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自己掉在河裏,嫌一個人太寂寞了,想找一個替身,你一受迷惑,跳下河去,它就馬上拖住你的腿,是有這種事啊。咱們有個老同學,在這兒學法修行,已經上橋了,蠻好的,結果聽見河裏面落水鬼在叫他:你來啊來啊。(衆笑)他真的跳下去,就被拖住了,現在已經結婚,生了孩子,變了兩個落水鬼。那麼他幸福不幸福啊?他一看見我就哭,“我錯了,我錯了。”
所以我是感觸萬分,後來寫了幾句話,“上橋爲學法”,我們上這座橋是想到彼岸,要到彼岸就必須要學法。“過橋是彼岸”,你過了橋就到了彼岸了。“奉勸橋上人”,你們都是橋上人,“不墮愛河中”,這條河是男女的愛情的河,你掉下去做了落水鬼,你的法身慧命肯定被淹死了。
娑婆世界對沒有證阿羅漢果的人來
說是此岸,對已證阿羅漢果的人即是彼岸
彼岸、橋、船也都是比喻,此岸是無窮無盡的苦,因爲有煩惱,彼岸沒有苦,因爲煩惱斷盡。其實你只要把煩惱斷盡,你就到了彼岸,進入涅槃城了。因爲有煩惱所以有苦,煩惱沒了就沒有苦了,那麼此岸彼岸還不是在你的心裏?你心裏起了煩惱就是此岸,就是煩惱衆生;你把心裏煩惱斷掉,沒有煩惱,解脫了,那就叫彼岸。那麼你在的地方,你有煩惱就叫此岸,你沒有煩惱,這個地方就叫彼岸。並不是真的有條河,真的有個船,把你渡到彼岸去。
佛在世的時候,那些大弟子本來也是凡夫衆生,後來通過修行都證了阿羅漢果,所以說這個娑婆世界對沒有證阿羅漢果的人來說是此岸,對已經證了阿羅漢果的人就是彼岸。
普賢行願品(13)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3.23
學大乘法必須要有出離法的基礎,
行菩薩道必須有斷自己煩惱的基礎
提要:
■ 心淨則土淨,淨土也在你心裏
■ 學佛法要天天向上,衆生往往抓了第一步不肯放,還會說第二步法不對機
■ 阿羅漢發了大心就是佛菩薩,涅槃包括小乘涅槃和大乘涅槃
■ 學大乘法必須要有出離法的基礎,行菩薩道必須有斷自己煩惱的基礎
■ 帶有貪心去度衆生,衆生見你就害怕
■ 帶著瞋心度衆生,度得彼此一包氣
■ 帶著癡去度衆生,自己都不像個菩薩,還生了個“小菩薩”
心淨則土淨,淨土也在你心裏
同樣的道理,經書裏有句話:心淨則土淨。土淨就叫淨土,淨土在哪裏?在你心裏,你心清淨了,就是淨土,如果你心不清淨,那就是生死流轉的地方。
學佛法要天天向上,衆生往往抓了
第一步不肯放,還會說第二步法不對機
既然這樣,佛爲什麼說出這麼多的名字來?又是此岸又是彼岸,又是生死流轉,又是涅槃,又是娑婆世界又是極樂世界?不這麼說,你更搞不懂唉,佛是給你一步一步說到裏面去的,假如佛說了第一步你就抓住不肯放,佛說第二步你又不肯聽,那麼你只懂第一步,還會說第二步的法不對機。所以學佛法,不要光聽第一步,要一步步上去啊。
阿羅漢發了大心就是佛菩薩,
涅槃包括小乘涅槃和大乘涅槃
再給你們講涅槃,煩惱斷盡生死了脫就是涅槃境界。這個涅槃包括小乘涅槃大乘涅槃,你發菩提心,將來證的是大乘涅槃。人們都說阿羅漢發心太小,只顧自己不顧廣大衆生,叫自了漢。其實阿羅漢也發心的,他度衆生度的很少,他發的是小心。如果阿羅漢發了大心了呢?那就叫大阿羅漢了,大阿羅漢就是菩薩和佛,釋迦佛自己說:“我是大阿羅漢。”所以,這兒說的解脫是包括生死的解脫,也包括大乘的解脫。同樣這個涅槃也包括小乘的涅槃,也包括大乘的涅槃。
學大乘法必須要有出離法的基礎,
行菩薩道必須有斷自己煩惱的基礎
既然包括了就不能分開來,這才叫圓滿,否則你沒有具備小乘解脫生死的功德,你口說“我是大乘”,你連自己的生死都解脫不了,你大在什麼地方?你不修了脫生死、出離煩惱的法,你遠遠比不上證了阿羅漢果的人,他們已成聖者,你還是凡夫。說“我是菩薩”,有你這麼低級的菩薩?現在佛門裏很多人連佛法都不懂了,真叫作口說大乘,實非大乘,口稱菩薩,實非菩薩。
我剛進佛門的時候,佛門風氣就已經是這樣,人人都說,“我們是大乘”,可是一輩子煩惱。所以學大乘法的人必須要有出離法的基礎,行菩薩道的人必須要有斷自己煩惱的基礎,否則你這位菩薩,人家看見你會害怕,那你怎麼度衆生啊?
帶有貪心去度衆生,衆生見你就害怕
貪,總希望在衆生身上占一點便宜,貪心這麼厲害,叫菩薩嗎?你這樣子去度衆生,衆生看見你害怕。比如有個人想去度個熟人,這家姓卞,爸爸稱大卞,兒子稱小卞。一進門,保姆說:“大卞不在家。”那麼小卞呢?“小卞在廁所裏。”說“我等一會兒吧”,看見桌上有只金表,開頭是好玩看看,後來貪心來了,看看沒人,往口袋裏一塞,說,“我等不及了,我先走了。”回去想想不對,我是去度人的,人還沒度呢,明天再去度。第二天又去敲門了,保姆一看,賊娃子又來了,連忙門一關。(衆笑)不修解脫煩惱的法,你度得了衆生嗎?
