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講記(10~19)

  普賢行願品(10)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3.23

  

  現在人心複雜,處處都會把你綁住,

  你要善巧方便把自己解脫出來

  提要:

  ■ 現在人心複雜,處處都會把你綁住,你要善巧方便把自己解脫出來

  ■ 鳥羨慕籠裏的水和米,鑽了進去出不來,所以佛說衆生受苦都是冤枉的

  ■ 衆生因爲有感情就離不開貪瞋癡,也就離不開生死流轉

  ■ 衆生因爲貪愛男女的歡樂才會去投胎,有生苦也就有老病死的苦

  現在人心複雜,處處都會把你綁住,

  你要善巧方便把自己解脫出來

  所以佛叫我們要自己解脫自己,你不會解脫,那麼佛告訴你要怎麼修,這些方法都在佛經裏。佛希望我們解脫,而我們今天聽法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得到解脫,不解脫你有得苦了。現在的人,心很複雜,處處都把你綁住了,你只好自己善巧方便,想辦法解脫出來。你們做居士的,能來聽法也算得到解脫了,可能也要你妻子或者老公的批准吧?雖然你沒有犯罪,也得受家庭管製啊。假如有一次,他(她)不同意,那你只好算喽──真苦啊。

  鳥羨慕籠裏的水和米,鑽了進去出

  不來,所以佛說衆生受苦都是冤枉的

  本來可以不苦的,佛說過,衆生受苦真是冤枉了。你看一只鳥兒很自在地飛翔,忽然看見一只鳥籠,挺漂亮挺高級的,它就喜歡上了,再往裏邊看看,有水有小米,就鑽進去了。一鑽進去,鳥籠的門關上了,是你自己鑽進去的呀。所以佛說衆生受苦是冤枉啊,都是自作自受了。

  衆生因爲有感情就離不開貪瞋癡,

  也就離不開生死流轉

  爲什麼會這樣?有貪瞋癡煩惱啊,貪瞋癡煩惱爲什麼離不開?有感情啊!所以衆生又叫有情,有情就有苦,沒有一個有情不受苦。活著是這樣,死了還是不得解脫,又去投生,一生下來又受第二輩子的苦。就這樣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到底死亡多少次了?沒辦法說,所以佛說“無始以來”。

  假如你一定要他說清楚,佛只能打個比方給你聽:衆生在六道裏輪回,別的不說,就說一個畜生道吧,我們投胎做牛、做馬、做魚、做鳥,種類已經數不清了。那麼再縮小範圍,縮到做狗,狗也有很多種,有黃狗黑狗白狗花狗。其他都不說,光說白狗,佛說:衆生無始以來生死輪回,光做白狗,死了以後的骨頭堆起來有須彌山這麼高,做小狗的時候,吃母狗的奶,累積起來有大海那麼多。所以我們今天做衆生,真是老資格了。

  既然這麼苦,爲什麼不肯跳出來,一定要在煩惱裏轉?有煩惱才有流轉生死,沒有煩惱,生死就解脫了,就再也不流轉了,所以說受苦受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衆生因爲貪愛男女的歡樂才會去投胎,

  有生苦也就有老病死的苦

  有些年輕人實在不像話,一受苦就怪媽,“就因爲你把我生下來,我才這樣受苦受難”,好像一切都是媽的錯。應該怪你自己,誰叫你鑽到媽的肚子裏去的?你不去投胎,會生下來嗎?怎麼會鑽進去的?有煩惱啊,尤其是貪愛男女的歡樂。

  男女的歡樂吸引力很強,你死了變成了中有身,一看到這一對男女恩恩愛愛,你就被它吸住了,你也想得到一點這種快樂,那麼你就進去了,你一進去就進了母胎。你不貪這種快樂就不會進去,也就不會生下來,也就沒有生老病死了,解脫生死就是這麼解脫的。所以說衆生流轉生死受苦受難實在冤枉啊,都是自己搞出來的事情。

  

  

  普賢行願品(11)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3.23

  

  羅漢都是在人間證果的,活著

  不修行,永遠是個愚癡顛倒的衆生

  提要:

  ■ 修行人能遇境不貪不瞋不癡,這種煩惱斷盡的境界就是阿羅漢

  ■ 羅漢都是在人間證果的,活著不修行,永遠是個愚癡顛倒的衆生

  ■ 解脫是積極,逃避是消極,人天乘不究竟,仍在輪回裏

  ■ 斷煩惱是自利,度衆生是利他,以圓滿無漏的智慧,才能得徹底究竟的解脫

  ■ 佛的解脫境界不可思不可議,你親自嘗到了也就不用說了,

   因爲你一切都明白了

  修行人能遇境不貪不瞋不癡,

  這種煩惱斷盡的境界就是阿羅漢

  假如一個衆生通過修行,煩惱斷盡,對好的環境也不貪,壞的環境也不瞋,也沒有癡頭怪腦離不開,就沒有投胎這回事,這靠什麼?靠他修行的力量。不修行就做不到,因爲他沒有力量,打不過煩惱,只好一直做煩惱的奴隸,煩惱叫他怎麼樣他就怎麼樣。修行的力量就能把煩惱打敗,沒有煩惱就沒有生死了,那樣的境界就是阿羅漢,簡稱羅漢。

  羅漢都是在人間證果的,

  活著不修行,永遠是個愚癡顛倒的衆生

  佛在人間度衆生,佛弟子不是死了以後證阿羅漢,都是活著就了脫生死,證阿羅漢果。有的廟裏有五百羅漢堂,何止五百呀?五千、五萬都不止啊。假如我們當年也證了阿羅漢,佛涅槃到現在這兩千五百多年的苦,也輪不到我們受了。可是佛在世的時候我們沒有修行,因爲沒有去聽法,不聽法那怎麼修?

