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修菩薩法,第一個就要修笑嘻嘻,我實際上就是在培養你們笑嘻嘻。有人說,“傅老師這個人,我怎麼也吃不准他,他一會這麼變一會那麼變,嚴肅的時候咱們看見他個個怕,有時候又看他笑嘻嘻笑嘻嘻。”你別看我很嚴肅,我一嚴肅你們看見我就笑不出來了,我第二步還要讓你笑出來啊,就好比一個聰明的媽,打了孩子屁股,還要再把孩子抱一抱,給他吃顆糖。
修菩薩法,第一個就是修歡喜
修菩薩法,第一個就是修歡喜,尤其是咱們這裏,經常有新同學來,新同學來了,至少你們要走到山門口去迎接啊,總要學學菩薩樣,笑嘻嘻笑嘻嘻。
修苦惱的人也修不成一個苦惱佛
我們這兒學笑嘻嘻,可是有的地方卻在學苦惱,整天說“我是苦惱人”,始終是一張苦惱的臉,而且現在佛門裏還特別流行“苦惱”這兩個字。人們在寺院裏,每天看見菩薩,每位菩薩的臉都不是苦惱的臉,他這個苦惱臉也不知道跟誰學的。如果每個佛弟子都是苦惱的臉,佛教還興得起來嗎?給不信佛的人看見了也不好看呀,“我進佛門來也學得跟你這樣,天天一副苦惱的臉?”
所以從前我在福鼎講課,光講一個“喜”字就講了兩年,其中有句話:“我們是幸福的王子”。因爲佛是法王,佛弟子個個是幸福的王子。說自己苦惱的人也不想想:今天作爲釋迦佛的弟子到底是幸福還是苦惱?這個苦惱到底啥個意思?大概就是認爲自己煩惱重、業障重吧?比如一個人全身肮髒,走到澡堂裏去,看到人就說:我是肮髒人,我很肮髒。卻不肯洗澡。這就不好理解了。走進澡堂目的是洗澡,並不是只要你承認我是肮髒人,而不洗澡,進佛門目的是斷煩惱,並不是不斷煩惱,只是承認:我是苦惱人。這到底算是謙虛,還是算是愚蠢?那你何年何月轉變呢?你即使想成佛,哪有成苦惱佛的?
笑口常開 大肚能容(4)
——彌勒菩薩聖誕開示
傅味琴講于清涼山佛學苑 2006.1.29
世俗人對東西起歡喜心,修行人對衆生起歡喜心
提要:
·我們訂的規章製度全是修行法則
·大肚能容才能笑嘻嘻
·誰能笑,誰就是高級化妝師
·人的臉常變,微笑時最好看
·衆生都喜歡看一張笑臉,不能以苦臉凶臉去度衆生
·清早來拜年,我送你們最好的禮物就是歡笑
·世俗人對東西起歡喜心,修行人對衆生起歡喜心
我們訂的規章製度全是修行法則
所以在咱們這裏,如果你苦惱,你就犯錯誤了。規章製度裏規定連說話都不能帶情緒,你說話帶煩惱的情緒你就犯錯誤。當然這個要求比較高,有的人修得並不好,稍微有點怄氣,說話就帶情緒,當然這是煩惱的情緒。從前有個比丘尼一看到我訂的規章製度,就說:“傅老師訂的規章製度完全是修行法則”。你真能做到我訂的製度的要求,你修行就快了。可是因爲自己努力得比較差。總有些差距,那就慢了。但是不管努力差不差,規章製度總是我們前進的方向。
大肚能容才能笑嘻嘻
說“老師啊,臉笑嘻嘻我從來沒學過,我現在要從頭開始學。”這個笑嘻嘻不是學來的,你也學不像,彌勒菩薩爲什麼笑嘻嘻?因爲他是大肚能容,氣量大得很,所以他能笑嘻嘻。你心裏在煩惱,硬是笑嘻嘻,結果變成皮笑肉不笑,笑出一副怪樣來:苦笑、譏笑、冷笑、全出來了。
