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P24

  ..续本文上一页末法时代,在世法说,亦是个世界大乱邪说横行的时代。我们在这种时代,还能够闻到佛法,决定是前生前世闻过佛法,甚至于多生多世闻过佛法。那么,你的善根深厚了,善根深厚怎么到现世还在当凡夫呢?这就是闻虽然闻到了,但是没有照闻着的去做,去修行。例如:听到佛经说:“孝养父母”,感到这是对,应该!不错!“奉事师长”,对!应该!不错!你听虽然听了,亦知道说的很对,而你没有照着那话去做;没有照佛的话去修行,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转凡成圣。佛教导我们,教你孝养父母,你没有老老实实的去孝养父母,教我们奉事师长,你亦没有老老实实的去奉事师长。那么,教我们老老实实念佛,你听的时候觉得很对,结果亦没有老老实实念佛。所以不但现在当凡夫,将来要生西方亦不能生得去。生西方要什么人才能生得去?要老实人才能生西方,不是聪明人所能生去,聪明人世智辩聪,属八难之一,他吃亏就吃亏在他太聪明了,这念佛法门,非要老实不行,佛叫你念佛,你就念佛,决定得生西方,没有错误。这是讲到修观想,要将西方三圣的真身都把他观想出来。先提示不可思议的境界,叫我们观想,下面给我们补充,我们凡夫的心里观想得到的。但是佛菩萨他怎么有那个不可思议的身相?他那都是从凡夫时候,足踏实地的修出来的,老老实实修出来的。你就看看观音菩萨他欲报师长恩,他已成了等觉菩萨,还要把佛像顶到他头上,一天到晚的顶着;大势至菩萨他欲报父母恩,把父母的遗骨顶在头上;都是这么老实修行。讲观想讲到不可思议,故顺带讲到菩萨的因行——他们初发心的行门,讲一讲,这是我们大家学得到,大家可以做得到的。

  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其余的身相,如观世音,这如字当作同字解,如同观世音,等无有异,没有两样,就除了头上,一是顶着化佛,一位顶着宝瓶,就这点不同,其他都一样。“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这再讲到大势至菩萨他的德号,为什么叫大势至?因为他的威德势力,到了至极,他走路的时候,不但一个世界动,十方世界都一切震动。震动就是地震,菩萨走路的时候,怎么叫众生遭灾?你是个凡夫,而且是业障深重,才会想到这里去,你想一想,大势至菩萨他会叫地震吗?他能叫众生遭灾吗?决不会的。那么,地震又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文:

  “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每正当地震之处,有五百亿宝华,那一个一个的宝华,非常庄严,而且高大显明,像西方极乐世界。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发愿要把十方世界,变成清净国土,这是他的愿力,所以有这个感应。“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他不但走路,十方世界震动,他坐在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亦动摇。怎么知道是西方极乐世界?因为这里说是七宝国土,不但西方极乐一个世界动摇,动摇到下方,动摇到十方无量数的世界。“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刹就是世界,我们这世界的下方还有下方,到最下方有个佛世界,叫金光佛刹;我们的上方世界亦还有上方,最上方的佛世界,就叫光明王佛刹。由最下方到最上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从下方到上方,世界无数,分身的西方三圣亦无数。究竟有多少?将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每一粒微尘算一尊分身的无量寿佛,和一尊观音菩萨一尊大势至菩萨;那么有无量数的微尘,就有无量数的西方三圣。这都是变化出来,皆悉云集在极乐世界。“畟塞空中”畟塞就是充满。这两个字,现在大家都很少用,故对它生疏了。就如我们坐公共汽车,常听到说:“人好多呵,塞满了!”就是这个塞。有说:“哎呀!畟的不得了!”就是这个畟。在这里,它是形容词,形容那无量无数的分身西方三圣,云集在极乐世界,充满了虚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通通坐的莲华座,坐在那里干什么?演说妙法,度苦恼众生。前面第八观作圣像观之时,已经讲到那七宝行树,一一树下,各有一佛二菩萨,遍满彼国。那里讲的西方三圣之化身,已经很多了,为什么这里又讲到大势至菩萨由他坐下来的震动,化西方三圣无量数的分身,云集极乐世界,这是干什么?这是应这一类众生的根机,有这一类的众生,应该见这种境界,听这种法,他才得利益;这是各应一类众生,他是应机示现,观机逗教,有这类机,才现这个相,有这个机,才说这个法。

