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恭禮彌勒不敗尊 慈心常與衆生樂(2007年彌勒菩薩聖誕開示)

  恭禮彌勒不敗尊 慈心常與衆生樂(1)

  傅味琴講于2007.2.18(大年初一,彌勒菩薩聖誕日)

  修好慈心,與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本次提要:

  ■ “道之初步”必須“正”,初一錯當初二,一年錯完

  ■ 對衆生慈悲,衆生才有快樂

  ■ 求人生福報,求到的實是“止痛藥”

  ■ 體胖腿短就跑不快,修苦行才能樂速通行

  ■ 煩惱總相就是愚,貪瞋合起來就是癡

  ■ 修好慈心,與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道之初步”必須“正”,初一錯當初二,一年錯完

  今天是大年初一,既然稱大年初一,我們不能光是說,要有行動。大年初一的大是要我們發大心,菩提心才叫大。初一是一年的頭一天,好比我們在菩提大道上,第一步就不能走錯。必須要做到“道之初步正”,稍微斜了一點,就會越走越斜。今天的佛弟子,由于不肯學佛法,喜歡聽邪師邪說,結果越走越邪,邪了就要顛倒,把對的說成錯的,錯的說成對的,所以修行就沒希望了。如果你把初一當初二,必然會把初二當初叁,一年錯完,所以第一步最要緊。

  對衆生慈悲,衆生才有快樂

  今年是豬年,我們對豬應該要慈悲,對豬慈悲不殺,豬才有快樂。現在畫出來快樂的小豬,其實把豬開玩笑。如果人不對豬慈悲,豬長大了還不是被殺掉吃掉。所以衆生就是這個規律,凡是在人生路上,往往快樂在前面,痛苦在後面。我們今天修行了,目的就是不要痛苦,也不要快樂,兩個都不要。我們常說修行是爲了離苦得樂,這個樂可不是衆生享受的樂,而是修行人覺悟的樂,衆生以享受爲樂,修行人以覺悟爲樂,性質不同的。

  求人生福報,求到的實是“止痛藥”

  有些人只知道佛門主張離苦得樂,進佛門燒燒香,最好菩薩保佑他發發財,供他享受,表示他離苦得樂了,這是搞錯了。衆生應該說全是痛苦,人天福報僅僅是痛苦裏給你加一點快樂,這叫止痛藥。比如我這幾天因爲勞累過度,牙疼得厲害,老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我吃了一點止痛藥,不疼了,我就快樂,時間一過又疼了,人生就是這樣。

  體胖腿短就跑不快,修苦行才能樂速通行

  豬爲什麼跑不快?你看它胖得要命,從不知道減肥,(衆笑)腿又短,怎麼跑得快呢?修行人要把胖的身體減減肥,腿練練長,腿長了好行啊,一個修一個行就叫修行,誰修得最快?修苦行的人最快,因爲修苦行不會成大胖子,所以能達到“樂速通行”。現在能修苦行的人也可算是賢聖僧了。聽說從前有個和尚,禮佛的時候根本彎不下去,胖得來走一步喘一步苦得很啊。

  煩惱總相就是愚,貪瞋合起來就是癡

  今天也是彌勒菩薩的聖誕,彌勒菩薩又稱慈氏菩薩,因爲他修慈心成就。慈就是予樂,要給衆生快樂,不要讓衆生受苦。老話說“損人不利己”是最愚蠢的,可是我們煩惱一來,盡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愚蠢得不得了,所以愚是學不得的,愚了就會蠢。佛門不知從哪個時候開始,有人主張學愚,學愚的人學成傻瓜倒也罷了,偏偏學成傻瓜的很少,學愚越學煩惱越重,事情全做錯。愚人幹的事情往往是損人不利己。損人利己是卑鄙,損人不利己是愚蠢。煩惱總相就是愚。說起來煩惱有貪瞋癡,癡就是愚癡,癡哪裏來啊?貪跟瞋合起來就是癡。一起煩惱,傷害了別人,別人被你氣死,你自己也氣得兩只手發抖,豈不是損人不利己?愚人看問題都是片面的,他只看到別人被他搞苦了,他覺得這就是我的成功,怎麼不看看你自己也在痛苦裏啊!愚人經常拖人下水,你把人拖下水,可你也掉在水裏了。

