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爲了求真,他曾經叫人牽著馬在他身邊打轉,轉著轉著,那馬就在地上打滾,但是它的動作太快了,倒地一滾就起來了,看不清楚,當他提起畫筆之時,那印象又覺得模糊。于是他就自己睡到床上,幻想自己就是匹馬,正在地上打滾,頭部如何用勁,四個蹄子怎麼樣的彎曲著力,以及怎樣轉身等等……想著想著,身心已是出神入化,這時候,他太太來請他吃飯,開門一看,只見一匹馬睡在床上,大吃一驚,失聲叫道:“哎呀!不得了!”趙子昂被她吵醒,問明原因,這才知道他剛才在床上揣摩馬打滾的動作出了神,自己變成了馬。他本是信仰佛法的,平時亦曾讀過佛經,略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而今切身領略到是心作馬,是心是馬的經驗,因此決心從今以後,不再畫馬,改畫佛像。這時趙子昂年紀四十歲,所以現在各地畫展,看不到趙子昂四十歲以後畫的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段經文很要緊,有了這段經文,淨土宗才能在中國建立得起來,不會被別的宗派消滅。我們中國佛教的叁論宗,唯識宗和禅宗,都是破相破得很利害。淨土宗單要著相,他們沒有把淨土宗消滅掉,是什麼道理?淨土宗著相是著的妙有之相。觀想爲什麼要觀想阿彌陀佛?這是寄托,寄托于他佛身上作觀想,到觀想成功之時,就見到我自己的自性彌陀。這個道理,任何宗派都不能把它推翻,所以淨土宗才能在中國立得住足。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系念,谛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诃,叁藐叁佛陀。”依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原理,去修佛像觀,觀想成功,結果就得到了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叫做正遍知——正知和遍知。這正遍知的智慧,甚深甚廣,猶如大海,所以叫做正遍知海。你若是修佛像觀,就可得到佛的這種大智慧,怎麼得到的呢?“從心想生”,因爲觀想佛,觀想成功,你的心變成佛的心,佛的智慧通通現出來了。“是故應當一心系念谛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诃,叁藐叁佛陀。”這本是一尊佛陀,分稱叁種尊號。多陀阿伽度是梵語,譯作華言爲如來;阿羅诃亦梵語,譯中文爲應供;叁藐叁佛陀譯中文爲正遍知;這個稱呼,就是佛的十種德號之前面叁個德號,合起來就是佛。這即是要我們一心系念谛觀彼阿彌陀佛如來、應供、正遍知。因爲修佛觀,觀想成功了,你的心變成佛的心,得到了佛的大智慧。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衆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這就是佛陀知道我們凡夫衆生,心想羸劣,一旦叫你觀想報身佛或應身佛,都觀想不起來,所以先教觀想佛像。就像我們這個世界木頭雕的佛像,坐彼蓮華座上,先觀佛的像,這就是個方便。“閉目開目,見一寶像。”閉著眼睛想,和開著眼睛看,都能見到一尊七寶莊嚴的佛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金色的佛像,坐在那個蓮華座上,那個蓮華座,就是指前面第七觀的蓮華座。“見像坐已,心眼得開。”觀想佛像,觀成功了,就得到天眼通,當下就得利益。心眼得開,就是眼上得到通了,打從心裏面通上去的,故叫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怎麼知道見像坐已,心眼得開,是得到天眼通呢?前面說,你是個凡夫,沒有得到天眼,不能遠觀,見不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時候見到了,了了分明的見到西方極樂國土,七寶莊嚴。“寶地”七寶的地,“寶池”七寶蓮池,還有“寶樹行列”,還有“諸天寶幔,彌覆其上。”蓋著寶樹的上面,還有“衆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這就是因爲心眼開了,得到天眼通,對阿彌陀佛國土的依正莊嚴,都看得很清楚,好像看自己的手掌那麼清楚。
見此事已,複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複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叁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見此事已”,就是把阿彌陀佛的像觀想成功了。“複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再想到佛的左邊有一個大蓮華,和佛的蓮華一樣。“複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再想作一個大蓮華,在佛的右邊。這是再觀想出來兩個蓮華座。“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觀想左邊蓮華座上,坐一尊觀音菩薩的像,亦是金色,和前面佛像的金色一樣。“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再想到一尊大勢至菩薩像,坐在右邊蓮華座上。