要笑嘻嘻有個巧妙的辦法,我從前寫過一首愉快的詩:“看我臉上的微笑,放出了多麼美麗的心花”,這個笑才是真正的笑,心裏要歡喜,臉上就微笑。
誰能笑,誰就是高級化妝師
社會上的女孩子,現在喜歡化妝,化妝技術高的還好看一點,化妝技術差,可真難看,怪裏怪氣的。其實,化妝技術最好的就是我。最美的人不是化妝化出來的,而是笑。我是研究心理學的,我這可不是書呆子式的研究,而是研究活生生的現實,我是通過觀察,特別容易看到的就是人的臉。幾乎每個人都是如此,哪怕這個人臉並不好看,奇怪的是他一笑,好像變了一個人,笑的時候真好看啊,過一會兒他沒笑了,又真難看。所以我培養你們歡喜就是在給你們做高級的化妝,假如你們能笑,你們自己就是自己的高級化妝師。
人的臉常變,微笑時最好看
而且一個人的臉啊,經常會變,你仔細觀察,不笑的時候就不是笑臉,生氣的時候是生氣的臉,冒火的時候是冒火的臉,有時候像呆子一樣,傻乎乎傻乎乎又是一個臉,所有的臉以微笑時最好看。
現在國內受國外的影響,老太太皮皺起來去美容院把皮拉拉直。(衆笑)其實這是很笨的,如果皮繃緊了,你沒辦法笑了,笑全靠肌肉跟皮膚的運動啊。老是這個臉,就跟死人差不多:這個臉怎麼不會動的啦?
衆生都喜歡看一張笑臉,不能以苦臉凶臉去度衆生
我因爲經常在想這些問題,想想自己也覺得好笑,自己笑笑,也是生活的樂趣嘛,每天笑叁次身體健康。每個衆生都喜歡看一張笑臉,沒有一個衆生喜歡看你苦臉凶臉。咱們都是發菩提心的人,都是發心要度衆生的人,首先要學會笑。
以前我女兒,在一個賓館裏找到個工作,一開始要培訓,培訓頭一天我問她:“你們今天學什麼呀?”她說:“第一課就是學習怎麼微笑。”
清早來拜年,我送你們最好的禮物就是歡笑
所以你們修意樂加行的就要學會怎麼笑,一笑人就年輕了,有句話嘛:笑一笑,十年少。(衆笑)你們常說我說法的時候臉就像小孩那樣,我總是笑嘻嘻說法的。你們青年組同學今天一清早跑到我這兒來拜年,(衆笑)我也沒有給你們什麼禮物,最好的禮物就是我引得你們哈哈大笑,笑笑就長命百歲了,用不著吃什麼保健品,真正的笑要來自心裏,心裏要有歡喜心。
世俗人對東西起歡喜心,修行人對衆生起歡喜心
一般衆生很少修對人起歡喜心,世俗上的人愚蠢顛倒,只去修對東西歡喜,這個東西他很喜歡,就花了錢買回來,其實這種人很笨。還有的人,去相親了,打扮得漂亮啊,特別是衣服,非常時髦漂亮。奇怪,你這麼做是不是叫人家注意你的衣服啊?你衣服漂亮,他就歡喜。娶老婆是娶人呀,又不是娶衣服,既然喜歡這件衣服,幹脆到時裝公司買一件挂在牆上每天看看歡喜歡喜,作他的老婆好了。(衆笑)
笑口常開 大肚能容(5)
——彌勒菩薩聖誕開示
傅味琴講于清涼山佛學苑 2006.1.29
彌勒菩薩修慈心叁昧,每時每刻給衆生法樂
提要:
·煩惱少人歡喜,姿態不要太多,要做到恰到好處
·鹽多成苦,好話多成拍馬屁,一執著,表現不出般若智慧
·彌勒菩薩修慈心叁昧,他每時每刻都在給衆生快樂
·笑不能假裝,心裏歡喜,就是培養笑的標准
·菩薩給衆生的樂是法樂
煩惱少人歡喜,姿態不要太多,要做到恰到好處
