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以行大礼?
答:佛门的大礼是接足礼,像我们拜佛一样,顶礼三拜。这个问题没有说清楚,是学佛的居士可否接受别人给你行大礼,还是学佛居士自己可否行大礼?但是在原则上讲都可以。为什么?普贤菩萨的第一愿是「礼敬诸佛」,常不轻菩萨见任何人都顶礼三拜,不敢轻视一切众生,对于一切众生与佛同样的恭敬,这是正确的,这是普贤行。21-90-88
学佛篇
问:弟子恳请师父慈悲摄受,期望能有因缘亲近老法师。
答:这个要求佛菩萨,我帮不上忙,因为我在任何地方都是客人,不是主人。你想在此地住,要得到道场的许可,他们有权决定留与不留,我没有权。纵然道场很欢迎你在此地居住,但国家的移民局是否同意也是问题。所以,这件事情还是求佛菩萨加持。21-90-51
问:有人有时对于一些事情能一下子说出来,而且正确不差。请问这是清净心,还是仙家?
答:这种事情确实有。《楞严经》说这种多半是鬼神附身,不是他自己的能力。我们常讲的「特异功能」、「神通」,这是有人附在他身上的能力,附身的人离开之后,他的能力就丧失了。有些小事情他说得很准确,大的事情就靠不住,这种事自古以来都有,社会都发生过,佛经也曾经讲到。21-90-52
问:中国有一句古话形容,父母在世时,子女很享福,所谓是父母运。我们学佛者只盼望老法师健康长寿,让我们享一点净空法师福。
答:福报是自己修的,自己修的自己享,才是真实的。享别人的福,都无法保持长久,享自己的福才能保持长久。21-90-55
问:年轻人辞去工作,把孩子丢给老人,自己去道场修行,请问如法吗?
答:这视家庭环境及家人对佛法认识多少而定。你家里的老人乐意、欢喜,这就如法;你家里的老人不愿意,也不欢喜,因为你给他找麻烦,这就不如法。
佛教导众生,第一是「孝养父母」,所以家庭和睦是学佛的第一件事情。学佛人搞得家庭不和,无论用什么功夫都是枉然,因为家庭不和,如何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谚语讲「家和万事兴」,佛门谚语也说「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我们虽然修学不同的法门、宗派,要能彼此互相赞叹、尊重、互助合作,佛法就能兴旺;若彼此对立、排斥,这是灭佛法,不是兴佛法。21-90-56
问:在修行中遇到父母、丈夫、儿女障道的难题,唯担心眷属落因果而心有余悸。请问应如何去对待这些问题?
答:你能如理如法的修行,我相信你的家人不会障碍。因为一个人修行如法,对家庭、对亲戚朋友、对邻里乡党,决定能和睦相处,决定能尊重敬爱,岂会发生冲突?会发生冲突都是自己本身有问题,应当要反省改正。
一般我们常见的是饮食方面,你吃长素,家人吃荤,特别是喜欢吃海鲜,你看到了,表情就不一样,你家里人觉察到,当然不舒服。这种情形之下,要懂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能随顺就没有冲突,样样都要忍让,用时间来感化他们。
家里人对你也很爱护,看到你天天吃素食会说:「营养不够,你身体会坏!」因此,学佛心地要清净慈悲,一定要把形态修好,家里人看到会说:「你天天吃素,没有营养,为什么身体这么好?」你必须做好榜样,把修行的成果拿出来,他们就相信了。
中年以后,素食是健康长寿之道,这种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的方式,你慢慢的去教导家人、影响家人,决定不能冲突,一定要随顺家亲眷属,才能度化他们,这个问题就能解决。21-90-60
问:一位居士说:「我们大陆居士来到新加坡,是为了和老法师照照相,或是为了某种个人的名利而来的。」并说您讲:「让他们去表演!他们都快要下地狱了,我们就帮帮他!」我们从几千里来此参学,我想那位居士是对我们讲假话吧!请问您身边的人是否一定是大菩萨?
