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二十二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有生住異滅;礦物,像地球有成住壞空,無常!它不是永遠不變的。不是永遠不變的,我們就叫它做假。真跟假的標准在此地。所以《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爲凡所有相,它都是有變化的,都是有生滅的,所以這個是虛妄的。可是諸位要曉得,這個虛妄的相,的確它是暫時的存在。相是性的作用,性不生不滅,相又何嘗有生滅?你們能不能體會得到?相也不生不滅。諸位能不能懂這個意思?我這個說法你要聽懂了,雖然沒大悟,也得小悟了;你沒聽懂,那你完全沒有覺悟。相不滅。我只是講相不滅,沒有講哪一個相。如果我講人相,不行!人相會有生滅。我講相,相不會滅,它會轉變!它會變。它會變,沒有滅,這一個變成那一個,那一個再變成那一個,它沒有滅,它只是在變。所以相不滅是講一切相,不是指定一個相;指定一個相,那決定是有生滅的。譬如人的相,人死了之後,將來投胎生天了,天的相跟這個相不一樣,他那個相轉變了。轉變,沒有滅。我們不要說今生來世,就講這一生。這一生,我們這一生當中,有童年的時候、有壯年的時候、有老年的時候,拿照片看看不一樣。相有沒有滅?在轉變,所以相也不滅。你要看到佛經上講的相不滅,忽然驚奇,奇怪了!那就是講的相,沒有指定某一個相。相它會變,真如本性它起作用。所以相是決定不會滅的,會轉、會轉變,這都是事實真相,我們要了解、要明了。

  轉變之權,佛說了,在我們的手上,這個權不操縱在別人手上。不但上帝不能作主,鬼神也不能作主,佛菩薩也不能作主,自己作主。因此十法界的相、作用,那個差別就太懸殊了。我們眼前能夠觀察得到的,我們人的享受跟畜生的享受,就有很大的差別、就不同。何況人跟天、跟佛菩薩,那個差距太大了。但是人可以作佛、可以作菩薩、可以生天,換句話說,也可以墮叁惡道。十法界我們怎麼變,我們想變成什麼樣子,都由自己作主。這是相會轉變,不變的是性,會變的是相。性是體,相是作用、起用。

  佛告訴我們,實在講跟我們講了很多很多。任何一個現象,都不是偶然發生的。《華嚴經》上講無量因緣。因緣,我們現在人講條件。無量的條件,才會現這個現象,不是偶然的。無量條件裏面,哪一個條件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條件,我們想先知道。佛很慈悲,這個條件也爲我們說出來了。十法界裏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那就講用心,因爲十法界是心變的。《華嚴經》上說得很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乘經上佛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換句話說,你存什麼心,就會變什麼相。佛的心是平等心,平等心是圓滿的真心。我們心不平等,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都不平等。幾時我們的心平等了,那就成佛了。六度心是菩薩心,以真誠、恭敬、慈悲修布施,這是菩薩。我們也修布施,不是菩薩,爲什麼?我們不是菩薩心,菩薩心真誠、恭敬、慈悲。緣覺的心是十二因緣。阿羅漢的心是四谛,苦、集、滅、道。六道裏面的凡夫,天道是十善心,修上品的十善業道,這生天;人道是五戒,這個心裏頭真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心裏頭真有,常存慈心,這得人身。

  今天有個同修,剛才來問我,他說他有個朋友,家裏房子有白螞蟻,怎麼辦?這個請人來殺生了。你要是不殺生,你就違背國家的法律。我不知道新加坡的法律如何,在美國是不可以的;如果有白螞蟻的話,一定要請專門處理的公司,請他們來處理。那我們學佛了,受了戒,怎麼辦?這問題來了,你們說怎麼辦?要找這些白螞蟻跟它談判,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是真的。你在找那個公司人來殺白螞蟻的前一個星期,你誦經念佛給它回向,告訴它,哪一天什麼時候有人來殺你們,請你們趕快搬家,它真的懂,這不是假話,是真的。你看印光法師,他老人家走到哪個地方,這些蚊蟲、螞蟻、跳蚤統統搬家,那是德行的感動。我們對它們用誠心,誠心感動,誠則靈。我以真誠的心奉告你,請你搬家,免得到那個時候殺害。你要是不搬,那你被殺了,你不能怪我,我老早通知你了。你不通知它就殺,那有罪過!那你有罪過,你爲什麼不通知我?它找你麻煩的!預先通知,沒事了。我預先通知,你不走,那你活該,那有什麼辦法。所以要懂得,這是一定要知道的。

