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10~19)▪P4

  ..續本文上一頁你諷刺你,你忍不住了,反過來也譏笑他。有人譏笑他,“你蠢得來像頭豬。”他反過來,“你是歇斯底裏。”醫生喜歡罵“歇斯底裏”,因爲“歇斯底裏”他最熟悉了。譏笑、侮辱都使人屁股上像火燒那樣,真刺人了。

  “樂”,被快樂的風吹動了,整天遊山玩水,還標榜自己好福氣,可是他出不了智慧。滿腦子的享受,穿得好吃得好,還想更好。前幾年上海流行的就是巧克力,奶油糖送人要被人笑。咱們小時候吃的是麥芽糖,後來是硬糖,硬糖又成了軟糖,軟糖變了奶油糖,奶油糖變了巧克力,以後還要變“克力巧”了。牙齒全蛀光,還要生糖尿病,能出智慧嗎?

  不自私、沒貪心,一切爲利他,

  這才是佛教的智慧

  有人說,富有的人都是聰明的,否則他怎能賺大錢?這不叫智慧,我們佛教的智慧是沒有自私,沒有貪心,一切爲別人,即使是爲自己,目的也是爲別人,這才叫智慧。富人不過是與生俱來的一點本能,稍微帶一點小聰明,所動的腦筋,盡是今天吃什麼,今天玩什麼,這叫智慧嗎?如果這是修行人的智慧,那就笑話了。有條狗叫“阿豹”,它看見咱們來了,就搖搖尾巴跟在後面。它也懂得要吃餅幹,你給它一塊蘇打餅幹,它不要吃,一定要吃奶油餅幹。如果人停留在這種智慧上,豈不跟狗差不多?你高在哪裏啊?

  佛弟子從事佛陀的教育事業,

  也是一種腦力勞動

  有的人憑福氣,有福氣的人會有很多人幫助他,慢慢他就懶惰了。我小時聽到社會上人稱和尚是“寄生蟲”:自己不勞動,盡靠人家供養。這樣評價當然是錯誤的。勞動有兩種:一種是體力勞動,一種是腦力勞動。佛門弟子不是不勞動,咱們從事教育工作,這是腦力勞動。但假如你盡在山門口睡大覺,躲在寮房裏喝酒吃肉,那就是真正的寄生蟲了。自己不做貢獻,盡靠別人的福氣來享受,那是不光榮的。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講于  2002.2.17

  

   爲求法不怕苦,

  得不到法的地方不要去

  提要:

  ·在佛門幹事,要了錢還有功德嗎?

  ·吃喝玩樂會使人墮落,樂極難免會生悲

  ·佛弟子樂而不迷,爲求法不怕苦,沒有法的地方不要去

  ·興、衰又是二種風,佛說世上一切皆無常

  ·世間八風吹動衆生的貪瞋癡,所以有生死流轉

  在佛門幹事,要了錢還有功德嗎?

  叁寶的飯不是好吃的,我今年72歲了,病還沒有完全好,不怕辛苦,天天給你們講,爲什麼?因爲我不願意做寄生蟲。社會上的老師都拿工資的,咱們派出去當老師的,給工資也不要。吃飯如果付飯錢,當家也過意不去,那麼只好吃寺院裏的飯。剛開始去的時候,當家還跟我說:“老師啊,我給他們工資不要,給一點車錢他們也不要。”我朝他笑笑,“要了錢還有功德嗎?”他沒話說了。咱們是佛弟子,要盡我所有作供獻,哪怕我的生命時光也要完全貢獻出來。

  吃喝玩樂會使人墮落,樂極難免會生悲

  吃喝玩樂只會使人墮落。快樂從哪裏來?有支歌有道理,“幸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在快樂享受的時候,可不要忘記佛弟子的本色,我們來到人間,是爲衆生做貢獻的。即使你不信佛,也不要喪失了你做人的品格。

  生活在幸福快樂裏的人,有的目空一切。比如有的富人,走起路來搖搖擺擺,耳朵下面的東西“叮叮當當”,意思就是“你們看啊,我的耳環多漂亮”。

  小心樂極生悲,快樂到極點時,往往半路上就生悲了。出去旅遊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經常出門去講課,車上都是嘻嘻哈哈,往往開到半路,車上就有人吵架了。

  佛弟子樂而不迷,爲求法不怕苦,

  沒有法的地方不要去

  樂的對面是“苦”,一苦,人就消極了,頂不住了幹脆上吊,很多佛門裏的人也頂不住啊。聽說上海有個大居士,文革動亂時,他把金銀首飾放在桌上,自己走到叁樓的陽臺上,舉起手來,高喊叁聲:“毛主席萬歲!”“砰”跳下去。因爲要批鬥他,他頂不住了。一個佛弟子,樂也不要迷,苦也別怕苦。釋迦佛說過:沒有佛法的地方,即使是天堂,你也不要去,如果你能聽到法,即使苦得像地獄,你也該去。

