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臺,古人都想到了。
現在科技發達,我們深深希望能將佛法編成電視連續劇,這個效果很大,接引初機最爲方便。所以,從事于這個工作的人,希望能有一個正確的目標與方向努力來做,理念是一定要對全世界弘法。當然除了本身藝術修養之外,對佛法的修養也要相當到家。如果不在佛法上下功夫,這個藝術的型態有,但是沒有內容,還是達不到教化衆生的目的。21-90-08
問:我一天用八、九個小時的時間,生産講經的影音光碟,其余時間用來攝心念佛。請問這種作法算不算自私自利?我很想用幾年的時間放下世緣,一心念佛,是否可行?
答:每天用一些時間來流通佛法的影音光碟,這是好事情,這是利他。工作期間佛號也可以不斷,因爲這是用機械操作,不需要思考,不妨礙念佛。凡是用思考的工作,必須將佛號放下,專心工作;工作完了,再專心念佛。這樣工作也做好了,佛也念好了。
至于放下世緣,一心念佛,這要看自己的環境。若條件具足,生活沒有問題,家庭也沒有問題,可以這麼做;不具足就不要勉強,勉強會生煩惱。假若你一切放下了,家庭生活産生問題,這就不行。在家同修不但要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家庭,應當給社會做一個好榜樣,不要讓世間人看到,「那個人學佛學呆了、學迷了,連家都不要了」,讓人造口業,這個不可以。21-90-14
問:我想把法師講經開示的VCD帶回農村,但有人說老實念佛就好了。請問不知對否?
答:佛法及古聖先賢的教誨,都是勸我們存好心、行好事、做好人,這些教誨是沒有界限的,一切衆生都有分。我們有機緣接受佛法,也有義務把這些資訊傳給有緣的衆生,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但是要如法的做,在中國有些地方不准流通,我們就不做,決定遵守國家的法令規章,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梵網經》教導我們的。佛弟子首先要「守法」,人人都守法,我相信無論是哪個政府,都歡迎這種善良的百姓。國家對佛法有認同,知道佛法有利于社會,逐漸就會開放。我們等待時節因緣,不可操之過急。21-90-52
問:我要助印《金剛經》,而經文第二品「雲何應住」是弘一法師手寫的,其他經本是「應何雲住」,蕅益大師寫的是「雲何應住」。這兩種說法都有根據,請問究竟哪個本子較好?
答:江味農居士用了一生的時間專修《金剛經》,用了叁、四十年的時間爲《金剛經》做校訂本。我過去學《金剛經》,都是依據江味農居士的校訂本,臺中李炳南老居士講《金剛經》也用這個本子。江味農居士根據許多的版本仔細校對,不僅是這一句,裏面出入還有許多地方,這是值得我們做參考的。
如果你要印,既然是弘一大師寫的,你就不能更動它,你更動它就是錯誤;這是弘一大師自己負責任,與我們不相幹。我們可以依照江居士的本子把它寫在旁邊,更正過來,自己讀誦方便。如果弘一大師寫的與江居士的校訂本是完全相同,可能弘一大師寫的就是用校訂本。他們差不多是同時代的人,也都是大佛學家,都值得我們尊敬景仰,我們對他們有信心。21-90-53
問:印《地藏經》和印咒語,請問是否可以用簡體字?
答:佛法是利益廣大群衆,可以用簡體字印經。中國簡體字已經流行叁、四十年,大家都已用成習慣,我們現在看到簡體字的經書也很多。21-90-54
問:近期印的《無量壽經》有幾個錯字,請問是否能改正?
答:發現經本有錯字,應當注明是哪一部經,在第幾頁、第幾行、第幾個字,寫信到流通處,再印時我們就會將之改正,這是無量功德。我們不但自己如是作法,而且也要勸導別的同修,若發現經本有錯字,一定要寫信到流通處去更正。21-90-55
問:目前佛教歌曲音調旋律莊嚴好聽,請問淨宗學會是否可以複製流通?
答:我們可以聽看看,如果確實不錯又沒有版權,就可以流通。21-90-70
問:居士發心將法師講經錄音等寫成書本流通,沒有經過法師審查批准就印書流通,請問是否有過錯?
