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1~9)▪P4

  ..續本文上一頁海裏,到死它還不肯丟掉,現在做子女的很多都把父母抛棄,你說人比得上鳥嗎?別看現在有的子女把父母拖得很牢,好像要把他留在家裏養老,其實是把父母留在家裏當保姆,給他義務照顧孩子。

  法緣不足難修行,有法不要,佛法就滅了

  古人都說過要四海爲家,印度當年的風俗,哪怕是國王,到了五十歲他就要讓位去修行了。如今的佛弟子八十歲還不肯修行,覺悟太低智慧太差了。所以佛說到了末法時期證果成道的人極其稀少,因爲法緣不足。不是沒有法,是有法他不要,這也是法緣不足。有人說過:“一句佛號不能代替佛法”,沒有佛法你怎麼修行啊?不能用“只要一句佛號”把佛法架空。佛法沒有了,娑婆世界的佛教就被消滅了。所以修行怎麼修?修行第一步,聽佛法。好比我將來長大了,要到社會上去做工作,第一步先到學校唸書去。

  修行人能斷男女淫愛,水平就高了

  昨天講流轉生死的根源就是男女的淫愛。出家人爲什麼排在居士前面?因爲出家就爲了斷男女的淫愛。在家人五戒,殺戒第一位,因爲在家人要結婚要成家,很難斷男女淫愛。如果你真能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那個水平就高了。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9)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11.1

  心裏愛心不斷,出家也不起作用

  提要:

  ·心裏愛心不斷,出家也不起作用

  ·家是男女淫愛組成的,所以家就是生死根源

  ·釋迦太子作榜樣,他把皇宮的家看成肮髒的草堆

  ·障礙來自溫情,軟刀子會殺死法身慧命

  ·出家離家就是爲了切斷情愛,真有恩情幹嘛又去離婚

  ·行爲修好了,還要修好心,修心比修行要求還要提高

  心裏愛心不斷,出家也不起作用

  我們今天講的四根本戒,第一就是淫戒,雖然是針對出家人講的,要求比較高,在家人也可以學,多少做到一點,將來了脫生死也快一點。如果出家人斷不了淫愛,心裏還有顆愛心,這更糟糕,因爲出家對你都不起作用,還會養成出家跟愛心聯系起來的條件反射,就算下一世仍出家,仍然起愛心,那不是很可怕了嗎?

  家是男女淫愛組成的,所以家就是生死根源

  家是男女的淫愛組成的,一結婚就成了家,貪男女淫愛就是生死的根源。像我這樣,覺悟得已經太晚了,現在覺悟還算來得及,還有幾年可以用功用功啊。用功的人,不想家!因爲家是生死的根源。一個人流轉生死就是在家裏流轉,比如小孩子就是靠父母做夫妻的淫愛生下來的,生下來還不是生在家裏?所以家中一切的溫暖、愛,就是我們將來投胎的場所,如果家對你有吸引力,你將來就要流轉生死。

  釋迦太子作榜樣,

  他把皇宮的家看成肮髒的草堆

  你們長期在我身邊培養的人,你們可以想念爸爸媽媽,因爲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可是不能想念家。我們雖然沒有剃頭,也沒有穿出家人衣服,可是我們心出家了,心出家了身離家了,還想家幹什麼?人爲什麼會離婚?因爲受夠了結婚的苦,既然婚姻如此的苦,爲什麼離婚了還要到婚姻介紹所去登記?這就叫衆生。如果釋迦佛不來娑婆世界成佛,娑婆世界衆生是無法跳出生死輪回的。釋迦佛來娑婆世界,實際上是給我們做個榜樣。皇宮那樣的家,在他看來是一堆肮髒的草堆。

  障礙來自溫情,軟刀子會殺死法身慧命

  有人常訴苦:“我家庭障礙大啊,我真想修行,但是我離不開啊。”我老師只管講課,不管你家庭的矛盾,你有矛盾自己去克服。不過我們是學佛的,當然要學佛的精神。釋迦佛當年的矛盾很厲害,他的父親把城門都鎖起來,派了士兵看住,還裝了鈴,只要城門一動,鈴聲會響到四十裏外,你的障礙沒有釋迦太子大吧?他照樣逾城出家。障礙來自哪裏?因爲你是家裏長大的,全來自家庭的溫情,溫情是一把軟刀子,會把你法身慧命殺死。你沒有覺悟的話,你修行再也修不成了。

  出家離家就是爲了切斷情愛,

  真有恩情幹嘛又去離婚

  在家居士要向出家人學習,當然學習的地方很多,主要就是學習出家人離開家,離開家就是抛棄家庭的溫暖,就是離開生死輪回,離開家就是切斷男女所有的情愛。男女間所謂“恩愛”全是騙人的。世間上有句話:一夜夫妻百日恩。有恩你幹嘛去離婚啊?愛的時候是親家,恨的時候是冤家,會不變嗎?

  行爲修好了,還要修好心,修心比修行要求還要提高

  咱們今天講的《四根本修心要門》,比四根本戒要求還要高,我們修行是修正行爲,也是修顆心,行爲都修不好,算修什麼行?你行爲修好了,還要修好自己的心,修心比修行要求還要提高。佛教的根本就在戒上,尤其是別解脫戒。持了戒就能改變我們的行爲,就能不造惡業。可是還要提高到修心。心裏起煩惱,你想持戒,既困難,也沒有力量。有許多人犯戒,或者出了家又還俗,還不是心裏起了煩惱,只有進入到修心,你才能穩得住,所以戒定慧是一體的,千萬不能分割,同樣修行跟修心,也是一體的兩個步驟,不能分割。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1~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