行境界,故來世轉生做了皇帝,並喜歡行持善法,但因爲他把猴子堵死在山洞裏,最後也被侯景圈在臺城裏餓死了。這即是報應循環,絲毫不爽。

  大家也應該想一想,在這一生中,可能不小心也殺過生,罪業沒有忏淨之前,遲早都會報應到自己身上。聽說有些道友抓住老鼠後,把它放在別的地方,結果不慎被人踩死了。這種間接導致衆生被殺的行爲,確實非常可怕,倘若沒有忏悔清淨,這些罪業肯定在前方等著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有些上師和僧人被迎請至施主家時,施主宰殺家畜、烹調血肉供養他們。這時,僧人們對殘殺衆生之舉,既沒有一絲一毫追悔之心,也無有一點一滴恻隱之情,只是貪愛血肉的美味,開心地大吃大喝,這樣一來,施主和福田將無任何差別地獲得同等殺生罪業。

  供奉血肉的傳統,以前在藏地確實有,這是個別修行人的不良行爲,我們也應就事論事,沒有必要隱瞞。而如今,藏傳佛教在這方面有了很好的轉變,除極個別寺院和在家人以外,一般來講,特意殺生供奉出家人和上師的習慣,已經逐漸隱沒了。

  往昔的曆史,我們沒辦法抹殺,但這也並不是非常普遍。我曾在有些書裏說過,像如來芽尊者、華智仁波切、班瑪登德等高僧大德,從傳記中看,他們嚴厲譴責血肉供養和食用。當然,也有部分施主確實不明道理,不了解殺生的極大過失。上師若明知這一點,但爲了護持施主的心,故意隱瞞不說,這是不合理的。作爲上師,應該明白哪些該做、哪些不能做,如果你舍不得說施主,害怕說了以後,他不接受、不開心,便一味地隨順他:“對對對,你還是做吧,沒事沒事。”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

  《雜譬喻經》中專門有個公案,就講了這方面的道理[6]:以前有一位上師,他有個施主,家裏以殺豬爲業。上師常年在他家受供,明知殺生不好,但爲了迎合他的心,從來沒有勸誡過。後來施主的父親死後墮入鬼道,成了河中水鬼,因爲生前殺生的業力,時時遭受砍割的痛苦,苦不堪言。

  一次,這位上師乘船過恒河,水鬼突然出現並拉住船,要求把那上師扔到河裏才肯放行。船夫詢問原因,水鬼說:“過去我家一直供養這位上師,數年以來,他從未告誡我殺生之過,令我今日受此苦報,心中著實怨恨。”船夫聽了,對水鬼說:“你生前只是殺旁生,就要遭受這樣的痛苦,今日如果殺了出家人,果報豈不是更可怕?”水鬼回答:“我也知道這個道理,但實在太氣憤了。除非你們爲我布施修福,並呼喚我的名字作回向。”船上的人都答應了,水鬼也就放手了。上了岸以後,那上師馬上念經作回向,船夫等人也都作福回向,最終遣除了水鬼的痛苦。

  可見,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居士,假如見到熟人的惡行,還是應該指出來。至于接不接受,那是他的事情。但作爲你來講,因爲明白因果取舍,而別人卻不明白,所以還是要給他講清楚。

  這裏也說了,假如施主作血肉供養,而上師不但不遮止,反而高高興興地接受,那上師和施主同樣有殺生的罪業。《楞伽經》中亦雲:“爲利殺衆生,以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呼獄。”有些人爲了利潤而殺生,有些人爲了買肉而付錢,這兩者有同等的罪業,死後都會墮入號叫地獄。

  以前藏地確有不太好的習慣,非常希望入藏求學的漢族道友,一定要明白吃肉的過失,並將此惡習逐漸改變過來,這樣才不會造罪業。現在很多人有吃肉的習氣,但吃肉並不是很美好的事,《入楞伽經》中說得很清楚:“肉非美好,肉不清淨,生諸罪惡,敗諸功德。”然盡管如此,這個習慣一下子改過來,對有些人來講也有一定困難。可就算你不能完全戒除,今後盡量減少吃肉,對自己也有莫大的利益。

  現在很多大人物、大官員,無論到哪裏,款待他們的都是無數生命。聽說有些地方按賓客身份的高低,接待分爲上、中、下叁等:上等全是肉食,中…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五十九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