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六十節課

  

第六十節課

  

思考題

  235、現在許多兒童喜歡殺生,你如果有孩子,打算怎麼樣教育他?這有什麼必要?

  236、什麼樣的行爲,才算圓滿造下殺生的罪業?什麼樣的行爲,雖然沒有完整的殺業,但也會被罪業染汙相續?請舉例說明。

  237、若想實現世界和平、和諧社會,必須要以什麼作爲前提?請談談你的看法。

  238、隨喜他人殺生、唆使他人殺生,分別會有何種過失?如果許多人共同殺了一個衆生,這個罪業該怎麼分?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繼續講十不善業中的殺生。

  平時我們逢年過節、宴請賓客,其實造的殺業也非常嚴重。但在《前行》中,此處只是以藏族女人爲例,說明即使是女人,殺生也相當可怕。

  昨天講了,藏族女人在結婚時,男方要宰殺無數羊只。從此之後,女人每次回娘家,家人也要殺一個衆生來款待她。而且親友們在宴請她時,如果擺上其他食品,像叁白叁甜[1]、奶渣、酸奶、蔬菜、糌粑等,這個狡詐女人一點也不滿意,根本不會張開嘴動動腮來吃,好像一吃素就拉肚子,對此根本沒有胃口。就算勉強吃一兩口,感覺也吞不下去。

  但假如宰了一只肥肥的羊,將羊的胸脯、腸子等放在她面前,這時再看這個紅面羅刹女,二郎腳一跷,掏出小刀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第二天,她還要背著血淋淋的全牲肉[2],好像獵人返家一樣回去了。每次回家,都是空手而來、滿載而歸,真比獵人還厲害。(獵人出去打獵,有時還會空手而歸。可這些女人每次一回家,百分之百都能帶著肉回去。)

  我前面也講過,藏地曾有酷愛吃肉的傳統,這非常不好。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地理、交通、氣候等原因,當時蔬菜、糧食等食品欠缺,跟現在的狀況完全不同。但即使如此,作爲女人,殺生還是特別可怕。一般來說,女人的膽子比男人小,性情也溫柔,可是在殺生方面,女人有時候比男人還凶。我看漢地也是這樣,好多屠夫都是女人,雖說她們不像男人那樣,有力氣殺豬、殺羊、殺牛,但卻經常殺雞、殺黃鳝,這方面確實特別厲害。

  如今,漢地的殺生非常嚴重,而且手段千奇百怪。聽說在浙江的瑞安市,有個小村子叫“食蟻村”,村裏近千人中,70%都愛吃螞蟻。這裏的家家戶戶先到山上找蟻巢,找到後就把蟻巢塞進袋子,再回家倒進一個鐵製的圓筒裏,放在大火上蒸,之後就曬幹了吃。村民們的吃法多種多樣,曬幹、蒸熟、生吃、泡酒……不一而足。他們認爲吃螞蟻能提高免疫力,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有各種各樣的邪說。所以,現在人有時候看起來,真的特別可怕。

  尤其是有些女人,看上去賢惠溫順、知書達理,可吃起動物來卻極其殘忍,潔白的牙齒上不時滴下鮮血,讓人看了十分恐懼。對于老虎吃人,人們稱它是凶惡的動物,但人吃了那麼多衆生,卻不稱人是凶惡的。其實仔細想一下,世界上人類才是最可怕的,而且人類只關心自己,並不在乎其它生命。你看玉樹地震死了幾千人,全世界就非常關注,各大新聞媒體的報道中,都說他們如何如何可憐。然而,屠宰場、菜市場每天宰殺那麼多衆生,它們的生命跟我們沒有差別,許多人卻對此無動于衷,沒有一個平等的法律去保護它們,這是很不公平的。

  因此,在這個世間上,吃其它衆生的行爲非常不好。不過在改變這些惡行方面,佛教徒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希望今後對于戒殺放生、斷肉茹素,大家更應該重視起來。否則,有些學佛多年的居士,只知道殺人要受法律懲罰,卻不知殺旁生要受因果懲罰,親手殺害動物或蟲類覺得無所謂,對于這種錯誤、顛倒的認識,我們有責任幫他們改過來。

  而且,作爲女性來講,一定要有悲心。沒有悲心的藏地女人,華智仁波切稱之爲“紅面羅刹”,那麼以此類推,漢地女人如果沒有悲心,就應該叫“白面羅刹”了,也是羅刹的一種顯現。

  現在許多人可能覺得,自己沒有真正殺生,就不會有這方面的過失。但實際上只是你忽略了而已,如果在生活中細致地觀察,就會知道自己一生中有意無意造了許多殺業,剝奪了許多衆生的寶貴生命。要知道,殺生是最可怕的罪業,因爲在這個世界上,最可貴的就是生命。《大智度論》中有個故事說[3]:一個人到大海取寶,因爲船只毀壞,所有寶物都沈到海裏去了,幸好他自己安然無恙。他回去後高興地告訴大家:“我差點失去了大寶!”衆人譏笑他:“你的珍寶都掉到海裏了,什麼寶貝都沒了,怎麼還說“差點失去大寶”?”他回答:“一切寶之中,人的生命第一。人是爲了生命而求財,並不爲了財富而求命。”