  佛在戒經裏面都告訴我們,從前出家人住在山上,山上要搭個小茅蓬,那自己蓋,到哪裏去找工人?搭茅蓬要砍樹,戒經上告訴我們,凡是樹木有一個人高的都有樹神。如果你看中這個材料,你要砍它來蓋茅蓬,戒經說:叁天前去祭祀,香花水果供養,在那裏誦經念咒告訴他,請他搬家,叁天以後來砍這個樹。這是佛在經上教給我們。你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曉得對付那些蚊蟲、螞蟻應該怎麼做法,就行了。這是個如理如法的做法,要懂得。平常家裏面環境要保持整潔衛生,那些蚊蟲螞蟻就不會進去了,保持幹淨。如果外面有些小動物,可以在院子裏面修布施,東西給它吃。如果在公寓房子,那就沒有法子了。自己家裏面,如果是有院子的,可以;有院子的時候,我們常常吃剩的東西,像餅幹糖果這些東西,放在院子遠遠之處,螞蟻都走到那邊去,不會到你家裏來。你要常常照顧它,它也很愛護你,彼此相安無事。所以把冤家要變成朋友,那才是解決之道;不能冤仇愈結愈深,那不是解決的方法,一定要把它化解,一定要懂得方法。這些都是福慧雙修,所以福慧,《金剛經》上所講的,真的都用在我們自己生活上。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這個是,就是講是名。

  【表面說是福德,實則指示我們不可著相。】

  話裏頭含的重要意思在這個地方,開導我們、警惕我們不能著相。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這一句話,從這個地方開始,到後面次次校量,世尊都說福德多。這個意思就是說,

  【有是性、方有是相,教我們會相歸性。】

  這是大乘佛法裏面,最究竟、最圓滿的修法。也許諸位聽過一個名詞,叫「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這些話跟這個意思完全是相同的。從哪裏下手?其實不難,不著相就是。著相那就沒有法子了,就不是了;不著相就是。性是什麼?性是清淨心。不著相,心就清淨;稍有分別執著,心就不清淨。我們要從這個地方來著眼,《金剛經》的意思你就會懂得了。所有一切相裏面都不執著,不但不執著,連分別的念頭都沒有,你看這個心多清淨。所有一切相,相不礙性,相不礙清淨心;清淨心也不礙一切現相,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菩薩的生活、菩薩的境界。這是先舉了一個大前提,說這個比較,拿什麼比較?後面就說出來了。

  經【若複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爲他人說,其福勝彼。】

  前面講滿叁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那麼大的福;那麼大的福,說實在話我們沒法子修,我們哪有那麼大的福報。別說是大千世界的金銀七寶,我看金銀七寶擺滿這張桌子的人就不多,沒有那麼大的財富,哪能做到那麼大的福?可是你要學了佛就有辦法,學了佛修福超過他們。佛說的話,一句假話都沒有。後面佛爲我們說了,「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虛語者、不诳語者。」佛講的話句句真實,你要信得過。所以前面須菩提尊者心裏頭憂心忡忡,你們聽了能不能真的相信,能生實信否?你是不是真的相信?佛也答得好。就是末法時期,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有持戒修福的人他真相信,他會把佛的話當真。若複有人,看看我們自己是不是這個人?這最重要了,別的人與我們不相幹,我們自己是不是這個人?於此經中,此經就是專指《金剛經》,金剛般若 。受持,這兩個字最重要。受持,那你的福報就大了。如果再能夠以四句偈等爲他人說,受持是自行,爲他人說是化他。你依《金剛經》的道理、方法修行,又能把《金剛經》的道理講解給別人聽,你的福報就超過前面所說的那個人,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他那個福報比不上你,所以我們修大福報,機會來了!我們看底下這個小注:

  【看此節經文,若以爲讀誦《金剛經》,其福德即勝過大梵天王,那就是很大的誤會。】

  因爲經上所講的,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只有大梵天王才能做得到;除他之外,我們世間人沒那麼大的福報。天有二十八層天,普通一般的天王,也沒有那麼大的福報。我們剛才講了,四王天、忉利天,那跟大梵天比,差太遠了!大梵天王好像一個國家的國王一樣,四王天好像鄉長、裏長,忉利天是鄉長、裏長之流的,那不能比。所以只有大梵天王能修這麼大的福報。我們要是以爲念念《金剛經》,每天《金剛經》念幾遍,我就受持《金剛經》了,那你誤會了。你將來得不到那麼大的福報,你不能怪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你在經上說的,我得這麼大的福,爲什麼沒得到?你錯解了佛的意思。佛是講受持,這個要知道。「實則應注意受持二字」,你要注意這兩個字。

  【是人能受持此經,又能布施,福德方能勝過於彼。】

  你那個福德才能夠超過大梵天王。由此可知,如果真正能夠受持《金剛經》,依照《金剛經》的理論方法去修行,又能夠爲人演說;如果不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想來生去作大梵天王,你有資格,不成問題,這個不是假的。但是諸位要曉得,大梵天王沒出六道輪回,你福報享盡了,還是要墮落,所以他不究竟。這就是前面一再給你提示,不可以求人天福報,大梵天王是天上的福報,不可以求。

  受持這兩個字必須要清楚、要明了。受是接受,

  【受是領納】

  領納就是接受的意思。

  【是指真能領會經義,而得受用者,比解字更進一層。】

  你解,你未必受。受,當然理解了,受就是你照做了。怎麼做?開經以來講得很多,一切相不執著,一切相認真努力去做,而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你要真做!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點點滴滴都要認真,把這些事做到盡善盡美,心裏頭幹幹淨淨、一塵…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二十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