帶著瞋心度衆生,度得彼此一包氣
瞋恨心呢?人家問幾個問題,回答不上來,那麼冒火了,“你真是不識好歹,我是來度你的,東問西問,問什麼問?叫你好好唸佛,你還要問!”弄得人家一包氣,人家反問:“唸佛有什麼好處?”“唸佛菩薩保佑你不生病。” “那麼你唸佛念了幾十年怎麼老生病?”“你怎麼這麼說話呢?真是業障深重,死了要下地獄的。”“下地獄?咱們一起去”。“什麼話?”吵起來了。
看看這個人說不動,再去說另外一個,“你唸佛將來死了能往生極樂世界了。”“我這麼年輕,我還不想到火葬場去。”佛法不懂,什麼問題都解答不出來,去度衆生盡怄衆生氣,沒說幾句話瞋恨心就來了。
帶著癡去度衆生,自己都不像個菩薩,
還生了個“小菩薩”
還有癡,發大心要去度衆生了,那麼到姨媽家去,一看,“表妹,幾年不見了,真是婷婷玉立呀”,結果看上表妹了。叫你去度衆生,變成去找對象了,癡啊。(衆笑)你說這叫大乘,這叫發菩提心嗎?所以口裏說得好,但是貪瞋癡不斷,也不修出離法,也不想出離煩惱,根本不可能出生死輪回。釋迦太子生了一個孩子稱爲“障礙”,他生了孩子稱“小菩薩”,你自己都不像個菩薩,還生小菩薩?
今天因爲時間關系,咱們就說到解脫境界。明天再給你們講解脫有心解脫和慧解脫,今天到這裏。
普賢行願品(14)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3.24
消業障,要走解脫道,
業障在心裏,怎去求他人
提要:
■ 消業障,要走解脫道,業障在心裏,怎去求他人
■ 不聽佛法,善知識也無法爲他消除業障
■ 說假話被人捧上天,說真話被人趕出門,因爲衆生顛倒
■ 爲了喝酒吃肉,竟然想把釋迦佛搬出大雄寶殿
■ 佛門違反佛的教導的勢力越來越大,因爲衆生有個突出的表現,就是
盲目崇拜
消業障,要走解脫道,
業障在心裏,怎去求他人
今天繼續講“解脫”。衆生愚癡顛倒,很不自在,佛門裏常說,“這是業障啊”。要想消除業障,必須要走解脫這條路,解脫就是解脫業障。可是有些人自己不修行也不求解脫,卻異想天開,想花點錢來消業障。假如是條繩子把你綁住了,綁你的人說:“給我兩千塊錢,我就放你。”那麼你給他錢,他放你,這還可以講得通。可是你身上的業障是你自己造的業,是你自己把自己綁起來的,你的業障別人找不到,又怎能給你解呢?爲什麼別人找不到?因爲這條繩子在你心裏,別人咋看得見?
不聽佛法,善知識也無法爲他消除業障
有許多人說要消業障,其實他並不想消除。假如有個好心人要幫他,他還不樂意呢,那別人咋幫他忙?再說別人對他過去造的業也不了解,他愚癡顛倒,善知識即使想救他,他不接受,叫他斷煩惱他不肯斷,叫他做好事他不幹,那怎麼幫他消除呢?釋迦佛說要自己解脫自己,老話也說,“解鈴還靠系鈴人”。所以假如有人說“你給我錢,我來幫你消業障”,那是不可信的。
爲什麼會形成這種風氣?因爲長期以來搞超度、普度、搞經忏,很興旺啊。我在佛門樹立法幢十多年了,真正來常住學法的,也僅僅一百多個人,少得很。
說假話被人捧上天,說真話被人趕出門,
因爲衆生顛倒
有句話說:“正法難弘揚,邪法走千裏”,不說假話還容易被人家趕走。從前有一家孩子滿月請客,主人把孩子抱出來,一個客人說:“孩子相貌堂堂,將來一定會升官發財、榮華富貴。”主人挺高興,就請他上座。另一個客人說:“你這個孩子將來要死的。”主人就不高興了,就把他趕走。其實,前面一個說的是假話,孩子還沒有長大,你怎麼知道他將來升官發財、榮華富貴啊?後面一個倒是真話,有生必有死,哪個人不死啊?可是衆生喜歡聽假話,往往把說假話的人捧上天,把說真話的人趕出門,因爲衆生顛倒。
爲了喝酒吃肉,
竟然想把釋迦佛搬出大雄寶殿
爲什麼衆生業障這麼重,顛顛倒倒、盡造惡業,爲什麼衆生不信釋迦佛的話呀!因爲釋迦佛說的是真話。現在還好,還沒有從大雄寶殿裏把釋迦佛像搬出去,可是已經有這種話了。
從前我在一個佛學苑,有個小和尚來挂單,佛學苑的學生就跟他聊聊。他說:“如果你們有膽量把大雄寶殿的釋迦佛移走,供一尊濟公,你們就可以喝酒吃肉了。”還好,沒有移走,可能他移不動吧。釋迦佛製定戒律,不允許說假話,不允許喝酒,衆生不聽釋迦佛的話,慢慢就會煩惱泛濫,變成反對釋迦佛。
佛門違反佛的教導的勢力越來越大,
因爲衆生有個突出的表現,就是盲目崇拜
現在有很多地方…
《《普賢行願品》講記(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