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P19

  ..續本文上一頁些可憐的生活處境,好不容易才能過來謀生,弟子心中不忍。請問佛法與國法如何平衡?

  

答:《梵網經》教導我們「不作國賊,不謗國主」,《璎珞經》教導我們「不漏國稅」。其實戒律中有許多地方,世尊都教導我們要守法。你生了慈悲心,憐憫他們而沒有報案,雖沒報案,新加坡報紙也時常刊登,也有不少人被發現遣返,這是我們時有所聞。佛法也不外乎情理法,一定要深入,同時平常要認真修行,爲社會、爲國家祈福。祈福絕對不是僅限于禱告而已,而是要真正以行動來祈求,行動總不外乎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舍己爲人。要時常聽經,時常學習經教,這些道理你透徹明了之後,世法與佛法是一不是二,決定沒有沖突,你慢慢去體會。21-90-38

  

問:在工作環境中不得不聽一些邪知邪見,因而難免落入印象,爲此而生煩惱,請問應該如何處理?

  

答:這個問題向新加坡許哲居士學習就很好。她說:「我見到不善的事,聽到不善的言語,就像在馬路上看到陌生人聽他們說話一樣,沒有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不把它放在心上就不會生煩惱。怎樣才不落印象?陌生人從馬路走過來,有沒有看到?看到,但是完全不記得。有沒有聽到他們講話?聽到,但講什麼完全不知道。這就是沒有落印象,這是個好方法。21-90-39

  

問:請問書寫的經文應如何處理才如法?

  

答:這要看它的價值,如果是書法寫得很好、很工整,經書可以做爲藝術品供養,家裏珍藏也可以,送給寺院或圖書館都很好。假如寫得不是很工整或是用鉛筆、鋼筆書寫,就自己收藏作紀念。21-90-39

  

問:有冒牌的出家衆出現在熱鬧場所化緣,請問我們是要學習高僧道安法師甘願受騙而如如不動,或者是遙送一句「阿彌陀佛」與他結緣?

  

答:兩者都好。你布施供養與他結個善緣,你知道他是假的,你並沒有受騙。或念幾句阿彌陀佛與他結緣也很好。21-90-40

  

問:我這一生決心要往生西方,然而我沒有發願要我的丈夫、孩子共同護持讓正法久住不滅,請問這樣對嗎?

  

答:這是你自己的心願,不能勉強家親眷屬。家人相不相信還不知道,所以只有自己發願。我們只有勸勉,不寄托任何希望,這與諸佛菩薩教化衆生一樣。因爲希望太多,失望就多,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這是我們要學習的。21-90-40

  

問:請問炒股票是善業還是惡業?

  

答:我不懂股票,如果是屬于賭博性質,學佛人不應該做;如果是屬于儲蓄,這是可以的。儲蓄,沒有過失;賭博,決定有過失,增長貪心。真正學佛人不要存錢,存錢是錯誤的。世間許多苦難人缺錢,你有多余把它存起來,不去幫助他們,這個不應該。佛教導我們,肯幫助別人才能真正得到財富。

  

  財富從哪裏來?從財布施得來,愈施愈多。股票賺得有限,拿去布施,賺得就更多了。可是賺得再多,都不要去享受,一享受容易墮落。佛教導我們要「舍得」,你所得到的再布施,你的福報永遠享受不盡。有智慧的人在物質生活的享受,只達到一個普通水平就知足,把多余的布施給苦難衆生,這是行菩薩道。所以,最好不要儲蓄財富,應當散財。21-90-41

  

問:我兒子有轉男爲女的念頭,有人教我念《地藏經》,有人教我念觀世音菩薩,有人教我念消業障的咒語,有人教我做水忏。我念了幾個月的《地藏經》、大悲咒,及做淨宗早晚課,可是兒子並沒有回心轉意。請問我應該怎麼辦?

  

答:這是你們家裏的事情,外人很難了解整個狀況,你必須要多多了解他。他要動手術,你要請教醫生,多方面觀察,並與兒子共同商量,然後再做決定。

  

  誦經念佛確實會有感應,但是你做得太多、太雜了,感應就沒有了。所謂「誠則靈」,真誠就是清淨心,心愈清淨,念佛、念經、念咒都靈。你念的大概都不靈,因爲念經時想到要念咒,念咒時又想到要念經,夾雜就不靈。任何一種經咒效果都一樣,不能搞得太多、太雜。所以,真正功夫得力,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有效果。21-90-41

  

問:現在字紙十分普遍,每年我們做功課也製造了不少字紙,拿字紙來包東西更是普遍,請問這會受報折福嗎?