  說“那個時候有佛出世,我怎麼不去聽法啊?”那個時候你忙啊,忙搓麻將,(衆笑)忙學氣功,忙賺錢,忙當老板。兩千五百年以後,有講經說法有很多人還是不聽,還是忙搓麻將、忙做生意、忙賺錢、忙學外道、忙學氣功,還忙著去聽《太上感應篇》,真是愚癡顛倒!如果不改過來,永遠是愚癡顛倒的衆生。

  解脫是積極,逃避是消極,

  人天乘不究竟,仍在輪回裏

  我們求解脫可不是逃避,解脫是積極,逃避是消極,我們佛教不是消極,是積極。其實要積極,你必須要通過消極,壞事要消極,好事要積極,壞事不幹,把壞事消極掉,對好事才會積極,這就叫修行。這僅僅是修行的第一步,叫止惡修善。止惡修善修得再好,也不過做人生天,不下叁惡道,這是人天乘,但你還是在生死輪回裏啊。

  斷煩惱是自利,度衆生是利他,

  以圓滿無漏的智慧,才能得徹底究竟的解脫

  所以第二步就要斷煩惱,斷煩惱才能解脫,才能證阿羅漢果。佛又叫我們不僅要自利,還要利他。利他首先要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就要度衆生,度衆生就是利他,行菩薩道功德圓滿就成佛。成佛是徹底解脫,一切都徹底究竟了。

  證了阿羅漢果是從生死輪回中解脫出來,可他只求自己解脫,沒有發大心,結果掉在小心裏,小心把他綁住了。叫他度衆生,度幾個還可以,再多他就怕煩,因爲看見這麼多衆生他就不自在。遠遠比不上佛的自在,成佛是徹底解脫,佛度衆生非常自在。那麼佛徹底解脫靠的是什麼?靠無漏智慧。佛的智慧是徹底的究竟的圓滿的,所以才能得到徹底究竟圓滿的解脫。

  佛的解脫境界不可思不可議,你親自嘗

  到了也就不用說了,因爲你一切都明白了

  假如我們肯修普賢行願,我們將來得到的境界就是不思議解脫的境界,那就是佛的圓滿解脫的境界,這不是小乘,而是大乘。所以在出離心基礎上要發菩提心,你自己了脫生死了,還要去教化衆生,讓衆生一起了脫生死,到功德圓滿就成佛了。

  佛的境界不可思不可議,要想體會佛的境界,只有你自己快快修成佛,成佛了,你就體會到了。比方說,你從來沒有喝過茶,茶的味道,你想也想不出來,也是不可思不可議,你去問人家,茶什麼味道?假如回答你:“茶就是茶的味道”,等于沒說。

  佛講法時,有許多東西也沒法講清楚,只好善巧方便說:不是這樣,不是那樣,不是不是……,所以叫“八不”。

  茶是什麼味道?講不出來,只好說,不是甜的,不是鹹的,不是酸的,不是不是……,留下來就是茶的味道。你還是不知道,只有一個辦法,你自己去喝一口,你就知道茶的味道。你嘗到味道叫你說,你也說不出來。

  所以我們沒有到佛的水平,對于佛的境界,我們是不可思不可議的,只有親自嘗到了才會知道,不過那時也用不著說了,因爲你一切都明白了。

  

  普賢行願品(12)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3.23

  

  解脫境界就是煩惱斷盡的彼岸,

  佛法是船,渡你的是菩薩

  提要:

  ■ 解脫境界就是煩惱斷盡的彼岸,佛法是船,渡你的是菩薩

  ■ 修行人掉在愛河裏,大都是被水鬼拖下去的

  ■ “上橋爲求法,過橋是彼岸,奉勸橋上人,不墮愛河中”

  ■ 娑婆世界對沒有證阿羅漢果的人來說是此岸,對已證阿羅漢果的人即是彼岸

  解脫境界就是煩惱斷盡的彼岸,

  佛法是船,渡你的是菩薩

  “解脫境界就是煩惱斷盡、生死已了的彼岸涅槃境界”。彼岸是個比方,我們現在做衆生是在此岸,我們要脫離苦,就要到彼岸去,彼岸跳不過去,也飛不過去,可是有個方便,架一座橋,或用一只船,就能過去了。是什麼橋,什麼船?就是佛法,聽了佛法你就好比上了橋上了渡船。那要有人發心來爲你造橋給你開船,這種發心的就是發菩提心,這種度衆生的人就是菩薩。

  修行人掉在愛河裏,大都是被水鬼拖下去的

  此岸是無窮無盡的苦,彼岸是無窮無盡的快樂,岸是比喻。沒有苦了,就叫常樂我淨,就叫涅槃。

  涅槃在彼岸,怎麼去?你要上橋,你要上船啊。很可惜,有些人上了橋,卻掉下了河,沒有人推他,是他自己跳下去的。當然也有原因,說句笑話,可能河裏有個落水鬼吧?

  你們去看看《聊齋》,聊齋裏把人迷住的都是鬼,特別容易使人迷住的是變成小姑娘的鬼。《聊齋》我看了幾個故事,嚇得我不敢看了,我還記得《聊齋》裏有個小翠,長得可漂亮了,其實就是墳墓裏的鬼,它的房子很大,那是鬼用神通變化出來的。

  “上橋爲求法,過橋是彼岸,

  奉勸橋上人,不墮愛河中”

  還有的鬼會化裝得很漂亮,很可愛,要你把她接回家,你聽話了,那就把鬼接到家裏去啦。

  還有落水鬼…

《《普賢行願品》講記(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