要你這個人使人家歡喜才是真的歡喜呀。哪種人能使人歡喜啊?煩惱越少人家越歡喜,煩惱越多人家越討厭,所以你們要使人人都喜歡你,就要學習一點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在生活裏運用,都可以表現在事相上。咱們舉一個例子,小姑娘,非但媽媽喜歡,連爸爸也喜歡,因爲你們女孩子有個特點,姿態比較多,(衆笑)上海人叫“發嗲”,(衆笑)北方人叫“撒嬌”,骨頭軟,全身會扭的啦。(衆笑)可要做到恰到好處啊,扭幾下就可以了,你老是扭來扭去扭個五分鍾還扭不完,爸爸就要討厭,“夠了夠了”。(衆笑)所以度衆生,要使衆生歡喜,別忘記了要學般若智慧,那樣你在度衆生的時候才能夠做到恰到好處。
鹽多成苦,好話多成拍馬屁,一執著,表現不出般若智慧
比如,一碗湯沒味道,放了一點鹽,就覺得味道好,愚蠢的人,抓了一大把鹽放進去,奇怪,鹽是好東西,怎麼反而變苦了?太多了!說好話說得太多,變了拍馬屁,有的人能拍得進,有的人可拍不進。所以歡喜要有所調劑,但是不能執著,執著了你就表現不出般若智慧。因爲性空所以經常緣起,你一執著,你就空不了,緣起就少了,好比有的人非常聰明伶俐,所謂叫八面玲珑,打個比方,這個人就是修性空緣起修得好。
彌勒菩薩修慈心叁昧,他每時每刻都在給衆生快樂
彌勒菩薩又稱“慈氏菩薩”,他修的是慈心叁昧,慈就是與樂,叁昧就是定,他在給衆生快樂的時候心就定在慈心上,也就是說他的慈心從來不退,每時每刻,他都定在慈心上,他一顆心每時每刻都在給衆生快樂。因爲他心裏有慈悲,所以臉上的笑就非常自然,心花放在臉上嘛。
笑不能假裝,心裏歡喜,就是培養笑的標准
假如你說:“老師,你給我培養培養,你看,我這個笑標准不標准啊?”你要我怎麼說呢?“你笑得眼睛成了一條縫了,稍微再張開一點,嘴巴有點歪了,稍微再擺擺正。”你就要冒火了,“學笑這麼難學啊?”所以我只給你一個原則:心裏要歡喜。真正培養你的不是我,而是你旁邊的人。無論誰,你一見面就送一個笑臉。深圳圖書館那一年特地請我去講一課,就講四個字,“未言先笑”。
可是不能假裝的笑,你要對這個人起歡喜心,那麼你未說話前就會出現一個笑臉。不能假裝。人家看見你,問你一句話,跟你握握手,“小王啊,你去哪兒”,你想:要未言先笑,我現在要回答了,先笑一笑,“嘿嘿”。(衆笑)所以你們實在太笨嘛,我只好再說說明白,見臉就笑。也不要做得太過分了,這個人剛剛走過去,嘿嘿,(衆笑)他又不要跟你說話,你笑什麼呀?再說也不能在人的背後笑啊,又不是譏笑人家。(衆笑)
你們昨天不是說誰是“陽光女孩”嗎,意思就是,這個笑要像陽光那樣燦爛,太陽光哪有學來的?裝來的?只要心裏每時每刻都歡喜,你這個臉自然會笑的。
菩薩給衆生的樂是法樂
那麼歡喜從哪兒來?彌勒菩薩給衆生的樂,到底是什麼樂?這要說說清楚,菩薩是以法度衆生,菩薩給衆生的快樂並不是世間上所說的快樂…
《笑口常開 大肚能容(2006年彌勒菩薩聖誕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