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P52

  ..續本文上一頁順衆生中,對于作惡的衆生,請問如何令其歡喜,又能示其正道?

  

答:恒順衆生要有高度的智慧與善巧方便,如果沒有智慧,沒有方便,你順著他,他造惡,你也跟他造惡,他墮地獄,你也免不了。而我們凡夫只能恒順善的,決定不能隨順惡的。隨順惡的事情是菩薩,不是普通人,這是四攝法的「同事」。我們沒有那個定功與智慧,四攝法裏面,我們行「布施」、「愛語」、「利行」,不能跟他「同事」。你有智慧、定力時,才可以與他同事。他造殺盜淫妄,你也可以跟他一起造殺盜淫妄,你在這當中度他。他喜歡打麻將、跳舞,你天天去陪他,如果你沒有定慧,你度不了他,反而被他度了,所以自己要知道有多少能耐。21-90-80

  

問:請問如何判斷善知識與惡知識?若是邪師,而我親近卻能行正道,可行嗎?

  

答:《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開端,就教給我們如何辨別善知識。親近邪師,自己能行正道,這也不是普通人,這樣的人將來決定有成就。這也是希有的因緣,難能可貴!但這種事情要是可行,釋迦牟尼佛又何必教我們親近善知識?親近惡知識能行正道,在我們想象當中,決定是佛菩薩化身來的,不可能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凡夫確實是古大德講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定會受環境影響。21-90-80

  

問:有的問題無法分判時,請問應如何?

  

答:依法不依人。佛入滅的時候,教誡弟子「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這是我們的准則。能遵守這個教誨,佛雖然不在世,就如同佛在世一樣。21-90-80

  

問:一位居士一直以爲有佛菩薩附身,他還教居士《彌陀經》及大勢至菩薩的偈子,所以他認爲是大勢至菩薩附體,請開示。

  

答:佛菩薩附身,這種事情很少。若附身決定也是說法,度完衆生之後決定離開,不會再來。倘若是時常附身,決定是魔,不是佛菩薩。你跟鬼神有緣,你學佛,他也會幫助你。《楞嚴經》說,這些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把這些事情常放在心上,就著魔了,就算佛來也是著魔。佛與魔如何區別?著相就是魔,離相就是佛。你一切都不執著,魔也是佛;若執著了,佛也是魔。21-90-80

  

問:如果到朋友家中去宣傳法師講法光碟,並一同觀看,請問在觀看前可否著海青對光碟頂禮敬拜?

  

答:這不是正式的道場,可以不必拘泥這些形式。尤其是對初學者,如果要這麼多規矩,往往就把人嚇到了,他就不願意學佛了。我們曾經遇到很多知識分子,他對頂禮很不習慣,他說如果要磕頭,就不學佛了。如果我們告訴他,學佛可以不要磕頭,他就會學佛了。我們的目的是要他來學佛,不是要他來磕頭的,要懂得這個道理。我們一舉一動都是接引衆生,給衆生一個很好的啓發,所以不需要拘束禮節。如果一同看錄相帶,裏面的內容你懂得比別人深刻一點,你可以爲人講解,這是好的。除非這裏面有些特別的人物,你刻意要度他,你知道這種作法有正面的影響就可以;總而言之,要會觀機。

  

  我們在國外許多公共場合,尤其在機場,有些外國同修跪下來向我禮拜,我知道他們這是度衆生,做給大家看的。因爲中國信徒對我禮拜,大家漠不關心,看到外國人向我禮拜,每個人的眼睛都亮起來了,所以這是有度化衆生的意思。因此,什麼時候該怎麼做,要觀察當時的時節因緣,要利益衆生,影響別人。21-90-81

  

問:一次在似睡非睡時,好象有人把我推到高處,又慢慢將我放下來,我感到很舒服,認爲這是佛光普照。當時我用手一摸念佛機,還響著大悲咒,才知道不是作夢。請問爲何有這種現象?

  

答:任何境界現前,要守著一個原則,「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換言之,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不要理它,所有的境界都是好境界。如果心裏常挂念這種境界,很容易變成魔障,魔就得其便。他給你動動手腳,你很在意,他的效果收到了,以後麻煩就多了,所以不要放在心上。21-90-81

  

問:請問居士們穿海青的原因、意義與作用?

