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爲我們修道准備好所有的工具,怎麼樣去修這條道路,怎麼樣通向彼岸,也給我們安排好了。我們不聽不修,自己繞圈子還說修行難,了生死沒有希望,繞圈子即使繞個明白也叫繞圈子,如果你繞得糊裏糊塗,也不知哪一天才能繞得出來。
“道”就是趣向菩提涅槃的道
苦集滅道四谛法,滅谛,要從道谛修。我們講道,是趣向菩提涅槃的道,道谛的道是趣向成佛,是趣向涅槃解脫的道路,那麼苦集滅道是小乘嗎?心有大小,法無高下。苦集滅道是直接通向成佛的法啊!叁十七道品就是菩提的支分。菩提涅槃是佛的境界,涅槃就是解脫,到了彼岸就解脫了,彼岸就叫涅槃。
把煩惱滅了,此岸就是彼岸
“彼岸”是打個比方,我們此岸是無窮無盡的苦,彼岸是常樂我淨,一點苦也沒有。好比我們要從無窮無盡苦的此岸擺渡到沒有苦的彼岸,總不能空想,要有橋或者有船。彼岸此岸都是比喻,彼岸沒有煩惱就沒有苦,了生死、解脫苦,是我們修行的目的。那麼如果我們在此岸的時候斷掉煩惱,豈不也就沒有苦了,那不就是彼岸了嗎?也就是說,我們掌握了斷煩惱的工具,把煩惱斷掉了,我們就到了彼岸。
修行要破除面對境的迷惑
你們經常聽法師講,當下最重要,煩惱斷盡,當下就是彼岸,此外哪有另一個彼岸?看你空得了空不了,能觀煩惱當體即空,不被煩惱誘惑,煩惱對你就沒有作用了。修行最重要的是破除境對你的誘惑,所以煩惱又叫惑。
“有”即無常,空了“有”即常
菩提就是佛,涅槃就是解脫。且不多講,就講常樂我淨的“常”,你想在世俗上求一個常,求得著嗎?在家居士頭發很多,我年青時候的頭發比你們還多,今天怎麼全掉了?不可能“常”呀!時時刻刻都在變。常從哪裏來?你沒有無常就是常,說這個“常”哪去找呢?世間上既然一切都無常,叫我哪去找常呢?你天天在抓“有”,這個“有”就是無常。你把“有”放下,一切空掉,“空”就是常。虛空是永恒的,沒有生老病死,成佛就是成就佛的法報化叁身。空跟明合起來就是成就法身,“空”沒有生老病死,空中的光也不會流轉生死。沒聽說過“大媽昨天生了嗎?”“生了,生出一道光來。”
抓“有”的人死了,又抓了個有身體的我
如果你抓住一個有,你就會跟著它轉,有這個身體,就有老、就有病、就有死,死了還要抓有,又抓住了一個有身體的我。
“衆生”從“情”來
衆生從哪裏來?講句通俗的話,“從情來”,所以稱爲有情。我講的情,可不是菩薩的情,菩薩的感情像天上的太陽,沒有自私。我講的情是情愛的情,如果你對這個人有情,你生死了不脫,因爲你不肯離開他,即使他不修行你修行,修到後來仍然要到他那裏去。他投胎成了狐狸,你也甯願做狐狸去陪他。
柏林寺中元節法會開示⑦
傅味琴
要以菩提涅槃爲究竟的境界
提要:
■ 男女相愛,是生死的根本
■ 有情的衆生不得解脫
■ 要拔出世俗的情,培養菩薩的慈悲
■ 要以菩提涅槃爲究竟的境界
■ 以慧眼看男女,都成了白骨精
■ 從愛到不愛就叫修
男女相愛,是生死的根本
這麼說佛教豈不成無情了?無情是草木。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所以話要跟大家講清楚,修行是要把凡夫愚癡的情愛轉變爲菩薩慈悲的感情。修行就是轉,不轉不叫修行,解脫怎麼解脫?就是在情上解脫。一說到情就容易想到男女的感情,男女相愛是生死的根本。
有情的衆生不得解脫