  修好慈心,與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如果我們給人快樂了,我們自己也會快樂,修慈就是起這個作用。假如你肯利人,也就在利己了,你只要修一個慈心,利人利己完全具足。彌勒菩薩入的定就是慈心定,他專修慈心就入定了,叫慈心定。

  恭禮彌勒不敗尊 慈心常與衆生樂(2)

  傅味琴講于2007.2.18(大年初一,彌勒菩薩聖誕日)

  修慈心的人,必須修好對人的恭敬心

  本次提要:

  ■ 彌勒菩薩的精神,在“恭賀新禧”裏就能找到

  ■ 修慈心的人,必須要修好對人的恭敬心

  ■ 沒有恭敬心,就沒有平等心

  ■ 因爲我恭敬學生,所以學生才對我恭敬

  ■ 不起分別心,哪有淨與不淨,接受真理的人,就懂得娑婆世界就是淨土

  彌勒菩薩的精神,在“恭賀新禧”裏就能找到

  今天我們都稱爲新年,後來嘛改稱春節,因爲搞了一個陽曆新年,成了兩個新年,所以後來就把農曆新年改爲春節了。兩個新年也麻煩,有人每年過生日要過兩次,一個是陽曆生日,一個是陰曆生日,你看麻煩不麻煩。但我們是中國人,按照中國的風俗,今天才是真正新年。你要問彌勒菩薩的精神哪裏去找,就在每年第一天裏找,你能把第一天的精神一直修下去,你就實踐了彌勒菩薩的精神。大年初一,咱們見面頭一句話就是“恭賀新禧”。

  修慈心的人,必須要修好對人的恭敬心

  有人只會說,想也不想,修也不修,這太可惜了。這就是叫你給人快樂,對人修慈心呀!有人想修修不起來;有些人思想非常單純,單純得有點像機器人,以爲要修慈心,我就拿點錢出來,這個給一點,那個給一點。好事人人會做,對人的恭敬就不一定人人都修得起來了。你恭敬人,人就感到快樂,所以修慈心的人,必須要修好對人的恭敬。每個人都喜歡受人尊敬,你一起恭敬心,你布施功德就大了,這不是布施錢財,而是你把一顆心都布施給他了。

  說一句啓發的話,人們常說,“你心中要有我”,啥意思?說:這是年輕人談戀愛。真正說起來,是要你對人有恭敬心。愛是靠不住的,因爲愛會變,恭敬才會長久。恭賀新禧,第一個字就叫你修恭敬,你不恭敬人,你給人家一點錢不稀奇的,錢多的人拿出一點錢,就像牛身上拔根毛。沒有恭敬心,你布施人家錢財,至少有個觀念:我富你窮,是我給你錢。

  沒有恭敬心,就沒有平等心

  沒有恭敬心就沒有平等心,你們常說“我這個平等心總修不好。”那麼你恭敬心修好了嗎?恭敬心修不好,哪來平等心?

  有人錯誤地理解:我恭敬他,認爲他比我高,這不叫平等心。恰恰相反,平等心就是從這裏開始的。比如我們修觀的時候,觀眉間放光,一丈遠光景有個蓮花寶座,蓮花寶座上坐的是釋迦佛,或者文殊菩薩,或者能海上師,要觀得比自己高。有人想這不是不平等嗎?這就是平等,因爲你恭敬釋迦佛,恭敬文殊菩薩,恭敬能海上師,你想跟他們學,你最後想得到什麼成就啊?最後想跟上師跟佛菩薩一樣,那不是平等了?平等是這麼理解的。我們今天還沒有成就,我們第一步就應該修恭敬,只有恭敬才能達到平等。說一句容易明白的話,你恭敬人,人也會恭敬你,那不是平等了嗎?