  興、衰又是二種風,佛說世上一切皆無常

  “興衰”又是兩個風。興,一切興盛,榮華富貴,子孫滿堂,老太太就高興了,其實也不知道這究竟算快樂還算痛苦,我看是苦多樂少,否則怎麼會大家庭變成小家庭了?因爲人多了吵得厲害了,只好大家分開。

  事業興旺了,高興啊,可是一切都無常,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衰敗了。比如深圳這個地方,誰去得最早,誰先發財,現在生意就難做了,我頭一次到深圳開課,臨走時,一個女學生要給我買張飛機票,我說:“我不要。”她說:“老師,我供養你一張飛機票總供養得起。”可見深圳人很富。我說:“你供養得起,我受得起嗎?”這句話她始終沒有忘記,她說就因爲傅老師說過這句話,所以她信心就非常堅固。那時他們陶醉在生活的快樂裏,陪我去上課,沒幾步路,手一伸,出租車就停下來,後來給我訓了一頓。如今呢,苦了。從前打電話給我,一打就是一個小時,這麼貴的電話費也不在乎。最近有次打電話到她家打不通,說由于欠資已停機,打她的手機,關機。世間上的事情,幸福的時候別太享福了,苦來了別太消極了。

  世間八風吹動衆生的貪瞋癡,所以有生死流轉

  世間就是這八種風,吹得咱們一直在動,動出貪來,動出瞋來,動出癡來,一直生死流轉。從人間,動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總算苦受完,又升上來,升到畜生人間天上,天上福氣享完又掉下來,一直在動,這就叫流轉。無始以來,生死流轉,數都數不清,直到今天咱們還是做老衆生,老資格了,還不想切斷生死流轉,想一直做下去嗎?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講于  2002.2.17

  

   智慧的火能燒衆生的煩惱薪,

  能成熟修行人的種種功德

  提要:

  ·過去世一聲“南無佛”,今世學法半路跑掉了,也難成佛道

  ·惡風緣起了很多惡業,善風緣起了智慧的火焰

  ·智慧的火能燒衆生的煩惱薪,能成熟修行人的種種功德

  ·智慧要在出離心菩提心上出生

  過去世一聲“南無佛”,

  今世學法半路跑掉了,也難成佛道

  佛教講叁世因果,你今世能夠信佛,前世肯定下過信佛的種子。經書上說:一聲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只要念一聲“南無佛”,就跟佛有緣了。並不是唸一聲佛就能成佛,是說將來的結果“皆共成佛道”。你們今天來聽法,這是與法有緣,可能前輩子也聽過我講法,那麼這輩子怎麼沒開智慧?可能前輩子聽到半路裏跑掉了,總算今世又做人了。做人不容易啊,人身難得,而且緣還特別好,又來學法了,這輩子別學到半路裏跑掉了,半途而廢是不可能成就的。

  惡風緣起了惡業,善風緣起了智慧的火焰

  剛才講的這八種風,在人世間緣起了很多煩惱惡業,這八種風鼓動得越厲害,邪惡的火燒得就越厲害。今天我們學佛了,我們要鼓起一個好的風,慈悲的風、覺悟的風、善良的風、智慧的風來燃燒起有利益的火。風是緣生,風鼓動火,風越大火也越大,火也是緣生。因爲創造了條件,事物就變化了,創造好的條件越大,事物就變得越好,所以我們要利用人世間種種的條件來緣起我們修行人的智慧的火焰。你修解脫道爲了解脫生死,尚且要以智慧去斷盡煩惱。如果你是修菩薩道,初地菩薩就要修火。初地菩薩歡喜地,你討厭衆生,厭惡衆生,對衆生冷冰冰,沒有像火那樣的熱情,你歡喜從哪裏來啊?

   智慧的火能燒衆生的煩惱薪,

  能成熟修行人的種種功德

  初地菩薩修的法有四個比喻,“如地金月火”。“如”就是好像,“地”好像大地那樣平等。對一切衆生都要有平等心,好人大地也給你走,壞人也給你走,小車也給你走,破破爛爛的老爺車它也給你走,它都不說話,平等。“金”,初地菩薩要像黃金那樣純潔,真金不怕火燒。純潔的黃金是從火裏鍛煉出來的,離開了生活,你怎麼鍛煉?要在生活裏鍛煉,從你對別人的平等心中鍛煉出你對衆生的純潔的心,來恢複來保持咱們的童心。“月”,初地菩薩的一顆心要像月亮那樣清涼,對煩惱衆生施以清涼的法藥,來消除他們的熱惱。法是清涼藥呀,不懂法,你怎麼給衆生清涼?“火”,初地菩薩要有像“火”那樣的智慧,能給衆生光明。智慧的火能燒掉衆生的煩惱,能成熟一切衆生修行的果實。