任何事物不可能孤立存在,它能夠存在,必然跟外界有聯系,必然有外圍的存在。即使最難斷的男女的情,它也有聯系,有外圍。
不僅對男女有情,連對一只小貓小狗你都會有情,連你用的東西你都會有情,隨時隨刻都會産生愛。要了生死這些都不能留戀,一切都要變壞,你留戀幹什麼?我常講,娶老婆娶的都是老太婆,嫁丈夫都是嫁的老頭子,這句話沒錯吧。她年青時嫁給我,我今天是不是老頭子了?我年青時娶了她,她今天是不是老太婆啦?想想穿,這個“情”就不必要了。而且有了“情”就成了無期徒刑,今天像對老猴子,互相還是離不開,所以生死流轉,不得解脫。
要拔出世俗的情,培養菩薩的慈悲
成了家你要這麼樣她要那麼樣,就沒得你的自由,成家就好比鑽到一個有刺的洞裏去,叫荊棘林,一根一根全有刺,彎成中間一個洞,你鑽進去,這就是家,動一動,就會刺痛你,叫哎唷哇,能自在嗎?從前美國有個總統說過:“老婆就像一只蚊子,一天到晚耳朵邊嗡嗡嗡,嗡個不休。”你愛這個茶杯,其實沒有這個茶杯你也能活,男人沒有女人也能活,女人沒有男人也能活。修行要培養的是菩薩對衆生慈悲的感情,千萬不要在世俗的感情裏拔不出來,那就是生死的流。
要以菩提涅槃爲究竟的境界
菩提是指佛證得的大智慧,涅槃是指佛證得的究竟境界。智慧有兩種,一種叫根本智,一種叫後得智,根本智就是真谛,後得智就是俗谛。我們眼睛看到,耳朵聽到,能感覺到,見聞覺知,這是後得智。你們聽到說法的聲音,在說法裏得到一點智慧了,這叫後得智。後得智是後天得到的,根本智是與生俱來的。每個衆生都有根本智,也就是說每個衆生都有佛性,可惜被見聞覺知蒙住了。眼睛看得太多了,耳朵聽得太多了。我們別的都不講,要了生死修行,眼睛不要看跳舞,耳朵不要聽卡拉OK,否則你生死了不脫的。心裏想的太多,無非是貪瞋癡妄念,就好比在我們的佛性上掩蓋了灰塵,如果能離開,根本智就能現出來了,好比烏雲散開了,太陽就出來了。
以慧眼看男女,都成了白骨精
太陽始終存在,衆生的佛性也始終存在的,就是被烏雲遮住了,怎樣才能離開呢?你能不接受就好了。說眼睛總得看呀,耳朵總得聽呀,哪能不接受呢?你觀念轉變一下,就是不接受。男青年看見女青年容易起愛慕心,修行人就把觀念轉變一下,好像孫悟空的慧眼見到了小姑娘——白骨精;女青年看到男青年——也是白骨精。大家不要生氣,我這不是罵人,因爲我是講了生死嘛,再說每個人的身體,肚子就是糞桶,人皮包的糞桶,有的人還多了一點腫瘤。身念處就叫我們修不淨觀。
從愛到不愛就叫修
情跟愛擺脫不了的人是不可能解脫的。耳朵聽到音樂的聲音,覺得蠻好聽,第二個念頭就要不生歡喜心,這就是修行。一次廣播電臺征求聽衆對卡拉OK的意見,電臺轉播了聽衆在電話裏說:“我想到飯店去安安靜靜吃頓飯,偏偏卡拉OK,唱起來像鬼叫。”咱們修行人聽他幹什麼?衆生大顛倒,手掌翻一翻就叫修行。
柏林寺中元節法會開示⑧
傅味琴
行人的“道”就是從不清淨到清淨
提要:
■ 修行人的“道”就是從不清淨到清淨
■ 下品下生要161億年才花開見佛
■ 上品上生是你現在修清淨心修出來的
■ 極樂世界就在你心裏
■ 要法門無量誓願學才能煩惱無盡誓願斷
■ 出家人不出煩惱生死的家叫出家在家
在家人出了煩惱生死的家叫在家出家
行人的“道”就是從不清淨到清淨
