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P24

  ..續本文上一頁末法時代,在世法說,亦是個世界大亂邪說橫行的時代。我們在這種時代,還能夠聞到佛法,決定是前生前世聞過佛法,甚至于多生多世聞過佛法。那麼,你的善根深厚了,善根深厚怎麼到現世還在當凡夫呢?這就是聞雖然聞到了,但是沒有照聞著的去做,去修行。例如:聽到佛經說:“孝養父母”,感到這是對,應該!不錯!“奉事師長”,對!應該!不錯!你聽雖然聽了,亦知道說的很對,而你沒有照著那話去做;沒有照佛的話去修行,所以到現在還沒有轉凡成聖。佛教導我們,教你孝養父母,你沒有老老實實的去孝養父母,教我們奉事師長,你亦沒有老老實實的去奉事師長。那麼,教我們老老實實念佛,你聽的時候覺得很對,結果亦沒有老老實實念佛。所以不但現在當凡夫,將來要生西方亦不能生得去。生西方要什麼人才能生得去?要老實人才能生西方,不是聰明人所能生去,聰明人世智辯聰,屬八難之一,他吃虧就吃虧在他太聰明了,這念佛法門,非要老實不行,佛叫你念佛,你就念佛,決定得生西方,沒有錯誤。這是講到修觀想,要將西方叁聖的真身都把他觀想出來。先提示不可思議的境界,叫我們觀想,下面給我們補充,我們凡夫的心裏觀想得到的。但是佛菩薩他怎麼有那個不可思議的身相?他那都是從凡夫時候,足踏實地的修出來的,老老實實修出來的。你就看看觀音菩薩他欲報師長恩,他已成了等覺菩薩,還要把佛像頂到他頭上,一天到晚的頂著;大勢至菩薩他欲報父母恩,把父母的遺骨頂在頭上;都是這麼老實修行。講觀想講到不可思議,故順帶講到菩薩的因行——他們初發心的行門,講一講,這是我們大家學得到,大家可以做得到的。

  余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衆生。

  “余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其余的身相,如觀世音,這如字當作同字解,如同觀世音,等無有異,沒有兩樣,就除了頭上,一是頂著化佛,一位頂著寶瓶,就這點不同,其他都一樣。“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這再講到大勢至菩薩他的德號,爲什麼叫大勢至?因爲他的威德勢力,到了至極,他走路的時候,不但一個世界動,十方世界都一切震動。震動就是地震,菩薩走路的時候,怎麼叫衆生遭災?你是個凡夫,而且是業障深重,才會想到這裏去,你想一想,大勢至菩薩他會叫地震嗎?他能叫衆生遭災嗎?決不會的。那麼,地震又是怎麼回事呢?請看下文:

  “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每正當地震之處,有五百億寶華,那一個一個的寶華,非常莊嚴,而且高大顯明,像西方極樂世界。他爲什麼要這樣?他發願要把十方世界,變成清淨國土,這是他的願力,所以有這個感應。“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他不但走路,十方世界震動,他坐在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亦動搖。怎麼知道是西方極樂世界?因爲這裏說是七寶國土,不但西方極樂一個世界動搖,動搖到下方,動搖到十方無量數的世界。“從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刹就是世界,我們這世界的下方還有下方,到最下方有個佛世界,叫金光佛刹;我們的上方世界亦還有上方,最上方的佛世界,就叫光明王佛刹。由最下方到最上方,“于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從下方到上方,世界無數,分身的西方叁聖亦無數。究竟有多少?將叁千大千世界碎爲微塵,每一粒微塵算一尊分身的無量壽佛,和一尊觀音菩薩一尊大勢至菩薩;那麼有無量數的微塵,就有無量數的西方叁聖。這都是變化出來,皆悉雲集在極樂世界。“畟塞空中”畟塞就是充滿。這兩個字,現在大家都很少用,故對它生疏了。就如我們坐公共汽車,常聽到說:“人好多呵,塞滿了!”就是這個塞。有說:“哎呀!畟的不得了!”就是這個畟。在這裏,它是形容詞,形容那無量無數的分身西方叁聖,雲集在極樂世界,充滿了虛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衆生。”通通坐的蓮華座,坐在那裏幹什麼?演說妙法,度苦惱衆生。前面第八觀作聖像觀之時,已經講到那七寶行樹,一一樹下,各有一佛二菩薩,遍滿彼國。那裏講的西方叁聖之化身,已經很多了,爲什麼這裏又講到大勢至菩薩由他坐下來的震動,化西方叁聖無量數的分身,雲集極樂世界,這是幹什麼?這是應這一類衆生的根機,有這一類的衆生,應該見這種境界,聽這種法,他才得利益;這是各應一類衆生,他是應機示現,觀機逗教,有這類機,才現這個相,有這個機,才說這個法。

