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以行大禮?
答:佛門的大禮是接足禮,像我們拜佛一樣,頂禮叁拜。這個問題沒有說清楚,是學佛的居士可否接受別人給你行大禮,還是學佛居士自己可否行大禮?但是在原則上講都可以。爲什麼?普賢菩薩的第一願是「禮敬諸佛」,常不輕菩薩見任何人都頂禮叁拜,不敢輕視一切衆生,對于一切衆生與佛同樣的恭敬,這是正確的,這是普賢行。21-90-88
學佛篇
問:弟子懇請師父慈悲攝受,期望能有因緣親近老法師。
答:這個要求佛菩薩,我幫不上忙,因爲我在任何地方都是客人,不是主人。你想在此地住,要得到道場的許可,他們有權決定留與不留,我沒有權。縱然道場很歡迎你在此地居住,但國家的移民局是否同意也是問題。所以,這件事情還是求佛菩薩加持。21-90-51
問:有人有時對于一些事情能一下子說出來,而且正確不差。請問這是清淨心,還是仙家?
答:這種事情確實有。《楞嚴經》說這種多半是鬼神附身,不是他自己的能力。我們常講的「特異功能」、「神通」,這是有人附在他身上的能力,附身的人離開之後,他的能力就喪失了。有些小事情他說得很准確,大的事情就靠不住,這種事自古以來都有,社會都發生過,佛經也曾經講到。21-90-52
問:中國有一句古話形容,父母在世時,子女很享福,所謂是父母運。我們學佛者只盼望老法師健康長壽,讓我們享一點淨空法師福。
答:福報是自己修的,自己修的自己享,才是真實的。享別人的福,都無法保持長久,享自己的福才能保持長久。21-90-55
問:年輕人辭去工作,把孩子丟給老人,自己去道場修行,請問如法嗎?
答:這視家庭環境及家人對佛法認識多少而定。你家裏的老人樂意、歡喜,這就如法;你家裏的老人不願意,也不歡喜,因爲你給他找麻煩,這就不如法。
佛教導衆生,第一是「孝養父母」,所以家庭和睦是學佛的第一件事情。學佛人搞得家庭不和,無論用什麼功夫都是枉然,因爲家庭不和,如何與一切衆生和睦相處?諺語講「家和萬事興」,佛門諺語也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我們雖然修學不同的法門、宗派,要能彼此互相贊歎、尊重、互助合作,佛法就能興旺;若彼此對立、排斥,這是滅佛法,不是興佛法。21-90-56
問:在修行中遇到父母、丈夫、兒女障道的難題,唯擔心眷屬落因果而心有余悸。請問應如何去對待這些問題?
答:你能如理如法的修行,我相信你的家人不會障礙。因爲一個人修行如法,對家庭、對親戚朋友、對鄰裏鄉黨,決定能和睦相處,決定能尊重敬愛,豈會發生沖突?會發生沖突都是自己本身有問題,應當要反省改正。
一般我們常見的是飲食方面,你吃長素,家人吃葷,特別是喜歡吃海鮮,你看到了,表情就不一樣,你家裏人覺察到,當然不舒服。這種情形之下,要懂得恒順衆生,隨喜功德。你能隨順就沒有沖突,樣樣都要忍讓,用時間來感化他們。
家裏人對你也很愛護,看到你天天吃素食會說:「營養不夠,你身體會壞!」因此,學佛心地要清淨慈悲,一定要把形態修好,家裏人看到會說:「你天天吃素,沒有營養,爲什麼身體這麼好?」你必須做好榜樣,把修行的成果拿出來,他們就相信了。
中年以後,素食是健康長壽之道,這種生活方式是健康長壽的方式,你慢慢的去教導家人、影響家人,決定不能沖突,一定要隨順家親眷屬,才能度化他們,這個問題就能解決。21-90-60
問:一位居士說:「我們大陸居士來到新加坡,是爲了和老法師照照相,或是爲了某種個人的名利而來的。」並說您講:「讓他們去表演!他們都快要下地獄了,我們就幫幫他!」我們從幾千裏來此參學,我想那位居士是對我們講假話吧!請問您身邊的人是否一定是大菩薩?
