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些可怜的生活处境,好不容易才能过来谋生,弟子心中不忍。请问佛法与国法如何平衡?
答:《梵网经》教导我们「不作国贼,不谤国主」,《璎珞经》教导我们「不漏国税」。其实戒律中有许多地方,世尊都教导我们要守法。你生了慈悲心,怜悯他们而没有报案,虽没报案,新加坡报纸也时常刊登,也有不少人被发现遣返,这是我们时有所闻。佛法也不外乎情理法,一定要深入,同时平常要认真修行,为社会、为国家祈福。祈福绝对不是仅限于祷告而已,而是要真正以行动来祈求,行动总不外乎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舍己为人。要时常听经,时常学习经教,这些道理你透彻明了之后,世法与佛法是一不是二,决定没有冲突,你慢慢去体会。21-90-38
问:在工作环境中不得不听一些邪知邪见,因而难免落入印象,为此而生烦恼,请问应该如何处理?
答:这个问题向新加坡许哲居士学习就很好。她说:「我见到不善的事,听到不善的言语,就像在马路上看到陌生人听他们说话一样,没有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不把它放在心上就不会生烦恼。怎样才不落印象?陌生人从马路走过来,有没有看到?看到,但是完全不记得。有没有听到他们讲话?听到,但讲什么完全不知道。这就是没有落印象,这是个好方法。21-90-39
问:请问书写的经文应如何处理才如法?
答:这要看它的价值,如果是书法写得很好、很工整,经书可以做为艺术品供养,家里珍藏也可以,送给寺院或图书馆都很好。假如写得不是很工整或是用铅笔、钢笔书写,就自己收藏作纪念。21-90-39
问:有冒牌的出家众出现在热闹场所化缘,请问我们是要学习高僧道安法师甘愿受骗而如如不动,或者是遥送一句「阿弥陀佛」与他结缘?
答:两者都好。你布施供养与他结个善缘,你知道他是假的,你并没有受骗。或念几句阿弥陀佛与他结缘也很好。21-90-40
问:我这一生决心要往生西方,然而我没有发愿要我的丈夫、孩子共同护持让正法久住不灭,请问这样对吗?
答:这是你自己的心愿,不能勉强家亲眷属。家人相不相信还不知道,所以只有自己发愿。我们只有劝勉,不寄托任何希望,这与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一样。因为希望太多,失望就多,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这是我们要学习的。21-90-40
问:请问炒股票是善业还是恶业?
答:我不懂股票,如果是属于赌博性质,学佛人不应该做;如果是属于储蓄,这是可以的。储蓄,没有过失;赌博,决定有过失,增长贪心。真正学佛人不要存钱,存钱是错误的。世间许多苦难人缺钱,你有多余把它存起来,不去帮助他们,这个不应该。佛教导我们,肯帮助别人才能真正得到财富。
财富从哪里来?从财布施得来,愈施愈多。股票赚得有限,拿去布施,赚得就更多了。可是赚得再多,都不要去享受,一享受容易堕落。佛教导我们要「舍得」,你所得到的再布施,你的福报永远享受不尽。有智慧的人在物质生活的享受,只达到一个普通水平就知足,把多余的布施给苦难众生,这是行菩萨道。所以,最好不要储蓄财富,应当散财。21-90-41
问:我儿子有转男为女的念头,有人教我念《地藏经》,有人教我念观世音菩萨,有人教我念消业障的咒语,有人教我做水忏。我念了几个月的《地藏经》、大悲咒,及做净宗早晚课,可是儿子并没有回心转意。请问我应该怎么办?
答:这是你们家里的事情,外人很难了解整个状况,你必须要多多了解他。他要动手术,你要请教医生,多方面观察,并与儿子共同商量,然后再做决定。
诵经念佛确实会有感应,但是你做得太多、太杂了,感应就没有了。所谓「诚则灵」,真诚就是清净心,心愈清净,念佛、念经、念咒都灵。你念的大概都不灵,因为念经时想到要念咒,念咒时又想到要念经,夹杂就不灵。任何一种经咒效果都一样,不能搞得太多、太杂。所以,真正功夫得力,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有效果。21-90-41
问:现在字纸十分普遍,每年我们做功课也制造了不少字纸,拿字纸来包东西更是普遍,请问这会受报折福吗?
