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为我们修道准备好所有的工具,怎么样去修这条道路,怎么样通向彼岸,也给我们安排好了。我们不听不修,自己绕圈子还说修行难,了生死没有希望,绕圈子即使绕个明白也叫绕圈子,如果你绕得糊里糊涂,也不知哪一天才能绕得出来。
“道”就是趣向菩提涅槃的道
苦集灭道四谛法,灭谛,要从道谛修。我们讲道,是趣向菩提涅槃的道,道谛的道是趣向成佛,是趣向涅槃解脱的道路,那么苦集灭道是小乘吗?心有大小,法无高下。苦集灭道是直接通向成佛的法啊!三十七道品就是菩提的支分。菩提涅槃是佛的境界,涅槃就是解脱,到了彼岸就解脱了,彼岸就叫涅槃。
把烦恼灭了,此岸就是彼岸
“彼岸”是打个比方,我们此岸是无穷无尽的苦,彼岸是常乐我净,一点苦也没有。好比我们要从无穷无尽苦的此岸摆渡到没有苦的彼岸,总不能空想,要有桥或者有船。彼岸此岸都是比喻,彼岸没有烦恼就没有苦,了生死、解脱苦,是我们修行的目的。那么如果我们在此岸的时候断掉烦恼,岂不也就没有苦了,那不就是彼岸了吗?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了断烦恼的工具,把烦恼断掉了,我们就到了彼岸。
修行要破除面对境的迷惑
你们经常听法师讲,当下最重要,烦恼断尽,当下就是彼岸,此外哪有另一个彼岸?看你空得了空不了,能观烦恼当体即空,不被烦恼诱惑,烦恼对你就没有作用了。修行最重要的是破除境对你的诱惑,所以烦恼又叫惑。
“有”即无常,空了“有”即常
菩提就是佛,涅槃就是解脱。且不多讲,就讲常乐我净的“常”,你想在世俗上求一个常,求得着吗?在家居士头发很多,我年青时候的头发比你们还多,今天怎么全掉了?不可能“常”呀!时时刻刻都在变。常从哪里来?你没有无常就是常,说这个“常”哪去找呢?世间上既然一切都无常,叫我哪去找常呢?你天天在抓“有”,这个“有”就是无常。你把“有”放下,一切空掉,“空”就是常。虚空是永恒的,没有生老病死,成佛就是成就佛的法报化三身。空跟明合起来就是成就法身,“空”没有生老病死,空中的光也不会流转生死。没听说过“大妈昨天生了吗?”“生了,生出一道光来。”
抓“有”的人死了,又抓了个有身体的我
如果你抓住一个有,你就会跟着它转,有这个身体,就有老、就有病、就有死,死了还要抓有,又抓住了一个有身体的我。
“众生”从“情”来
众生从哪里来?讲句通俗的话,“从情来”,所以称为有情。我讲的情,可不是菩萨的情,菩萨的感情像天上的太阳,没有自私。我讲的情是情爱的情,如果你对这个人有情,你生死了不脱,因为你不肯离开他,即使他不修行你修行,修到后来仍然要到他那里去。他投胎成了狐狸,你也宁愿做狐狸去陪他。
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⑦
傅味琴
要以菩提涅槃为究竟的境界
提要:
■ 男女相爱,是生死的根本
■ 有情的众生不得解脱
■ 要拔出世俗的情,培养菩萨的慈悲
■ 要以菩提涅槃为究竟的境界
■ 以慧眼看男女,都成了白骨精
■ 从爱到不爱就叫修
男女相爱,是生死的根本
这么说佛教岂不成无情了?无情是草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以话要跟大家讲清楚,修行是要把凡夫愚痴的情爱转变为菩萨慈悲的感情。修行就是转,不转不叫修行,解脱怎么解脱?就是在情上解脱。一说到情就容易想到男女的感情,男女相爱是生死的根本。
有情的众生不得解脱
任何事物不可能孤立存在,它能够存在,必然跟外界有联系,必然有外围的存在。即使最难断的男女的情,它也有联系,有外围。
不仅对男女有情,连对一只小猫小狗你都会有情,连你用的东西你都会有情,随时随刻都会产生爱。要了生死这些都不能留恋,一切都要变坏,你留恋干什么?我常讲,娶老婆娶的都是老太婆,嫁丈夫都是嫁的老头子,这句话没错吧。她年青时嫁给我,我今天是不是老头子了?我年青时娶了她,她今天是不是老太婆啦?想想穿,这个“情”就不必要了。而且有了“情”就成了无期徒刑,今天像对老猴子,互相还是离不开,所以生死流转,不得解脱。
要拔出世俗的情,培养菩萨的慈悲
成了家你要这么样她要那么样,就没得你的自由,成家就好比钻到一个有刺的洞里去,叫荆棘林,一根一根全有刺,弯成中间一个洞,你钻进去,这就是家,动一动,就会刺痛你,叫哎唷哇,能自在吗?从前美国有个总统说过:“老婆就像一只蚊子,一天到晚耳朵边嗡嗡嗡,嗡个不休。”你爱这个茶杯,其实没有这个茶杯你也能活,男人没有女人也能活,女人没有男人也能活。修行要培养的是菩萨对众生慈悲的感情,千万不要在世俗的感情里拔不出来,那就是生死的流。
要以菩提涅槃为究竟的境界
菩提是指佛证得的大智慧,涅槃是指佛证得的究竟境界。智慧有两种,一种叫根本智,一种叫后得智,根本智就是真谛,后得智就是俗谛。我们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能感觉到,见闻觉知,这是后得智。你们听到说法的声音,在说法里得到一点智慧了,这叫后得智。后得智是后天得到的,根本智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众生都有根本智,也就是说每个众生都有佛性,可惜被见闻觉知蒙住了。眼睛看得太多了,耳朵听得太多了。我们别的都不讲,要了生死修行,眼睛不要看跳舞,耳朵不要听卡拉OK,否则你生死了不脱的。心里想的太多,无非是贪瞋痴妄念,就好比在我们的佛性上掩盖了灰尘,如果能离开,根本智就能现出来了,好比乌云散开了,太阳就出来了。
