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left">問:關于绛頭,以佛法來說如何解釋,又如何處置?
答:「绛頭」是一種巫術,會妨害人。以佛法眼光來看,這世間邪惡的鬼神很多,如果你想害某人,你就找他,有時他也能幫你忙。總而言之,鬼神幫你去害人,被害的這個人也是運氣不好的時候,大概也是常常作惡多端,所以鬼神可以欺負他。如果這個人光明正大,鬼神見他也尊敬。如果是真正學佛的人和正直君子,這些鬼神不能接近。
戒經告訴我們:「皈依叁寶的人,有叁十六位護法神日夜擁護。」邪鬼又怎能靠近!問題就在皈依只是形式上的皈依,你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得不到護法神的保佑。真正發心皈依就是放棄自己的煩惱習氣,對于一切人事物,放棄自己的想法、看法,依靠佛在經論上的教誨,這是真正皈依,這才有護法神保佑。
以受五戒來說,經教講:「每一條戒有五位護戒神。」問題是你受戒是不是真做到?不殺生,你做到了沒有?蚊蟲叮你一下,你一巴掌就打死它,你沒有持不殺生戒,所以沒有護戒神保護你。不偷盜,縱然沒有偷的行爲,你還有沒有盜心?凡是想占別人便宜的念頭就是盜心,你還有這個念頭,也沒有護戒神保佑你。這些總得要知道,佛法樣樣要講真的,不能講假的。真正學佛的弟子,這些绛頭對他不發生效果,所以用不著處置。21-90-78
問:請問不知道是人先來,還是天地日月先有?又觀自在菩薩出生在什麼年代?
答:這些問題,你想把它搞清楚,先去讀《楞嚴經》,《楞嚴經》講得詳細,唯識經論也說得詳細,但是這些典籍分量很大,要很有耐心去學習,這是一個專門學問。經論裏面說了一個總原則,但是你未必能理解,就是佛在大乘教說:「是同時的,沒有先後」。這個話是真話。幾時你把《楞嚴經》念得很熟,有了心得,就會同意這個說法。《楞嚴經》雲:「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21-90-78
問:大陸有一出家人,創編中華昆侖女神功法。在解釋世界起源時,用《楞嚴經》中富樓那的問話說佛造業,佛産生山河大地、有情衆生,佛都修到辟支佛的層次,真正的如來性海則誰也不往裏跳,意味著真我的消失達到永滅,請開示。
答:他說的這段話,我並不清楚,這是他對于《楞嚴經》的解釋有錯誤。「願解如來真實義」不容易!現代許多人錯解如來真實義,何以會錯解?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放下。如來的境界與我們的境界完全不相同,我們用自己的意思去解佛經典,就將佛經解錯了。何時能正確解如來真實義?必須到如來的境界,才會懂佛的意思,不入佛的境界,怎麼會懂佛的意思?所以,要解大乘經一定要先提升自己的境界,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就要修證的功夫。所以,世間人解佛經沒有不錯誤的,這是佛經的難處。
古來大德注解經都有悟處,換言之,他都能契入幾分,而契入的淺深不一樣,解釋就不相同。淨土宗的祖師蓮池大師也有一本《楞嚴經》的注解,稱爲《楞嚴經摸象記》。從這個名稱上,我們了解這好比瞎子摸象,摸到大象腿,就說大象像個柱子;摸到大象尾巴,就說大象像掃帚;摸到大象肚子,就說大象像牆壁。蓮池大師說,注解《楞嚴經》的大德們都沒有解錯,但都只講了一部分,這才曉得解大乘經不容易!所以,信、解、行、證中,一定要真正證悟,解經就不會錯了。沒有到證悟,真的是瞎子摸象,我們要從此地去體會。
因此,我們要虛心學習,最重要的是要修行,要遠離貪瞋癡慢,放下自私自利。你要入經教,首先要把這些障礙去除,否則永遠不能契入。我們天天聽經,像是聽說明書、聽故事,似懂非懂,問題何在?不能契入境界。要想契入境界,得放下自私自利。《十善業道經》雲:「不容毫分不善間雜。」只要有毫分不善夾雜,就無法懂得如來真實義。
經有實說、權說,權說我們可以懂得一部分,真實說我們一句都不能懂。所以,我們雖從經文上曉得佛有這個說法,但是真正的意義無法了解。一般人契入難,這是事實,所以世出世間聖賢的教導無不重視熏習。長時間的熏習,慢慢不知不覺就能契入,這是教學上最好的方法。所以,學習一天都不能松懈,每天認真努力,總有一天能契入。但契入有一個原則,「不可以有不善夾雜」,不善就是貪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有不善夾雜,就是一輩子的熏習也入不了境界。
要如何熏習才能入這個境界?信、解、行、證。你相信,能理解,再把你所信、所解的統統做到。譬如佛教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你統統做到,這樣每天在大乘法裏熏修,你就會有悟處。如果做不到佛的教導,你在經教裏無論用什麼樣的功夫,日夜不休息、勇猛精進也沒有用處,這個道理要懂。21-90-78
問:請問初學佛法的人應先專修哪一部經典恰當?