  因爲我恭敬學生,所以學生才對我恭敬

  世俗上人不懂佛法,對佛門的修行往往想不通。比如我們對能海上師清定上師非常恭敬,有時候連佛門裏的人也想不通,“你們對上師這樣恭敬,我們可沒做到。”現在能海上師、清定上師圓寂了,閑話說到我身上來了,有人說:“這些學生對老師這麼恭敬啊!”也不知道這話到底算是羨慕還是妒嫉,意思是應該的還是不應該的,我也不去研究了。不過我回答他一句話:因爲我對學生恭敬,所以他們才對我恭敬。

  你們會握手嗎?握手很有道理啊,兩個人要握手,你得先把手伸出來,你一伸手,他也伸手,你不伸手,他也不伸手。所以修一切功德都要主動。彌勒菩薩對每個人修慈心,就是心裏對每個人都恭敬。

  不起分別心,哪有淨與不淨,

  接受真理的人,就懂得娑婆世界就是淨土

  再講恭賀新禧的“賀”。賀喜的時候你總要表示一點意思,送送禮呀。當然我們不主張世俗的禮尚往來,那太麻煩了,浪費時間。不過世俗上的一切,看你怎麼去理解?理解得好就是好,理解得錯就是錯。如果你理解得好,一切都清淨,理解得不好,一切都不清淨。實際上事情只是一個,因爲是不同的心態,就變成了兩種不同的性質。即使是兩種性質,事情還是一個,所以叫不垢不淨。衆生不淨,那是衆生自己搞出來的,實際上整個法界沒有不清淨的。接受真理的人就懂得娑婆世界就是淨土,不懂得這個真理,你必然會離開娑婆世界去找淨土。經書上有句話:心淨則土淨。還不是因爲你起了分別心才有淨與不淨,不起分別心,哪有淨與不淨?狗喜歡吃人的大便,你別小看它,它並不是傻瓜,它吃大便的時候跟人吃米飯時一模一樣。所以起分別心的人不可能到淨土,只可能到天堂。要知道即使你往生進入了蓮花,你分別心不打掉,蓮花是不開的,花開見佛沒有你的份。

  恭禮彌勒不敗尊 慈心常與衆生樂(3)

  傅味琴講于2007.2.18(大年初一,彌勒菩薩聖誕日)

  爲我是衆生,爲衆生是菩薩

  本次提要:

  ■ 爲我是衆生,爲衆生是菩薩

  ■ 發財是要把財發出去,世人活著收財,死了收骨頭

  ■ 法供養第一,佛弟子要把法財發出去,才是佛弟子的發財

  ■ 衆生滿身臭氣,佛弟子要重新做人

  爲我是衆生,爲衆生是菩薩

  清淨的“賀”沒有什麼不好,爲名爲利,狹小自私的賀,那就不好了。賀字怎麼寫?上面一個加,下面一個貝,這是世俗上送禮的意思,你給他加一點錢,他就能快樂,因爲富總比窮好。所以你要使別人快樂,你得修布施,菩薩修的六波羅蜜以布施爲第一,你沒有布施的心,後面修不好的。有人想勸人家布施,爲了他修得好,“哎,你布施我點錢呢!”又搞錯了,叫你布施他,不是叫他布施你。菩薩是一切爲衆生哪有我啊?爲我是衆生,爲衆生是菩薩。所以現在世間上都搞錯了。

  發財是要把財發出去,世人活著收財,死了收骨頭

  再比如年初一,現在大家都不大說恭賀新禧了,改說恭喜發財,連發財都搞錯了,發財應該是把財發出去,這個發是收發室的發,現在發財不是把財發出去,財要進來叫發財,…

《恭禮彌勒不敗尊 慈心常與衆生樂(2007年彌勒菩薩聖誕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