  

答:現在的字紙較古代不值錢,更何況現在的報紙都教人殺盜淫妄,真正正面教誨的很少,所以折福也就很少了。古時候字紙大都是讀聖賢書人文以載道,所以對這樣的字紙要尊重,不能隨便丟棄,或拿來擦桌子、包東西。惜字紙就是積福德。

  

  我們決定不可以用印佛經、佛像的字紙去作踐,那就折福了。佛像、經書損毀了,一般的作法是將之火化。最好是送寺院的火化爐單獨火化,或在野外其他幹淨地方火化之後,把灰埋在地下,這是恭敬。但是現在一般都市,隨便燒東西是犯法的,所以最好是在寺院的火化爐火化。若是線裝書就不能火化,線裝書大概總有幾十年、幾百年的曆史。破舊了可以修補,拿去裱褙,然後再將之裝訂起來。這是佛教曆史文物,我們要懂得珍惜,不能火化。現在普通一般印刷品,不是藝術品,火化沒有關系。佛像也是如此,如果是印的,用舊了可以火化,如果是畫的則不可以,一定要裱褙,因爲那是佛教的藝術。另外,必須要曉得,字紙最好不要包吃的東西,因爲油墨有毒,包一般不是吃的東西可以。21-90-44

  

問:有人說:用象牙念珠念佛,經過一段時日後,象牙衆會來討命。因此,我不敢用也不敢送給人,請問我應如何處置這串念珠?

  

答:你把這串念珠供養老和尚,我們沒有能力度它,讓一位真正有修有德的修行人去度它,這就可以,這是慈悲心。

  

  學佛之人不但不吃肉,也不穿皮製衣物,因爲傷害動物之性命,取其皮做衣服、鞋子,這與吃肉一樣。但《百丈清規》裏記載,七十歲以上身體衰弱者,沒有皮袍無法保暖的,可以白衆跟大家說明:「我必須要穿一件皮袍保暖。」這就可以,這是開緣。21-90-44

  

問:我們常搞不清楚主導與輔導,往往勸人爲善,勸到後來無形中演變成命令,而去主導他人,請問如何才不會落入主導他人?

  

答:輔導幫助別人到最後是主宰別人,原因是主觀太強,另外一種原因是習氣煩惱,就是想控製別人的念頭。學佛人一定要放棄控製別人的行爲與意念,這才能行菩薩道。若處處有此強烈的意願,對自己修行會造成重大的障礙,並且不易得人和。這個意念、行爲都不好,應當修正過來。

  

  儒家教人「謙虛」,唯有謙虛才能爲衆生服務,才能修布施供養。不懂得謙虛,就會貢高傲慢,處處指揮別人,命令式對待別人,自己往往不知不覺,但在別人心裏會産生很大的反感,這是障礙自己的修行。21-90-44

  

問:我生長的地方是以補魚爲業,殺業很重,請問如何結緣能讓這地方人學佛?

  

答:這必需讓他們認識佛教,以及懂得佛法的道理,並且爲他們講解佛法。若無人爲他們講解,道場流通的《了凡四訓》連續劇光碟,可以帶回漁村讓他們看電視劇學佛,這片光碟接引初機很理想,就從這裏下手。21-90-45

  

問:已婚和准備結婚之人,請問學佛應注意哪些方面?

  

答:已婚或准備結婚之人,應該多向年長者請教,長輩會把以往的經驗、教訓教導你。結婚,首先要了解事實狀況,不但是男女雙方彼此了解,雙方的家庭狀況也必需了解。若家庭叁代以上都修善積德,其兒女必定有福,祖宗積德,後代必能發達。再者,夫妻要有共同努力的目標,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是非常脆弱的,禁不起考驗,現在的社會離婚率這麼高,就是沒有考慮這麼多的因素。

  

  學佛之人,找對象一定也是學佛人,譬如我們的道場是修淨土,目標就是修清淨心,兩人都修清淨心,法門相同、目標也相同,志同道合這樣最好。學佛人必須懂得時常保持心地清淨、身體輕松,身心清淨才有智慧,方能解決問題。

  

  夫妻要創造美滿的前途,一定是同心同德、志趣相投。這種結合是道義不是感情,感情是媒介,後面一定要有道義才能美滿;疏忽了道義,只是昙花一現,婚姻不能長久。21-90-45

  

問:請問被人誤會是否要解釋清楚?如何判定在何種狀況下…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