  作此觀者,名爲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爲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已,名爲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作此觀者,名爲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爲觀大勢至菩薩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色身相是他真正的色身,簡別不是像觀。“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這是將勢至觀觀想成功,所得到的利益。阿僧祇譯中文爲無量數。你若是能將大勢至菩薩色身相觀觀想成功,得個什麼利益呢?當下就可得到消除無量數個無量數的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其次,若將勢至觀觀想成功,不受輪回,不受入胎出胎之苦,當生就得神足通。念佛的人,要到往生極樂世界,才得神足通,遊于十方諸佛世界。作勢至觀觀想成功,就在娑婆世界,就得足神通,就能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已,名爲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這是將前面第十觀觀音接起來,叫做具足觀他們的色身相。

  丙十二、普往生觀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于西方極樂世界,于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

  這第十二觀叫做普往生觀,普字作總字講,作一個總觀想,觀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前面從第一到第十一觀,將西方極樂世界依報莊嚴、正報莊嚴,統統觀想成功,這第十二個觀想,觀想著自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叫做普往生觀。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于西方極樂世界。”見此事時,是個什麼時候呢?就是將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和正報莊嚴觀想成功——西方叁聖的真實色身相觀想成功,指的是這個時候。這個時候,你就觀想你自己要生西方,你當起自心生于西方極樂世界。“于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作就是修觀想,修什麼觀想呢?作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觀想。于蓮華中,結跏趺坐,跏趺坐就是將兩個腿子盤起來,我們平常叫做盤雙盤。若是消文,那麼跏者交加,趺即腳背,把兩個腳背交加,放在兩個大腿上,這樣的坐姿,就叫跏趺坐。此處是叫行者修觀想,觀想你的面前有一個大蓮華現出來,你自己坐到蓮華裏面去,兩個腿子盤起來,這就叫于蓮華中,結跏趺坐。再想到你坐在裏面,這個蓮華合起來,合起來又怎麼樣?合起來之後,這個蓮華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七寶蓮池,你自己觀想著這蓮華開了,作蓮華開想;蓮華開的時候,就看見有光明,有五百色的光明來照身想;西方極樂世界,遍界都是光明,這時觀想有五百色的光明,來照自己的身體。眼目開想者,作光明照身想時,眼睛還是閉著的,但覺得眼前很亮,這時候眼目可以睜開,就叫眼目開想。眼睛一開,見佛菩薩滿虛空中,覺得驚奇高興。哎呀!真是極樂世界!滿虛空都是佛,都是菩薩,這就是前面講的,化佛化菩薩畟塞空中。這個時候,不但看見還再聽見“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先是眼睛看見的不可思議的境界,看見佛菩薩充滿虛空。現在再聽到那流水的聲音亦說法,鳥叫的聲音亦說法,乃至風吹樹林的聲音亦說法,還有諸佛都在說法,這就是有情、無情統統皆演妙法,所說的妙法,統與十二部經相合。“十二部經”一詞,有很多人解錯了。有人問道:“十二部經,我們只知道淨土宗有淨土叁經,除了這叁經外,還有九部是什麼經?”又有人問:“我們看到過淨土五經,除了五種之外,還有七部是什麼經?”這都是解釋錯了,所謂十二部經者,不是一部部的經書。部是部份、種類之義,總指一切經典,可分做十二個部份,或說十二個部門,所以十二部經,又譯作十二分教。教者,經教也,十二部經據智度論說:第一叫長行,這是一種散文體裁的經文。第二重頌,頌是偈頌,它是一種不須押韻的詩體,前面有長行,後面又有偈頌的,就叫重頌;例如普門品的“世尊妙相具……………”是也。第叁孤起頌,前面沒有長行文,單獨的偈頌,就叫孤起頌。這長行、重頌、孤起頌叁者,是指佛經經文結構的體裁。第四因緣,即佛經中的因緣法。第五本事,爲諸大弟子前生前世的事。第六本生,是佛說他自己過去生中的公案。第七未曾有,是凡夫境界所沒有的事,如神通、變化等。第八譬喻,佛陀說法,遇到不易了解的佛法,常用譬喻來說明。第九論議,高深難解的佛法,由佛弟子出來問,佛來答,一問一答,辯明佛理,如金剛經的須菩提與釋迦世尊,一問一答,就叫論議。第十無問自說,高深的真理,無人能問,沒有人問,佛自己說,這叫無問自說,如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以舍利弗作當機者,可是舍利弗一句話亦沒有問,是佛叫舍利弗的名,對他說的。第十一方廣,這是大乘方正廣大的道理。第十二授記,如法華經佛爲諸大弟子授成佛之記,就叫授記。綜…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