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自己掉在河里,嫌一个人太寂寞了,想找一个替身,你一受迷惑,跳下河去,它就马上拖住你的腿,是有这种事啊。咱们有个老同学,在这儿学法修行,已经上桥了,蛮好的,结果听见河里面落水鬼在叫他:你来啊来啊。(众笑)他真的跳下去,就被拖住了,现在已经结婚,生了孩子,变了两个落水鬼。那么他幸福不幸福啊?他一看见我就哭,“我错了,我错了。”
所以我是感触万分,后来写了几句话,“上桥为学法”,我们上这座桥是想到彼岸,要到彼岸就必须要学法。“过桥是彼岸”,你过了桥就到了彼岸了。“奉劝桥上人”,你们都是桥上人,“不堕爱河中”,这条河是男女的爱情的河,你掉下去做了落水鬼,你的法身慧命肯定被淹死了。
娑婆世界对没有证阿罗汉果的人来
说是此岸,对已证阿罗汉果的人即是彼岸
彼岸、桥、船也都是比喻,此岸是无穷无尽的苦,因为有烦恼,彼岸没有苦,因为烦恼断尽。其实你只要把烦恼断尽,你就到了彼岸,进入涅槃城了。因为有烦恼所以有苦,烦恼没了就没有苦了,那么此岸彼岸还不是在你的心里?你心里起了烦恼就是此岸,就是烦恼众生;你把心里烦恼断掉,没有烦恼,解脱了,那就叫彼岸。那么你在的地方,你有烦恼就叫此岸,你没有烦恼,这个地方就叫彼岸。并不是真的有条河,真的有个船,把你渡到彼岸去。
佛在世的时候,那些大弟子本来也是凡夫众生,后来通过修行都证了阿罗汉果,所以说这个娑婆世界对没有证阿罗汉果的人来说是此岸,对已经证了阿罗汉果的人就是彼岸。
普贤行愿品(13)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傅味琴讲于汉川大般若佛学苑 2009.3.23
学大乘法必须要有出离法的基础,
行菩萨道必须有断自己烦恼的基础
提要:
■ 心净则土净,净土也在你心里
■ 学佛法要天天向上,众生往往抓了第一步不肯放,还会说第二步法不对机
■ 阿罗汉发了大心就是佛菩萨,涅槃包括小乘涅槃和大乘涅槃
■ 学大乘法必须要有出离法的基础,行菩萨道必须有断自己烦恼的基础
■ 带有贪心去度众生,众生见你就害怕
■ 带着瞋心度众生,度得彼此一包气
■ 带着痴去度众生,自己都不像个菩萨,还生了个“小菩萨”
心净则土净,净土也在你心里
同样的道理,经书里有句话:心净则土净。土净就叫净土,净土在哪里?在你心里,你心清净了,就是净土,如果你心不清净,那就是生死流转的地方。
学佛法要天天向上,众生往往抓了
第一步不肯放,还会说第二步法不对机
既然这样,佛为什么说出这么多的名字来?又是此岸又是彼岸,又是生死流转,又是涅槃,又是娑婆世界又是极乐世界?不这么说,你更搞不懂唉,佛是给你一步一步说到里面去的,假如佛说了第一步你就抓住不肯放,佛说第二步你又不肯听,那么你只懂第一步,还会说第二步的法不对机。所以学佛法,不要光听第一步,要一步步上去啊。
阿罗汉发了大心就是佛菩萨,
涅槃包括小乘涅槃和大乘涅槃
再给你们讲涅槃,烦恼断尽生死了脱就是涅槃境界。这个涅槃包括小乘涅槃大乘涅槃,你发菩提心,将来证的是大乘涅槃。人们都说阿罗汉发心太小,只顾自己不顾广大众生,叫自了汉。其实阿罗汉也发心的,他度众生度的很少,他发的是小心。如果阿罗汉发了大心了呢?那就叫大阿罗汉了,大阿罗汉就是菩萨和佛,释迦佛自己说:“我是大阿罗汉。”所以,这儿说的解脱是包括生死的解脱,也包括大乘的解脱。同样这个涅槃也包括小乘的涅槃,也包括大乘的涅槃。
学大乘法必须要有出离法的基础,
行菩萨道必须有断自己烦恼的基础
既然包括了就不能分开来,这才叫圆满,否则你没有具备小乘解脱生死的功德,你口说“我是大乘”,你连自己的生死都解脱不了,你大在什么地方?你不修了脱生死、出离烦恼的法,你远远比不上证了阿罗汉果的人,他们已成圣者,你还是凡夫。说“我是菩萨”,有你这么低级的菩萨?现在佛门里很多人连佛法都不懂了,真叫作口说大乘,实非大乘,口称菩萨,实非菩萨。
我刚进佛门的时候,佛门风气就已经是这样,人人都说,“我们是大乘”,可是一辈子烦恼。所以学大乘法的人必须要有出离法的基础,行菩萨道的人必须要有断自己烦恼的基础,否则你这位菩萨,人家看见你会害怕,那你怎么度众生啊?
带有贪心去度众生,众生见你就害怕
贪,总希望在众生身上占一点便宜,贪心这么厉害,叫菩萨吗?你这样子去度众生,众生看见你害怕。比如有个人想去度个熟人,这家姓卞,爸爸称大卞,儿子称小卞。一进门,保姆说:“大卞不在家。”那么小卞呢?“小卞在厕所里。”说“我等一会儿吧”,看见桌上有只金表,开头是好玩看看,后来贪心来了,看看没人,往口袋里一塞,说,“我等不及了,我先走了。”回去想想不对,我是去度人的,人还没度呢,明天再去度。第二天又去敲门了,保姆一看,贼娃子又来了,连忙门一关。(众笑)不修解脱烦恼的法,你度得了众生吗?