  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色身相是他真正的色身,简别不是像观。“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这是将势至观观想成功,所得到的利益。阿僧祇译中文为无量数。你若是能将大势至菩萨色身相观观想成功,得个什么利益呢?当下就可得到消除无量数个无量数的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其次,若将势至观观想成功,不受轮回,不受入胎出胎之苦,当生就得神足通。念佛的人,要到往生极乐世界,才得神足通,游于十方诸佛世界。作势至观观想成功,就在娑婆世界,就得足神通,就能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这是将前面第十观观音接起来,叫做具足观他们的色身相。

  丙十二、普往生观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

  这第十二观叫做普往生观,普字作总字讲,作一个总观想,观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前面从第一到第十一观,将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正报庄严,统统观想成功,这第十二个观想,观想着自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叫做普往生观。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见此事时,是个什么时候呢?就是将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和正报庄严观想成功——西方三圣的真实色身相观想成功,指的是这个时候。这个时候,你就观想你自己要生西方,你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作就是修观想,修什么观想呢?作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观想。于莲华中,结跏趺坐,跏趺坐就是将两个腿子盘起来,我们平常叫做盘双盘。若是消文,那么跏者交加,趺即脚背,把两个脚背交加,放在两个大腿上,这样的坐姿,就叫跏趺坐。此处是叫行者修观想,观想你的面前有一个大莲华现出来,你自己坐到莲华里面去,两个腿子盘起来,这就叫于莲华中,结跏趺坐。再想到你坐在里面,这个莲华合起来,合起来又怎么样?合起来之后,这个莲华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七宝莲池,你自己观想着这莲华开了,作莲华开想;莲华开的时候,就看见有光明,有五百色的光明来照身想;西方极乐世界,遍界都是光明,这时观想有五百色的光明,来照自己的身体。眼目开想者,作光明照身想时,眼睛还是闭着的,但觉得眼前很亮,这时候眼目可以睁开,就叫眼目开想。眼睛一开,见佛菩萨满虚空中,觉得惊奇高兴。哎呀!真是极乐世界!满虚空都是佛,都是菩萨,这就是前面讲的,化佛化菩萨畟塞空中。这个时候,不但看见还再听见“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先是眼睛看见的不可思议的境界,看见佛菩萨充满虚空。现在再听到那流水的声音亦说法,鸟叫的声音亦说法,乃至风吹树林的声音亦说法,还有诸佛都在说法,这就是有情、无情统统皆演妙法,所说的妙法,统与十二部经相合。“十二部经”一词,有很多人解错了。有人问道:“十二部经,我们只知道净土宗有净土三经,除了这三经外,还有九部是什么经?”又有人问:“我们看到过净土五经,除了五种之外,还有七部是什么经?”这都是解释错了,所谓十二部经者,不是一部部的经书。部是部份、种类之义,总指一切经典,可分做十二个部份,或说十二个部门,所以十二部经,又译作十二分教。教者,经教也,十二部经据智度论说:第一叫长行,这是一种散文体裁的经文。第二重颂,颂是偈颂,它是一种不须押韵的诗体,前面有长行,后面又有偈颂的,就叫重颂;例如普门品的“世尊妙相具……………”是也。第三孤起颂,前面没有长行文,单独的偈颂,就叫孤起颂。这长行、重颂、孤起颂三者,是指佛经经文结构的体裁。第四因缘,即佛经中的因缘法。第五本事,为诸大弟子前生前世的事。第六本生,是佛说他自己过去生中的公案。第七未曾有,是凡夫境界所没有的事,如神通、变化等。第八譬喻,佛陀说法,遇到不易了解的佛法,常用譬喻来说明。第九论议,高深难解的佛法,由佛弟子出来问,佛来答,一问一答,辩明佛理,如金刚经的须菩提与释迦世尊,一问一答,就叫论议。第十无问自说,高深的真理,无人能问,没有人问,佛自己说,这叫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以舍利弗作当机者,可是舍利弗一句话亦没有问,是佛叫舍利弗的名,对他说的。第十一方广,这是大乘方正广大的道理。第十二授记,如法华经佛为诸大弟子授成佛之记,就叫授记。综…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