  清淨的火要在出離心菩提心上出生

  二地修離垢地,持戒持得清淨就離垢。叁地發光地,到了叁地就能發光,光從哪裏來?修忍。四地,焰慧地,到了四地,菩薩的智慧像猛烈的火焰那樣。這是我稍微給大家介紹幾句比喻,使大家明白,我們所講的修火,是修智慧的火、覺悟的火、菩提心的火,這是一個清淨的火——沒有黑煙,就叫清淨的火。比喻智慧要在清淨心、出離心、菩提心這樣的基礎上出生,這就是我們應該明確的方向,今天講到這兒。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講于  2002.2.18

  

  禅定修光,

  因爲光對人類身心的變化有極大關系

  提要:

  ·要學佛的智慧,不要把拜佛燒香搞成迷信

  ·窮有窮苦,富有富苦,你不解脫苦,到了天上也不究竟

  ·佛陀的智慧才能消除人類的愚昧,猶如光明才能驅除黑暗

  ·禅定修光,因爲光對人類身心的變化有極大關系

  ·人體是個小宇宙,不修行的人,心裏的太陽就開不出來

  要學佛的智慧,不要把拜佛燒香搞成迷信

  學佛就是學佛的智慧。向佛頂禮是個禮節,磕頭磕得再響,也磕不出智慧來,這就像社會上握握手、敬個禮,一個意思。當然也有好處,能使自己虛心一點,學會對人的恭敬,別太傲慢了。真正想成就,想了生死,那是不行的。燒香、供燈、供花都是供養,供養了就有福氣,這叫培福。古印度沒有電燈,你供一盞燈,講堂就光明了;人多了空氣不好,燒些檀香,大家腦子就清醒了;供花,環境就很莊嚴,是這麼個意思。哪有迷信啊?迷信都是不懂法的人搞出來的。

  窮有窮苦,富有富苦,

  你不解脫苦,到了天上也不究竟

  供養了福氣就大,福氣再大也不過生天。人的一生,窮人有窮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苦,億萬富翁也有苦,電視臺請億萬富翁來講講他的生活:“人們總以爲我們億萬富翁非常幸福,哪裏!我沒富的時候自由自在。從前我喜歡在馬路邊的小攤上吃碗牛肉湯,現在我不敢去了,因爲怕綁架。窮的時候還有些朋友,現在一個朋友也沒有了。別看那些人跑過來笑嘻嘻奉承我,來的人都是向我要錢的。我現在過的生活,簡直不是人過的生活。”可見得人生都是苦,你不解脫苦,就是到了天上,也不是究竟的呢!

  佛陀的智慧才能消除人類的愚昧,

  猶如光明才能驅除黑暗

  要解脫生死,要謀求幸福,只有斷煩惱。斷煩惱的方法就在佛法裏,佛法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教導才叫佛教。假如佛法不懂,佛的教導也搞不清楚,那麼佛教就消滅了。寺廟成了博物館,菩薩像成了藝術品,將來佛教就是這樣消滅的。所以我們今天學佛,就是學佛的智慧。只有光明才能驅除黑暗,只有智慧才能解決人類的愚昧。在佛法裏,光明表智慧,我們修禅定的時候,觀日輪、月輪乃至觀火光,都是修光明,這是利用我們生活中的境,來作我們禅定的觀境。

  禅定修光,

  因爲光對人類身心的變化有極大關系

  這些跟我們禅定中開發智慧有聯系嗎?有聯系。科學家都說:生活環境裏的光對人體有極密切的聯系,陰雨天我們情緒就不好,晴天情緒就好,到了黃昏就想打瞌睡,清晨太陽出來了,就精神抖擻、朝氣蓬勃。現在科學還研究出光跟脈博的跳動也有關系,光跟血壓的高低也有關系,這都說明了光的重要性。太陽光固然重要,能使萬物生長,科學家認爲,月亮光比太陽光更重要,所以我們修禅定的時候,要修日輪、月輪以及火光就是這個道理。

  人體是個小宇宙,不修行的人,

  心裏的太陽就開不出來

  修光明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明的作用,常常觀想光明,心胸就亮堂堂,人不容易昏沈,也不容易苦悶。宇宙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宇宙裏所有的能量,咱們身體裏全有。天空裏有個太陽,我們小宇宙裏也有一個太陽,陰雨天不見太陽,不修行的人,心裏的太陽就開不出來。修行人心裏的太陽就放出來了,來照亮我們心房的黑暗。心裏的太陽就是光明、開朗、樂觀。修到後來,我們整個身體裏面全是光明,如果你外放的話,百千萬的毛孔都出光明。

  

  [轉載自-佛教菩提心網]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10~1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