答:首先,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向你忏悔,这都是实话。有些造谣生事,还说是我说的,但我从未说过这些话。许多从远地来的同修想来看我,我非常感激,而有些人在当中障碍了。这些事情没有人告诉我,我都不知道。实在讲,我身边没有人,我是孤家寡人,一个助手都没有,照顾的人也没有。我跟大家都是朋友,我绝对不以为自己是老师,你们是学生,我不敢起这个心念,所以大家都平等。
我们的老师是谁?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都是同学,都是弥陀弟子,我不过是比大家多学了几天而已。你们来找我,我有义务帮助你,我会很认真的帮助你,我绝不吝法、吝财,我一生都是随顺佛陀和孔孟的教诲。我每天读佛经之外,还读《四书》、《圣经》及《古兰经》,这些经典都是大圣大贤对于宇宙人生大道理的体会,将他们的经验与智慧借着文字流传以供养后人,给我们做参考。这种厚恩大德,我们要时时图报。如何报答?第一要依教修行,第二要劝化众生。除此以外,我们没有任何方式能报答前贤,要懂得这些道理。
从中国来的,从海外各地来的,有些过去见过面,有些从未见过面,到这些都是来参学。我们做佛弟子应当热情招待,全心全力帮助他们。他们在这里的时间很短暂,决不能让他们空过。我跟学习《华严经》的几位同学说,如果你们觉得《华严经》很重要,但是帮助新同学会耽误学习,我可以不讲《华严经》,至少可以停讲半年,等第五届同学毕业之后再讲。我们一定要全心全力照顾大家,否则如何对得起人?我们不能全心照顾就有罪过,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祖师大德。在家居士到此地来参学,有些跟旅行团来的,时间只有一天、两天,更不能让他们空过。
我们这里有些学习的资料,过去我们没有限制的给大家带回去。现在中国因为*轮功事件影响到佛教,海关检查得很严格,带回去的书和光碟都被没收了。同时宗教局也写信传话告诉我,希望我们对中国大陆来的这些参学同修,尽量让他们少带东西,所以现在分量上减少了,这才有限制,从前是没有限制的。这个限制仅对于中国地区,因为中国的环境不一样,其他地区依旧没有限制。何时中国宗教局的禁令开放了,我们决定没有限制。所以,这个限制不是我们限制的,你们一定要懂得。我们总是真诚、热情,全心全力来接待、帮助。
我身边的人是否一定是大菩萨?菩萨不是没有,菩萨也很多,我们要有慧眼去认识,但魔也很多,魔比菩萨还多,都要认识清楚。但是,无论是佛、是魔,我们真诚恭敬,决定不分别。为什么?魔也有佛性,只是他一时迷惑颠倒变成魔,魔将来也会变成佛,所以我们应当恭敬。善人与恶人,好人与坏人,我们以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对待。好人与善人,我们跟他学;恶人与坏人,我们观察他哪些地方有错误,回过头来想想我有没有。如果我有,则赶紧改过。你能如是学习,善人是老师,恶人也是老师。
若他这种言语、态度,我们听了很难过,我们对待别人可不可以用这种言语态度?即使对待一些厌恶的人、不喜欢的人,也不可用这种态度,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你就学会了。顺境与逆境都是菩萨学处,善人与恶人都是善知识,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真实的道业。21-90-61
问:请问如何成为佛的好学生?
答:诸位同修都应当知道,现代的社会伦理与道德完全废弃了。前几年我在美国,很多同修在空闲的时间都来找我诉苦,说儿女叛逆不听话;老师也来找我诉苦,说学生不听话,在教学过程当中是苦不堪言。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不但我讲,过去演培法师也常谈到。
演培法师是我的老友。十几年前,我初到新加坡时,他在新加坡建立道场,也收了徒弟。我说:「不错!你徒弟很好。」他笑着说:「这个时代没有师徒,只有朋友了。」这句话的意思很深!
现在世间没有父子,也没有师生,佛门里也没有师徒,大家能当作朋友看待就很好了。时代不同了,从前有父子、师生的关系,现在没有了。我这一代还有,所以我对教导我的老师,仍然念念不忘。我不忘老师的教诲,老师如何教导我,我就如何学习,念念当中依教奉行。而学习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而是一生的事情,这才是「报师恩」与「报佛恩」。
我们是凡夫,凡夫在一生中不能成就的原因,就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亏就吃大了。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决定是放弃自己的成见。我们的成见是错误的,是从自私自利而生,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而生,不是正确的。我们有幸能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识,要想做个好学生,真正有成就,决定…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