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講記(1~9)▪P4

  ..續本文上一頁暫時性的

  你們現在年輕,有人病也多,我覺得有點怪,我年輕時病很少,你們到底啥個原因?說是業障重,不對,應該說是煩惱重,我年輕時可沒有像現在年輕人這樣煩惱。修行的好處是你自己修出來的,菩薩保佑你,那是臨時性,長不了。

  求人不如求己,觀世音菩薩心裏念的

  仍然是觀世音菩薩

  比如說,這個人經濟困難,有錢人好心幫助他一筆錢,這是臨時性的,錢用光了他還是苦。

  修行修出來的才是自己的東西,好比有人好心幫助你度過難關,那麼你趕快去找工作去勞動啊,你勞動得到的錢是你自己的。你一直在工作在勞動,這是長期的。靠人家靠不住的,哪有一輩子照顧你的人?老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求人不如求己。佛教導我們要靠自己,靠自己就是要求自己。

  從前有人問老和尚:“我們手拿念珠在唸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也手拿念珠,他在唸誰呀?”現在的人馬上就會回答:“在唸阿彌陀佛”。老和尚懂佛法,回答說:“觀世音菩薩也在唸觀世音菩薩”,意思就是靠自己。

  

  普賢行願品(9)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3.23

  

  沒有空修行的人,實在是貪放不下;

  沒有耐心好怄氣的人,實在是瞋放不下;

  白了少年頭還不想修行的人,實在是癡放不下

  提要:

  ■ 要修出力量修出功德來,就得離開煩惱,不離煩惱離不了苦

  ■ 喜歡煩惱的修行人,修到地獄裏去了

  ■ 沒有空修行的人,實在是貪放不下

  ■ 沒有耐心好怄氣的人,實在是瞋放不下

  ■ 白了少年頭還不想修行的人,實在是癡放不下

  ■ 今年放不下兒子、明年放不下女兒、再過幾年放不下孫子的人,

   連煮煮洗洗都放不下

  ■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年輕時單槍匹馬闖天下,現在父母把

   孩子抱在懷裏,扭成個湯團

  要修出力量修出功德來,就得離開煩惱,

  不離煩惱離不了苦

  靠自己最靠得住,所以要修出力量修出功德來,那才靠得住。修的目的是爲了離苦得樂,苦都從煩惱來。我們修行人要離開苦,就要離開煩惱,不離開煩惱,你是解決不了苦的。

  喜歡煩惱的修行人,修到地獄裏去了

  現在的衆生不聽佛法,顛顛倒倒,口裏喊:我煩死了,我煩惱重,我是苦惱人,我很苦,我要修行。但是他根本不想離開煩惱,對煩惱還特別喜歡。口裏說要修行,可是還在貪鈔票、貪名、貪利、貪吃、貪睡,那你修到地獄裏去了,太可怕了。佛說過,“人間妙五欲,地獄五條根”嘛,佛的話你總應該要相信。

  沒有空修行的人,實在是貪放不下

  有人家裏已經很富有了,有了新房,又買了汽車、沙發、電冰箱、空調,什麼都有,那麼可以來給衆生做點貢獻,快來學法度衆生吧,他說沒有空,他還要做生意賺錢。因爲他放不下呀,什麼放不下?貪放不下。

  沒有耐心好怄氣的人,實在是瞋放不下

  有的修行人,口上說修行,卻一點耐心也沒有,一不對就要怄氣、說人家閑話,一鬧矛盾就吵架,還喜歡這麼做,這是瞋心放不下。

  白了少年頭還不想修行的人,實在是癡放不下

  還有的人頭發都白了,還不想修行。當然你不信佛,這另當別論,可你是信佛的呀,怎麼成了這個樣子?也是放不下。

  今年放不下兒子、明年放不下女兒、

  再過幾年放不下孫子的人,連煮煮洗洗都放不下

  我是五二年開始聽經,我初進佛門進的是上海佛教青年會,有法師講經我總是聽。有一次聽清定上師講經時聽到一件事,有人說:“師父,我一定會到你這兒來修行,可有兩件事情沒了:我兒子還沒娶媳婦,女兒還沒有結婚,這兩件大事情辦好了,我就來修行了!”師父朝她笑笑:“這兩件事辦好了,你也來不了。孫子爬在你身上了,你會放得下嗎?”

  你放不下兒女的婚事,你會放得下孫子嗎?小孫子多可愛啊,像個洋娃娃那樣,一般的老奶奶最喜歡的不是兒子,而是孫子。即使兒子家裏很富裕,她還是願意給兒子抱孩子,或是燒啊煮啊洗啊,兒子不要她這麼做,她也要做,爲什麼?放不下呀。這也是煩惱,叫“癡”,是癡煩惱放不下。

  像這樣放不下的,佛怎麼度得了你?所以佛也有度不了的衆生。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年輕時單槍匹馬闖天下,

  現在父母把孩子抱在懷裏,扭成個湯團

  從前老人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有自己的福氣,你一直在他身邊,放不下,幹什麼呢?如果他沒有福報,你一直照顧他也沒用。有許多孩子家裏經濟情況很好,可他小時候就死掉了,因爲他自己沒有福報。

  我的媽就放得下,我年輕時再遠的地方我打了行李包就去了,我全中國跑了很多地方,都是我一個人,手提兩個包,背上再背一個包,就是這樣闖東闖西的,一點沒顧慮一點沒害怕。現在老了,出門有人接送,還有人陪,現在想想好像是兩個天地。

  我媽看我單槍匹馬,自己打行李,出門幾件事情都是我自己安排,糧票、車票、鈔票,那個時候我家很窮的,我媽從不操心。媽從來不說:“哎喲,寶貝啊,(衆笑)囡囡啊,你這麼年輕,出遠門我不放心啊。”她就是這個思想:兒孫自有兒孫福。

  我今天也活得挺好嘛,因爲離開父母自己闖,所以生活經驗豐富;走江湖,紅眼睛綠眉毛全都見過。現在父母真是寶貝孩子,恨不得把孩子抱在懷裏扭啊扭啊,扭成一個湯團,(衆笑)癡得這個樣子了,真是癡頭怪腦了。

  

  

  

《《普賢行願品》講記(1~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