答:现在的字纸较古代不值钱,更何况现在的报纸都教人杀盗淫妄,真正正面教诲的很少,所以折福也就很少了。古时候字纸大都是读圣贤书人文以载道,所以对这样的字纸要尊重,不能随便丢弃,或拿来擦桌子、包东西。惜字纸就是积福德。
我们决定不可以用印佛经、佛像的字纸去作践,那就折福了。佛像、经书损毁了,一般的作法是将之火化。最好是送寺院的火化炉单独火化,或在野外其他干净地方火化之后,把灰埋在地下,这是恭敬。但是现在一般都市,随便烧东西是犯法的,所以最好是在寺院的火化炉火化。若是线装书就不能火化,线装书大概总有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破旧了可以修补,拿去裱褙,然后再将之装订起来。这是佛教历史文物,我们要懂得珍惜,不能火化。现在普通一般印刷品,不是艺术品,火化没有关系。佛像也是如此,如果是印的,用旧了可以火化,如果是画的则不可以,一定要裱褙,因为那是佛教的艺术。另外,必须要晓得,字纸最好不要包吃的东西,因为油墨有毒,包一般不是吃的东西可以。21-90-44
问:有人说:用象牙念珠念佛,经过一段时日后,象牙众会来讨命。因此,我不敢用也不敢送给人,请问我应如何处置这串念珠?
答:你把这串念珠供养老和尚,我们没有能力度它,让一位真正有修有德的修行人去度它,这就可以,这是慈悲心。
学佛之人不但不吃肉,也不穿皮制衣物,因为伤害动物之性命,取其皮做衣服、鞋子,这与吃肉一样。但《百丈清规》里记载,七十岁以上身体衰弱者,没有皮袍无法保暖的,可以白众跟大家说明:「我必须要穿一件皮袍保暖。」这就可以,这是开缘。21-90-44
问:我们常搞不清楚主导与辅导,往往劝人为善,劝到后来无形中演变成命令,而去主导他人,请问如何才不会落入主导他人?
答:辅导帮助别人到最后是主宰别人,原因是主观太强,另外一种原因是习气烦恼,就是想控制别人的念头。学佛人一定要放弃控制别人的行为与意念,这才能行菩萨道。若处处有此强烈的意愿,对自己修行会造成重大的障碍,并且不易得人和。这个意念、行为都不好,应当修正过来。
儒家教人「谦虚」,唯有谦虚才能为众生服务,才能修布施供养。不懂得谦虚,就会贡高傲慢,处处指挥别人,命令式对待别人,自己往往不知不觉,但在别人心里会产生很大的反感,这是障碍自己的修行。21-90-44
问:我生长的地方是以补鱼为业,杀业很重,请问如何结缘能让这地方人学佛?
答:这必需让他们认识佛教,以及懂得佛法的道理,并且为他们讲解佛法。若无人为他们讲解,道场流通的《了凡四训》连续剧光碟,可以带回渔村让他们看电视剧学佛,这片光碟接引初机很理想,就从这里下手。21-90-45
问:已婚和准备结婚之人,请问学佛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已婚或准备结婚之人,应该多向年长者请教,长辈会把以往的经验、教训教导你。结婚,首先要了解事实状况,不但是男女双方彼此了解,双方的家庭状况也必需了解。若家庭三代以上都修善积德,其儿女必定有福,祖宗积德,后代必能发达。再者,夫妻要有共同努力的目标,决不能感情用事。感情是非常脆弱的,禁不起考验,现在的社会离婚率这么高,就是没有考虑这么多的因素。
学佛之人,找对象一定也是学佛人,譬如我们的道场是修净土,目标就是修清净心,两人都修清净心,法门相同、目标也相同,志同道合这样最好。学佛人必须懂得时常保持心地清净、身体轻松,身心清净才有智慧,方能解决问题。
夫妻要创造美满的前途,一定是同心同德、志趣相投。这种结合是道义不是感情,感情是媒介,后面一定要有道义才能美满;疏忽了道义,只是昙花一现,婚姻不能长久。21-90-45
问:请问被人误会是否要解释清楚?如何判定在何种状况下…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