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顺众生中,对于作恶的众生,请问如何令其欢喜,又能示其正道?
答:恒顺众生要有高度的智慧与善巧方便,如果没有智慧,没有方便,你顺着他,他造恶,你也跟他造恶,他堕地狱,你也免不了。而我们凡夫只能恒顺善的,决定不能随顺恶的。随顺恶的事情是菩萨,不是普通人,这是四摄法的「同事」。我们没有那个定功与智慧,四摄法里面,我们行「布施」、「爱语」、「利行」,不能跟他「同事」。你有智慧、定力时,才可以与他同事。他造杀盗淫妄,你也可以跟他一起造杀盗淫妄,你在这当中度他。他喜欢打麻将、跳舞,你天天去陪他,如果你没有定慧,你度不了他,反而被他度了,所以自己要知道有多少能耐。21-90-80
问:请问如何判断善知识与恶知识?若是邪师,而我亲近却能行正道,可行吗?
答:《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开端,就教给我们如何辨别善知识。亲近邪师,自己能行正道,这也不是普通人,这样的人将来决定有成就。这也是希有的因缘,难能可贵!但这种事情要是可行,释迦牟尼佛又何必教我们亲近善知识?亲近恶知识能行正道,在我们想象当中,决定是佛菩萨化身来的,不可能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凡夫确实是古大德讲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定会受环境影响。21-90-80
问:有的问题无法分判时,请问应如何?
答:依法不依人。佛入灭的时候,教诫弟子「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这是我们的准则。能遵守这个教诲,佛虽然不在世,就如同佛在世一样。21-90-80
问:一位居士一直以为有佛菩萨附身,他还教居士《弥陀经》及大势至菩萨的偈子,所以他认为是大势至菩萨附体,请开示。
答:佛菩萨附身,这种事情很少。若附身决定也是说法,度完众生之后决定离开,不会再来。倘若是时常附身,决定是魔,不是佛菩萨。你跟鬼神有缘,你学佛,他也会帮助你。《楞严经》说,这些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把这些事情常放在心上,就着魔了,就算佛来也是着魔。佛与魔如何区别?着相就是魔,离相就是佛。你一切都不执着,魔也是佛;若执着了,佛也是魔。21-90-80
问:如果到朋友家中去宣传法师讲法光碟,并一同观看,请问在观看前可否着海青对光碟顶礼敬拜?
答:这不是正式的道场,可以不必拘泥这些形式。尤其是对初学者,如果要这么多规矩,往往就把人吓到了,他就不愿意学佛了。我们曾经遇到很多知识分子,他对顶礼很不习惯,他说如果要磕头,就不学佛了。如果我们告诉他,学佛可以不要磕头,他就会学佛了。我们的目的是要他来学佛,不是要他来磕头的,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一举一动都是接引众生,给众生一个很好的启发,所以不需要拘束礼节。如果一同看录相带,里面的内容你懂得比别人深刻一点,你可以为人讲解,这是好的。除非这里面有些特别的人物,你刻意要度他,你知道这种作法有正面的影响就可以;总而言之,要会观机。
我们在国外许多公共场合,尤其在机场,有些外国同修跪下来向我礼拜,我知道他们这是度众生,做给大家看的。因为中国信徒对我礼拜,大家漠不关心,看到外国人向我礼拜,每个人的眼睛都亮起来了,所以这是有度化众生的意思。因此,什么时候该怎么做,要观察当时的时节因缘,要利益众生,影响别人。21-90-81
问:一次在似睡非睡时,好象有人把我推到高处,又慢慢将我放下来,我感到很舒服,认为这是佛光普照。当时我用手一摸念佛机,还响着大悲咒,才知道不是作梦。请问为何有这种现象?
答:任何境界现前,要守着一个原则,「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换言之,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不要理它,所有的境界都是好境界。如果心里常挂念这种境界,很容易变成魔障,魔就得其便。他给你动动手脚,你很在意,他的效果收到了,以后麻烦就多了,所以不要放在心上。21-90-81
问:请问居士们穿海青的原因、意义与作用?