把根本智開發出來而證得涅槃的體,這就是道谛。道谛就是我們將來究竟解脫涅槃的體,簡單的解說,道谛就是從凡夫的塵土到聖者的淨土這樣一條道路。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的更應該有所體會,你爲什麼要往生西方?“西方是淨土哎。”阿彌陀佛歡喜不歡喜啊?我看對有的人歡喜,有的人不歡喜,我這是打打比方,哪種人阿彌陀佛不太歡喜?臉也不洗,拖著鼻涕,穿了一雙破拖鞋,全身肮髒,好比世間上,像這樣的人怎能進幹幹淨淨的五星級賓館呢?你能得到下品下生還不錯呢。
下品下生要161億年才花開見佛
希望你們求生西方淨土的居士們,能得上品上生,能立即花開見佛多好,否則你往生蓮花裏十二大劫不得出來,我看也太別扭了吧。十二大劫有人算過,要一百六十一億年,說要得上品上生可能嗎?當然可能,你走樓梯試試,你走底下一格,再往上走一格就高了嘛,看你肯走不肯走啰,爲什麼老喜歡下,不喜歡上呢?就好比國內佛弟子有種怪現象,喜歡愚不喜歡智,取名字也喜歡帶個愚,佛是喜歡有智慧的弟子,佛不喜歡愚蠢的弟子。當然你往生上品上生,阿彌陀佛特別歡喜了。比如我有一次看見有人求簽,他求了一看,把簽條一團一丟,再求,一看,高興了笑了,可能是上上簽,等他一走,我把地下的撿起來一看,下下簽。哪個喜歡下下啦?
上品上生是你現在修清淨心修出來的
那麼上上怎麼來?是你現在修出來的。有人說:“我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就能修成蓮花。”蓮花是什麼?蓮花是清淨,只有一顆清淨的心,才能有極樂世界八功德水裏生長的清淨蓮花,你越清淨品位越高,蓮花越大。
極樂世界就在你心裏
我曾聽法師說過,蓮花在你心裏,極樂世界也在你心裏,我雙手贊成,因爲懂佛法的人都知道心包太空,心是無形的,心能遍虛空。比如你人要去北京,你得坐火車到北京,可是你心裏想北京,北京就想起來了,想美國美國也想起來了,心有多大?虛空多大心多大,所以叫心包太空。當然我們說的這個心不是煩惱心,不是妄想心,不是肉團心。整個虛空法界都在心裏面,那麼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就在裏邊了嗎?
要法門無量誓願學才能煩惱無盡誓願斷
今天麼由于時間關系,最後一句話,修行就是修一顆心,希望大家在修行上要學法,只有法門無量誓願學,才能煩惱無盡誓願斷,要斷煩惱才能心清淨,這是念佛法門的居士應該努力的一個關鍵。今天已經超過時間了,對不起大家,花費了大家很多時間。(臺下鼓掌)
出家人不出煩惱生死的家叫出家在家
在家人出了煩惱生死的家叫在家出家
淨慧法師總結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今天晚上我們聽了傅老師的一席話,大家都法喜充滿。傅老師跟我們講了出家、在家,出什麼家呢?出煩惱家,出生死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感到很慚愧。我們雖然身出了家,但有時候或有的人心沒有出家,還老牽挂著家裏。所以呢,不管是出家衆還是在家衆,我們都要心出家,出煩惱家,出生死家。出家人如果沒有出煩惱家,沒有出生死家,這就是出家在家。在家衆如果出了煩惱家,出了生死家,那就是在家出家,所以我們都要向著出煩惱家出生死家的目標努力,感謝傅老師給我們開示。(大衆鼓掌)(完)
《柏林寺中元節法會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