答:過錯是難免的。講臺上的講演是口語,口語與文章決定有差別。你可以參考《無量壽經講記》,那四本書是我刪改過的。你對照《無量壽經》的錄相帶,錄相帶裏面所講的,我們只保留叁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因爲口語裏的廢話很多,重複話也多,寫成文章時,這些都是累贅、過失,一定要刪除。因此,你照錄音帶一字不漏的寫下來,大概一小時可以寫一萬字;若要寫成文章,決定不能超過叁千字,一定要小心謹慎。但口語的文稿可以做爲內部參考,因爲講經的人要學口語,不能在講臺上念文章,一定要口語化。21-90-72
問:香港對于中國大陸的佛法振興有關鍵作用,所以有很大的潛力。請問您能否長期留在香港講經?現在還缺哪些客觀條件?
答:我留在香港講經當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凡事我們是隨緣而不攀緣。實在說,一九七七年我初到香港,法緣就非常殊勝。現在我不能常住香港,因爲我還在訓練一批學生,這是佛門的大事。諸位同修要曉得,我講得再好,死了後繼無人,我的成績等于零。我死了之後,代代有傳人,底下一位講得比我還要殊勝,我就成功了。
過去黃念祖老居士時常勸我,叫我不要再講經了,要定下來寫書和教學生,培養繼起的人才。我說:「我早就有這個心,只是緣沒有成熟,沒有人請我去講學。」如果有人請我去講學,我也有條件。臺灣有些佛學院請我,我都沒有接受,因爲佛學院的老師太多,每一位老師講一種東西,甚至彼此都不能相容,如此會把學生學習的情緒弄亂了,所以我沒有接受。
我的教法要像我的老師教我一樣,從前我在臺中跟李炳南老師學經十年,學一家之言,很有受用。二人教是兩條路,叁人教是叁叉路口,所以教學只能有一人,用教私塾的方法,我願意用這種教學法。
幾年前,在新加坡遇到李木源居士,我們談到培養人才,我把這些觀念告訴他,他很歡喜,于是在新加坡辦了培訓班,我一個人教。每天有六、七小時的課程,雖然教得辛苦,但我很高興,因爲能把學生帶起來,幾乎各個都能上臺講演。他講得好不好,完全在他自己用功,只要肯用功,在講臺上千錘百煉,十年就會有成就。培訓出來的這批學生將來自己能講、能寫、能教,往後有因緣主持佛學院,佛教前途是光明的。
我跟李老師學教,十年之後才能運用自如,才得自在,所謂是左右逢源,得心應手。若沒有十年講臺的實際鍛煉,很難!所以,學講經不難,要有耐心、恒心,決定不間斷,成敗關鍵在此。
最近,我們在澳洲有一個小道場。過去跟隨我十幾年的老同學,他們雖然長期聽經,卻沒有講經的經驗,我就利用澳洲這個地方來訓練他們,我對他們的要求比新加坡培訓班還要嚴格。新加坡的培訓班是著重在講經技術,澳洲的培訓班是著重在德行。課程從《弟子規》學起,學完再上《叁字經》、《了凡四訓》、《感應篇》和《陰骘文》,最後才教《十善業道經》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換言之,我們從幼稚園、小學念起,這是紮根。根要是不深,德行與學問就不能養成,這至少要用五年的時間,必須我親自去教、去督促。
你們希望我到香港來講經,我跟你們約五年以後,我把這一批學生帶起來了,他們能自立,我就可以放手。我若不照顧他們,他們想成就非常困難。所以,你們若想到佛法後繼人才的重要,就會同意我的作法。21-90-73
問:我是皈依弟子,但很多朋友都是一貫道,我將老法師的講經光碟片送給他們聽,有人說這樣有罪,請問是否有罪過?
答:你沒有罪過。佛是普度衆生,一貫道也是衆生,我們不能舍棄,只要他歡喜接受,都應當送給他。新加坡有九個宗教,我們都送講經的錄相帶給他們,他們也都在聽。我們時常往來,彼此互相學習。我常讀他們的經典,他們也常讀我們的經典,所以新加坡各個宗教相處得非常和諧。21-90-74
問:海外華僑及熱愛中國的人說,中國大陸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發源地,但回大陸尋找時,發現古典文化沒有在大陸,而是漂流在海外。請問正法豈能總在外面漂流,如何回大陸結果?
答:你想得很好。但是我告…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