答:海青是中国古时候民间的礼服,不是佛教的,佛教的礼服只有三衣,称作「福田衣」。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非常开明,一切随俗,没有刻意的规定。
那时印度人穿的衣服是一块布裹在身上,释迦牟尼佛当年也是一块布裹在身上。到中国来之后,因为随中国的风俗,出家人都穿中国人的衣服,只有在典礼、集会时,把衣披在身上,有象征性的作用。而中国的衣已经缩小了,约缩成二分之一;我们现在用钩环更方便,以前是两根带子系起来。日本的衣比我们更简单,日本法师搭的二十五条衣是做成小方块,平常放在西装口袋里,典礼时用一根绳子挂在脖子上,这是象征性的。
所以,海青是中国古代的礼服,不是出家人专用的。中国古代的礼服,是随着身分地位而不同,上面的颜色、花纹都代表阶级。从前皇帝是穿黄色的,宰相是穿紫色的,再来是红色、蓝色、绿色,都有分等级,称为「章服」。皇族是穿黄色的,上面绣龙,龙也有阶级之分。从哪里分?以龙的爪来区分,皇帝的龙是五爪,亲王是四爪,皇孙一类的是三爪。
出家人是素服,完全没有花纹,所以一般穿灰色、黑色一种颜色,很朴素。所以,在家人可以穿海青,没有限制,但是搭的衣有限制,没有受过菩萨戒的不可以搭衣。现在有很多人受三皈、五戒就搭衣,那是绝对错误。戒经里面,在家人受菩萨戒才可以搭衣,搭的是缦衣,没有条纹的,有条纹的是出家人搭的。这要清楚!21-90-81
问:请问何谓智慧?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
答:就事相上简单的说,智慧就是明了。回向偈说:「愿得智慧真明了」,你对于一切现象,都能通达明了,就是智慧。智慧大的人,不但能知道现前,还能知道过去与未来,十方三世一切理事、性相、因果,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智慧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这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佛家称作「般若智慧」,这不是学来的。
我们有没有智慧?有,与佛一样圆满究竟,但是我们的智慧被障碍住了。智慧好比是太阳,现在我们的智慧被一层乌云遮住了,阳光透不出来,所以没有了。佛教我们修学,就是把这个障碍去除,自性的智慧就透出来了。这个障碍是什么?「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大烦恼把心性遮盖了,所以自性里面究竟圆满的智慧不能现前,本来具足的万德万能不能现前,圆满的福报也不能现前。
烦恼从何而来?自己造的。烦恼不是原有的,是自己一念不觉造出来的,自己造还得自己受,佛大慈大悲也无法把你的障碍去除。因为障碍是自己变现的,不是别人给你的;别人给你的,别人就有办法代你除掉。这是你自己从迷幻当中生的,必须自己从迷幻当中觉悟过来。好象你做恶梦,别人无法救你,因为那个梦是你自己做的,不是别人变现给你做的,一定要等自己清醒过来才能得救;你要是不醒过来,就没办法了。
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们搞六道轮回就是在做大梦,何时真正觉悟了,不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事实上,一真法界也没有了,为什么?一真法界是从十法界相对建立的,这一边没有了,那一边也没有了,那才真的是觉后空空无大千。你要是认为六道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还有一真法界,你还是迷、还是执着,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还没有断。你执着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能否见到?绝对见不到。
众生的大毛病就是处处着相,佛虽然说得那么清楚,「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众生就是不肯离。佛说法善巧方便,众生执着有,佛就讲空,希望你把执着「有」打掉。可是众生很麻烦,佛说空,把你的「有」破掉了,你又执着空。佛是教你离执着,不是教你换对象。众生学佛往往都是换对象,世法不执着,却执着佛法,世法不分别,却分别佛法,永远无法脱离无明,永远无法去除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众生最困难之处。
而智慧不但没有来去,《中观论》讲:「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你不能说是一个,也不能说是两个,为什么?你起心动念就有分别、执着。佛教给我们,对虚空法界一切现象,常常保持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完全正确。起用的时候,别人向你请教,你讲得头头是道;不起作用的时候,一念不生。《六祖坛经》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是自性清净心全体显露,也就是如来果地上讲的寂灭忍、清净寂灭。
《楞严经》讲:「清净寂灭,不妨碍森罗万相的发挥。」外面一切现象的动态,大者如星系的运行,小者如地球春夏秋冬的变化,剎那在变化,都不妨碍。清净寂灭是体,不妨…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