  可見,世間上生命最珍貴,這一點,不論蟲類、人類都是平等的。衆生的軀體雖有大小,但苦樂的感受並無差別。大人被殺時很痛苦,小孩被殺時也一樣。同理可知,小蟲雖然身體微小,但被殺害的時候,也照樣有劇烈的苦受。所以,這種被殺的痛苦,不分民族、不分國度、不分膚色、不分種類,只要來到這個世間,每個衆生都會同樣畏懼。除了獲得無上境界的聖者以外,大大小小的衆生都貪生怕死,這也是一種天性使然。假如誰肆無忌憚地踐踏生命,那絕對值得唾棄,而且他所散發出來的戾氣,會令一切衆生感到恐怖。

  《大智度論》雲:“好殺之人,有命之屬皆不喜見;若不好殺,一切衆生皆樂依附。”喜歡殺生的人,有生命的有情都不喜見到他;不愛殺生的人,衆生看到他會有安全感,都願意接近他。其實這也的確如此,以殺生爲業的屠夫,晚上住在你家,你都會心驚膽戰,擔心他半夜叁更謀財害命;而如果是個利益衆生的人,他會有一種祥和的氣質,大家都樂意與之相處。所以,不管是男人、女人,一定要培養愛衆生的心。

  

  下面看看,兒童們又是怎樣造殺業的呢?這些孩子遊戲玩耍時,在看見或沒看見當中,所殺的生命數也數不清,甚至在夏季手持牛鞭抽打大地時,打死的含生不計其數。

  在童年生活裏,除了從小就成熟大乘佛性者以外,許多孩子都殺過青蛙、蝌蚪、蜻蜓、蝴蝶、蚯蚓、螞蟻等。不過,現在的城市裏,人口密集、高樓林立,除了學校的水泥操場外,孩子們見不到綠油油的大自然了,所以,殺害小蟲的機會可能少一點。然即便如此,如果孩子從小沒有善良的天性,後天也不培養慈悲心,那他小時候會殺小雞、小鳥雀、小兔,長大後就會殺牛、殺馬、殺獅子、殺大象,甚至一旦成了科學家,還可能會製造原子彈、核武器,殺害無量無邊的衆生。

  所以,孩童一定要接受慈悲的教育,至少也應要求他不准殺生,如果殺生就必須懲罰。今天來了很多老師,聽說你們對不交作業的孩子打手板,一、二、叁、四、五、六……兩百、叁百、四百、五百、六百一直打。這樣雖然也可以,但如果誰殺一個衆生,就更需要打了。除了強行懲罰以外,當然還要給他們講授佛教的道理,以令其從小就懂得,自己愛惜自己的生命,其它衆生也是如此,如此可慢慢培養他們的慈悲心。

  去年過“六一”兒童節,我讓很多城市裏的孩子在家長帶領下,放生、念佛、磕頭、供燈、唱佛歌、跳佛教舞蹈等,參與各種大乘佛教的活動,以培養其慈悲、和諧、護生的理念。今年的“六一”還有近一個月就到了,我仍然要求各地組織類似的活動,讓孩子從小就播下慈悲心、愛衆生的種子,這對他們一生來講,比什麼都重要!

  一般來講,小學、中學的記憶,在人的一生中都不會忘。各位回顧一下就會發現,自己在小學、中學時的經曆,到現在仍記憶猶新,而過後所發生的事,大多數都已淡忘了。正是基于這種特點,我們如今把國學與佛學結合起來,通過動畫片、朗誦等方式,讓孩子從小種下慈悲的種子。這樣等他長大之後,即使沒有財富、地位、名聲,也會具有善心、菩提心,成爲一個大乘種性的人,我認爲這比什麼都有意義。

  其實,關愛自己身邊的孩童,每位道友都有責任,因爲他們的命運與你息息相關,此時救他們還來得及。如果你真去做了,也許一個微小的行爲、一件簡單的事情,對他一生乃至生生世世,都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今天來了不少智悲小學的老師。你們和高僧大德的功德相比,所做的事似乎微不足道,但實際上,你們跟高僧大德一樣了不起。我曾聽過青海一位小學老師的演講,他說:“我當老師叁十多年了,在這期間,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爲了這些孩子。因爲他們是未來世間主要事業的創造者,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弘揚者。”因此,不管是大人、小孩,很多人將來的慧命都掌握在我們手裏。希望大家共同發心,一起關心身邊的人,尤其是兒童。

  對兒童來說,如果能得到慈悲的教育,前途必然很光明,否則,順著惡習發展下去,可能一生就毀了。明朝的《好生錄》中,就記載了一則小孩殺生現世現報的公案:冀州有一小孩,生性喜歡殺生,尤其愛從鳥巢掏鳥蛋吃。一天有人告訴他:“某某地方有鳥蛋,跟我去掏吧。”隨即把他帶到了桑田。小孩忽然見道邊有個城市,裏面好像很熱鬧,就暗自納悶:“何時冒出來這麼個城市?”那人把他帶進城中,城門突然關了,整座城的地面變成熱鐵,他的腳燃燒起來,痛不可忍。小孩哭號著跑來跑去,跑到東門,東門關了;跑到西門,西門關了,南門、北門也是如此。當時有個采桑的人,見這孩子在田裏邊哭邊跑,以爲他瘋了,就告訴他的父親。父親來了以後,呼喚…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六十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