答:印光大師指導我們從《了凡四訓》下手。《了凡四訓》不是佛經,是學佛的准備功夫,如果再能學《安士全書》就更好。《安士全書》裏有佛法,即最後一部分《西歸直指》,這是介紹淨土法門。如果是從未接觸過佛法的,可以從《認識佛教》這本書看起。在佛的經典裏面,初學入門的經典,最好的是《十善業道經》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21-90-78
問:我曾親近過一位在家法師,並由他給予傳授叁皈,而住家附近有許多寺院的出家法師,在這種情況之下,請問叁皈是否如法?
答:這是不如法的。在家居士不能傳授叁皈,但可以爲你講解叁皈。想受叁皈,沒有法師怎麼辦?在佛像面前自己發願求受,叁皈、五戒及八關齋戒都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發願求受。如果有法師,應當讓出家人來爲你做這個儀式,最重要的還是你要真正理解叁皈的意義。
我們在《印光大師文鈔》看到這種例子,許多人求印光大師傳授叁皈,但因當時交通非常不便,也沒有時間去寺院參訪法師,所以就寫信給印光大師。而印光大師就把皈依證寄給他,讓他自己在佛像前面受,名字還是寫印光大師傳授的,這是祖師有此例可循。因此,現在如果交通閉塞不便之處,也可用此方法。
居士可以代替法師來主持儀式,但決定不可以用在家人的名義來正式傳授叁皈。如果你住家附近有許多寺院,你應當到寺院請法師爲你主持儀式。你不要分別法師如法不如法,這與你不相幹,所謂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不要起分別心,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叁皈的意義。21-90-79
問:我學佛五年,常聽您的光盤,也皈依叁寶。但受到家人種種阻擾,所以我更加精進,並在叁年前受了菩薩戒。我總想一人去五臺山住茅蓬,對往生可能更有利,請問我的想法是否正確?
答:你的想法沒有錯。住在山上修行,「依衆靠衆」是最安全的。真正找到志同道合的四個人一起共修,就是一個僧團。這個團體能依「六和敬」修學,一定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
我學佛五十年,講經四十叁年,這一生沒有見到僧團,也沒有聽說過。因爲一個人一個心,一個人一個想法,夫妻兩個人還吵架,要四個人在一起和睦相處,真的不容易!佛家講四個人,中國人講叁個人,「叁人同心,其利斷金」,這才曉得六和敬多難!假如這個世界出現一個僧團,全世界的災難都會減弱、化解,佛會保佑這個世界,連做壞事的人也沾光,世界就不會毀滅。
但是真難,難在哪裏?每一個人都不肯放棄「我」這個念頭,只要有「我」就不能合作,就不能同心同德。《金剛經》雲:「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只有菩薩才能修六和敬,因爲菩薩無我。有我,心就絕對不會清淨、不會平等。因此,真正修六和敬的僧團,最低的程度,在小乘是初果須陀洹,在大乘是初信位的菩薩。他能把身見放下,不再執著身是我,才能見和同解。還把這個身當作我,怎麼能合得來?這是真正難處之所在。
叁、四個同修能守住「六和敬」,念念放棄自己的成見,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教誨,這樣念佛肯定能往生。所以,念佛堂何以要二十四小時念佛?因爲不念佛就打妄想。教你一天到晚佛號不中斷,想打妄想也沒時間,用這個方法勉強做到六和敬。道場大衆相處,如果不是用功辦道,只要有時間就胡思亂想,只要有時間決定造罪業。如果他不打妄想、不造罪業,他是聖人,是佛菩薩再來,不是凡夫。《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得好,「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
我們把聖人的標准降到最低限度,決定是初果須陀洹和大乘的初信位菩薩。爲什麼?叁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只要八十八品見惑沒斷,像我們確實一品都沒斷,怎麼會不打妄想,怎麼會不造罪業?所以,人貴自知,知道自己不行才會發憤用功。如果誤以爲自己已經成功了,就不會再進步。21-90-80
問:恒…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