以慧眼看男女,都成了白骨精
太阳始终存在,众生的佛性也始终存在的,就是被乌云遮住了,怎样才能离开呢?你能不接受就好了。说眼睛总得看呀,耳朵总得听呀,哪能不接受呢?你观念转变一下,就是不接受。男青年看见女青年容易起爱慕心,修行人就把观念转变一下,好像孙悟空的慧眼见到了小姑娘——白骨精;女青年看到男青年——也是白骨精。大家不要生气,我这不是骂人,因为我是讲了生死嘛,再说每个人的身体,肚子就是粪桶,人皮包的粪桶,有的人还多了一点肿瘤。身念处就叫我们修不净观。
从爱到不爱就叫修
情跟爱摆脱不了的人是不可能解脱的。耳朵听到音乐的声音,觉得蛮好听,第二个念头就要不生欢喜心,这就是修行。一次广播电台征求听众对卡拉OK的意见,电台转播了听众在电话里说:“我想到饭店去安安静静吃顿饭,偏偏卡拉OK,唱起来像鬼叫。”咱们修行人听他干什么?众生大颠倒,手掌翻一翻就叫修行。
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⑧
傅味琴
行人的“道”就是从不清净到清净
提要:
■ 修行人的“道”就是从不清净到清净
■ 下品下生要161亿年才花开见佛
■ 上品上生是你现在修清净心修出来的
■ 极乐世界就在你心里
■ 要法门无量誓愿学才能烦恼无尽誓愿断
■ 出家人不出烦恼生死的家叫出家在家
在家人出了烦恼生死的家叫在家出家
行人的“道”就是从不清净到清净
把根本智开发出来而证得涅槃的体,这就是道谛。道谛就是我们将来究竟解脱涅槃的体,简单的解说,道谛就是从凡夫的尘土到圣者的净土这样一条道路。念佛法门求生净土的更应该有所体会,你为什么要往生西方?“西方是净土哎。”阿弥陀佛欢喜不欢喜啊?我看对有的人欢喜,有的人不欢喜,我这是打打比方,哪种人阿弥陀佛不太欢喜?脸也不洗,拖着鼻涕,穿了一双破拖鞋,全身肮脏,好比世间上,像这样的人怎能进干干净净的五星级宾馆呢?你能得到下品下生还不错呢。
下品下生要161亿年才花开见佛
希望你们求生西方净土的居士们,能得上品上生,能立即花开见佛多好,否则你往生莲花里十二大劫不得出来,我看也太别扭了吧。十二大劫有人算过,要一百六十一亿年,说要得上品上生可能吗?当然可能,你走楼梯试试,你走底下一格,再往上走一格就高了嘛,看你肯走不肯走啰,为什么老喜欢下,不喜欢上呢?就好比国内佛弟子有种怪现象,喜欢愚不喜欢智,取名字也喜欢带个愚,佛是喜欢有智慧的弟子,佛不喜欢愚蠢的弟子。当然你往生上品上生,阿弥陀佛特别欢喜了。比如我有一次看见有人求签,他求了一看,把签条一团一丢,再求,一看,高兴了笑了,可能是上上签,等他一走,我把地下的捡起来一看,下下签。哪个喜欢下下啦?
上品上生是你现在修清净心修出来的
那么上上怎么来?是你现在修出来的。有人说:“我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能修成莲花。”莲花是什么?莲花是清净,只有一颗清净的心,才能有极乐世界八功德水里生长的清净莲花,你越清净品位越高,莲花越大。
极乐世界就在你心里
我曾听法师说过,莲花在你心里,极乐世界也在你心里,我双手赞成,因为懂佛法的人都知道心包太空,心是无形的,心能遍虚空。比如你人要去北京,你得坐火车到北京,可是你心里想北京,北京就想起来了,想美国美国也想起来了,心有多大?虚空多大心多大,所以叫心包太空。当然我们说的这个心不是烦恼心,不是妄想心,不是肉团心。整个虚空法界都在心里面,那么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就在里边了吗?
要法门无量誓愿学才能烦恼无尽誓愿断
今天么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句话,修行就是修一颗心,希望大家在修行上要学法,只有法门无量誓愿学,才能烦恼无尽誓愿断,要断烦恼才能心清净,这是念佛法门的居士应该努力的一个关键。今天已经超过时间了,对不起大家,花费了大家很多时间。(台下鼓掌)
出家人不出烦恼生死的家叫出家在家
在家人出了烦恼生死的家叫在家出家
净慧法师总结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天晚上我们听了傅老师的一席话,大家都法喜充满。傅老师跟我们讲了出家、在家,出什么家呢?出烦恼家,出生死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感到很惭愧。我们虽然身出了家,但有时候或有的人心没有出家,还老牵挂着家里。所以呢,不管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我们都要心出家,出烦恼家,出生死家。出家人如果没有出烦恼家,没有出生死家,这就是出家在家。在家众如果出了烦恼家,出了生死家,那就是在家出家,所以我们都要向着出烦恼家出生死家的目标努力,感谢傅老师给我们开示。(大众鼓掌)(完)
《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