“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就是將西方叁聖的坐像,都觀想成功了,再觀想到佛菩薩的像都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叁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佛菩薩像放出來的光明,呈黃金色,這雖然是像放的光明,但是這種光明就不可思議!它照到七寶行樹,每一顆樹下,都有叁朵蓮華,這些蓮華上面,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這西方叁聖坐蓮座的妙像,遍滿彼國。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凫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恒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爲妄想,若與合者,名爲粗想見極樂世界。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凫雁鴛鴦,皆說妙法。”這是得到天耳通的利益。此想成時,就是觀想極樂世界,遍滿西方叁聖像之時,這個時候你得到利益——得到了天耳通;以前都只看見像,聽不到聲音,這個時候聽到了,聽到極樂世界水流的法音,光明的法音,乃至寶樹的法音,都聽到了;還有凫雁鴛鴦,皆說妙法,凫、雁、鴛鴦叁者,都是鳥類,它們都在那裏演說妙法,行者都可聽見。“出定入定,恒聞妙法。”這個時候,行者早已入了定——入了念佛叁昧。既是入了定,就有出定的時候,入了定可以聽見,出了定仍然可以聽見,因爲你已得到天耳通了,故雲出定入定,恒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爲妄想。”行者出了定,要將定中所聞得的法音,好好記著,不要舍棄。要和佛經上所說的一樣,若定中所聞,與經不合;出定所聞,與定中聞者不合,即非像觀禅定,故雲妄想。“若與合者,名爲粗想見極樂世界。”這個佛像觀,是佛真身觀的前方便,以像望真,故說此觀所見,名爲粗,以顯後面第九佛真身觀之所見,名爲妙觀也。
是爲像想,名第八觀;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于現身中,得念佛叁昧。
作這個佛菩薩像觀,觀想成就,即可得到滅除無量億劫生死重罪的利益。修行這個觀想成功了,後面修佛真身觀就決定可望成功。修像觀不能得念佛叁昧,而修佛身觀成就了,即可證念佛叁昧,故說于現身中,得念佛叁昧也。
丙九、佛身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叁千大千世界,于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衆多無數化菩薩,以爲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複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舍。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叁昧。
上面第八個觀想,是觀想佛的像,現在這第九觀,是觀想佛的真身。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此想成已,就是第八觀觀想佛像成功了,其次應當再觀無量壽佛的身相光明。這是觀佛真身的相好光明。這兩句經文,是結上啓下之詞。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夜摩天是梵語,譯成華文爲善分天,是欲界第叁重天。閻浮檀金譯中文名爲勝金,就是最好的金,最好的金我們人間亦有,但是夜摩天上的金更加好。贊佛偈中雲阿彌陀佛身金色即是說像夜摩天上那種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這是觀阿彌陀佛的真身,他的身量有六十萬億那由他高。那由他譯成中文亦名爲億,即是阿彌陀佛的身量,有六十萬億億恒河沙由旬高。關于這點有智者大師著的疏,及四明尊者作鈔,叫妙宗鈔,本精舍曹居士夫婦將該疏鈔複印流通,有很多人已請去看了。智者大師的疏說,這個地方恒河沙叁字是譯人謬誤,佛身高應是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但是到後面第十觀說觀音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如此說來,觀音菩薩反比佛身高出二十萬億那由他由旬,可是智者大師沒有再加解說了,而妙宗鈔作者四明尊者解釋是八十萬億爲十八萬億之誤。有人難問道:我們娑婆世界釋迦佛身長丈六,人身高八尺,今謂極樂世界佛身六十,菩薩十八,菩薩何太卑耶?四明尊者又解釋說:淨土勝應身,不可用穢土劣應身爲比例。他並且引法華經妙音菩薩身量四萬二千由旬,而他們的佛高六百八十萬由旬,以此來證實其言可信。按道源的意思,我們現在沒有梵文本子,不能查對哪個地方錯了,哪個地方不錯;哪個地方顛倒,哪個地方不顛倒,我們只要知道佛菩薩的身,有無量高大就好了,因爲我們現在根本觀想不出來那麼高大的像。下面第十叁觀,釋迦佛自己說道,這種大身,不是凡夫的心所能觀得出來的。所以第十叁觀,佛叫我們觀丈六金身。觀丈六金身,我們凡夫的心,還可以觀想出來。這種六十萬億那由他,八十萬億那由他高之身,凡夫的心觀不出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