带着瞋心度众生,度得彼此一包气
瞋恨心呢?人家问几个问题,回答不上来,那么冒火了,“你真是不识好歹,我是来度你的,东问西问,问什么问?叫你好好唸佛,你还要问!”弄得人家一包气,人家反问:“唸佛有什么好处?”“唸佛菩萨保佑你不生病。” “那么你唸佛念了几十年怎么老生病?”“你怎么这么说话呢?真是业障深重,死了要下地狱的。”“下地狱?咱们一起去”。“什么话?”吵起来了。
看看这个人说不动,再去说另外一个,“你唸佛将来死了能往生极乐世界了。”“我这么年轻,我还不想到火葬场去。”佛法不懂,什么问题都解答不出来,去度众生尽怄众生气,没说几句话瞋恨心就来了。
带着痴去度众生,自己都不像个菩萨,
还生了个“小菩萨”
还有痴,发大心要去度众生了,那么到姨妈家去,一看,“表妹,几年不见了,真是婷婷玉立呀”,结果看上表妹了。叫你去度众生,变成去找对象了,痴啊。(众笑)你说这叫大乘,这叫发菩提心吗?所以口里说得好,但是贪瞋痴不断,也不修出离法,也不想出离烦恼,根本不可能出生死轮回。释迦太子生了一个孩子称为“障碍”,他生了孩子称“小菩萨”,你自己都不像个菩萨,还生小菩萨?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咱们就说到解脱境界。明天再给你们讲解脱有心解脱和慧解脱,今天到这里。
普贤行愿品(14)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傅味琴讲于汉川大般若佛学苑 2009.3.24
消业障,要走解脱道,
业障在心里,怎去求他人
提要:
■ 消业障,要走解脱道,业障在心里,怎去求他人
■ 不听佛法,善知识也无法为他消除业障
■ 说假话被人捧上天,说真话被人赶出门,因为众生颠倒
■ 为了喝酒吃肉,竟然想把释迦佛搬出大雄宝殿
■ 佛门违反佛的教导的势力越来越大,因为众生有个突出的表现,就是
盲目崇拜
消业障,要走解脱道,
业障在心里,怎去求他人
今天继续讲“解脱”。众生愚痴颠倒,很不自在,佛门里常说,“这是业障啊”。要想消除业障,必须要走解脱这条路,解脱就是解脱业障。可是有些人自己不修行也不求解脱,却异想天开,想花点钱来消业障。假如是条绳子把你绑住了,绑你的人说:“给我两千块钱,我就放你。”那么你给他钱,他放你,这还可以讲得通。可是你身上的业障是你自己造的业,是你自己把自己绑起来的,你的业障别人找不到,又怎能给你解呢?为什么别人找不到?因为这条绳子在你心里,别人咋看得见?
不听佛法,善知识也无法为他消除业障
有许多人说要消业障,其实他并不想消除。假如有个好心人要帮他,他还不乐意呢,那别人咋帮他忙?再说别人对他过去造的业也不了解,他愚痴颠倒,善知识即使想救他,他不接受,叫他断烦恼他不肯断,叫他做好事他不干,那怎么帮他消除呢?释迦佛说要自己解脱自己,老话也说,“解铃还靠系铃人”。所以假如有人说“你给我钱,我来帮你消业障”,那是不可信的。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风气?因为长期以来搞超度、普度、搞经忏,很兴旺啊。我在佛门树立法幢十多年了,真正来常住学法的,也仅仅一百多个人,少得很。
说假话被人捧上天,说真话被人赶出门,
因为众生颠倒
有句话说:“正法难弘扬,邪法走千里”,不说假话还容易被人家赶走。从前有一家孩子满月请客,主人把孩子抱出来,一个客人说:“孩子相貌堂堂,将来一定会升官发财、荣华富贵。”主人挺高兴,就请他上座。另一个客人说:“你这个孩子将来要死的。”主人就不高兴了,就把他赶走。其实,前面一个说的是假话,孩子还没有长大,你怎么知道他将来升官发财、荣华富贵啊?后面一个倒是真话,有生必有死,哪个人不死啊?可是众生喜欢听假话,往往把说假话的人捧上天,把说真话的人赶出门,因为众生颠倒。
为了喝酒吃肉,
竟然想把释迦佛搬出大雄宝殿
为什么众生业障这么重,颠颠倒倒、尽造恶业,为什么众生不信释迦佛的话呀!因为释迦佛说的是真话。现在还好,还没有从大雄宝殿里把释迦佛像搬出去,可是已经有这种话了。
从前我在一个佛学苑,有个小和尚来挂单,佛学苑的学生就跟他聊聊。他说:“如果你们有胆量把大雄宝殿的释迦佛移走,供一尊济公,你们就可以喝酒吃肉了。”还好,没有移走,可能他移不动吧。释迦佛制定戒律,不允许说假话,不允许喝酒,众生不听释迦佛的话,慢慢就会烦恼泛滥,变成反对释迦佛。
佛门违反佛的教导的势力越来越大,
因为众生有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盲目崇拜
现在有很多地方…
《《普贤行愿品》讲记(10~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