  

答:海青是中國古時候民間的禮服,不是佛教的,佛教的禮服只有叁衣,稱作「福田衣」。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非常開明,一切隨俗,沒有刻意的規定。

  

  那時印度人穿的衣服是一塊布裹在身上,釋迦牟尼佛當年也是一塊布裹在身上。到中國來之後,因爲隨中國的風俗,出家人都穿中國人的衣服,只有在典禮、集會時,把衣披在身上,有象征性的作用。而中國的衣已經縮小了,約縮成二分之一;我們現在用鈎環更方便,以前是兩根帶子系起來。日本的衣比我們更簡單,日本法師搭的二十五條衣是做成小方塊,平常放在西裝口袋裏,典禮時用一根繩子挂在脖子上,這是象征性的。

  

  所以,海青是中國古代的禮服,不是出家人專用的。中國古代的禮服,是隨著身分地位而不同,上面的顔色、花紋都代表階級。從前皇帝是穿黃色的,宰相是穿紫色的,再來是紅色、藍色、綠色,都有分等級,稱爲「章服」。皇族是穿黃色的,上面繡龍,龍也有階級之分。從哪裏分?以龍的爪來區分,皇帝的龍是五爪,親王是四爪,皇孫一類的是叁爪。

  

  出家人是素服,完全沒有花紋,所以一般穿灰色、黑色一種顔色,很樸素。所以,在家人可以穿海青,沒有限製,但是搭的衣有限製,沒有受過菩薩戒的不可以搭衣。現在有很多人受叁皈、五戒就搭衣,那是絕對錯誤。戒經裏面,在家人受菩薩戒才可以搭衣,搭的是缦衣,沒有條紋的,有條紋的是出家人搭的。這要清楚!21-90-81

  

問:請問何謂智慧?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

  

答:就事相上簡單的說,智慧就是明了。回向偈說:「願得智慧真明了」,你對于一切現象,都能通達明了,就是智慧。智慧大的人,不但能知道現前,還能知道過去與未來,十方叁世一切理事、性相、因果,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智慧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這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佛家稱作「般若智慧」,這不是學來的。

  

  我們有沒有智慧?有,與佛一樣圓滿究竟,但是我們的智慧被障礙住了。智慧好比是太陽,現在我們的智慧被一層烏雲遮住了,陽光透不出來,所以沒有了。佛教我們修學,就是把這個障礙去除,自性的智慧就透出來了。這個障礙是什麼?「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叁大煩惱把心性遮蓋了,所以自性裏面究竟圓滿的智慧不能現前,本來具足的萬德萬能不能現前,圓滿的福報也不能現前。

  

  煩惱從何而來?自己造的。煩惱不是原有的,是自己一念不覺造出來的,自己造還得自己受,佛大慈大悲也無法把你的障礙去除。因爲障礙是自己變現的,不是別人給你的;別人給你的,別人就有辦法代你除掉。這是你自己從迷幻當中生的,必須自己從迷幻當中覺悟過來。好象你做惡夢,別人無法救你,因爲那個夢是你自己做的,不是別人變現給你做的,一定要等自己清醒過來才能得救;你要是不醒過來,就沒辦法了。

  

  永嘉大師的《證道歌》雲:「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我們搞六道輪回就是在做大夢,何時真正覺悟了,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事實上,一真法界也沒有了,爲什麼?一真法界是從十法界相對建立的,這一邊沒有了,那一邊也沒有了,那才真的是覺後空空無大千。你要是認爲六道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還有一真法界,你還是迷、還是執著,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還沒有斷。你執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能否見到?絕對見不到。

  衆生的大毛病就是處處著相,佛雖然說得那麼清楚,「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衆生就是不肯離。佛說法善巧方便,衆生執著有,佛就講空,希望你把執著「有」打掉。可是衆生很麻煩,佛說空,把你的「有」破掉了,你又執著空。佛是教你離執著,不是教你換對象。衆生學佛往往都是換對象,世法不執著,卻執著佛法,世法不分別,卻分別佛法,永遠無法脫離無明,永遠無法去除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衆生最困難之處。

  

  而智慧不但沒有來去,《中觀論》講:「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你不能說是一個,也不能說是兩個,爲什麼?你起心動念就有分別、執著。佛教給我們,對虛空法界一切現象,常常保持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完全正確。起用的時候,別人向你請教,你講得頭頭是道;不起作用的時候,一念不生。《六祖壇經》雲:「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是自性清淨心全體顯露,也就是如來果地上講的寂滅忍、清淨寂滅。

  

  《楞嚴經》講:「清淨寂滅,不妨礙森羅萬相的發揮。」外面一切現象的動態,大者如星系的運行,小者如地球春夏秋冬的變化,剎那在變化,都不妨礙。清淨寂滅是體,不妨…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