答:首先,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向你忏悔,這都是實話。有些造謠生事,還說是我說的,但我從未說過這些話。許多從遠地來的同修想來看我,我非常感激,而有些人在當中障礙了。這些事情沒有人告訴我,我都不知道。實在講,我身邊沒有人,我是孤家寡人,一個助手都沒有,照顧的人也沒有。我跟大家都是朋友,我絕對不以爲自己是老師,你們是學生,我不敢起這個心念,所以大家都平等。
我們的老師是誰?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都是同學,都是彌陀弟子,我不過是比大家多學了幾天而已。你們來找我,我有義務幫助你,我會很認真的幫助你,我絕不吝法、吝財,我一生都是隨順佛陀和孔孟的教誨。我每天讀佛經之外,還讀《四書》、《聖經》及《古蘭經》,這些經典都是大聖大賢對于宇宙人生大道理的體會,將他們的經驗與智慧借著文字流傳以供養後人,給我們做參考。這種厚恩大德,我們要時時圖報。如何報答?第一要依教修行,第二要勸化衆生。除此以外,我們沒有任何方式能報答前賢,要懂得這些道理。
從中國來的,從海外各地來的,有些過去見過面,有些從未見過面,到這些都是來參學。我們做佛弟子應當熱情招待,全心全力幫助他們。他們在這裏的時間很短暫,決不能讓他們空過。我跟學習《華嚴經》的幾位同學說,如果你們覺得《華嚴經》很重要,但是幫助新同學會耽誤學習,我可以不講《華嚴經》,至少可以停講半年,等第五屆同學畢業之後再講。我們一定要全心全力照顧大家,否則如何對得起人?我們不能全心照顧就有罪過,對不起佛菩薩,對不起祖師大德。在家居士到此地來參學,有些跟旅行團來的,時間只有一天、兩天,更不能讓他們空過。
我們這裏有些學習的資料,過去我們沒有限製的給大家帶回去。現在中國因爲*輪功事件影響到佛教,海關檢查得很嚴格,帶回去的書和光碟都被沒收了。同時宗教局也寫信傳話告訴我,希望我們對中國大陸來的這些參學同修,盡量讓他們少帶東西,所以現在分量上減少了,這才有限製,從前是沒有限製的。這個限製僅對于中國地區,因爲中國的環境不一樣,其他地區依舊沒有限製。何時中國宗教局的禁令開放了,我們決定沒有限製。所以,這個限製不是我們限製的,你們一定要懂得。我們總是真誠、熱情,全心全力來接待、幫助。
我身邊的人是否一定是大菩薩?菩薩不是沒有,菩薩也很多,我們要有慧眼去認識,但魔也很多,魔比菩薩還多,都要認識清楚。但是,無論是佛、是魔,我們真誠恭敬,決定不分別。爲什麼?魔也有佛性,只是他一時迷惑顛倒變成魔,魔將來也會變成佛,所以我們應當恭敬。善人與惡人,好人與壞人,我們以平等心、真誠心、恭敬心對待。好人與善人,我們跟他學;惡人與壞人,我們觀察他哪些地方有錯誤,回過頭來想想我有沒有。如果我有,則趕緊改過。你能如是學習,善人是老師,惡人也是老師。
若他這種言語、態度,我們聽了很難過,我們對待別人可不可以用這種言語態度?即使對待一些厭惡的人、不喜歡的人,也不可用這種態度,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你就學會了。順境與逆境都是菩薩學處,善人與惡人都是善知識,這樣才能成就自己真實的道業。21-90-61
問:請問如何成爲佛的好學生?
答:諸位同修都應當知道,現代的社會倫理與道德完全廢棄了。前幾年我在美國,很多同修在空閑的時間都來找我訴苦,說兒女叛逆不聽話;老師也來找我訴苦,說學生不聽話,在教學過程當中是苦不堪言。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不但我講,過去演培法師也常談到。
演培法師是我的老友。十幾年前,我初到新加坡時,他在新加坡建立道場,也收了徒弟。我說:「不錯!你徒弟很好。」他笑著說:「這個時代沒有師徒,只有朋友了。」這句話的意思很深!
現在世間沒有父子,也沒有師生,佛門裏也沒有師徒,大家能當作朋友看待就很好了。時代不同了,從前有父子、師生的關系,現在沒有了。我這一代還有,所以我對教導我的老師,仍然念念不忘。我不忘老師的教誨,老師如何教導我,我就如何學習,念念當中依教奉行。而學習不是一天、兩天或一年、兩年,而是一生的事情,這才是「報師恩」與「報佛恩」。
我們是凡夫,凡夫在一生中不能成就的原因,就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個虧就吃大了。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決定是放棄自己的成見。我們的成見是錯誤的,是從自私自利而生,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不是正確的。我們有幸能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識,要想做個好學生,真正有成就,決定…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